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2015小一报名第3阶段国际学生投票

国际学生,有可能本身是LTVP,DP,或没有来新加坡。想一想,以父母的身份来投票,可能可以看得更清楚。


以收到教育部的第一封信为准,求情的情况不算在内。


支持,我们还在焦急等消息中,希望更多人投票


看了一下2C supplementary之后的剩余名额,感觉不是学校资源不够,而可能是国际学生不能超过25%的死框框,把学额浪费了一大半。
以往PR的孩子肯定是PR,所以国际学生的比例不会很大。可是现在许多PR的孩子加入了国际学生的大军,如果还死死卡住国际学生的比例,会一边是许多人报不上名,一边是许多学校有大量剩余名额。


那MOE会不会改变政策呢?难道这么多DP的孩子报不上名都只能去上国际学校吗?


不知道。只能两手准备了,一是求情,二是自己找出路,孩子的读书不能耽误。


我刚接到MOE的信了,被拒绝了,要我们去找私立学校,郁闷


这个要怎么求情呢?
直接发邮件给MOE,说明我们的情况吗?谢谢
现在真是太意外了


去年开始收紧,不止你感到意外,本版上很多老ID也都没有缓过神来,我是去年身边有三个孩子报名,只有一个抽到学额,经历过就比较了解。说句真心话,上诉很难改变结果,做好最坏的打算,回去读书还是继续读一年K2?继续读K2能不能保证明年就能申请到PR?如果继续拿DP,孩子明年能不能保证就有学额?


我现在其实都是蒙的,现在小孩在国内上1年级,只能是2边同步进行了!
唉,怎么会这样! 现在好像申请PR也收紧了!郁闷啊!


有一种来不逢时的感觉,哎。。。。


同情!
普通的求情很难会重视,要有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
写信寄去,电邮也写,也请公司帮着求情。
有朋友PR不批,找了议员求情就批了。
反正不妨死马当活马医,能想到的方法都去试一试。


EP,有来两年左右的报上,四年的没报上,估计公司和薪水都有考虑进去。


太意外了,真没想到DP的孩子也没给名额。去年大家还有机会抽抽签,今年连个抽签的机会也不给,对国人来说应该很不利。
DP的孩子有不同国籍,欧美、日韩、大马、港澳等等等都有,我感觉会和申请pr一样,国人没有优势。我家小区有不少红毛和日韩的租户,他们的孩子都在附近的政府学校上学,到东海岸上学的非常多,每天校车进进出出的。我猜这些dp的娃都可以拿到名额。他们这类人根本都不想申请pr,不要买组屋,更不想交CPF,都是长期拿EP的。他们符合ZF构建国际大都会,建立亚太经济中心宗旨,让他们的孩子没学上那不是赶人吗?怎么吸引和留住这些跨国企业,所以我猜今年的政策对这些人非常有利。反而是国人没有了抽签的权利,所占的外国学生配额反而减少了。


我认识一对英国夫妇,有一个小孩明年要上学。他们也刚刚收到教育部的来信,大概意思就是没有位置了,自己去找国际学校。


关键是国际学校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得起啊


我是猜的,大家不用太当真。

ep也分二档,高一档的可能有优势。


不透明真要命


国家小有小的好处,坡县就是不停的在检讨、修正和改进中,所以这几十年能越发强大。今年乌兰关口被闯关二次,然后修正和改进马上启动,每次通关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变化。坡和大马的区别就是坡有个强而有力的ZF。在坡生活就是要顺应ZF,揣测意向,这对家庭的发展非常重要。希望各位妈妈们能理会和顺应政策,为家庭和孩子规划出一个良好的未来。祝大家好运!


想顺应来着,可是都不知道ZF这次筛选是根据什么来的,依据是什么,一头雾水,发邮件问,就只是说空额有限之类的,要我们找私立国际学校,回复礼貌而迅速,可是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现在很担心这么多人都没报上,那岂不是明年开学后,也是很多人在抢空额,那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报上了


所以我说要理会和顺应ZF的政策,16年大选,为了选票就是要限制人口,减少接纳新移民。这明显的表白就是这几年不适合在这里安家落户,要是这几年家庭计划就是落户狮城,可能的结果就是处处碰壁。要是选择另一条路,这几年老公在坡挣钱,妈和孩子在原来的轨道上生活,爹一个人在坡费用比一家子省很多,能多存很多钱,等ZF移民政策再度放开,自然PR能拿下了,组屋也有资格买,孩子自然也有学上,老公存的钱也多了,一切水到渠成,安家落户不在是水中月。一家子谁不想在一起,但是要看时机啊!


我想继续读K2呀! 哪位妈妈能给介绍下幼儿园呢? 我问过几家都说不能收大于六岁的孩子.我们明年八月就回国了. 拜托了,谢谢!


明白你的意思了,就像那谁回帖的: 生不逢时


说得很实在啊。

强大的新加坡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之高效,之细致,之复杂,之“善变”:P,每个领域都一样,住屋房市政策,公积金政策,教育升学政策,移民政策,等等吧,都是一个道理。
国家小转舵快,两三年前的光景一般只能作参考,十年八年下来,估计相关政策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要重新学习了。


pap、ntuc学额紧张,还是找私立。


录取的这么少?


女儿的小朋友收到通知进了。才来半年,DP。妈妈马来华人,爸爸红毛,住洋房。姐姐中学,上国际学校。她妈妈说上国际学校孩子就废了,以前挺乖的孩子现在整天忙着各种party,根本不愿意学习,估计转去政府学校都跟不上


应该再加个性别的选项


幼儿园还是会有很多位的,直接去家周围的几间报名,只要有空位都可以上,没空位排队,多找几家很快就会有位子的。我家就是这样找的,不过不知道幼儿园接受6岁以上的娃吗.去问问吧,如果明年8月就回国的话,随便上一家幼儿园还是可以的。私立幼儿园更好进一点。


我觉得还是按学校来分的,报名相同学校的人超过了就按照一定的规则筛掉一些,跟以前抽签差不多吧。不然一味地按照申请者条件跟学校排列组合分配工作量也太大了点。

其实学额紧张从前年就开始了,前年抽签过后没报上的被教育部安排了学校,很多安排得很远,不过当时学额和报名人数基本平衡的,只是地区的不平衡。
去年真的很多人没报上名,从报名人数看跟学额的差别很大,会有很多人报不上。去年抽签过后没报上的需要自己去找学校,如果不是半夜就去剩下的一点学校排队的人根本没法报上。后来这些没报上的人的一部分去找了教育部,过了很久最后教育部也给他们分配下去了,学校都很远。我认识一家加拿大的,嫌太远就没去上(国际学校嫌贵),在家学加拿大提供给海外学生的在线课程,家长自己教,不过今年也全家回去了。

今年也许怕出现跟去年一样的情况,所以教育部统一分配了,不过估计学额和报名人数差额还是蛮大的。今年就不知道去找教育部还有没有用了。


按照ep级别分也不难。
1)假如全国剩余4000,P1优先,P1报名人数多于学额=》抽签。P1报名少于学额,剩余的留给P2抽签。以此类推。
2)上面选中的4000人,P1报名的只要学额够直接收,不够的调到附近学校,然后P2,类推。
电脑,办这些不难。
这样就是准证级别低的要么木有,要么跑远路,符合坡的精英政策和区别对待,SC–PR–P1–P2–Q,哈哈,开开玩笑调剂一下。


再读一年明年怎么办。?明年超龄了 政府会给小一学额吗


如果一年内拿不到PR,明年连第三阶段的报名资格都没有。


除非父母都在新有工作不能回去,回国读比在这里读私立或重读k2好。
这两年刚好碰上新官上任,教育改革,2017年psle也要改了,不再以总分报读中学,对外国人来说变数更大或许更不公平。
报不上不一定是坏事,随遇而安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新加坡的小学,新移民的孩子无论是身材智商都很突出,邻里小学里还有不少还降了一两级的中国孩子,和同班孩子比起来鹤立鸡群即视感。当情况越来越普遍时,本地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20多年前本地人就知道,中国来的孩子读书厉害。


我们明年8月就回国了。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三阶段不就是最后一个阶段了吗? 非PR的小孩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啦?


本人不是公民或PR,都算国际学生。第三阶段是给适龄的国际学生报名的,超龄的国际学生不可以参加正常的小一招生程序。


这个分析的不错


到现在录取没录取,应该都知道结果了。


现在EP不分档了,都是一个EP


不是分P1、P2、Q1


我问了给我们公司办理EP的AGENT,给我的回复如下:
TheMOM no longer classifies the Employment Pass under P1 or P2. All the EPapplications are now considered as one
所以不分了,只是一个EP。


原来如此啊。我说洛阳这么不热门的学校也会招满?!


报名时没有填工资啊。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