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择偶标准,这点应该得到尊重。一个人有制定择偶标准的自由,但是这些目标能否实现,这是两码事情。有一些女性说到自己的择偶标准时,往往都觉得自己很委屈,说这个标准并不高。实际上,很多人并不明白一个逻辑,标准高不要并不是计算出来,而是通过竞争中来衡量。 现在有两位女性,她们说出自己的择偶标准。第一位女性要求对方月收入达到一万元,第二位要求对方月收入达到五万元。要是从绝对数字来看,当然是第二位女性要求高,但是放到具体环境之中,就未必是这样。如果第一位女性外貌很差,学历很低,性格又很糟糕,没有一点修养,那么她这个标准可能就是偏高了。如果是第二位女性是邓紫棋等明星,提出这样的要求,不仅没有很高,反而是偏低的。 每个女性都想找条件好的老公,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任何时候,条件好的老公都是稀缺资源,都需要通过竞争才获得的。道理很简单,越是优秀的男性,就越受女性欢迎,所以竞争对手也会很多。很多人都想考北大清华等名校,但是要想成功的话,就必须击败无数的对手。婚姻也是如此,嫁入豪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有实力的女性,背后的代价也是很沉重。 客观来说,找老公过程中,这个经济基础需要考虑。当然,要是你很有钱,能够不愁吃穿,可以不考虑。不管怎么说,人要生存下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钱这东西,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任何时候都不是十全十美。有鞋子穿和没鞋子穿,这种差别很大;穿几百元鞋子和穿几万元鞋子,确实有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和第一种情况比较,不算很大。选老公,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通常都不会幸福,但是达到一定经济基础之后,这个边际效用是很低的。 要是两个人在一起喝西北风,就是很相爱,也很难幸福。虽然幸福这东西是主观感受,但是人们普遍的偏好告诉我们,那种情况不会幸福。随着财富不断增加,幸福感增加的边际效用会越来越小。要是一个女性嫁入豪门,但是她老公不爱她,经常打骂她。另外一个女性嫁给中产阶级,虽然住的不是豪宅,开的不是豪车,物质生活不奢侈,但是同样是有车有房,可以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最关键一点,就是她的丈夫很疼爱她。尽管有一些女性宁可坐在宝马里哭,可是多数女性还是选择嫁给中资阶级。 对于女性来说,选择结婚对象时,其实经济因素只是一个变量而已,而不是全部。不可否认,物质能够带来幸福,可是其他变量也可以带来幸福。如果对方性格好,为人正直,懂得疼惜你,也会增加你的幸福感。虽然有的男性很有钱,但是他没有修养,动不动就打骂老婆,那么物质带来幸福值就会抵消很多。 好老公并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要在竞争中胜出。要想自己能够在婚姻中获得幸福,就必须学会在各个变量之中权衡,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如果片面去追求某个变量,那么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幸福。
小丽也找老公么?
楼主把辽宁止锚湾和青岛的区别搞清楚了么:D
能够说出这番话的人,一定有35岁了。讲的很好。
可惜很少人能够以幸福为本。都在追求金钱为本,追求那个部分因素而已,离幸福越来越远。
自己写的吗?
用称来选的老公, 谈什么幸福呀
作者到底想说什么?看不出重点。
双向选择。想选满足自己条件的老公也得满足老公的条件。
并不是中产阶级的就一定会疼人,太片面了。
文章的意思是,中产阶级数目大,找个能理解和疼你的相对比较容易了。不像豪门,就那几个,不是李哲凯就是李哲凯,不好选到爱你疼你还年轻的那种豪门。
那种是超级富豪。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我所说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中产或稍微有点钱的。人有千万种,不管有钱没有钱一个人的品行在那里,并不是所有的中产都会疼人或所有的有点钱的人都不疼老婆。
不过,金钱是很直观的优劣势
而老公对自己好不好,那可是没准的。而且现在好,和婚后好,没有必然联系。
日久见人心,可谁经得起日久的蹉跎啊。
记得某个台湾明星——老女人——找男伴的第一条就是要长得帅,原因就是长得帅也会劈腿,长得丑也会劈腿。要是真劈腿了还是长得帅的划得来。
当然我对这个明星印象很差,但不是因为她说了这句话。相反这句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
或许不少女性(现在也有不少男性)的想法就是就算最后分开了至少从你身上捞一笔钱作为补偿。
PS. 楼主让我想起了“连100块都不给我”这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