渣打预期私宅价将继续下滑
2014年05月31日
渣打银行认为,政府现阶段仍不会取消房地产降温措施,而本地私宅价格预期将继续下滑。
该行东南亚地区首席执行总裁林清德日前受访时说:“当私宅价格水平达到某个平衡点时,其中一些房地产降温措施将取消。但我不认为我们现在已达到那个平衡点。”
至于私宅价格得下挫多少,降温措施才有可能退场,林清德并不愿作出预测。
市区重建局数据显示,本地非有地私宅价格在去年第三季创历来最高水平后,过去两季累计滑落2.2%。4月份的国大房地产价格指数(SRPI)则显示,非有地私宅转售价格过去9个月来已累计下滑约7%。
私宅销量在近期下滑也导致银行的房贷需求增长显著放缓,金融管理局昨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银行的房屋贷款额4月份的年比增长进一步放缓到7.4%。
林清德认为,降温措施确实防止房地产泡沫形成,而目前的价格下调并不非常激烈,能为市场带来稳定性。
林清德的看法和凯德集团(Capitaland)总裁林明彦在2月份发表的观点类似。林明彦在当时预测,如果私宅价格在今年下滑5%至10%,政府可能会放宽一些措施,他指出,当中有些措施是短期性质的,如额外买家印花税。
金管局局长孟文能(Ravi Menon)上周在一个论坛上表示,金管局在2009年至2013年间采取的一系列房地产降温措施并非永久性的政策,而是在非常时期推行以确保金融稳定性。
在2009年中至2013年中,本地私宅和组屋价格上扬超过50%,而金管局在期间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房屋总偿债率(TDSR)、贷款期顶限和房屋贷款与价值比率(LTV)顶限等。
我预测要反弹了,我的预测通常不准
市场需要你这样的投资者,若大家都预测下跌,那交易量就会骤降的。
还有10%的下滑空间^_^
去年本论坛看多的近来集体失身了
我只求现在到明年年底这段时间大众私宅不要涨,当然能跌更好。
下跌虽不是完全确定的,但基本的判断方向都是下跌的。
可是很多时候大家说跌的时候反而涨了,真理是不是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反正我希望跌
根据现在的形势,预测继续降10%-15%
D09区什么时候跌?坐等
买卖价格跌否不清楚,但租金下跌明显。因女儿要去RGS,准备去那边先租住两年,等RGS搬去碧山后再考虑哪里买。最近看了几套,屋主可接受的租金价格可以用震惊来表示。
从11年看多到现在,只是觉得每年都发一个这样的预测帖子真的很无聊。价格上下浮动5-10%属于正常,下跌也是虚高的部分,这几周正好没事去看过几个预售新项目,卖得都不错,只能说没有10-13年这么疯狂了。但是要下跌到大部分人买得动的价格,我只能呵呵了。除非发生战争自然灾难等不可抗力因素,投资房产长期都是赚钱的,尤其是新加坡zheng ju稳定需要填海增加土地的地方。比较下北上广。
另外ABSD也是一个限制因素,如果zheng fu取消ABSD,预售处估计一下子会多很多看房的人,当然,说不定你我也会是其中之一…….
涨不到哪,也跌不到哪。
稍微体谅一下看跌人们的心情嘛,大多数人还是想买公寓的,正如你所说,投资公寓长期还是赚钱的,但是事实很残酷,市场是不会让大多数人买到公寓的。
目前贷款额度限制太严,首付吃紧,有些降价的风吹草动,必然的会让人激动一把,对不对?
其实就本论坛看跌的人,其实和看涨的人并不是对立的,他们不是希望公寓跌,是希望自己能买在低位,最好买入后立马暴涨~~~
看涨看跌应该是根据客观形势作出的判断,最牛B的人在90到97看涨,97到04看跌,04到08看涨,08-09上半年看跌,09到13看涨,13年底到XX看跌。。。。。。如果因为自己在96年买了房,就非要从96年一直看涨,因为不涨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那大家就只能呵呵了。
房产的涨跌跟其他投资工具一样啊,都是等事情发生以后往回看才知道的,身处其中哪能“分析”出来,要有这超能力,所有人都发大财了。。就好比现在,你能“分析”出坡县2014到2020年房价的变化?
顶这句,其实空军多军都无法预测出房价的真实走势,看法不同仅仅是因为立场不一样罢了。。整天喊空的人,要么无房、要么住一套郊区组屋 仍有买房打算,等这些人一旦入手,他们就摇身一变成多军了
其实说白了都是希望自己买在最低点捡个大便宜而已。。但事情往往不会如人所愿
楼上几位 把他看作周期性的我很赞同~~
哈哈
水哥在13年底套现的吧,节奏踩得不错!
你搞错了,我既不是空也不是多,而且11年就买房了。。我只是不赞同某些人认为房价走势可以“预测”而已
所有投资工具的价格变化都不如人所愿的。。年初很多“专家”都列出各种“依据”说美元对人民币要破六了,谁会想到现在人民币贬值了呢?前两年中国大妈疯狂抢金,阻止金价进一步大幅下滑了吗?
空头们希望房价降,其实准确的说是希望最近一两年降。。如果我说是2020年才降的话,估计就不高兴了,哈哈
是半年前套现的,正确与否还未可知,目前属于全是子弹那种。
记得前年你在版上问过买公寓的信息,可能你记错了购房日期,或者您本来就是土豪,买了一套后着急问怎么买第二套。
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8575
你这逻辑太强大了,12年发帖问哪里可以看到新开盘公寓信息 = 我自己在12年买了房?
个人估计,年底前会开始回升。
这轮下跌使政府调控的结果,如果政府什么都不作,肯定继续下跌
但问题是政府还会让房价继续下跌10-15%么?
1)你买了一套房
2)你买的是公寓
3)如果你在2011年买公寓,为啥2012年10月会发在理财版两个帖子:一个是求公寓房源,另一个是求分析收入5K的贷款数额
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41138
哪一个人会在2011年成功买房,然后在2012年10月发帖问房源和贷款的?
因此,正常人按正常逻辑都会认为你在2012年10月还未买房。买房的时间要么在12年底,要么在13年初。
个人感觉ABSD 近几年是不能取消的,如果一个政策,只实行一年,那和抢劫也没啥区别了。你们觉得呢?
有规定政府不能抢劫吗?新加坡的政策能执行一年已经算长了 🙂
哦。。那如果ABSD在不久将来真的取消了, 那半年前或者现在脱手公寓,那确实能赚一笔。
反之,把之前买的第二套房子卖了,换成子弹干什么? 等降价? 其实也差不了太多
瀑布汗啊。。你咋这道那几个帖子是替我自己问的?
正确预付取决于你的身份和有无其他房产。。
如果你是PR的话且原来仅有一套房,那再买新房要交5%的ABSD,而且现在租房还要交租金;
如果你是SC且原来仅有一套房,那你要考虑直到再次买房之前的租房成本和牺牲掉的生活质量;
如果你是SC有不止一套房产,那把原来的卖掉 再买新的也还是得交7%(二套)或者10%的absd(三套)。。
所以无论如何你都赚不到的啊,你是怎么想的 要把房子卖掉?
目前的下降是降温措施的结果,但降温不可能永远降的。
我们夫妻都是公民了。原来仅有这套房,卖了。原因是房子不是学区房,离学校超远,孩子上学异常辛苦。故我们在学校附近租房。我这套短期租出了几个月,因租户特殊原因停租了。我就决定卖了!你要算再买房之前的损失,应是这套房的租金,跟我现在租的房子的价格应没什么关系,对吧。另一个原因是房子卖后,我和太太都是无房户了,我们准备价格合适时以每个人的名字各买一套,都是第一套,两套房什么ABSD也不用付,这样不合理吗?
只有一个问题,夫妻二人以各自名字买两套房不用交absd?
收紧信贷是长期政策,即使目前,新加坡的房贷相对西方国家来说还是很松的。。在英国、荷兰这些国家,贷款总额不能超过年收入的6倍,而坡县月薪才5000就可以贷到65万了,相当于11年的薪水
你不用考虑你大女儿的中学吗?还是她也在RGS了?
感觉在新加坡买房投资不划算了,房价高了,杠杆也小了,升值空间也小了,租金也不诱人了,交易成本也重了,利率也要上了,只能算作保值工具^_^
和之前比,却是越来越不好了。
哎呀。HSBC从2012年底开始就说要跌了吧?说房价要跌的,都是SB,要说跌,就说清楚什么时候跌。比较的是放话的时间和预料跌的时间跌了与否。
渣打也不怎么精神,都跌了几个月了,跑出来说跌。
大女儿已经进国大上大学了,二女儿在华中初院,明年考A level,她们自己可以安排了,不用太考虑她们。所以目前只考虑最小的就行。想当初我三个女儿都早晨5点45必须从家里出发赶奔学校,何等辛苦!我也曾6点爬起来赶着堵车送过她们,我痛苦万分,她们也没省多少时间。自从搬到学校附近,她们6点50出门就不会迟到。我则可以睡到8点才起床去上班,天壤之别啊。
“小飞猪:
你家闺女都很牛X,羡慕…… ”
还好吧,两个大的都是南洋女中。最小的原也准备让她去南洋女中,怎奈说来汗颜,她华文是最弱的一科,她对华文也天生不感兴趣。另外她的闺蜜早已锁定去RGS,她也决定要去RGS,我们只好按RGS来做计划了。
赞,子弹计划怎么玩?租房一套一年也要30k吧?
租房每年30多千呢,但屋主还管理费,算下来也就算30K吧。但也有一个意外的小补偿,我卖了房子后先补回全部的CPF,我和太太的OA帐户居然凭空出现400多K,每年利息一万多呢(2.5%)。反倒是补完cpf后剩下的cash,利息真是惨不忍睹,0.1%!几乎就是没利息啊。现正疯狂找1年定存之类的,1%也好啊。真想还不如Top up进cpf里呢,反正也是准备用于买房,没准备其它用途。
看到那个了,好像有5万的顶限,对于我的cash,意义不大。且要换薪水帐户什么的,太麻烦。我存的那家银行看到我有大笔现金在储蓄户头,主动找到我要办VIP,我一问好处是年利息荣升到0.2%(号称加倍!),让我哭笑不得地拒绝了。
这样?那真值得一试,夫妻两个的薪水帐户都要换ocbc吗?明天要找ocbc的sale问一下,多谢。
荷兰是的贷款上限是六倍年薪,英国没那么高,大概四五倍吧
大师这智商堪忧啊,人家俩女儿一个念大学一个念小学,工资 信用卡全没有,3%的利息是怎么算出来的?
赞水哥的先套现再择机策略,现在房价步入下滑轨道,印证卖房持现金是正确的。CPF的利率算不错,现金可以看看OCBC定存, 中国银行也有1.18%的年利率。
like parents, like daughters! 你们夫妇很会赚钱理财,你家女儿很会读书, 赞一个!
正确与否还得等五年以后才能印证啊,当局者迷。。
我一同事2011年就觉得房价会跌,当时就把他唯一的公寓卖掉了,如今租了三年房不说,而且他当初那套房子目前的价格反而比三年前还要高不少
羡慕这位父亲
孩子争气省心,家中理财有道。
降吧! 加油!
你又在开玩笑,2012年底怎么就哭死了??你到底买没买过公寓,知道行情吗?
一般民众是没有那么多资源去预测的。
哪怕是什么专家还经常乌龙。
论坛上虽然我虎藏龙,但社会上精英永远是少数。
多数人是希望涨就预测涨,希望跌就预测跌。
理由吗,反正总能说出来。
与其说是预测准,不如说是运气好。
像新加坡还好,像中国的那些刁民,房价下跌就闹,要求退房什么的。
是的,房子不比股票,换手不可能太频繁。
一两年内账面的浮盈浮亏没有太多意义。要能变现落袋为安才是王道。
换句话说,除非是离开新加坡走人,否则第一套自住房盈亏永远是浮云。
H20 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卖房套现,还算划算。因为他有自己要处理的事情,他卖房主要是为了女儿。
1。他买房的时候应该早于2011年十二月,也就是没交ABSD,
2。现在卖房,必然的是赚钱的(恭喜恭喜),
3。他们可以夫妻二人单独买两套公寓,合理规避ABSD。
4。女儿大了,他们现在可以租房子。
5。他们目前就一套房子。
当然,他们也面对一些问题了:
1。租房子稍微费心一点就是了
2。每月交房租,房租可是实实在在的expense,不是capital,买两套房子,最少要一年后出手吧?甚至是两年?两年也不一定能遇到合适的项目(顺便提一下,现在房市不景气,也不仅仅是因为贵,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没有好房啊,DUO贵吗?还是快卖完了,等来等去,万一遇不到合适的项目,opportunity cost 还是很高的)
如果算两年,两年房租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住进新房子,那至少要思念以后吧?四年的房租和ABSD差不多。
只想说,现在绝对不是出手套现公寓的时机。都看跌,卖不出好价钱
如果没记错的话。H2O是以40几万买的EC,去年以100万卖出。他真是聪明绝顶,所以生的女儿也一个比一个强。
咋都被你知道了呢!人肉?卖价接近百万,实际没到。
“BB125
另外你的那个EC我有朋友住在那里。她当时的买价我也知道。 发表于 3 分钟前
BB125
都是你自己在帖子里说的。你是偶像嘛,所以我比较关注你。”
我是在不同的帖子里说过,你还是真有心。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那个年代EC就是那个烂大街的价。话说我那间EC除了地点偏远些,其它方面我们全家都非常满意!屋内格局非常合理,游泳池超大超爽,孩子们都不同意卖,吵吵要搬回去住。
我另一个同学去年买了那里的二手EC,不知是否是你家的?还是要有眼光嘛。我朋友2007年买那个EC,告诉我,我就没眼光买它。不过去武吉知马确实不方便。
怎么你的同学都喜欢那里,我的卖给一个新航的飞行员家庭,他太太也是新加坡人,应该不是你的同学。确实去武吉知马太不方便了,就一趟车,逛荡到了要一个多小时。
那不是我同学。我同学是回中国了几年,后来为了孩子回新,就买了那个二手EC。老实说:里面住了不少新移民。
能推荐下芝麻街离RGPS,南洋小学比较近的condo么?谢谢谢谢!
只能说生不逢时。。水哥目测年龄大我一倍,40万可以买EC的年代,我估计还在念小学
第一代买的新移民很少,我只遇上两三家。在13年二手买入的新移民占很大比例。毕竟性价比可以说最高的,只是若孩子去武吉知马上学不方便而已。
RGPS隔一堵墙有个分层地契排屋,可以睡到打上课铃才出门。
暂时还不感兴趣排屋呢
年轻就是资本。总是有机会的。
2007年前40万的ec很多吧。那时公寓也没有很贵啊。
那时郊区2房公寓36万左右。
提醒一下,首先水哥不是现在卖房,而是去年。另外也不一定要买新房。
我一个同事也是大概六年前乌兰买的新EC,只有一套房,全家公民,女儿在RGS。现在每天五点多起床送孩子上学。其实他有很多选择,大人孩子都不必如此辛苦,而且还可以资产升值。
确实,水哥是经过权衡后做出卖房持有现金的决定。前提条件,第一,夫妻俩都看跌今年(及明年)的楼市,第二,等房价跌到合适价位,一套换成两套,无ABSD。
卖房跟买房一样,都讲究策略和时机。个人认为他的点踩得不错,看跌后也有行动的果敢和决心。用美剧的话说,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family.
水哥(应该叫水叔了,年龄大我一倍)的情况是特例了,他那种情况的并不多
1. 夫妻都是公民。。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是一个入籍、一个PR保留中国国籍,这样买二套房是无法避免ABSD的
2. 水叔虽然原来有一套房,但并不用来自住,而在别的地方租房供女儿上学。。也就是说他这个租房成本一直都存在,并不是因卖房而产生的额外代价
3. 水叔花40万买EC的那个年代,我还在读小学,现在那样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多数人而言,把自己唯一的自住房卖掉出去租房显然不是明智选择
总结的非常好。想当年就是没银子啊,要是够钱,老夫直接买学区的Condo,省去许多麻烦,到现在也赚大发了(笑谈)。好奇我40万买EC是2005年,若那时你还在小学,现在应大学还没毕业啊?
小学夸张了,05年的时候我在读中学
说实话2004,2005那时,房子是真便宜啊。我一个朋友53万买的乌节路2房公寓,2011年或12年(记不很清了)以153万卖掉。我问这个卖价怎么来的?他说他的目标就是赚1M,炫耀的让我吐血。
呵呵,突然之间发现我这个理财盲人居然瞎猫咬着死老鼠了,97年买三房14W,04年卖24W,04到06年租公寓四房室租金才1200第二年还给屋主砍价到1100,06年30W买下大巴窑五房式组屋,11年买下近市区楼花,13年卖掉小赚一笔,呵呵,就是看不懂现在公寓又会如何走势了
时间点很重要。
踏对了点,就会对。
踏不对点,步步错。
你这个时间点~ 97年二手组屋是最高价, 而2004年跌到最低了。你反向操作居然还赚?
新组屋,越小越赚。97年的新4房, 西部才11万。5年后可以卖出24万。
另外, 你11年买公寓, 11年已经实行卖房印花税了,13年卖, 要交8%的税,加上买房印花税3%,经纪费1%,
你再买房子,就要COVER这12%的费用。
所以, 房价至少要跌20%才有实际意义。
看到,想起来,
前段提起的坡国同事,大概是98年买入的EA, 当年五十几万买入, HDB贷款,利率2.6%, 贷款三十年,现在还剩十几年贷款,算上利息,目前的卖价,相比投入(本金加利息)账面上应该持平。
97,98年买房的,站在高岗上的不少。
哈哈,对不起,我糊涂了,09买的公寓,11卖掉的,刚刚卖掉两年半,还没有额外抽税的时候
97年我买的是偏远地区,当时都没有人看中的地方,后来新移民太多了,所以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