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去写写家乡近20年的经济变化….
前天遇见一个远方侄子,34岁,胖成球,在青岛炒卖瓜子等为生。他一女一子,女儿好像小五?儿子3岁?
后得知他这次专门回老家县城买房,63万,全款现金。这次用他的名字,打算明年用媳妇名字再买一套。
貌似前些年他也很辛苦,四处奔波找摊位,经常从一个城市漂泊到另一城市,稳定下来也就是3年左右的样子。听他婶子说他夫妻去年盈利26万,今年貌似更好些。
他是穷二代。农村中的富二代或官二代早就被父母通过各种途径塞到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茶了,收入倒是无所谓。近几年村里富起来的这群人的统一特点:穷二代(父辈穷得低于水平线);35岁左右;重视孩子教育(去城里买学区房);有稳定合法的收入途径。
乡里现在流行一句话:好爹不如孬爹,孬爹不如没有爹….
农民用全款那是没办法,银行贷不到款。贷款最基本的条件一一一工作单位。你告诉银行有个店作为担保,人家不接受。
我堂哥在西班牙,要顶下海边一个超市,在国内贷款100万,他在农村的房子都不能作为贷款的担保,担保人他的弟弟,有个小养殖场,银行也不批。堂弟(我弟弟)有个店,银行也不批。最后换我父亲试试,一个老头,批了。我们起初很纳闷,原来我妹妹在国内的一处房产是用我老爸的名字,还有老爷子的人寿分红式保险也可以贷到75%的款。
农买县城房子也能贷款,我表姐就是贷了一半,种地农民也算稳定职业?
各地不一样,但是怎个来说,现在农民都往县城买,县城往市区买,市区往省城买,渐次上升。
也没有办法
有些人是不信任银行。不肯借钱。
有些人是太信任银行,存钱,拼命存,几十年后拿出来,利息也没有赚多少。
借钱得还利息,手头有钱不是还了就好,不是信任问题。
存钱是太信任吗?存钱除了贬值,还有其他的风险?
26万炒瓜子。。。。
楼主人家还要生活的呀,刨掉生活费,还有早出摊晚收摊,忙忙碌碌。
我佩服他,但是无法过这样的生活, 这钱给我是赚不到的。
无债一身轻
颇具当年煤老板儿们进京买房之风范
这个有点惭愧,我们是不赞成我爸担保的。
还有那个在阿根廷开超市的堂弟,富的流油,他妈(我们的婶婶)也不愿意借给我的堂哥,我回去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总会看到银行的人开车送她来回。都不知道她到底是理什么财,银行把她当财婆供着。
银行为啥要担保人,说难听点就是还不起贷款的时候,把担保人能拍卖的东西都拍掉。银行不亏。
:)是啊,所以说只要肯吃苦,总会活得不错。
存钱当然有风险
金融危机的时候 银行有可能取不出现金的
所以有部分人还是看重黄金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