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股价调整地产股和银行股最凶猛。
看看这消息供需是不是也在发生着变化?
——————————————————————–组屋转售溢价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2013年06月07日 1041
(联合早报网讯)《联合早报》记者洪奕婷报道,整体组屋转售溢价中位数连续第四个月下跌,而且创下最大跌幅。5月份溢价下降4000元,达到2万6000元,是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价位。
整体组屋转售价格上个月也出现下滑,微跌0.1%至45万7000元。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今天公布的5月转售组屋预估数据也显示,组屋转售交易量持续走低,5月有约1114个组屋单位转手,预计完整数据将是近1300个单位。
然而,这仍比4月的1453个转售单位少10%,甚至比去年同期的2058个转售单位少了35%
SRX收录本地超过85%房屋交易量。而组屋租金中位数在过去近一年保持不变后,上个月也下跌50元至2350元。成功出租的组屋也减少,从4月的1643个减少12%,达5月的1450个。
****************************************************最新一轮销售活动 剩余组屋比预购组屋更抢手高健康 2013年06月06日昨天截至下午5时的数据显示,剩余组屋的申购率达到7.3;反观预购组屋申购率仅为1.0。据本报了解,从2011年9月至今共有四轮剩余组屋销售活动,这次剩余组屋的申购率最高;今年的三轮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中,这次的预购组屋申购率最低。高健康 报道
我觉得,政府有决心的话,组屋价格肯定是可以下来的。
公寓另当别论。
应该还没到时候呢。
市场最前沿的是中介,已经听到好几个中介讲最近很安静,电话少了一半
因为PR贡献的少啦 好地点都没PR的份
是个兆头!
真的?
政府好像很有这样的决心。
现在有能力的PR应该比较青睐公寓了吧?
组屋转向了,
公寓还会远吗?
挺好的,这么涨下去最后大家都玩完
中介打蚊子半年都有了,2手公寓半年都很冷清,就是叫价越来越疯狂
总有冤大头的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房价慢慢涨,别涨太快崩盘了。高位运行的房价但是不崩盘是政府的调控目标。别指望政府会把房价打下来。。。
是的,我的理解也是这样,政府是求稳,不要大涨也不要大跌。。
因为房价一旦暴跌,银行首当其冲,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增加,有房子的人财产缩水,进而对政府不满,毕竟有房子的人比持币待购的人多。另外房价高政府收的税多,卖地收入也高,种种因素决定,政府不可能真正打压房价。
自古官字两个口. 把政府想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 它也是有自己的利益的. 既然80%的人都住组屋, 搞定组屋是必须的, 公寓涨跌不是主要矛盾. 组屋的价格应该不会继续前两年的疯狂. 话说最近公寓叫价很疯狂, 一年涨个10 – 15%是有实际例子的. 除非有大的不可控因素 (H7N9. 类似911事件, 开发商集体狂抛存货, 打折30%什么的), 公寓价格很难往下走.
房价平稳对社会长远是好事!历史上祖屋掉价公寓也掉价,祖屋涨公寓也涨,但好像没有过祖屋掉公寓涨的,公寓掉祖屋涨是有的。所以如果祖屋下跌,公寓应该难免^_^ 大家都小心点比较好
打蚊子和房价没关系。
天朝每年都要出几次国X条,每轮中介都要打几个月蚊子。打完继续暴涨。
二手公寓市场若继续冷清就离跌价不远了
政府不按常理出牌 世事难料。三年前,我们能预料到房价起到这样子吗?09年很多人在喊,房价好高要跌价了,跌了吗?
祖屋跌价 公寓涨价 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组屋保证人民最低需求,本身政府就应该控制。私宅起价,对政府没坏处呀,地价越卖越高,税收也好。
我不认为是冷清,我认为是很多人本来要卖的,现在不卖了,怕卖了买不回来,贷不到款加高税。很多pr公民要买组屋的,由于祖屋种种限制,很多也转向去买大众私宅。二手公寓价钱不靠谱的话,就去跟开发商买,有那个气氛,很多人稀里糊涂的就买了。
SRX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 本地非有地私宅转售价格,与4月相比下滑0.5%。5月份的市区非有地私宅转售价格比上月下滑0.5%, 市区边缘则下滑0.4%.但郊区的价格仍保持强劲, 上涨0.3%.
SRX 估计5月有约750个单位转售, 这比4月的671个来得高. 同时, 5月的非有地私宅租金整体下滑0.6%.
裸泳的要小心,下个月Q2数据如果祖屋公寓双双下跌就出事啦^_^ 美国再结束QE,调高利率,拿就是海啸了^_^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我认为新加坡房地产不会跌 就算跌 也会像之前几次 小跌之后大涨。只是买了组屋 锁定了五年 可不可以在跌的时候抓住机会就难说了。^_^
这个也是我的理解
政府抑制了交易,但是抑制不了需求
需求就像火山,可能还有爆发的一天
没有那么严重的!
对的。其实政府征收的税加进房价,房价实际上是起了。等cm7被消化了,我看房价很难跌的。起多少就拭目以待了。
不明白公寓的需求到底来自哪里?投资者?像天朝?
那么小那么贵,租金也一般般,赌的就是资本增值吧^_^ 房价不大涨个百分之三五十,投资意义不大,很多其它渠道更灵活回报也可观。
我认为,首先的需求来自于本地人对公寓的需求,很多人住组屋,想要提高生活品质。其次,投资需求,相对低的贷款利率,投资公寓的获利普遍来说,是高过祖屋的。还有,外国人的自助需求,买不了组屋,组屋限制条例多,只能买公寓。再就是,也许华人就喜欢买房炒房。目前就想到这些。
新加坡的租金还一般般哦?。。那让天朝还有马来西亚 情何以堪呢?
不需要大涨30-50。买了房子守住4年卖,只要涨10%,就相当于涨了40-50%了。利用投资杠杆,23万现金就可以买100万的房子,收4年租金12万,4年后房价涨10%卖出赚10万,扣除一切费用4年纯收益就超过16万了。
楼上的正解,房子是有杠杆的。
新加坡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在改变,他们跟老一辈不一样,甘于满足5房hdb,年轻人追求住condo,开私家车。老一代新加坡很多人扮猪吃老虎,年轻人喜欢猪扮老虎。
有了ABSD, 23万现金买不了100万的房子
要住公寓开私家车也要本钱啊,没有20万的收入就很吃紧啊!再下一辈的年轻人就要住洋房开跑车了^_^ 没有银子一切免谈啊,有多少年轻人赚20万呢!
开私车住公寓年收入至少20万?我告诉你家庭月收入一万就够了。
现在年轻夫妻这个收入多的跟米似的。
是的 年轻人都想要住condo。所以,需求大呀
第一套购房哪有租金收入
第一套购房哪有租金收入
第一套购房哪有租金收入
他们不是可以跟HDB买EC吗,便宜又大间?
EC也算condo了, btw, EC 不是跟HDB买
自住的省得就是自己住房的钱。
ec的话 薪水有限制哦 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请到的
真的想申请哪有申请不到的?一个人辞职或怎样?本地人这方面很有创意。再说普通年轻人刚工作哪那么容易冲击那个CEILING。
是的,EC也是跟发展商买。
。。。有 新加坡蛮多年轻人 特别是30多岁的人 他们的薪水是非常可观的。辞职为了买ec的有,但我认为大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做的。 再说了,公寓跟ec还是不同的。设施肯定没有公寓的好。(当然,如果这样你还认为没什么区别,那就是个人的想法不同了。)
我是长期看涨的,总觉得新加坡地少,就像XUEMEI曾讲过:新加坡的地是限量版,物以稀为贵!
嗯 我同意
是帐面收益,望梅止渴,卖了住哪里?玩杠杆也是有风险的,跌个百分之十几那二十多万就全不见了,也是帐面的^_^
所有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怕风险就不要买房咯,买一套hdb自住就挺好的^_^ 反正自住,又大又便宜,跌了涨了都与你没关系 ^_^
9494,这个我深表同意,其实下面五六年房价涨跌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是凑凑热闹跟大家学学,哈哈哈^_^
你的HDB应该没过5年绑定期,所以心态不一样,过了MOP,你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Pr也就28万啊。还是可以利用贷款杠杆
就算不租,同等时间获利,贷款越多越高。跌就自住,高涨就卖啊,卖掉很多人获利一次性就够买一套祖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