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预测人口白皮书又要提上议程,公民申请会有所松动

[size=13.3333px]转载联合早报: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去年超过3.3万公民宝宝出生

(联合早报网讯)去年共有超过3万3000名新加坡公民宝宝出生,和2012年龙年同列过去10年之首。这和新公民入籍一同推动我国公民人口继续增长1.0%。不过,外来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促使过去一年新加坡总人口增长率只达到1.2%,是超过10年来的最小增幅。总理公署国家人口及人才署(National Population and Talent Division,简称NPTD)刚发布的《2015年人口简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的总人口共约553万人,比去年6月多出1.2%。
我国总人口增长率自2012年就不断下滑,今年6月的数字更创下过去十多年来的新低。这当中的主要因素是非居民人口的增幅较同期减少,从之前一年的2.9%缩小至2.1%。报告特别点出,政府采取实质措施放缓外籍劳工的增长,因此企业将继续面对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报告说,政府将支持企业以技能及资本投资推动增长。新加坡公民人口方面则传来了不少好消息,新生儿诞生和新公民入籍推动我国公民人口继续增长1.0%,达到337万5000人。公民人口比率维持不变,占六成。去年的公民新生儿达3万3193个,和2012年(龙年)同列过去10年之首。本地整体生育率因此也稍微增加,从前年的1.19上升至去年的1.25,各种族的生育率全面上升。我国去年也有更多佳偶终成眷属,公民结婚总数止跌回升,达到2万4037对,比前年多10%,并创下17年新高。移民人口方面,我国延续过去几年的趋势,去年有约2万名新移民入籍我国,其中在年满20岁的新公民中,约四分之三拥有中学以上学历。永久居民人口则连续第五年维持在约53万人。我国去年向约3万人发放永久居留权。不过,我国公民人口继续老龄化,年满65岁的公民比率达到13.1%,比去年的12.4%更高。公民人口的年龄中位数继续从40.4岁提高到40.7岁。(联合早报记者:林子恒)-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realtim … thash.GSo2QB8b.dpuf

———————————end  ————————————–‘
媒体赶紧吹吹风吧,
新加坡老龄化非常严重,政府应该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开始稍微放宽人口紧缩政策。不过肯定不会像08,09那样,应该是延续最近几年的趋势,稍微放宽。


亮点数据: 去年公民批2万,永久居民批3万


PR 批了3万,2万入了公民,但是总数又没变,那么那一万去了哪里?估计都放弃PR了


PR是5年一renew,那消失的一万是没有被renew的,比如回国发展的那些人。


好消息,呵呵,希望能对最近申请公民的朋友们有帮助


PR是在现有人口里面批的,公民是在现有PR里面批的,不是加减法。


移民人口方面,我国延续过去几年的趋势,去年有约2万名新移民入籍我国,其中在年满20岁的新公民中,约四分之三拥有中学以上学历
==============================
也就是满20的人中,四分之一只有中学以及以下学历?这移民标准可真是高大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收留了好多难民呢。


有这么多中学学历以下的获得PR吗?感觉高学历高工资却被拒绝的案例很多呢


暈,還包括孩子啊,難道二十歲以下的,比如一個兩歲的嬰兒,你也想要他有高中以上學歷?


看错了 是新入籍公民, 4分之一中学学历以下?


年满20的有4分之一是中学学历以下


咦,還真是,這真是收容難民!


你去过公民CC仪式就知道,很多 40,50马华安睇,英文都不会说的那种。新入公民中家属占了不少,每年真正的技术移民,估计才一半。


3.3万新生儿就是10年最高了? 这才5,60岁人口年基数的一半啊。

每年要入籍3万人才够抵御老龄化吧。特别是年幼移民。


所以大家知道为啥不能打分制了吧,现在的标准一出,估计政府立马被公民给喷死。好家伙,每年新引入的移民二十岁以上的四分之一只有中学及一下学历,在这个博士多如狗硕士满街走的时代,这都引入了些啥玩意。

另外,这个中学是指小学毕业后再上四年的中学呢,还是中国那种六年到高中的中学?如果是前者,那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我猜这个中学是指小学毕业后再上四年的中学


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身边高学历高资质的,拒绝率也很高啊?


那其实就是初中,在中国是当民工的料,这里竟然当新移民引进。唉,德国收留难民被喷,没想到新加坡做好事不留名呀。


估计那都是在家属类别的吧


新公民中很多是全家申请的,如果一家四人,两个是二十以下,两个二十以上,有一个是中学文凭,那就只有一半了,可见两个家庭中,四个成人里有三个是中学以上,应该是大学或者phd的。


学历薪水权重小呗


是的。
我的同事字称blueblood,他妈妈还是PR而已


一些低收入者娶的外国新娘,娃都生了几个,一家子的女主人,公民总要给吧,这个群比例不小的。


不要乱喷了。

不是所有公民和PR都是技术移民。

技术移民初中以下拿得到SPEP吗?哪可能申请PR?

婚姻移民和家属移民欧美比新加坡多多去了。


唉,这严重违背了老李的优生优育政策,高学历的生的少,低学历的生得多,逆淘汰。


没办法,坡县女人受教育程度高,本地找不到老婆的公民也不能一辈子打光棍,外籍新娘免不了,ZF至少赚到了他们的下一代,现在的娃稀罕。


持续引进移民是暂时不会变得政策。除非新加坡本身的出生率足够。老李的精英政策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


是呀。一个社会,总有各种不同分工,如果个个都是精英,谁来做脏活累活。


哪里可能每个人都是精英?老天早安排好了。


gdp 萎缩,公司外迁,商产租金下跌到9年的低点,这是要大萧条的节奏阿。再这么人口紧缩下去,经济就玩完了。唯一利好:房产可能比马来西亚更便宜了。。。


还不是开玩笑,有些人娃也生了还拿不到PR。大把。


不可能吧。。。


这好像不是利好消息啊。。。出生率上升,可不是带进更多移民的趋势。 不过感觉会带进更多外劳。


其实商业租金崩溃,房价大跌对投资者来说是坏事,对经济而言是好事。
泡沫太大,就必需刺破,刺破了泡沫,让资产价格暴跌後,方能为新的企业创造机会。
不然,泡沫越来越大,租金、物价不断狂飙,最後结果是经济越来越畸形、贫富悬殊越来越离谱。
最後,在泡沫创造的虚假经济繁荣下,社会彻底走向决裂崩溃,穷鬥富的阶级战争大戏很快就会全国上演。
经济萧条是一次大洗牌,也是为穷人、中产阶级创造机会和希望。任何正常资本主义经济体都有周期性的萧条,这是正常的。
每次的金融危机,都存在转机和商机。


香港吹更大都不破。新加坡不见得就要破。

只是被大马拉下来。

大马再这么打下去,恐怕它吃不消了。


底特律萧条了多少年了?现在好很多了? 头一次听说经济危机对人民是好事,是机会。照你的逻辑,大家都不应该在经济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地方呆着,反而应该赶紧找个大萧条,经济危机的地方去圆梦?


底特律那是产业过度单一化,汽车业崩溃後无法转型的问题。
租金和房价崩溃,不会造成产业崩溃,反而能制作机会给新的产业发展。不同。


底特律的租金和房价也崩溃了,然后呢?发展成什么了?


是因为底特律产业结构太单一,一旦垮了就短期很难转型。老美地大物博,一个区区底特律不发展还有好多地方,人力资源啥的可以去别的地方,没啥不得了的。


底特律奔溃哪里是因为产业单一?


中东难民去德国, 亚洲的来小新, 地球人都知道啊。


美国汽车业版图重建多年, 中心往下(南)移, 密西安州早已不是唯一的中心了。

重要原因是那个牛哄哄的UAW把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给害惨了。


看前面的你就明白了,真正来抢饭碗的技术移民反而少,学历不高嫁过来的多。谁让本地穷人只能娶外籍新娘呢。


没错,基本上,资产崩溃,也是得看情况的。
  基本上,有几个分类。
  1:资产价格因实体经济崩溃,产业失去竞争力而崩溃:这基本会成为类似底特律一样,不得超生。因为实体经济本身都完蛋了,资产价格的崩溃只是反映了实体的崩溃。
  2:资产价格因泡沫破裂而崩溃。基本上,这一般是好事;因为这是热钱流入产生泡沫,资产价格超过了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高租金和房价只会榨乾实体经济,让经济非常畸形而贫富悬殊的发展。这时候,刺破泡沫造成的资产价格崩溃,只是让资产价格回到合理水平再低一点。这时候,实体经济其实影响不大,租金崩溃反而有利人民创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所谓危机中的转机,就是这种。
  3:当然,也有资产泡沫破裂後;经济长期萧条的。日本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但日本的萧条主要是产业泡沫破裂後,日本的央行没有印足够的钱,造成日本长期通货紧缩造成的。同时,日本政府对外资的排斥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故此,新加坡就目前来说,若资产泡沫崩溃了,对我们的整体经济不会有大问题。租金方面是越低越好越能鼓励人们创业,房市方面只要政府一放宽冷却措施自然会回升。新加坡也不会排斥外资,故此,是不必怕资产价格大跌的。目前新加坡真正的威胁,是温室效应造成的北极冰融化。北极航道目前方是新加坡经济最大、最恐怖的威胁。


你怎能断定现在只是挤挤泡沫那么简单,而不是经济的内伤开始显现在外表了?掌控经济的发展不是捏橡皮泥,你压一寸他就矮一寸。有时用力过猛一下子拍死了,再想活过来就难了。现在这种劳动力紧缩造成的产业公司外移,不是你明天你一开放补充劳动力这些企业就会屁颠屁颠的跑回来。一点衰退形成趋势,各种negative feedback形成,想恢复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


靠嫁给本地穷人拿到公民的机会少之又少,我周围有好几个低收入坡人娶了外国老婆,孩子都生了,还是没有给公民(完蛋,暴露了,我就是在穷人堆里混的)。


同意,很多人来了10年以上,小孩都有了,就是没拿到公民。原因很简单,政府不愿意负担过多的低收入家庭。


那这个四分之一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


除了配偶足够强大还有什么好的解释。可是相对于新加坡25%的贫穷家庭来说,就是小数目了。


新加坡产业外移除了劳力紧缩外,运输和租金成本也是重要原因。
现在租金大跌,正好解决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其他两个因素,无法轻易解决。


若真的是实体经济有了内伤,那资产泡沫不破只能让内伤,越来越严重。
资产泡沫刺破了,不能完全治好内伤,但至少能舒缓一点,至少租金跌能降低企业成本。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