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上班上学, 女儿有时不回来吃, 所以每天的晚餐, 都是随便吃, 有时在外面打包一包菜饭, 或者一包面就算了。
现在儿子放假,女儿因为考试, 天天在家温书。可以一起吃晚餐了。所以就开始准备晚餐。
白天大概构思一下晚餐有几个菜, 考虑他们每个人爱吃的口味,排列一下,想到儿子看到好吃的就上窜下跳, 开心的样子, 心里就想笑。
一桌丰盛的晚餐,一家人(也才四口)围坐在一起,谈谈天, 聊聊白天各自的经历,
互相在对不同菜的味道进行一下点评, 看到孩子吃的象小老虎, 笑声连连。。
心里真是觉得很温馨。。
儿子对爸爸有点怕怕的, 但是很爱吃爸爸炒的菜(家里爸爸炒菜, 其他都是妈妈做的)
晚餐的时候, 儿子总是评价很多, 对爸爸也发出由衷的感谢。。
似乎一顿晚餐也可以将父子的距离拉进很多, 从菜色, 菜味, 谈到吃饭时应注意的事项, 以及吃饭前和吃完后, 应该主动收拾碗筷,干点小家务。。
交谈是在一种愉快,舒服, 轻松的环境里, 所有的话语也显的很轻柔, 即使有时有一点责怪的性质在里面, 也可以轻轻的融化掉, 但是相信内容都已经 跑进脑了。。
假期重要的功课就是做什么好吃的 , 怎样做的更好吃。。。
努力回忆小时候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情形, 已经想不起细节了,想起的只有一家人一起吃饭。
从现在开始, 一家人一起吃晚餐吧!!
幸福且温暖。。。
假期似乎很写意。。
早晨也不再匆匆忙忙,因为不用准备早餐, 又有儿子帮我晒衣服。。
晚上慢慢地吃完晚餐, 大家都悠闲的看着书, 即不必为功课纠结, 也不用催促着早睡, 可以懒懒得翻着书, 闲聊着。。。
享受。。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偶尔悠闲,一家人,很温馨,很享受。
从小在家,总是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也没觉得温馨,享受。只是知道父亲很喜欢家里人多多吃饭,不管熟人生人,只要是临近吃饭时间还没走的客人,一定是热情挽留,吃顿便饭的。每到这时候,我得在厨房帮母亲,也时常听到母亲抱怨:”没有菜,怎么办?也不早一点说要留人吃饭!“ 早期没有超市,买菜只有在早上的菜市场买。其实饭桌上是有菜的,一般是三菜一汤,可是招待客人,不用菜碗把饭桌摆满,好像就不能显示出主人的诚意,所以,母亲总是要一边数着数,一边翻箱倒柜找食材,家里新鲜蔬菜一般没有多储备,应急凑数的菜往往是炒花生米,炒鸡蛋,蒸香肠,蒸咸鱼等等,不求质,只求量。
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大了,才能体会父亲当年的心情。
晚餐时刻,阖家团圆,其乐融融。
我先生在家,每天会在家煮好吃的给孩子们。孩子们要吃什么,就煮什么。
他一出差,我不会烧,孩子们在外面吃的比较多,也没办法。
其实父母都做工。平时真的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更别说工作一天了。回来早过晚餐时间了。而且女儿一直说咖啡店的东西就那几样。都吃腻了。很想吃妈妈煮的饭菜。今年家里各种琐事都处理好。老公就不让我做工。因为女儿和老公放工回来。都会有可口的晚餐。我在家也可以督促早回的女儿学习。有舌必有得。
享受天论, 感觉还是很开心的, 今天女儿考完了, 有开始恢复不定人数吃饭的状况。。
我感觉你写的就是我妈妈家曾经的情形, 以前的人们朴实真诚热情。。现在社会在外面吃已经太容易, 太平常了, 一家人想在一起吃饭还需要提前约定时间,不是你忙就是我忙啊。。
先生好能干啊!!:handshake 我家也是先生煮饭, 妈妈打杂的, 忙好了, 孩子只会说:爸爸煮得饭好吃哦, 完全无视妈妈的劳动:Q
先生出差, 主要是家里人少, 也就少了煮饭的动力了。。太理解了。。我也是:lol
我和先生下班时间都还可以, 我大概530 分到家了, 准备一下菜, 先生6:00到家,开始炒, 差不多6:45到7:00就可以吃了。 放假了, 可以慢慢吃。。。
可以在家陪伴孩子的成长, 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煮得饭孩子爱吃, 是你能干啊!!要我在家, 煮得饭也没人爱吃。 :lol
也不是好吃。但我老公和女儿都吃腻外边食物。我本身就是吃货。以前在国内天天在外边吃到好吃的。只要不是特别要雕花或者摆美。普通的煮炒我吃过就会回家尝试自己煮。现在搞的天南地北就会做一点了。还是自己煮的可口。我们通常是周六日不煮在外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