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发这个贴在理财版对不对,借人气,先谢谢大家!请问大家都如何安排国内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国内有兄弟姐妹照顾老人的不算。我家情况,夫妻俩打算在新加坡干到退休,可是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国内父母亲七十多了,生活能自理,但是每年会因病住院一两次。老人国内有医疗保险,退休工资,有房,有朋友,有亲戚,就是子女不在身边。以前隔一两年中国新加坡两头飞。可是在新加坡真心病不起,老人都舍不得看病。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以后飞不动了,到底要待在哪边养老(送终)?留在国内,怕万一有什么事,身边连个人都没有。来新加坡,财力不够负担,作为外国人,肯定享受不了国内那么好的医疗条件,担心小病拖成大病,折了老人的寿,姑且不说长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家庭矛盾。这是两老都健在的情况。要是有一个人先走了,剩下的那个肯定无论如何也要接来新加坡同住了。再次谢谢大家!
无解,同样发愁中……
无解,走一步看一步。我觉得剩一个无论如何接过来都做不到,难道一个老人的医疗费在新加坡你就付得起?
更不要提夫妻双方都有老人。。。。
有考虑过在国内给老人请保姆照顾他们。然后换套离亲戚家近的房子,多少有个照应。只是不知道只剩一个孤老的时候,老人的心态会是怎样。同学的一个朋友,家中独女,在美国,父母留在中国。母亲去世以后,女儿回来陪了父亲一阵子。父亲还是在女儿返美之后自杀了。所以孤老的身边就不能没有人陪伴了,这一点亲戚也帮不上。我们辞职回去照顾老人也不现实。难
这种事,是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子女和老人,特别是老人,都要与时俱进,认清楚现实。人总有那么一天,无所谓的。
等我们老了,难道希望子女放弃自己的工作生活子女,跑回来专门陪着自己?
有些残酷,但却是事实。看来还是让他们在国内养老比较现实。我们常带着孩子回去看老人。等我们老了,应该会比现在的老人开通。父母那辈的,不能接受去养老院,还是希望能和子女同住的多些。其实两个老人有个伴还好说,就怕剩一个的时候难安排。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有没有想过早点回去? 难道留到父母身边就真的没办法生活了么?一定要呆在这里?
来新加坡十几年了,回去根本就不能适应了。人到中年,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孩子都已经在这边开始读书了。家乡是国内三线城市,论个人前途和孩子的发展都是新加坡好些。小家庭在这边安安稳稳,没有打算在退休前再折腾了。
多赚钱,给找个全天候保姆,经常视频通话,多带孩子一起回国看看,只能这样了
以我为例,父母有房子,我现在买的股票的股息,回到老家不用干活都能生存的不错。
可是,你不是一个人啊,你也有家庭,有孩子有老婆。你早点回去留在父母身边,妻儿怎么办?
好不容易出来,很大一部分就是给子女一个更高的平台发展,为了照顾老人回去,孩子教育怎么办?难道重复我们的老路?还嫌国内教育不够坑人吗?
还忘了说,女方也有自己的爸妈,如果男方留在父母身边照顾老人,那女方也去照顾自己的父母,那这个家岂不就散了,孩子怎么办呢?
楼上说得对,多做老人思想工作,让老人出去走动走动,和其他老人说话,有自己的圈子好,不会成天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会觉得孤单
这个是最可行的办法了。只是如果发生急事我们来不及赶回去,会是终生遗憾了。没法子,第一代移民可能都要面对这样的难题。
我会接过来,或者我回去。但是他们也很矛盾,一来这里气候热,北方老人恐怕呆不习惯,二来看病花钱舍不得,也增加了我平时日常开销的负担,把我以后养老钱给花光了,他们舍不得,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来,等需要住院的时候,直接回国,把房子出租拿点租金,陪他们在国内。两个人剩一个人的那天,直接带回新加坡,总之就是一直陪着。
那好吧,就孩子了,不用管父母了…没在身边父母生个病住个院啥的,根本管不了…
国内针对空巢老人这个市场,开办了大量的养老院,公办私办的都有。自己在外多挣钱,给父母找个好点养老院。平时空巢老人们在一起做个伴,自己每年回去看看父母。这将是我们这代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常态。
老派父母不能接受住养老院。周围亲戚朋友也会说闲话的。等我自己老了倒是首选养老院。
只是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一定要有个兼顾的方案,不能一味真的把父母丢在国内不管不顾的,而只顾自己小家什么所谓平台发展。花钱把父母接过来或放弃这边回去,完全可以没什么不妥…看到上面有人提到空巢老人自杀的,不免让人感到心寒…
父母住院身边没人确实是麻烦。朋友回家探亲,独居的老母亲急性肠胃炎住院。这要是发生在朋友没有回国的时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能只有请好的保姆。不过老人在生活还能自理的时候通常会因为想省钱,不愿意跟外人相处等原因而不愿意请保姆。最怕那种急性的疾病和突然的意外。
不能接受养老院,那么子女在哪里,父母就得在哪里,得接受终老他乡。
独生子女去异地发展,一般说明异地比老家要有发展前途。让他们放弃异乡的事业回老家照顾年老父母也不是不可以。主要是看经济和能力。已经经济自由不需工作上班,或者不论外地老家都有能力挣到足够的钱,那自然回老家给父母养老。除了这少数强者,其他的普通独生子女则不得不选择让年老父母进老家的养老院,或者跟随自己异地终老。
“我觉得一定要有个兼顾的方案”
既然你觉得,那么可以把你的兼顾方案和大家分享?
个人打算接父母过来
我若回国,父母也跟我回去
很好。
你又是如何解决
1.老人如果不习惯新加坡的生活呢?
2.老人如果生病,你是如何承担医疗费用的?
如果答案1.老人很容易适应新加坡。2.你(和你太太)有钱。那么恭喜你。
然而,多少老人习惯国外的生活?多少来新加坡的工薪一族有那个能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问题其实就是无解。老人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钱不是那么容易就赚到。
如果自己打算在新加坡扎根,那就把父母接过来即可,前提是父母愿意过来。
说自己愿意接受养老院的童鞋,不知道有没有参观过养老院呢?我老婆的奶奶曾住过,我曾经每周要去养老院看望奶奶。那里充斥着一股绝望,呆痴,腐臭的气息。后来我的房子交房了,我立即将奶奶接到我家,奶奶在我家走的。我真心不愿将自己的老人送进养老院。所以我准备为现任老板干满EP卡的两年期限回国。当然,我的老婆孩子都还在国内,做出回国的决定并不困难。虽能理解各位不能回国照顾父母的苦衷,但是真心不认同养老院!新加坡的养老院我也看过一间,老人们的情绪跟国内的一样。
老人倒是愿意过来,只是医疗费用压人。老人在新加坡舍不得看病,都是忍着回中国再看。每年在国内住院费用都要几万人民币,有医保报销一大半。可是在新加坡,一个老人一年几万新币的医疗费用,我们是无法承担的。
认同,虽然没有去过养老院,不过想像着一个周围只会发生病痛死亡的地方,应该没有生气可言。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送家里老人去养老院。等自己老了,但愿那时候设施服务会提高,我个人倒是不排斥养老院。
认同。在一个只会发生死亡病痛的环境里,没有多少生气可言。我个人是不可能把家里老人送去养老院的。尤其两老只剩一个的情况下,一定要想办法陪伴,让她/他有活下去的希望。不过轮到我自己老了,如果儿女有困难,我不排斥住养老院,但愿那时候的设施和服务会好很多。
其实习惯都是小事情,很容易克服的。关键是第二点。
还有,夫妻双方都有父母,接来一方的,另一方的怎么办,两方的都接来?家里住的下吗?就算有七八个卧室,双方老人能住一起吗,产生矛盾怎么办?家里到时候鸡飞狗跳的,又怎么办?
老人院,尤其是现在的老人院,多半都是快走到人生终点,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老人的聚集地,这种地方能朝气蓬勃吗。如果自己能照顾自己或者有人照顾,谁愿意去呢。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将就了。
回国吧。如果现在还有回国工作可能的,就赶紧回国吧。现在还是国内机会多一点吧。早几年我回国时就提醒过大家了。。。有本事的人,不论在哪里,都能活得欣欣向荣开开心心的。。。也能带动一大家子老老小小都活得开心快乐的。
就别扯什么是金子就能闪光这种瞎话了,人都是需要环境和机遇的,巴菲特如果只能投资A股,恐怕连徐翔都赶不上,徐翔如果不是靠内幕消息或者当白手套,恐怕就是个翔。
现在中小城市要拼爹,大城市房子要杀人,还有国内那变态的教育,谁愿意让自己子女吃二遍苦的就回去继续hard模式吧。
我个人打算:回国一个,照顾两家老人。父母老了,身边没子女不方便,就算亲戚朋友再好,也比不上子女。
您是换了公民还是pr回去的?
赞同。某些说有本事哪里都行的人,自己咋不去撒哈拉沙漠生活?
回国,也是要看机会的。回去过得好的,几分运气几分实力? 难道50年代响应祖国号召回国的海外华人不是人才?他们的命运又如何?
我是这么想的。父母老了身体好就两边跑,随他们自己心情。真的需要人照顾时就接来新加坡。(我给他们买了这边的医保)
我的方法可行吗?求指点。
老人有医保,能够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是很好的。
剩下的就是威版说的第一个问题,老人适应这边的生活吗?如果他们能够在这边除了带孙子等儿女回家吃饭之外,还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且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少有摩擦和矛盾,那就更好了。最好是另外就近买套房子,一碗汤的距离。
既然谈到医保,那么本版有很多保险达人,请问一下,外国老人在这边的医保是个啥价格?
以新加坡这边的房子价格,为了照顾老人,另外再买套房子给老人住,论坛有几个人有这个实力呢?
还有一个问题,夫妻双方加起来可就是四个老人了,能住一起?如果不能住一起,另外买两套?
我是一个快要进入老人行列的人,我前年已经坡买了公寓,现在给孩子住,以后他们有房子了,这个房子就是我自己住,住房对我不是问题,但医保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所以真走不动了的时候,我肯定是只能在国内找一家条件好的养老院过完此生,现在的孩子压力多大,我们做家长不是不知道,所以多理解孩子们吧,只要孩子过的好,一生都能快乐幸福的生活,我们做家长的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呢,只要孩子幸福,我就幸福!!!
为这个贴子里的孝顺的子女真心地点一个大大的赞,我感动!
GE 66岁老人私人医院每年医保现金部分是2800! CPF要扣1350元。
然后每三年大副涨一次。感觉如果家长到80岁,这个不是很难但是保费就是天价了。 GE不能买公立医院。
我为自己晚年担忧!我家长打算买AVIVA的。 但是必须有LTVP, PR家长暂时申请不到LTVP的话就不能买了。
我是准备把父母接过来, 我丈母娘就在新加坡。。。我们家已经存钱慢慢步入第二套房子,房子好了,就立即把父母接过来。 父母身体问题,买保险,可以应付临时状况。 慢性病就要药物,需要看病就回国看。
唉,我能说我结婚的时候就考虑到父母的养老问题了么? 当时决定嫁时候就是考虑到我老公不是独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妹妹。养老怎么都轮不到他,出钱就好。
后来孩子出生以后也和老公商量好,孩子每年和父母住一段时间培养感情。在父母真的年纪大到不方便做家务的时候请保姆,到需要我伺候在身前的时候我就要辞职长期回国照顾,孩子自己决定是否跟随,老公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选的可以国内新加坡都可以相互跳得公司,到我长期回国他就会回国工作,每周我们相互往返看对方。如果孩子决定留在新加坡,老公就会留在新加坡看她们。
等父母一方一个人的时候,就接过来新加坡,买好大病和意外,真的到他们想家的时候,我还是要长期回国照顾。
目前看来这个安排还没有意外发生,前期的准备就是努力存钱,其他目前看来还都可行。
别担心,你的孩子也会考虑到这些的,他们肯定也在考虑这些。
谢谢您,现在孩子们的情况我完全清楚,呵呵,工作压力已经很大,我们家长不能再给他们添堵了,呵呵
还是平时多锻炼身体是王道,老年人真要是动五六十万的手术,手术就算成功,也存活不了多长时间。而且,除了一定级别的公务员,你确定普通人五六十万的手术能报销?
总之吧,我觉得这就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除非你的钱不是问题。
就目前网友提出的各种方案,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
老人接来,可能产生的巨额医疗费,高额保险,还涉及到两家老人,这还没算和老人同住产生的各种矛盾。
辞职回去照顾,你确定回去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找不到,一方养家能不能顶得住?只有一方回去,夫妻分居,感情出问题了怎么办?
双方都回去,除非双方是一个地方的,否则还是分居,更重要的是,孩子怎么办?在这边上了小学或者中学的,回去学习能适应?到时候升学考试怎么办?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对老人入境改变政策,毕竟政府有自己的考虑和顾虑。
接老人过来,给家人买好这边医保,买个dual key的房子。应该以上问题都解决了吧。可行不?
这个问题在另一个论坛大家也讨论过,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费问题,除了对于那些钱不是问题的人,老人身体好时赶紧在新加坡买保险,这样子女能省太大心思了,父母身体还健康的子女,能买上新加坡医疗保险的子女真的是太幸运了。。。
1. 等老人都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的年纪,医保恐怕就是天文数字了,能负担得起否?
2. dual key的房子,都是studio加一套正常的房子,那么谁住studio?
3. 夫妻双方都有老人,不可能只养一方的,那么是不是需要three key的房子?
只要够钱买保险就可行对吧?
dual key只是为了双方父母住在一起别扭。谁住哪边不重要吧,反正都挨着。
貌似这是最可行最实际的办法了。
要这个也不行那就真无解了
人老了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绝对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所以老人的保险费用比起可能花费的医药费来说,也差不了太多了。买保险稍微好一些,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一套dual key的房子,夫妻双方加上一两个孩子,四个老人,你说怎么住?
唉!这个问题真的是多数第一代移民的痛苦呢!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似乎无解……
比如我,父母75左右,还有一个妹妹在国内,公婆80+,二个儿子都在新加坡。
试图接父母公婆轮流来新加坡长住,但是,他们通通不习惯这儿的生活,如没意思(相比国内退休老人的生活,的确是没意思极了),天气天热,动一动就满身大汗,太潮湿等等,反正统统不合他们心意,每次也只是小住。现在年纪渐渐大了,就更不想来了。按我老妈的话说,还是呆在国内舒服,而且,也担心自己生病了会增加我们的负担。
目前,我父母还好,在国内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各项活动也都积极参与,感觉还是挺快乐的,我和他们微信连通着,可以时不时地通通话。
公婆那边,婆婆没问题,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一定的活动圈子,而且,自我评估能活120岁呢!可是公公,就整日忧心忡忡,担心二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自己有事时没人管,患有严重的忧郁症,整天无所事事,唉声叹气,家务事都要婆婆做,还要婆婆照顾他,引领得婆婆也是烦闷不已。两个儿子试着多回去陪伴他们,可是公公还是不满意,一心想让大儿子,也就是我老公回去常住陪他,给他养老送终。
可是回国,说着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家乡属于三线城市,已经50岁的老公能找到月入超过2-3万的工作吗?没有工作,难道让他老爸养着?虽然,他老爸的退休金足够吃饭,可是,老公现在不挣钱,存钱,自己老了难道让孩子来养?还是老了再去扫地端盘子?另外,小女儿才上小三,大女儿在读大学,他回去了,难道要我一个人养二个女儿?
于是,我们试着说服老头去养老院,(现在家乡的养老院其实还不错,住着不少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们,也有不少活动。我老爸说他老了不用我管,就去住养老院),可以选择单间,可以和婆婆一起,生活起居都不用自己操心了,可是老头儿坚决不干。于是,他儿子试着给他们找了个住家保姆,可是,老太太又不干了,担心保姆偷她东西,嫌保姆浪费水,吃得多了等等,于是只能辞了保姆。目前他的两个儿子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双方老人能够健康长寿,再给我十年时间,让我供小女儿上大学之后,我选择退休,然后,应该就能回去陪他们了。
我之前的问题都在你的例子中体现了出来。我家也是三线城市,不要说2-3w,就是5k现在回去都找不到,除了国企就是公务员,私企的薪水低的吓人。就算是垄断企业例如电厂,干了一辈子快退休的技术工人也就是3k不到,就这样还要找关系才能进去。
你的这个例子,你父母属于非常通情达理的,但是你老公父母那边就有点不考虑你们的情况,一味的在那里作。
另外,再给你十年时间可能也不能完美的解决问题,因为那个时候,你自己恐怕也要60了(假设你和你老公一样大),60的人恐怕也需要人照顾而不是照顾别人。何况你在这边几十年,回国也算外国老人,同样面临医药费的问题。。。。
希望老人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等我的孩子长大了,可以独立了,我就回中国陪父母去,照顾他们,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希望父母一直身体健康,等孩子们大了工作了,我就退休回国和爸妈一起住~只要父母在,坚决不入籍。
有医保大病报销70%以上。这个和是不是公务员没有关系
我换护照好多年了吧。现在是财务自由回国回家乡安度晚年。。。
不是去马来西亚医疗便宜吗
可以请教一下fanglin姐是以什么形式和方法回国安度晚年? 是申请什么的长期居留准证呢?
第一代移民的困扰,有些可能还是独身子女就更加困扰了.
物质/金钱问题似乎还容易得出一个答案,在坡养老还是在国内养老算算成本就容易得到答案,当然国内也看在几线城市还是农村.养老最大的问题是医疗,个人看法是国内的医疗水平(起码在大城市)比坡要好而且价格低廉,这是很多老外自己亲身比较的结果。而且象我们这些城市人,父母在国内都有医保,国内看病在经济上基本不是太大问题,来坡就肯定要贵很多。
其次是日常生活,如果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圈,对我们儿女就会轻松很多,所以我一直主张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和乐趣,对他们对我们都有好处。如果老人是很宅的,也没有什么朋友或者兴趣爱好,就会特别孤独,对子女的依赖就越强。如果是家里老人属于前者,我觉得可能还是国内更适合,因为社交圈在国内,来坡要重新适应重新结识人很困难,年纪越大越不能适应新环境。但如果是后者,就很麻烦,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和老人的需要似乎是两难,终究可能是要在某方面作出牺牲的,不是迁就老人就是以自己生活(工作、子女)为主为重而背负内疚。
养老院的问题,我和家里老人都讨论过,这个目前还是比较纠结的。我是上海的,相对而言养老院的选择会有很多,但是即便是条件好的养老院,父母是否能接受是一个问题。几年前老人的态度是很坚决不接受的,现在看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去住养老院,似乎态度有转变,但也没到就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哪天一个人了没人照顾又还不愿去养老院,我们就会头疼是接过来还是我们回国去,如果自私一点的考虑,我希望老人能接受去养老院,我们可以承担经济上的负担,去条件尽可能好的养老院让老人住的舒适。但是如果行不通,那只能看老人是否适应来坡了,这样想可能放弃这里的生活和工作回国比接老人过来更现实,七老八十的换个国家生活会比换到养老院更容易吗?
在中国很多地方,如果有直系亲属在当地,外国人买了房子和保险,都可以申请长期居留的。两年延期一次交钱就好。
如果能够有工作就是最好啦。直接申请工作签证就简单多了。
说句大实话,再不找机会回去,真的就很难回国养老了。只能无奈的老死他乡了。。。
现在回国,发展机会还是很多的。一般上过了三年脱傻期以后,就会随遇而安完全习惯国内的生活状况。。。
故乡杭州四季更迭,我最喜欢春暖花开的露台了。。。
出门去吃很方便不说,想出去玩也很方便,随时可以说走就走啊。。。
芳姐很潇洒啊。新加坡这边还有亲戚朋友吗?还有房产吗?
还是芳姐活得自在。其实人真正意义上,自己活得好才是真正的好。很多人很有钱却不能解决这些很小的问题只能说自己不努力啊!
除了没有亲戚,其他该有的都有啊。。。
情人有没有?
fangling姐财物自由,孩子也都大了,才可以这么潇洒. 根本没有可参考,只能作为目标瞻仰下把.
再说fangling姐最近才回国的,之前恐怕也是得陪着小孩读书脱不开身咯。
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供着房贷生活压力贼大的人,还是要自己寻找出路.
我家儿子未满18岁才中学毕业,拿了O水准之后,就被我丢他一个人到美国上大学去了。。。他呆美国也十多年啦!
我告老还乡回去中国也有五六年了吧。。。那时就吆喝过大家,有本事的赶快回中国吧,中国急需人才啊。。。去晚了就没有位置啦!
对我有情的人也是多到数不清啦!
不是人才的人,要不要啊??是人才的话就不担心了,去哪里都不担心了。关键不是人才。祖国要吗?FYI, 我是开磨床的。平面磨床。磨铁的。
楼主,对不起,我歪楼一下。
我曾经去当过义工,新加坡的养老院,去之前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去看一群老人家,帮做一点事情。
因为我们是送饭给他们吃的,所以进去的时候已经是饭点了,全部老人都围坐在餐桌。大概有200以上的老人吧。
一眼望过去全是老人,有的坐轮椅,有的精神有点问题的需要有人工作人员在旁边时刻看着的,有的头歪歪的,戴着口水巾,淌着口水。
朋友原本让我把盒饭一盒盒放到老人手中,帮他们打开鸡饭配的辣椒酱倒出来(工作人员反复交代,说不然他们有的会连小塑料袋一起吃进去,曾经发生过)。
可是我很差劲,第一次看着那么多老人,而且很多是病态的,我吓到了。我不敢接近他们。(你们骂我吧,但是我绝对不是矫情的人)
后来朋友派我给老人舀汤,说这样不用太靠近老人。后来我是慢慢适应了,但是心情非常难过,难过,这就是我以后也可能住的养老院吗
这也没啥,花开自有花谢,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这些病态的老人,就算不在养老院,在自己家里养老,吃饭该淌口水还是淌口水,该坐轮椅还是轮椅。生活质量并不因为住进了养老院而降低了多少,因为自己身体就那个情况了,在哪里其实都不重要了。
很多人住在养老院,中国很多老人自己都有房子空着不住,朋友的母亲去世了,她父亲不要跟儿女住,自己去养老院住,两人一间,一人一千二百元,包三餐。养老院
现在是年轻人的想法,到老了想法就不一样了。也许看着好多年龄比自己小的不能自理流口水,而自己还活蹦乱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没那么伤心。
不能动的老人在一层,腿脚灵活的在一层,每天他们一起打麻将,唱歌,聊天,散步,到时间吃饭。现在她父亲在养老院认识人多了,又找了个老伴,他们一起住在老人院,不愿回家住,觉得人多有意思,有时候一起喝个小酒啥的。看来我们对养老院的看法要改变。现在老人是怕寂寞啊
听说到了大限或者得了重病的时候,养老院还是要求家属把老人接回家的。如果真是这样,儿女在异乡的老人该怎么办?在养老院闭眼,会不会死不瞑目啊?作为儿女的也会心存芥蒂吧。我的父亲突发心梗去世的,正好那时候我们回国探亲,人在医院里面的最后几天,请了陪护,我也一直探望,可是没能24小时守候在旁,因为父亲脾气倔,不让人守夜。结果最后那刻他其实是孤零零地走的。我本来还比较释然,因为一直以来都在照顾他,而且他在住院期间也见到了所有的家人。可是几年以后,才在一个偶然得机会发现在世的母亲其实是非常介意这件事情的。顿时觉得自己万般不孝。
有些事情自己控制不了,放下吧
在养老院,老人得大病,儿女接回照顾的。我朋友的父亲跟现在的老伴有协议的,病了自己的儿女照顾,身体好,大家在一起是个伴儿,不寂寞
老人身体好的时候,跟谁住,在哪里住斗还好说。就怕身体不好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接过来又负担不了高额医疗费。唉。以前老人享受子女出国的风光,到晚年却是无处安身,或者孤单终老。真是无奈。
我能想到最好的办法是做足准备,比如储备一定假期在父母有事时候回去,处理事物看大小,比如两夫妻可以先后错开时间回去,如果短期无法解决。给父母购买额外保险或者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定期回国陪伴下老人,鼓励老人多参加社区活动或者短途旅游。我老妈经常去跳舞认识很多同龄人经常结伴聚会,履行,精神状态,身体都不错。平常多打电话刷存在。给他们也买点先进电子产品试着玩,分散注意力。希望有帮助。
谢谢!以前公婆是铁了心要跟我们住一起的,不然就是不孝顺。老公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现在老人经过一些看病治疗的体会,慢慢可以接受新加坡医疗费超高的现实了。老人适应能力挺强的,在新加坡也交了不少朋友,而且是那种特别会照顾自己的类型。在他们老得不能动之前,不考虑请保姆,因为老人自己不习惯。现在只能经常视频和每年回去一次。以后如果一个老人不在了,再考虑。如果老人能够接受,把国内房子卖了应该够一阵子在这边养老。只能边走边看了。
精髓就在于边走边看
对咱们独生子女来说,这就是个无解的难题
在国内生病了看病是一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