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美国大学在中国录取数据

网上有美国大学在中国中学录取数据,有没有美国大学在新加坡中学录取数据?


华中,莱佛士很多学生申请美国大学,那里录取数据很高。
德明中学学费很低,读那里的穷人比较多,他们家长供不起美国大学,所以学生不会去申请美国大学。少人去申请,当然美国大学的录取数据就低。另外,德明是穷人学校,学校当局知道少人去美国大学,所以他们的着眼点就放在了本地的大学上。
德明在平时的期中考试时,考得很难,很刁钻,美名其曰是要打醒学生,让他们紧张感,有压力感,故意把考题出得很难,故意不让学生过,希望更多比例的学生能够进入本地的大学。德明的学校当局,就没有把欧美大学申请考虑在内,没有丝毫为美国大学录取做准备,当然录取数据是很低的。

而莱佛士、华中他们,学生普遍能力较强,家长也比较有钱,他们申请欧美留学的很多,所以学校当局在平时期中考的时候,考题不会难,有时故意让学生过。他们的平时成绩是很好看的。学校当局的眼光就已经考虑了美国大学的录取因素,所以他们的美国大学录取数据肯定很高。。

美国大学录取,除了要看A水准会考成绩,还要看平时期中考的成绩。

德明学生在平时期中考时考分普遍都不好,在申请美国大学时,这个平时成绩就输了别人一大截。竞争不过莱佛士,华中的学生。

以上是我家小老鼠说的。


新加坡中学的学费,虽然都是政府的中学,但是悬殊很大的。中学一共6年,加起来也是相差一大笔钱。

德明中学我记得中一的学费是39元。(PR)


考上RI或华中的学生,大部分是奔学校去的,没有考虑太多的经济或学费因素。更何况学校提供很多经济补助,学费根本不是负担。


  平时成绩不好看,要影响孩子前途,德明这样作不好。多给好成绩,方便学生申请留学,岂不更好?


其实华中的平时考试也很难,尤其是英文,经济这些课程,很少同学能拿到A。一般最终的A Level 成绩都会比平时提高一两个等级的。


不清楚现在学校提供成绩给学生申请外国大学是怎么做的,记得早十来年,我家老大当时是要求学校提供A水准预考成绩,因为几乎每所学校的预考都比A水准难得多,
成绩不好看,因此学校都有经验怎么去给学生一个模拟成绩,就是根据每科的难度把该学生的成绩提高等级, 尽量吻合该学生的A水准实际成绩。
这方面学校有统一的规则。
成绩应该不是问题。主要是写essay, 推荐性等等因素也非常重要。
当然还有运气啊。
你们录取到一个美国名校,值得高兴了~


DUNMAN HIGH SCHOOL的着眼点,不是留学,而是本地大学。本地大学,只看A水准会考时的考分。不看平时期中考试成绩。


你知道RI,华中的PR学费,国际学生的学费多少吗?DUNMAN HIGH SCHOOL的学费是多少吗?相同的身份比较。公民比公民,国际生比国际生。

我这里说的学费读不起,是说的美国留学


谢谢你看得起了,还成了美国名校了。


当然知道啊,补助后的费用的确很低。所以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学费不是问题。


所谓的低收入,真的要很低,贵族学校不是学费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的费用,t都不知道要买多少。朋友女儿南洋,6年,读的很吃力。德明和圣尼格拉便宜到几乎不用钱,公民又有教育储蓄。


首先,新加坡的教育是英式,一般都去英国,不是很喜欢美国。
第二,经济考量,除了学费,还要生活费,机票,父母探望,离家远,不安全等因素,除非拿到奖学金,全额包机票的,一般选择国大南大。
第三,新加坡很多父母不会为了孩子砸锅卖铁,准备那么大一笔钱,出国,不回来咋整,白花钱了。。。。
我朋友南洋的女儿,考上瑞士最有名的酒店管理,每年学费5万美元,放弃。现在国大,今年毕业。


欧美大学看学校出身的,你是r家,acs,校长一封信就行,别的学校,只能呵呵了。自由公平,都是骗人的。


看新加坡学校的出身还是看欧美学校的出身?


所有新加坡公民享有的Independent school bursary(ISB):

家庭月总收入GHI不过4000的,90% school and supplementary fee subsidy

不过5000的,70% school and supplementary fee subsidy.

不过6000的,50% school and supplementary fee subsidy.

或者可按人均月收入PCI算也可以,这种算法对大家庭有利。

总之,不要因为钱的原因,而不考虑这些学校。孩子优秀,敢敢去。另外,高收费的学校(不是贵族学校),其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配置,课程,声誉,校友会,都不一样。值得投入。高收费学校有很多学生是搭地铁,坐公交,住组屋的普通家庭的孩子。


你朋友家一定是收入不低吧,否则他女儿为何不申请ISB,还要六年很吃力? 如果家庭收入可观,还嫌南洋学费高,那我无法理解。学校都是不一样的,为何只比较学费?

除非他女儿不是公民,那就不讨论了,此是另外的话题。


看新加坡的学校


不看学校出身,看学生个人素质。我朋友跟我说,去年MIT录取了4-5位新加坡学生,2位毕业自国际学校,1位国大附中,一位就是下面这位理工学院学生,没有RI和华中的。

http://www.wanbao.com.sg/local/story20160520-82120
南洋理工学院高材生,同时获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成为该学院首个被哈佛录取的毕业生,也打破只有初院生才能考入名牌大学的“传统”。但他最后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

他也同时被CMU和纽约大学录取。MIT发给他奖学金。
http://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education/harvard-and-mit-both-want-this-poly-graduate


这个不是新加坡第一人。Singapore Polytechnic 就有一位毕业生于2010年进入哈佛大学,Zuriakin Zeng。


CMU也抢高材生呀。看他在3月就第一个发出了录取信来看,CMU有点跟其他大学抢生的感觉。美国的其他的大学我们在4月收到拒绝信,一个朋友也是在4月收到别的美国大学的录取信。CMU在3月29日就发出了录取信。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