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预计明年开闸放人

从哪里知道的消息?怎么感觉很不乐观呢。


放人是迟早的事。不过大选前放人,不怕选民吗?


只要政府能保证新加坡人有工作有饭吃,怎样都好。放水,没有产业需求,外来人才拿了pr, 莫不成也去端盘子?


要做 做得出吗, 这是要有经济支撑的


拭目以待


人口红利是其中一个因素,新加坡要避免凋零就一定要大胆往1000万级别的人口大城发展。


1000万。。。一个喝西北风都很少刮的地儿。。。


水资源等制约着新加坡的人口顶限,没有产业升级,一味的单纯靠人口数量来支撑,并不是应对将来发展的策略。


说得好,人口和经济看起来像是鸡和蛋的问题。其实不然。


没有新的人口进入,是不可能谈产业升级的。就我坡的情况,大家还是喜欢读商科,和做医生律师啥的。


小金,你没有考虑大选周期,2019正好,2020大选。
政策如果带来好的结果,就是新一代的功劳,政策如果带来不好的结果,都是上一代的错。
这叫政治!


如果是这样,还没拿到PR的赶紧预约明年的。。。
至于结果。。。

拭目以待


690w我拭目以待。


老金这个,我们要马克一下,2019年翻出来回顾。


是小金


哈哈!我也马克一下!


mark不mark其实都没有意义。。。
按正常思维,需要先有蛋,是变小鸡还是充饥,需要看当时状况而定。但市井小民安知鸿鹄之志,现在很多对外政策与大家所以为的并不相同。
本来万事都有兴衰,出人意料才是最不出人意料的历程,春秋万代只是笑话,早晚而已。。。。。


开闸就是N年前发放很多公民和PR给低端人口,这样的事不再会发生,就我所知这些年政府一直在淘汰低端人口。


明年回来继续读帖子, 不过最近身边几个 DPR 都批了, 丈夫给妻子申请的. 妻子的文凭不高, 也没什么正式工作. 难道是慢慢放水的前奏..
丈夫的条件 是 pr, 薪水一般. 工作一般. 在新加坡读过 poly. 来新8年 结婚一年不到. 妻子从国内来一年.


我周围的本地朋友也这么说


如果条件良好的SC和PR,其配偶的DPR获批,这不能说是放水了,毕竟夫妻强强联合只能是期望,是鼓励,不能强制。
放水是指夫妻双方条件都很差却获批。


没有什么高端人口低端人口,新加坡需要的人,就是高端人口。新加坡不需要的人,就是低端人口。


给了polyPR,就会对他们的配偶放松,只要大专以上文凭就好。莫不成逼他们找新加坡人,找不到就光棍???
其实按正常外籍pr标准,poly的外国人是不够标准的,他们的特别的一群。


回复第27楼老鼠爱小米的帖子:

:)新加坡需要清洁工和保安人员吗?现在是需要的。他们是高端人才吗?我看不像。


:)感谢新加坡政府让我拿到PR 。。。哈哈


清洁工和保安,本地人找得到吗?找得到。找得到为什么要外国人?


有没有是一回事情,够不够多是另一码事情啊。。。套用你的问题:钱你有没有?有。有为什么还去赚?哈哈哈哈

各种人才新加坡基本都有,只是不够用罢了。新加坡绝对没有的人才屈指可数啊。


期待着。。。


一个城市要想长久牛逼 new talent new money必不可少
必须要放人 而且要狠狠的放


高端低端没有绝对,有个男同事薪水一般,老婆幼师,小女儿还是轻微自闭儿,常常做义工(很多人讲,做义工没用),有事没事就在社区的某党拉拉队混在一起,一有活动就跟议员蹭同框,放上facebook,人家女儿三四岁时拿到pr,现在全家转公民成功。

另一个家庭,两夫妻无论职业与薪水还有孩子智商成绩,都胜过这个拍马溜须的家庭,至今孩子的pr都还没申请成功。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溜须拍马家庭,也不见得就是靠溜须获批的,说不定人家跑去读了个本地的学历,也有可能是职业是新加坡更需要的。或者年龄有优势,等等等等。


明明积极融入社区,在层主的嘴里成了“拍马溜须”
人言可畏啊!


政府放人得有自己的其它考虑的。例如社会和谐度,公民的接受度,基础建设的容纳度,社会发展方向和欠缺的人才类别,等等。。。不是多多益善的啊。
人才的到来还有很多社会成本和政治成本的,不只是给钱给薪水罢了。


真正的融入是思想的融入,不是一场场作秀。
思想融入者,就是高校里的那些外国学生与毕业出来找工作的孩子们,那才是真正的外国人才。

对比高端低端上,我举了两个家庭对比的例子。

至于有人讲本地文凭,他老婆幼师文凭是这里修的吧,男主是国内职高吧。


政府常常被积极融入所欺骗,一拿到pr sc ,啥都融不入了,投诉开始了。


融入其实就是个伪概念,但是这东西又是政治正确,谁也不敢说申请pr/sc的时候不考虑融入。


如果说融入,应该选择那些在真正在本地受教育的孩子们,年轻,融入,义工,各方面都有了,说不定唱国歌只懂马来语国歌。


poly容易批就是托了融入的福呀。


新加坡教育学府里的课程,也是应新加坡需要的专业所设计,poly毕业生,也是新加坡需要的生产力主力军。
年轻,价值观,认同感都切合政府需要。


把迎合当成融入是被蒙蔽了。


做为新加坡人 特别反感”融入”这词 因为给我感觉是融入意味这让你放弃你原祖籍国的不同文化 风俗和习惯。我们应该做的是包容。


应该是求同存异。
价值观求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等。首先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私下里有人喜欢看战狼战狗啥的,这就是个人自由了。


你是土著?


是的 100% 土著


一个喝西北风都很少刮的地儿…
我承认,我差点笑出眼泪


1.每年pr数据会通报的,是3万3左右。到时自会有数据说明。
2.可以申请,还需要看最后批准人数。每届外国学生最多一两千人,起不了大浪。
3.还看不到会不会挤压工作人士的pr数额,现在外籍工作人士申请pr条件相当苛刻,申请条件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严格。还没看到松动迹象。


听说学生党已经有很多人去申请了。
工作人士的PR也肯定会放松的,但条件未必放得低,加快审批速度就可以了


如果以每届2000人算,从中一到JC2, 共6届,也有1万2 了。我记得2007年放水时,也让学生申请PR 。


学生申请pr比较人性化,
1.在新加坡学习了,基本没机会赶上国内的进度,只能在新加坡或海外上大学。
2.融入比较容易,
3.兵源得到补充,
4.父母孩子都需要在新消费,增加了国家收入。
但说开闸,为时尚早。


开闸估计这次也不会随便放 肯定也是要求不会降低很低 毕竟上次失误太严重 以至于一直后患无穷


还有一个好处,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


这些孩子就足够刺激经济了

国内房子涨上天 随便卖2套 新加坡房市就起来点了


经过以前的大放水,新加坡政府可没那末傻,不可能掉进同一条河


我觉得新加坡现在的华人人口吸引力,主要也是对东南亚地区的华人有吸引力,或者国内三线以下区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除外)有吸引力。就对中国人有吸引力的还是美、加、澳吧


东南亚华人应该是坡县移民的优先人选,大陆华人次之。其实,新加坡移民的性价比比美加澳好很多,只是大陆国人脑子里固有的一些观念不是那么快改的过来的。


我的判断是等下次大选后才开始放人,现在只是放风,但未必敢真放


政府惯例是放风出来时候政策已经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执行


回:86nana

移民如果是想要免费或低成本吃福利的,请直接忽略我的回复。

为什么我觉得性价比高?主要三点:

个人所得税少,除了迪拜这种变态的零税率国家,还没看到过比新加坡税率更低的了(香港不算国家);

入籍后就可以买租屋,政府给补贴,这是普遍性的福利,不难获得。没听说美加澳有这种大面积的福利性住房。

护照好用,记得是全世界免签159个国家,全球第二好用。特别是去中国免签。中国只给三国免签:新加坡、文莱、日本,美加澳都没这待遇。签证省不少钱和麻烦。

还有语言文化相近,距离相近等等,这个见仁见智。

当然,移民也是看个人情况的,我的理由可能完全不适用于你,只是作为参考。


高福利要高税收做基础,澳大利亚,加拿大那些福利国家个人所得税都很高。
新加坡低税率,显然没啥福利,什么都要靠自己


我是觉得有个pr可以了,暂时也不想换公民


交这点税,政府还出钱补贴老百姓买租屋,这已经很好了。再要更多福利而不想交税的,那么等于叫政府直接空印钞票了,不负责的政府会这么做,短期内还有很多脑残老百姓会叫好。


没什么好争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澳洲加拿大地广人稀,还有自然资源,就这样高福利还需要高税收来维持。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一切都要靠人民工作来创造。想要高福利,那税收就要高到天上去了。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别老想着别人纳税你享福。


政府出钱补贴老百姓买租屋也是说说,政府只是土地上面少赚点钱而已,房子建安成本很低,租屋的价格还是元超过建安成本的。
国内或香港,房子贵,主要是政府卖地卖的贵,面粉贵了,面包也不会便宜。
新加坡政府这方面做的很好,给普通百姓affordable housing真正的安居乐业


不忍心,


坡县最高税率22%,远不到30%。交22%的是年收入超过320,000新元以上的收入部分,估计收入超过400,000一年的才会EFFECTIVE RATE接近22%。我要是effective rate22%了,那我也很乐意了,因为年入40万,交了近1/4,还净入30万呢。
去比比天朝税率,净入150万软妹币的话,睡前大概要240-250万了,年交税近七位数,酸爽了!

按照睡前150万(30万新币)算,天朝大概交掉1/3,就是50万的税;坡县交掉4万新币(20万)的税,差价30万软妹币一年。我不知道有钱人怎么看,对大多数中产来说,换本护照能一年多出30万软妹币的话,就算北上广深的居民,也会严肃考虑一下是否要换护照了。

逃税避税的不谈了,这个没法比较了。


世界之大,你可以选择远离京沪。但数以亿计的天朝人民对京沪情之深,爱之切丝毫不会受你的影响。争先恐后,削尖脑袋也要挤进京沪是天朝人民的世纪大抉择。


大北窑,五道口,陆家嘴,静安寺才真正是绝大多数天朝人民的诗和远方!


四十年经济的巨大发展已经证明:有着香格里拉的云之南,有着天涯海角的海之南绝不是天朝人民的诗和远方,只有京沪才是。


不止是鸿浩之志,还有蹲蹲教导,菁菁学子。。。


足以证明天朝社会发展之快,教育发展之快,一代远比一代强。


一代比一代强没错,可是这种不学无术的垃圾上了位可就没那么容易下来。北大欧美名校毕业的教授大把,可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位林鸿浩在台上信口雌黄。


人非圣贤,他在文字功底方面的欠缺也许更能证明他在其他很多方面的超级深厚功底。北大校长可不是靠拍马屁当得了的。


别扯了,这位不识字老兄,完完全全就是个土鳖,只是在国外做过几年postdoc而已。这样的人,放今天在新加坡只能拿sp。


毛爷爷没留过洋,你看看有多少一百年前就留过洋的人被毛爷爷修理的服服帖帖。又有多少留洋的文武大臣是绝对地发自内心地,深入骨髓的崇拜和敬仰毛爷爷。


八九十年前那么多留洋精英谁找到方向了,为啥最后都拜倒在毛爷爷脚下。百年前的留学生打不过土生一族,今天的留学生回国之后的竞争力也许就更不值一提了。醒醒吧。


楼歪的一塌糊涂


还是机遇问题,你的猫爷爷如果不是日本人和东北少帅搅局,早就逃到苏联找你的斯大林爷爷去了。


由此可见你的美帝爷爷不是万能的,在毛爷爷那种真爷爷面前就只有当叔叔的分了。哈哈哈


楼歪理不歪!


感觉还是很难申请PR啊


这句话,你也只能在投资理财版说一说。去到移民准证版,他们会说拿到PR、批准公民跟玩儿似的,顺带就拿到了。


恩 神器还是神奇 不过家庭申请的看着各种好条件的悲剧也是没谁了


“高端人口”“低端人口”都不重要,政府看中的是你的下一代。现在想吸引高端人口不那么容易了,而且周围国内过来的人,头几年实在是太难熬了。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