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准证

现在政府批的不是“永久性居民”,其实批的是“永久性劳工”

小道消息:单独申请PR(非SC/PR家属)的人,是内政部在批准,不在ICA,ICA说难听点只是收材料的。SC/PR家属是ICA批准。

SC/PR家属填Form4,只要一份。独立申请的填Form4A,需要两份,一份原件,一份复印件,这就说明了,复印件不是ICA要的(给内政部),要不然Form4也得要两份是吧

所以单独申人在问ICA审批进度的时候,ICA的回复都是废话或者很模糊,就是因为ICA其实也不知,内政部批了,ICA就给批了。

所以有些案例,SC/PR家属申请的,去ICA walk in骂一下(我老婆要生了,为什么还不批,等等),很快就批了,就是因为这种家属ICA说的算。

另外我想说重点:

其实现在poly都大量的批。说明政府是不在乎学历的。PR这个东西存在的唯一原因是人口(当地人不生),所以大家的焦点都的不那么准确(薪水,学历,缴税),重点是人口结构。

看看去年公布的人口统计书,现在人口最少的(人口缺口),就是20多岁的人(劳动力)。poly就是填坑的。

小孩在按年龄分布树里面是第二高的,仅次于老人,所以现在小孩也不好批。(更正,是最高的,请看附图)

政府整天在叨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几个劳动人口养多少个老人,还是什么的),批poly就是批劳动力(蓝领),所以现在政府批的不是“永久性居民”,其实批的是“永久性劳工”。

还有政府一直在推广终生学习计划及申请EP的jobbank,其实目的只有一个,让新加坡人做大脑,外国人做手和脚,这样社会核心才是新加坡文化(你想想如果公司领导或者中上层社会都是外国移民,社会风气及价值观自然会变化),人民也就少抱怨。所以高学历的不好批(容易走人也是原因之一)

个人理解,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小道消息。。。呵呵。。。
然而卵。。。


。。。。佩服想象力, 同意人口结构, 你想想公司里面全是拿硕士的领导层,没有做工的人,是啥公司


其实是真的,我认识一个以前在政府部门,后来从商的人,他跟我说的


ICA就是内政部的。
至于什么复印一份,这太正常了


至于什么永久性居民,当然是要做劳动阶层。其实新加坡整个都是这样,都是劳动的,公民不是成天抱怨一天不作就没饭吃、政府就是让你作到死、公积金还不然拿出来。。。
谁也甭搅情了 🙂


人口结构的那个分析的对。理所当然的。


人口结构那个是肯定的,任何国家引进移民都是年轻的有优势,你买房也是希望买房龄短的,一个道理。


不明觉厉啊,但是确实有点道理。
其实不管怎样,年青人都是具有优势的,学历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从22岁的poly比32岁的phd容易获得批准就看出来了


楼主你以后去买西瓜,不要说给我一个西瓜,而要说给我一个水果,那个圆圆的绿绿的水果。


感觉说的很有道理。也可以帮助大家认清形势,该熬的就熬,不该熬的其实真可以打包回家了。


搂主,个人申请还可以分析的详细一点,

未成年人申请是由社区和家庭发展部批准,
医生,护士由卫生部批准,
建筑业由BCA,URA联合批准,
服务业由旅游局批准,
学生由教育部批准,
财会业由金融管理局批准,
制造业由财政部批准,
各类中介由人力部批准,
小吃,餐饮,大排档由环境局批准,
插花,种值由国家公园局批准,
各类食品进口由AVA批准,
宠物业由动物园批准,
保安,警犬,巡逻队由邻里警局批准,
交通业应该由交通部批准,因为交通部长太忙,所以改成SMRT批准。
。。。。。。。。
最后,赚钱比较厉害的娱乐业,由新传媒著名导演梁X强批准。


ICA本来也就是内政部的下属单位吧。


个人认为,不是现在是,其实过去也是哈,未来还会是。本来这个PR的REP就十年五年的,你不做工,renew还是有问题。所以以前现在将来都是劳工,但不一定永久哈


跟上。。。哈哈哈。。。


一个正常的国家,移民的目的就是来做贡献的,而不是来吃福利的。只有那些家大业大的,收留些垃圾来装逼显示自己普世价值,已经引发了很严重的问题,对新加坡来说,绝不可取。


艾玛。。。我是要跟着点评哈哈的。。。怎么点了回复。。。
那啥,楼主呀,ICA接电话的不知道申请进度不是很正常吗?比如一个公司,试问一个admin怎么可能知道project engineer手里的project进行到哪一步了呢?
还有呀,楼主怎么这么不待见Poly学历呢,Poly又不是什么野鸡大学,怎么叫政府喜欢Poly生就叫不在乎学历了呢。。。
再者,20出头刚毕业的Poly跟40岁左右刚来新加坡的PHD,你会选哪个?肯定是天天政府宣传的融入度比较高且年轻的Poly好啊,新鲜血液才是人口结构的基础。。。其实,高学历的时间稍微长点儿也是容易拿的,之所以跟Poly比较,是把人家读书的时间忽视了,只计算工作时间了,这不公平的呀。。。
说再多,你看不上的Poly也比较容易申请PR,你看的上的高学历也不会放弃申请PR,放弃成为永久性劳工。。。so,然而卵。。。;P


其实,poly学历虽然说起来不够高大上,挣钱也不多,但是在新加坡这里,也算得上一个average的学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NUS/NTU的。我的本地同事说起自己以及孩子读poly都是蛮自然的,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


前台的不了解进展到哪里不是很正常吗?你去ica网站看看,前台工资$1000+,只管收;里面的$3000+,只管拒或批。说白了哪个公司也不可能随便问一个人就知道另一个人在做啥啊。如果poly毕业只是填补年轻劳动力的话,怎么不见得同样年龄的私立毕业生哗哗的批呢?


前台工资那么低?1K+才?


最低的$1200


难道你在国内不是打工的? 现代世界就是这样的。 你当老板照样是为另外一个人打工。


因为大量批poly就说明政府不重视学历肯定是有问题的。

poly的学位(大专/中专)以大陆的情况来说确实不能算好。但是在新加坡拿一个公立的diploma,就已经妥妥的迈入中等偏上的门槛了。


哈哈。ICA就是隶属于内政部的。不要想多了。


连ICA就是内政部的下属部门都不知道,还在这儿散布“小道消息”,其心可诛。


那为什么拿pass申请的要原件和复印件的表格 其他就要一份就可以了呢


谁说poly都是蓝领的,当manager的比比皆是好吧,楼主不要因为悲剧了就随意揣测ICA的政策,poly大部分学生是受政府资助的,人家给钱让你学习,培养完你了最后叫你滚蛋,你当政府傻吗?
以前poly没毕业就直接发邀请信,不过楼主那时候肯定没来坡上~


如果一份表格的差距就能让你猜出批准部门的不同,ica完全可以自己复印嘛!何必惊动!多要一份可能是给mom的?我猜测而已。


从人口结构来考虑移民政策没有错,但太片面。任何需要移民的国家都知道,移民的年龄越年轻越有优势。真正决定移民的实际原因是整个社会的稳定,从这个原因出发,那么要考虑的问题就很多了。比如,

1,移民的数量和比例。 为什么华人必须占大多数?
2,移民的教育。为什么国内本科,硕士的批准率低于poly和公立本科? 应该怎么看待本地私立的申请?如何控制外籍高精尖人材的输入和比例?
3,外籍配偶。怎么评估他/她们对本地的贡献?怎么做才能让这些人安家融入?
4,生存能力。如果简单把和本地人结婚就看成是生存能力,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5,人口问题,移民是解决人口问题的一个办法,但不是全部。应该更看重移民的生存能力还是生育能力?

上面说的问题都是政府会考虑的,为什么政策模糊没有标准?因为新加坡小,很容易饱和。政策一旦有了标准就失去了灵活性, 对于身处周边多边的政治环境经济竞争来说,新加坡就失去进步的可能。对于一个只有700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有什么比落后更可怕的?

08年放水造成的后果现在政府还在修正。从减少PR数量,控制外籍员工的雇佣到政府组屋的扩建,交通业的扩展和经营模式的改变,政府没有松懈。不断变化,不断改进才是保持竞争力的最好办法。而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人口问题哪个国家会没有?可是新加坡去年的整体失业率才2.0%。这样一个人人都工作的国家会落后吗?

话多了,简单说两句。


既然说的这么露骨,我也补充句,对于刚从大陆出来的享受高税零福利的“永久性奴隶”,“永久性劳工”其实还是很好的选择。起码还有机会转成“永久性公民”


其实楼主说的应该还是有点道理的。ICA是内政部的,但是不意味着楼主的理论就不成立。就是说,有些是在MHA (内政部)的层次做的决定,有些是在ICA的层次做的决定。

类比:比如说公司招兼职和招全职员工,前者可能在部门层次通过就可以,但是后者就要人事部通过才可以,虽然大家都是同一个公司的。

所以,楼主的理论基础是成立的(不因为ICA/MHA的关系就能被否认)。


复印一份只是去FILING而已 兄台你想多了


有些有道理,有些属于想多了,例如复印啥的。
如果任意联想,那么收材料的人最后递给你回执的时候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可能都有特殊的含义。。。。


那如何解释一种申请需要复印,另外一种申请不需要复印呢?
楼主不是说复印的行为本身能给人任何启示,而是说两种申请(独立和靠配偶)一个需要,另外一个不需要。那总得有个原因吧。


楼主是那种喜欢胡思乱想的阴谋论者,POLY毕业生好批是因为POLY是新加坡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新加坡受公立教育的学生当然比较容易拿到PR。
楼主瞧不起POLY毕业生,觉得POLY毕业的就是永久劳工命,须知新加坡有多少本地人都是一个POLY文凭打天下的。。。
再者,你觉得‘永久居民’应该是‘永久福利小少爷’嘛?哪个政府引进外来移民不是为了增加劳动力,而是为了请进来当大爷伺候的?


不明觉厉, 感觉有点道理。


请问二宝,本人女,31岁,薪水3000,已婚,来新8年,都是做工。拿了1年EP,然后都是Sp.还算大企业的一个部门的executive.老公刚来新加坡,拿wp的韩国人。我想独立申请。知道这种条件批很难,但是如果买了房子会好点吗?心疼税啊:'(


不想打击你,亲。。。
买房对申请PR的影响微乎其微。。。还是得提高个人条件。。。


楼主这个有点自己的猜测把。。。。poly的不批的有的是,国大的也有大量过的,你这是怎么算的?只不过新加坡不喜欢外国非名校的人,与其要其他国家的普通大学,还不如本国poly呢。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