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请教关于新加坡的国际学校

因为反感刷题、标准答案的教育模式,不想读国内的公立学校了,也想放弃新加坡上公立学校的机会(因为想上好一点的也得花赞助)。直接去新加坡的国际学校好不好?怎样选择?如何考试?恳请过来人说一说。儿子目前国内升四年级,英文一直有学,但应该比新加坡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如果有机会上政府学校,为什么放弃呢?读好一点的学校不需要花赞助,只要孩子成绩足够好就行。新加坡好的国际学校也是需要排队的。


尝试过争取进好的公立学校,也是要捐钱的。或者买学位房,一样不便宜。主要还是刷题上补习的教育方法难接受。


请问上新加坡公立的学校就不刷题吗? 就不课外补习吗?


要进好大学,得有好成绩。要拿到IB好成绩同样少不了吃苦刷题,特别是K9后。总之,不要想着读IB的孩子会轻松,思维方式不一样是肯定的。
新加坡几个公立的IB学校的成绩都不错。但外国人进不去。私立的IB学校,除了美国国际学校外,其它水平很难看得出来,因为孩子都是外派的孩子,读不了几年。考试成绩没有多少可比性。
读私立学校,入学不存在问题,学生越多,学校越赚钱。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水平把孩子分配到适合的年级和班,但会在半年内跟踪孩子的适应及学习能力,再建议把孩子升级,或保持级别,甚至降级。让孩子在适合自己水平的年级学习才更容易。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选什么方式去读书,很多时候不是简单地考虑教学方式。而会考虑以后的大学教育及去哪发展。
IB在好大学的录取上没什么优势,在教育环境上,相对新加坡的A水准没优势,但在教育理念上,有一定的不能定量的好处。父母还是得考虑好了再决定怎么走。

说点额外的,给大家做参考:
国际学校的教学方法的确不同。比如教长度,
中国教学是:这是尺子,上面有刻度,这是一厘米,这是一米,你们回去测量下父母的高度,来学学看看谁的父母最高?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测量好,来学校大家一起比较高度,这个父母1.8米,那个父母1.75米。1.8米的最高。所有概念,知识都学到了。可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只学到了一个技巧,而不是发现一个技巧,并用技巧解决碰到的问题。

IB可能这样教:你们孩子回去自己想办法测量下父母的高度,回来告诉大家你父母有多高?孩子跑回家,想办法测父母的高度,当然父母也不教孩子该怎么做(很多中国家长会直接用尺子去教,但如果老师说过家长不能直接帮孩子做作业,外国家长绝对不会去教)。孩子就想出自己的方法,有些用水壶去量,父母有12个水壶高,另一个用鞋子去量,父母有15个鞋子高。来到教室,大家一起比较父母有多高?孩子马上会发现个问题,12个水壶父母比15个鞋子的父母高吗?怎么比较?最后孩子们可能发现必须用统一的方法去测量父母身高。最终决定用一样高的水壶回家再测量。第三天回来后,再比较,一个父母12个水壶高,另一个11个加半个水壶高,孩子终于得出结论,12个水壶的父母最高。

我的理想教学方式,对于华人,应该是这样。
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用IB的课程教。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到三年级后,孩子的思维基本定型,就不容易改了。同时家里一定得说中文。
小学四年级到中三用这里的SAP学校方法教。这样可以打牢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基础。从中四到高中,用中国或新加坡的方式教,把孩子的学术基础打牢。为大学做准备。
大学去美国英国大学读。这不用说原因了。
另外初中阶段最好是上男/女校,小学,高中上混校,这样在孩子的青春期容易专心学习。


国际学校里面,UWC和CIS是教IB的。
SAS没有IB课程。


楼主可以先去CIS(加拿大国际学校),基本会被录取。
并且学校有英文补习课程。过上一年,英语提高后,再考虑考试进政府学校还是转其他好的国际学校


SAS本来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母国政府主导,是美式教法,面向美国外派让孩子考SAT再回母国容易适应。很难进,有严格条件。老李当初就把孙子送了进去。
同样类型的还有印度国际学校,印式教法。

UWC是普通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教IB。私人主导。但好学校也要排队。新加坡现在的政策是把外来孩子推向此类学校。不挤占本地资源。


谢谢你们。我现在预约了UWC和dulwich的考试。但担心会很难。有人有经验吗?


呵呵,不想刷题,又在找题。
有些门槛是躲不掉的。想跨过去,一定要花功夫。

一般只要学校有空位都不拒绝学生。评估的目的主要是看把孩子放哪合适。


在坡县和美国的好大学,好专业录取上,读IB和A水准哪个更有利?谢谢。


申请大学应该是GPA最重要,里面包括课程组合和难度。


看了一些讨论,据说没有多少区别。斯坦福的录取条件上,IB也是写在A水准前面。
但本地的孩子如果要去美国,一般还是会去考SAT。更利于申请。

另外就是中四的英语很重要。还有又听一声干鹊说的JC1,JC2的GPA。也就是说只拿A水准的成绩还不足够。

希望经历过的人也分享下经验。


感谢分享,特别是按年龄段教育的重点


听说西部要建一个新的德国国际学校,有人知道这个如何吗


不太清楚水平如何,但大部分国际学校的名字都是挂羊头买狗肉。什么某某国家的国际学校,实际上和那个国家没多少关系,只不过是一些机构或有钱人投资开的私立学校。学校采用IB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方式,招一些红毛当校长和老师,再找外国人的孩子来读书。当然因为名字用了某某国的名字,比较容易吸引某某国的孩子来读书。
这些学校的水平和学校名字挂靠的国家、名人和名校没有任何关系,水平主要还是看这个学校里校长及老师的水平。另外就是,这些校长老师们还有同学们的turnover rate很高,几年就换一批,真的很难说谁好谁坏。

也就是说,在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除了几所历史悠久已经有口碑的学校外,选择学校的时候只能依据报名的时候对学校老师当时的评估及学校课程的特色。


转换源流或者说学制,对孩子影响不小,越大的孩子影响越大,中国孩子过来就得适应一次,IB转本地或者本地转IB又得来一次,到初高中难说还得再来一次,孩子会花太多精力去适应。

我觉得家长如果考虑好到底想上什么类型的学校,基本就固定在这个源流。毕竟每个源流都有好学校,而且都有机会挤进去。长期的找机会,推孩子,几年后进好学校的机会都不会小。

每个国家的好学校都是首先为本国人服务的。作为外国人,能够在异国立即进入最好的学校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带小孩子出来读书,真要做好过苦日子,长期抗战的准备。


谢谢各位的信息,请问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怎么样?


是所不错的过渡学校。一年多可以把英语提高。再考AEIS转政府学校就没问题了


几点供你分析。
# CIS 和加拿大无关
# 和其他同类型的学校比起来,不好也不差
# 有两个校区,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可以根据方便程度选。西边的好一点。
# 中文课程比较系统化。
# 双语课程办得比较早。
# 现在走到哪,中国学生都比较多。如果在意学习环境的话,得问一下可能要去的班中国孩子比率是多少。


谢谢两位。 我这次看了UWC, SAS, 当然门槛都非常高了。CIS 貌似比较容易进,硬件肯定稍逊一些,但似乎课程设计还不错。而且,UWC已经在小学部放弃PYP课程了,因为版权费太贵。而CIS还是PYP。
我也在考虑要不然先在国内上一年国际学校?好处是可以多和爸爸在一起。正在找学位。


楼主没看SAIS吗?貌似现在最积极招生的国际学校


是的,我问中介,中介也推荐SAIS,不知道这所学校好不好。


斯坦福美国人学校吗?我们在外围看了,觉得太小,就没进去,


是美国国际学校。和其他学校没多少差别。


最后确定去CIS读书了,已收到接收函,8月入学。


谢谢您的长帖解答。我目前的计划是,小学低年级在中国学好中文(目前已完成,孩子已经可以阅读金庸小说的程度),然后小学高年级在国际学校花一两年把英文搞顺溜。然后中学就没想好。目前比较认同IB教育,所以选了IB体系的国际学校。估计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会一路IB下去。
至于您提出的SAP体系,我不太清楚,愿闻其详,谢谢!


见解到位,好赞,您是做教育的吗


你好,我们也碰到同样问题了,准备去CIS,现在上海一年级,准备去插班。
这个学校你们现在读下来怎么样啊


我们在东校区,老师挺和气,校长挺精干,科技类课程比较丰富,比较重视中文。不过感觉总体上学校比较松。


目前有一种说法:初中读IGCSE体系比读IB的MYP体系更好。请问有人能讨论一下吗?目前我们在IB读PYP挺开心的,就是数学还没搞明白他们的门道,只是因为国内数学比较超前了,所以只要看得懂题目,没有不会做。但还有有点心慌觉得应该搞明白人家的教学思路比较好。至于其他英式美式的初中课程,我都不太了解,希望请教一下达人。谢谢!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