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一下
国内朋友纷纷离婚买房,新加坡为啥没有,比如离婚转卖组屋成为一个人的,然后另外一个人买condo
成本太高,手续太麻烦,又不像国内,商量好去领个本本就搞定了。。。
离婚的成本还不够抵偿房产手续费的,瞎折腾个毛
自己吃屎,还奇怪为啥别人不吃屎?
当然不可以。
1.组屋不可以单独拥有,可以办理组屋份额转让,但需要一切按买卖手续和税务来完成。
2.单独拥有不成立,需要和子女联名,会影响子女未来组屋购买。
3.新加坡离婚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必须一切都做切割,公积金房屋子女等等。
4.新加坡房产是来居住的,不是炒卖的,所以盈利并不丰盈,有盈利也是五年后,抵不上离婚风险付出和金额支出。
5。五年内离婚不离家,或一切如旧,会被别人揭发,假离婚,有欺骗政府谋购房屋的危险,后果自负。
国人没底线,,新加坡人相对来讲比较老实
5。五年内离婚不离家,或一切如旧,会被别人揭发,假离婚,有欺骗政府谋购房屋的危险,后果自负。
这条可能让你组屋充公。就够吃一壶了。然后可能假离婚变真离婚的风险。我感觉没必要。 才多少钱的事。
我前同事,真离婚,老夫妻20多年前买的老HDB在中八路,卖了八十几万,分钱后,夫妻俩和孩子各人买了套HDB,我那前同事经常咬牙切齿的骂前夫和前夫的后来娶的小老婆,说当时房子都她出钱买的,给两烂人享福赚钱买新房。据说那套老HDB赚了超过70万
你这个说法我最近就听到有周围人议论过,但是是是假离婚,然后各自跟自己LTVP的父母再各买一套,如果有能力的再各自买多一套公寓,这样就实现了她们一对夫妻拥房2组屋+2公寓共四套房子,而且规避了不少税,就是不知道最后会不会真去实施,听完有点愣,这个,啥套路?我好奇会不会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并在执行中或者完成执行?
重点是最后要不要复婚?复婚后又是一个家庭了,多余的组屋要卖掉。
哈哈,读帖不认真。
楼主假设的目的是买公寓避开ABSD Duty.
我最近也在烦这个税,不过貌似zf把漏洞都堵上。
当然绝对不考虑假离婚,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了。
另外一点要分享的是今年房产税跌好多。从收到的两个税单来看,只有去年的74%左右。(非自住房的房产税)
说明房市还是低迷,不像外面说的那样。
话说听说律师一个小时是500块。
是因为婚姻和钱不能相提并论,不能因为房子/钱动婚姻的脑筋。
如果两个有hdb的人结婚是必须要卖一套的
如果夫妻一方过世 没有孩子,在世的配偶可以继续居住及拥有原来的祖屋吗?
非住宅房产税是按照租金比例来收的吧,现在坡县租金的确大幅下跌,好的房源房价的确在涨,只等着政府慢慢放人了,我觉得应该会有个平衡的,我还是相信人口白皮书的.可以多交流不,新加坡为啥没有房产交流微信群呢.
基本上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不可行。
离婚首先要把现有的hdb给卖了,否则接下来的所谓计划就不成立。
hdb贷款是按照月供不能超过收入的30%来算,而且是按照3%以上的利率来算,所以就算是双方都是大本以上,很可能单独贷款很难买像样的hdb。
就算收入够高能拿到足够贷款,那接下来要等5年,还要面临ABSD,还有首付贷款等等的问题。
如果以上统统都不是问题,那就是不差钱的,既然不差钱,还盯着hdb作甚呢。直接买第二套第三套第N套公寓不就行了,想租就租,想卖就卖,没必要搞假离婚这种猥琐勾当。
PR一个人不行。公民满了35岁可以一个人。
有房产交流版
可以夫妻双方离婚,然后各买组屋,但这是真离婚,因为一旦复婚,还得卖一套。
有一个感觉很精明的群友前一段时间在那个聊天群里还真跟大家这么分享过,哎,啥人都有。。。
哈哈哈说白了就是要收入够高,现金够多,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