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看来经济真的不行了!
失望啊
满仓中 可是2支银行只有一支地产
这是正常的好么 发展中国家长期的趋势就是降息 直到接近发达国家的低息水平
好啊。看来周一股市又有一波行情。
进入降息周期,国内房地产感觉有要火了
我是觉得国内利率相对高,觉得会降,但是手上只有浦发银行,现在突然觉得似乎对银行算利空?原本还盼他降息对股市利好呢,或许我选错股了?
今天券商股全线上涨。
楼主,中国人民银行降息,分类怎么是【房产】呢?难道不是【银行】吗?
有银行选项?没注意。不是有人盼美国加息,房子崩盘咩。
降息的作用是双向的, 在美国之前提前动手让国际摸不清中国套路才叫中国特色。
你不是清仓了吗?
按照帖子的内容正确分类:【金融】、【保险】、【房产】、【装修】、【银行】、【理财】、【投资】、【创业】、【股票】、【贷款】、【其他】一共11个分类
牛市啊 哪能一直清仓
打新完了就得满上
还好这轮打新没清
赶脚不一样
要不悔死了
好的,等您的电视台上市了就买。
受中国降息消息影响,商品货币集体走高,澳元跳涨100余点,纽元涨70余点,加元涨30余点。黄金、原油暴涨100余点。
澳大利亚算发达国家吗?
美国15年妥妥加息,so以后发达国家升息,发展中国家降息?
呵呵,欧盟一样在降息,日本还在印钱,看美国的金融霸权这次怎么破。
欧元降息, 日元降息, 人民币降息。 美元还能撑多久?
ZT:lol
分析师:存款利率或走高
央行昨天还表示,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据路透社报道,交通银行资管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鹄飞表示,降息之前存款基准利率是3%,下调之后的基准是2.75%,并同时扩大波幅至1.2倍,也即如果为争夺存款客户,不排除再次有银行直接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至3.3%,从而出现调息之后短期内全行业存款利率反而走高的局面。
实际上,即使一浮到顶将存款利率提到3.3%,吸储成本也远低于当前各档期的理财利率。因此,从理性人角度考虑,部分银行完全有动力和能力将利率一浮到顶至3.3%。因而考虑到银行一浮到顶的政策弱化效应,不排除近期央行再次降息。-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finance … thash.XFyzxoVu.dpuf
降息,这是多么大的利好阿。
我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
你roi到底是啥情况呢
俺养的股基昨天表现也很不错,期待接下来的表现
是买新股,通常新股刚上市马上卖掉会赚一些,然后金星没有卖,恰巧碰上最近这轮股票上涨,于是某新股继续为金星创造更高的利润。估计金星单靠这只新股,净赚也有2%以上了吧?
希望房地产能火起来
莫非买到妖股兰石重装。
银行股怎么了,感觉良好啊!虽然各大卷商都发布利空银行。
;P 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上周曾谣传降息,当日银行暴涨。 降息都是缩小利差,为啥公布了反而成利空了。 诱空成分居多。。。
我家的A股解套了,3000多被忽悠入市的。买红酒庆贺下~~
对房市依然不看好,第六感吧,感觉跌面更大。
是啊! 利率空间扩大,银行有更大的控制权,降息银行风险降低,营运成本降低,客户流出进入基金等,有助于转移风险进入基金,从而增加个人风险。
而目前银行的PE相对低,股息率相对高。所以个人觉得利空是假,囤货是真。
中国银行涨不起来不是因为利润不足, 银行主席都说利润率高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利差就算提升了对银行助力也不大。
市场最担心是银行坏账率,降息有助银行缓解坏账率,应该是利好的。
今天收获不错吧
马马虎虎,银行拖后腿,券商地产领跑。
封停板了,
降息 绝对是好事啊
(转贴)
鉴于A股的历史太短,我们首先翻阅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股市过去40年的表现和加息之间的关系,发现加息和市场上涨、抑或下跌的关系似有还无。有时候大的加息周期伴随市场的上涨,典型的例子有英美1987到1989年、英美和我国台湾地区2003年到2007年,有时候加息周期的同时市场下跌,比如日本1990年前后、美国1972到1973年、1976到1978年等。还有不少时候,加息周期似乎和股市没什么太大关联,而有的股市大行情也不伴随利率的大幅波动,比如我国台湾地区整个90年代的股市、日本1972到1979年、英国1980年到1988年等等。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认为,试图寻找加息对股市的影响而不可得,主要是因为认知方法的问题:这两者有可能都是一个不在分析系统内的第三方要素的结果,而非互为因果。这就好比冬天下雪,动物都变胖了。如果我们试图分析下雪对动物变胖有什么影响,会发现如果在早春下雪或者夏天下冰雹,动物并不变胖。这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下雪和动物变胖都是天气变冷的结果,而非互为因果。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很容易解释加息和股市表现在历史上似有还无的关系了:它们都是经济周期和货币流动性周期的影响标的(股市还受到金融投机周期的影响)。当这些周期对货币政策和故事的叠加影响结果趋同时,我们就会观察到货币政策和股市之间的伪相关性。而在其影响因素不重合时,这种伪相关性就无法观察到。比如,如果经济持续走强,央行会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而加息,这时股市也会走强:英美市场在2003年到2007年、A股在2005年到2007年加息周期的表现就部分属于这种情况。而如果由于大通胀造成央行被迫加息,这时候我们就观察到股市下跌,比如英美在70年代中后期的表现。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加息和股市之间有直接的关联:资金成本的上升势必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这就好比如果雪下的很大而且长时间化不掉,动物的毛也会长的更长一点,以适应更寒冷的天气。但是,这种影响在影响这两个因素的第三方因素(气温、经济周期、货币流动性周期、金融投机周期)强大的干扰下,并不能被显著地观察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试图搞清加息对股市的影响,而总是求不可得的原因了。
谢谢分享
eastman为什么这么开心啊?银行利息降了,除了对股市是利好,其余的没发现有什么好处啊?
恭喜银行开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