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华语文学大奖开始评选了,包括年度杰出作家,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年度网络作家。。。
都来推荐或点评一下这些提名的作品和作家。凑个热闹,反正影响不了结果。
年度杰出作家提名的有:钱理群,邵燕祥,贾平凹,王蒙,西川。除了贾平凹和王蒙的书有看过一些,其他三位是完全陌生人。还是从书开始:
1)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
《我的家庭回忆录》以深情笔调回忆了家族成员在中国20世纪波诡云谲的历史变迁中坎坷的人生经历。激荡的时局下,每人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仿佛命运的戏弄:父亲与三哥选择了国民党,大哥是留美回国的专家,二姐、二姐夫、四哥是共产党员,母亲和年纪最小的钱理群无党无派。正是这种固执的坚守和选择,让一个完整的家庭分崩离析,父亲去了台湾再未归来,三哥久居美国,母亲变得沉默寡言,在钱理群的记忆里“终日织作无他语,也无笑容。”书中饱含着钱理群对亲人动情入微的回忆和描写,也不乏对革命、对国共两党历史的深切反思。钱理群以著述表明,历史对个人命运的扭曲,值得纪念和书写。(转)
我一般无聊的时候都会翻一番西方哲学思想啥的文学名著!
好习惯,不知道这些哲学思想对你的做工有没有影响?
《我的家庭回忆录》。对于出版商来说,出版十本书能有一本卖的好就不错,出版看了作者的书稿,一定会激动的握作者的手说:”这本又亏了…” 对于我来说,不买书只下载,周末找遍了很多网站,也没找到下载的地方。可见屌丝对这书的态度。在所能看到免费章节中,只能说是为家族立传的书。内容和写法看的不全,不做评论。在类似的作品中,首先想到的是,但时间晚了五六年,故事性也没有更强。
说到乱世的生存,大家族才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布局,就像中:父亲国民党退休高官,大的国民党,姐国民党军阀一派,老小共产党这边。不得不承认都混的不错,任何情况的发生对于家族都是立于不败…
邵燕祥《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82岁的邵燕祥把回忆录写得自然朴实,富含光彩。那些短句式的文章标题:“那么多人,特别是农民,替我们死于饥饿”,或者“不问民间疾苦,一心只想写作”,处处体现出老先生的自嘲和自省。除了描写个人的珍贵体验,让一步一踉跄、内心忧虑恐惧的“灰帽子”登上舞台,还触及到过渡的五年里政治演变和人情世态,可当作一本见微知著、填补空缺的当代史。(转)
请问有好介绍吗?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看的也是免费章节,写的是一九六零到一九六五年之间的故事,期间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大饥荒。一个戴灰帽子的人是作者的自称,因为那时有各种的扣帽子,左派,右派。。。
看这本书想到的是《陆犯焉实》,写的都是知识分子的命运。《陆犯焉实》背景时间更长,代表的面更广,以家庭为背景。《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因为作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的身份,所以写的是文艺界为主,写文艺代表人物的故事。人物很多,故事也多,对那些喜欢文学或曲艺的人可以好好读一读。
至于扣帽子和时间背景,因为那儿敏感时间,有时会让人好奇。放开之前的作品会给人更好的印象,之后的只能说跟随潮流。。。
贾平凹《老生》
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老生,身跨两界、长生不死,将四个发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故事亲眼见证,亲口讲来。《老生》故事跨越百年,涉及闹革命、土改、“文革”、改革开放之后四个重要历史段,几乎囊括整个现代史。对贾平凹来说,这是一次“民间写史”的尝试。
《山海经》的引入是这部小说的亮点。贾平凹说《山海经》“写尽着地理,一座山一座山地写,一条水一条水地写,写各方山水里的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却写出了整个中国”。如是,小说里穿插了许多《山海经》文本,与故事形成神秘对照,仿佛一个个诗意的漩涡,将人卷入反思与停顿。有人说这是贾平凹继《废都》以来最好的长篇小说,也有人认为此书新意无多,有“老生常谈”之嫌。(转)
文学史不提高生产力的绣花之作,是那些文人墨客在吃饱以后又无大事商讨的无病呻吟。
有人说这是贾平凹继《废都》以来最好的长篇小说,也有人认为此书新意无多,有“老生常谈”之嫌。(转)
—————————————————————————————————————-
看到这句就不想看了,《废都》烂作,不过也是一向都不喜欢贾平凹
发现没词反驳了…
姐啊,你也是砸场子的…
这肿么能算砸场子哩?
总要发表点几几的意见嘛:)
正打算弃了这坑,没什么人看。
老生这小说还在看,和废都不是一个风格的。但还是农村题材的。这类确实看多了,总觉得变不出新花样。只是开了这帖总是要先看完。
你來推荐几本吧?不挑,什么类型都看。
哎呀我推书怕被人拍
俺看腐书很多年了:(
没事,这帖除了我在看,现在加你一个,估计没别什么人。话说什么类型算腐书,写男男,女女的情?
我还是在腐圈里胡说八道吧在这里会被当作异类的
反正主旋律作品我已经很多年不看了
不如看网络写手,民间高手:)
等下我转一篇博文,你就知道为什么俺不看主流的所谓文学了
完全有词反驳啊
文艺是巨大的生产力
君不见
一首《江南style》,胜过很多大公司数年的产值
一部《哈利波特》,不但为作者带来巨额财富,书籍、影视,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想了想觉得都没说服了,文学史不懂,文人骚客不了解,生产力该怎么产生都不懂。还是不说好…
想了想觉得很多不懂,文学史是不懂,文人骚客不了解,生产力也不懂,还是不反驳了…
没说什么,怎么老被审核?
好吧,我来推荐一本耽美小说
腐书当然很多恶趣味的糟粕(不过喜欢的人还挺多,哈哈)
其实好书也不少
例如Priest的《大哥》
前半部不比《活着》差啊
甚至因为写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
我觉得比《活着》更感动我
反而下半部开始腐就不好看了
……俺也不是一腐障目的啊;P
谢了,五一可以看看…
看了前半部分,可以肯定你比我小,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有点看不下去。
里面写的时间按高一四百块学费猜,差不多是2000年了,怎么又来了个电视播放? 这时间差了10年…
写得是挺有意思的,语言风趣幽默,虽然觉得不太现实,这大哥太牛,我都崇拜,他弟弟对他崇拜也是正常了…
其实传统的文学也是很久没看,也是网络的为主,只有获奖或提名的才会看,想知道为什么获奖,这次的没看懂…
看的人多些,至少随便搜索就能有几处下载的地方。写的是个唱阴歌的老者的经历,时间大概从一九二几年九几年,由四个故事组成,中间穿插和对山海经的注解。这是这本书学法的最大特色。
偶尔读点书啥的,可以让我在论坛装会X…
一旦话题不懂,就含糊其辞的扯一些人生哲理方面的
山海经咱有点兴趣,啥时候看一下吧
唯一不看的大概就是哲学,想不明白,没必要费那个神…
找了本万方的,有四个故事。,,,。看介绍空镜子曾经拍成连续剧,不过没有印象。一一之吻和空镜子都是写都市女性的,看了没什么感觉。华沙的盛宴和没有子弹是写青少年的,这类看比较少,其中对青少年的心理描写特别多,家长可以看看,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分享空镜子的介绍: 《空镜子》镜子里有如花美眷,有似水流年,有破碎的婚姻,有短暂的爱情。爱情只在里面停留了五分钟,留下了空空的镜子,在阳光下闪耀。
楼主这帖子的点击率分明是不少人看嘛 偶也在看:)
多谢捧场!
不嫌弃的话,帮忙把这帖转到随笔,有时间继续写点。
http://m.sg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62639&extra=&page=1&mobile=yes
其实我一直都默默在看,哈哈
你不算,你是论坛坛主,谁的帖都看…
但不是谁的贴都回复哦
那能嫌弃呢?稀罕得很:)
不过你是用手机上的网吧
我打开来不是一个帖子
只是一个手机的图片哦
一个大男人老泡在随笔舞文弄墨的干嘛啊,来水库嘛~
已经在随笔了
水库一直在,有点插不上话。
随笔很少上,一说话就杠上了…
谢谢支持.
悄悄告诉你
我表妹在想你。
所以让你去水库转转
语言有冲突很正常嘛~可以化敌为友嘛~
瞎说,我们刚聊站内短信.
无所谓化不化敌,都在网络,谁也知道电脑后面坐着是谁,也不会去关心是谁..
表妹很少聊站内信的~我懂!
化敌为友:重点在这个友字!何必唇枪舌剑呢,毕竟谁也不是谁的谁。。。
聊过几次,估计会了解多一些。对他要么不理,要么就得狠狠地揍,中间路线只会越扯越长…
PS: 站内信还是要聊的…
每个人在网络都有他的存在方式,既然他选择了”狂”,就得接受这种质疑,称下斤两而已,只能说反应过激….
没在随笔看到啊
很久没更新,在后面…
把Priest的《大哥》看完了,后面的就随便带过。比较符合网络小说的特点,语言风趣幽默,主角都是优秀的牛人,一年高中,一年大学,创业更是一定成功。加上男男的情节,更是吸引眼球…
推荐给想搞基的知了…
所以我说后半段不好看啊
发财了就不好看了
贫穷困苦的时候好看:)
不全是有钱,后面写的只为了他们俩的关系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