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组屋年限必定会延长

黄循财:延长组屋屋契须谨慎衡量后果取舍
发布/2018年5月18日 3:30 AM
文/邓华贵
来自/联合早报

政府若自动延长高龄组屋的年契,将造成许多复杂后果,后代国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档案照)

黄循财说,政府不只得向已拥有房子的这一代人交代,也得向下一代人有所交代。说到底,我们得确保每一代人都能在新加坡负担得起优质的住屋。

政府若自动延长高龄组屋的年契,将须做出一些取舍,后代国人将为此付出代价。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昨天在国会里参与政府施政方针辩论时,谈到高龄组屋年契归零的问题,并提出上述立场。

黄循财指出,政府一开始就表明组屋的年契为99年,足以让两代人居住。他透露,目前屋龄最高的组屋大约是50年,其余组屋大多还有超过60年的屋契,因此问题并不迫切。然而一些人已呼吁政府自动延长屋契,或是要求私人发展商填补组屋年契。

他说:“若要我现在就提供一个政治上可迅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把问题搁置到一旁,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我们要考虑到其中的严重代价和后果。比方说延长屋契,这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不是那么直接就能办到的。”

“首先,我们不能假设每个人都希望这么做。像我们管理过市镇理事会的人都知道,越老的组屋越需要维修。若房子已超过99年,能想象它需要多少维修,这对居民将造成多大的费用负担?”

此外,尽管政府努力进行城市规划,黄循财指出人们依然得面对国土有限的现实。政府有必要慎重考虑多方因素,仔细研究问题,做出负责任决定。

旧组屋仍有价 可套现来养老
他说:“如果我们没有更多土地可再循环使用,供建设未来的公共住屋,那我们的子子孙孙该怎么办?他们以后能如何享有获津贴的房屋?……政府不只得向已拥有房子的这一代人交代,也得向下一代人——那些还不能投票、还未出生,但其生活和未来依靠我们作出正确决定的子子孙孙,有所交代。说到底,我们得确保每一代人都能在新加坡负担得起优质的住屋。”

市场近期传出政府有可能停止让人们用公积金存款买房的揣测。黄循财昨天郑重澄清,政府不会这么做,传闻是始于一篇错误引述专家看法的媒体报道。

也有许多人关注屋契越短,对组屋价格所造成的影响。黄循财表示,旧组屋依然有价值,套现后可用来养老。

他以过去一年的组屋转售数据为例指出,一个位于非成熟组屋区、所剩屋契少过60年的四房式单位,转售价大约是30万元,五房式单位的转售价则大约40万元。至于较受欢迎地区的四房式和五房式旧单位,转售价可分别超出60万元和80万元。由此可见,转售价不单取决于房子的所剩年契,其他因素如地点、楼层等也是关键。

政府国会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席任梓铭昨天也在国会上,提到不少居民对99年屋契归零的担忧。他呼吁政府针对组屋作为资产的说法,更清晰地解释这资产可有多长久的价值,并建议政府修改和扩大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

任梓铭也建议政府把屋契回购计划开放给五房式单位屋主,让这类组屋的年长屋主可将部分屋契卖回给建屋发展局,以终身获得固定入息,补贴退休所需,同时可在熟悉的环境里度过晚年。

铜牌评论
组屋年限问题,就像是悬在屋主头上的一把剑。我相信,新加坡政府一定会想办法解决。99年到期直接收房,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会直接收房,按照转售价,土地年限很少,房子也不值几个钱


感觉跟车10年到期杀车的政策没啥大区别……无非补偿多少定价问题


的确。旧区重建是好的选项。99年租屋和99年公寓的区别是,后者有可能被开发商拿走重建,而前者几乎没有这个选项,对99年租屋有些不公平。
99年变永久地契应该不可能。不然政府也不会搞一个30年和60年的短期地契。


同意这个说法,应该还剩二三年产权的时候政府会enblock,把剩下的地价还给你


通篇看下来,都是不可能延期的意思。一代人最多两代人住就够了,别想着子子孙孙传承。
到期赶人已经发生过了,亚龙那边的私宅。


可持续发展就是不要有太多祖业里下来,每代人都要自己去赚钱生活。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opinions/story20170423-752148

大部分会被政府无偿收回


政府国会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席任梓铭昨天也在国会上,提到不少居民对99年屋契归零的担忧。他呼吁政府针对组屋作为资产的说法,更清晰地解释这资产可有多长久的价值,并建议政府修改和扩大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
任梓铭也建议政府把屋契回购计划开放给五房式单位屋主,让这类组屋的年长屋主可将部分屋契卖回给建屋发展局,以终身获得固定入息,补贴退休所需,同时可在熟悉的环境里度过晚年

楼主转的文章说得挺清楚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会撑到99年。
所以一定有解决方案。


你想吧,新加坡就连墓地到期都得起骨灰,就连这么忌讳的事都能干得出来(除非你续费),别说HDB到期了……


既然有到期一说,那到期之后不续费就起骨灰就是很合理的事情。否则还要期限干啥。

回到屋子年限这个事情来,普通老百姓买个组屋买个condo,99年就归零,而富豪买个有地,财富就可以传承,这的确也不公平。不过这世界上本来也没有绝对的公平。资源都是向有钱人倾斜的。我住的小区,有的家庭有三辆车(最近要申请第四辆),就算是按照hdb的停车费标准,这三辆车也早就把物业费给赚回来了。而有些家庭没有车,物业费交的还是那个数,你说去哪里找公平呢。


大家都有道理。这个还要看人民的意志,在民主的国家,可以用选票说话。大家努力推选支持组屋自动延续的政党上台。反对这个政策的党派付出代价,它们就会重新考虑了。人民要有勇气,团结一致,才有希望。关键是人们想不想自动延期啊?如果不免费,愿意付多少代价啊?


再次证明在新加坡投资房产,非永久就是个坑。

公寓99的拿手里20年要卖不然也是慢慢掉价。


议员开始讨论,ZF积极发话,看来很可能政策会向组屋倾斜。房产是一个微妙而牵动人心的话题,尤其是组屋,涵盖75-80%的国民。无论以什么方式,ZF已经在想办法,保障并提升组屋的吸引力和价值。


HDB 年限一定会免费延长,这牵扯到80%选民的利益,一点都不必担心,condo倒是不一定免费延期
坛子里的人貌似不怎么研究政治和历史,
有真正选票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并且政府可以解决的,就一定不是问题,
PAP不给延长就让其他政党延,
当然PAP也不会蠢到给其他政党机会


我觉得问题应该是如果免费续期,新加坡愿意承担什么样的代价?

天下从来没有免费午餐,要免费续期自然有人要付出成本。如果99年=freehold,那么要么freehold跌价,要么99年涨价,前者是富人付出成本,但富人的成本不会白付的,撕毁契约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后者则是老百姓的第二、三代付出成本。
如果有哪个政党许诺可以无成本免费续期,那要小心了,这种不负责任的空头支票是最能蛊惑人心的。


谈到永久地契,我觉得只有独门独户的有地住宅才有意义。接盘的人可以推倒重建,又是一套崭新的房子。
如果是永久地契的condo,过了五六十年,维护不好的话,各种设施都破旧不堪,除非是有enbloc的消息,否则谁愿意接盘来住呢。


照你这么说,那80%的选民可能更加希望免费提供hdb居住呢,pap不能提供,就让别的政党来提供?


不负责任的空头支票是最能蛊惑人心的,
现实点,那个国家的政党上台完全没有“不负责任的空头支票”??? 不光是民主制度,就连独裁制度,也得靠这东西。。。

不相信的话请举一个反例。。。


这是在混淆概念,政府也没能力能做到,要求政府免费提供HDB是额外的要求,就像想要免费医疗一样。是要求从“没有”=> “有”,  这种政治需求会有,但是不会非常强烈,毕竟没有争取到免费医疗不会对公民有什么损失。

延长HDB是防止公民因为HDB到期被赶出家。这更是”有” =>”没有”, 这种政治需求会非常强烈,华人社会本来对家的概念就非常强,

假如第一批到期的公民被赶出家,几千人声泪俱下的在social media上描述自己爷爷爸爸一辈子都在这里住,等到第三代了要赶我走。。。
Party X 看到机会就一定要”为民请愿”。


99年地契满后,会无偿收回。。。这个有点危言耸听了。  地契根房子没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政府还是要买你的房子的


我看你是被吓怕了。一点点风吹草动就是不负责任了。给人民自动延期五年十年有什么大惊小怪呢?慢慢来嘛!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自动延期真的可以做到的。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事先猜也意义不大,投资也不能根据猜来,还是要看政府明确的政策,虽然看起来5-10年也不一定会出来


世纪难题。我觉得可能只有一个组屋居住的居民组屋和拥有私宅的组屋命运可能不一样。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新加坡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个组屋,同时组屋的价格是普通民众都可以承担的。正常的人成家后都会拥有自己的组屋,当父母不在的时候,父母拥有的组屋就需要卖掉。所以出现被赶出去哭诉的第三代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


按常规思维来说会延期,在合理的价位上,有附带条件的延期。但是人的思维是变化莫测的,也有可能不延期,但会以其他形式的优惠政策、特权等作为回收的补偿。会有个临时安身的地方,也不能动摇组屋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可以把房屋本身和期限分开估价,就看价格怎样吧。


无非两条路。
1,自动延期,但每年交1%的房产税,等于99年把房子再买一遍
2,不延期,提前10年通知业主搬家,到期推倒,允许业主有优先权选择BTO,等BTO期间补贴一点房租

免费延期,反对党敢做吗?新加坡每年就那么点财政收入,反对党何德何能可以维持着几十万套快要到期的组屋?


三代继承确实不多,只是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HDB到期不免费续,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公民手里抢东西,尽管从法律层面是完全合法
最多的情况是,公民20-30几岁买HDB的时候就已经剩下不到60年了(这种房子还不少)等到HDB到期的时候,80-90岁的时候还住在同一个房子里,政府打算让这些老人出一笔钱续?还是不交钱就扫地出门?

当这群人是公民里的绝大多数,这就是一股政治诉求。
在美国地方这种政治诉求每年立法太多太多了,你们可能都并不关心

HDB免费续是新加坡政府唯一能做的正确选择


二三十岁买房子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房契还剩多少年,进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管不顾,老了就用这个来给政府施压,你穷你老你就有道理?这不是契约社会应有的。


可以预见,如果公寓和组屋明天同时99年到期,公寓的价值是零,而组屋至少还值20万。如果政府要赶你走,除非给你更好的,否则没人会走。如果要大家花钱续约,也没人会花这笔冤枉钱,肯定很多人不会续,但也不搬,这就是组屋的好处。部长不是说了,组屋即使老了还是有价值的。等过10年相关法律出来,卖了组屋买公寓的人会捶胸顿足。


买了公寓住的舒舒服服几十年,买了hdb等着老了和政府耍无赖,合着前者还要捶胸顿足?
人活着还是要有点追求,幸福生活来源于自己努力,而不是耍无赖。
再说了,新加坡可不是你穷你有理,你无赖你就赢的社会。


还得看有选票的人怎么想


“HDB到期不免费续,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公民手里抢东西,尽管从法律层面是完全合法”?

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为什么合法收回变成了“抢”?你如果去租房子签了5年的合同,到期了房东要把房子收回,不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你不会觉得是把你赶出去,抢你的东西吧?为什么签了99年就不一样了,不能收回呢?难道你一开始就觉得99=无穷=freehold?

老百姓最好什么都是免费,不只免费续期,最好租屋一开始就是免费分配,可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呢?

当然,我相信政府不会硬来,等祖屋都到期了才强行收回。房子等过了50-60年都很旧了,政府收回,给点补贴让老百姓再掏钱买新建租屋,从新算99年。那时房子已经折旧的不值钱了,但地价相对于50-60时年前已经起了很多,政府的补贴会反映当时的地价,屋主会觉得满意(相对于当年买入价)。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卖掉房拿到手的补贴还是花掉去买新房,而新房的房价是新的地价+新的房价,钱转一圈还是回到政府手里,还多出来新的房价部分的溢价;而老百姓虽然多掏了钱,但是得到的是新的屋子和重新计算的99年,也会基本满意。我猜这是最有可能的解决路径了。

如果少数租屋确实到期前还没有收回的,那么政府一定会保留收回的权利的,否则想用一些破旧的房子套住一块增值巨大的地块不让政府开发?只能说想法太单纯了


“可以预见,如果公寓和组屋明天同时99年到期,公寓的价值是零,而组屋至少还值20万。”

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你这不是骂所有现在抢着买公寓的人是傻逼吗?真不知道这阵子为啥公寓一下子都热卖了,傻逼太多了?


新加坡的法律目前都没有明确规定HDB到期后会怎么样,PM在这个问题上都不敢直接回答, 因为PM也不清楚,

公民争取自己权利被称为和政府耍赖? 这位是生活在中国太久了吧。。。

要么你是买了Condo, 屁股决定了脑袋,


翻翻欧美地方性报纸,地方议会经常会通过法案更改某些地皮的所有权,通常用于一些民生改善项目或者公共设施,按照楼上说的欧美地方议会天天在耍无赖


还有那个说契约精神的,又玩偷换概念,法律规定hdb到期后你必须怎么样做,你没做到那是没有契约精神!
你现在觉得这条法律是就是恶法(不一定是hdb到期问题),跟Mp说你要在议会投票去改,改的不好下次就不投票给你,这是每个守法公民都应该做的事情!


政府能做的应该是尽可能避免组屋99年到期之后被收回的情况发生。很难想象一座挺立99年的组屋是啥样子,99年的组屋,再延长10年地契,有什么意义?
有计划地整体重建,让国民资产稳步增值,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别每天总想着怎么从百姓身上搜刮钱。
为避免有人炒旧组屋牟利,政府完全可以根据居民在此地居住的时间年限,来制定每家给付赔偿的标准。

有人明知道一些市区的旧组屋屋契剩下不到60年,但是依然高价购入,炒高组屋价格,这本身就很不合理。不论什么样的组屋,都应该回归居住的基本功能,而不要完全变成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炒作,牟利。


如果租屋到期状态还很好,政府可能会让住户to地价,继续给99年,等于房子还是你的,土地再卖99年。
如果房子也废了,那住户是有可能啥都没了。


靠租屋来搞投资肯定没戏,但如果住户只有一套租屋,如果到期了,我觉得政府大概率也会妥善安排,top up地价或者重新bto一套


组屋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套,所以愿意高价购入组屋博enbloc的人,这是人家的自由。再说了,炒高了有啥关系,你别去凑那个热闹不就行了。全岛大把地方可以选,没必要当接盘侠吧。


也可能政府算好条件后,把问题留给民众自己选择。楼里的住户自己投票,是续约以低价租赁的形式继续住段时间,还是接受优惠补偿去另购新屋。而且觉得现在售卖的30年屋龄的组屋就是个折中的案子,若没算错这类房子应该最先到期,如果这类组屋成功过渡了,那99屋龄的组屋的命运也是差不多的。至于免费的延期,是绝无可能。


歪个楼,按租金水平来算,二手组屋现在大大被低估,所有的因素之中,自由市场中的租金是最能反映价值的干货。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在作用,无需赘述。但个人认为组屋已经触底,再跌就有问题了。关于年契,议员这么提案,也是有综合的考量。票仓永远是票仓,组屋的价值走势和屋主的利益不是小事。


hdb不能简单的套用租售比,因为出租是有条件的。例如有mop,有出租的quota。


回乌龟龟:“组屋的租金收益一般能达到4-5%以上吗?年租金/售价”
看地段和组屋本身条件,现在基本上5%-6%,例如,盛港四房式,房价38w,租金1900。售价80w以上的二手组屋预计在4%+。


我以前的房东,有一个hdb,现在租2400,同时也打算卖,52w,这样算起来,每年的收益率是2400*12/52w=5.5%。
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收益了,比起很多股票的派息率高。
但是高收益的背后,是hdb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这个区域或者这个楼出租的比例达到了上限,就不会批准你出租了,这个时候可咋整,搬回来吧,租过的房子已经一塌糊涂了,不重新装修没法住,不搬吧,房子空着是损失。


组屋的性价比最高


买入hdb要过5年才能出租?
总之,政府推hdb不是让大家投资的,是给大家居住的


如果屋契不在续,那30以上的组屋基本上没人要买了,甚至可以说组屋可交易的年限在前20年。之后毫无买入价值。


1.30年以上的房子照样很抢手,如阿裕尼十楼,70年代建的,三房30万,请查循环路HDB的价格表。
2.政府的意思a.让市场消化这个问题,价格上体现。b.不会无偿延地契。


不存在没有价值,拿还剩40年的房产计算,如果租三房整套1500计算,那么住40年,租金要72万。现在只要30万,只相当每月600租金。


政府很容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让那些屋子到期以后没有能力买新屋子的人有免费的住处。2,温水煮青蛙,老组屋的价值不是一天掉到零的,而是在几十年里面慢慢归零,这段时间里只要还可以交易,就不存在政府抢了组屋居民财产这种说法。 3,有公寓的人该干嘛就干嘛去吧。 4,不排除某一天强制有公寓的人脱售手头的组屋,可能通过税收的方式实现这个目的。 重中之重:我不觉得一个有远见的政府会放任有钱人通过房产变得更有钱。 因房产租金或者炒高房子价格来发财的人是通过获取接盘侠(包括租客)的劳动收益来致富的,对一个只有人口这唯一资源的政府来说,这是毒药。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政府可以不赶那些居民离开到期的房子,可是会出台相应政策,比如禁止买卖已经到期的房子,屋主去世后房子将被无偿收回。你如果不在到期前二三十年把屋契卖回给政府,最终也是没有价值。再说,99年的房子都成危房了,有谁要买?维修,保养的钱都够呛了。


我之前看过中巴鲁CC那边老公寓,还有50多年,其实我挺喜欢的,但就是吃不准99年了会怎么样。
中介的意思,这房子到期肯定不会拆了重新造,他认为大概率政府重新让大家top up地价,再给99年,不愿意top up的,就搬走,政府再卖给别人,原住户优先。
但我觉得还是不确定,就没买。


我觉得现在修的房子,只要维护得当,99年后绝对不会变成危房。欧洲那么多几百年的房子,修的时间比现在的房子早多了,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高层的租屋真不好说,反而是低层的老公寓比较好。


危房不至于,但和欧洲的老房子没啥可比性,人家2-300百年的房子不是国王就是贵族建的,那是有历史价值的,组屋一片片的没有那种稀缺性和历史价值。
而且,建筑科技和材料科技的发展,百年后的房子一定甩现在几条街了,不是危房也未必有人要了。


是啊,保温,防水,隔音等等
以后的技术肯定越来越好


市场消化和价格体现是建立在预期的前提下的,政府的政策必须给予明确的预期,否则市场(所有买房的人)是无法消化、无所适从的。

如果政策不明确,有人想赌一把到期可以免费或低价续期的,那么租屋到期仍然有价值,而且赌的人越多价格就越高,所谓99年的期限就越没有意义。

如果政策明确,到期无偿收回,那么到期的组屋价值一定归零。

30年以上的屋子还抢手是因为离到期还足够远,也可能是有EN BLOC的预期;如果是50-60年以上,买的人就要想想了,就像楼上的那样,会犹豫。

这个逻辑和车牌是一模一样的,10年的COE,二手车价格就是线性折旧的,非常清晰,因为大家很明确10年期到了,车子就报废了,除非你重新按市价RENEW你的COE继续开旧车。


政策其实已经很明确。如果你愿意花高价买老旧组屋,自然就要承担将来贬值的风险。如果有免费续期这种好事,那为什么还要分leasehold 和freehold. 如果全部都可以续期,那满街的旧房子国家怎么发展?


不谈历史价值,只是考虑房子是不是可以继续居住。两三百年前,就算是给国王建的房子,未必有今天普通的hdb质量好。


大部分人纠结的地契99年说到底还是把组屋当投资呗。政府只要明确组屋是否属于投资标的就行了。 以过往政府的做法来看,组屋可以用来养老,但是不太可能让你挣大钱。 以后政府应该也是会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政策。漏洞不可能没有,机会都是稍纵即逝。喜欢捡漏的平时要做好功课,新政策出以后判断好快进快出。


两三百年的房子现在还可以用是因为维护的好,但是维护成本是很高的。放到HDB身上未必可行,100多年的老旧HDB,老百姓未必肯出很多钱维护的,还不如出点钱买新屋子住,特别是以后几代的人,有多少会看得上99年的HDB啊。

硬要住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不会是主流。如果大部分新加坡人都心满意足地住在老组屋里,这个国家也没啥前途了。


有关联,但不完全是。就算租屋完全可以投资(出租无限制),99年到期如果无偿收回的话,越老的租屋价格就越低,到期了就没价值了;反之,如果99年到期不是无偿收回的,就算租屋完全不可以投资只能100%自住,那么99年到期的组屋还是会有价值,因为可以买来自住嘛。

但是明确组屋的用途(投资品v.s.消费品)是好事,政府的态度比较明确的,以后看情势发展政策怎样平衡了,但是住组屋买5m公寓的这种事情以后一定会要进一步限制的。


因为过去的几十年比较特殊,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房子增值幅度惊人,导致不少人住了几十年房子,算起来不但没有花钱,反而赚了不少钱。惯性思维导致房子只赚不赔,住几十年之后还需要找到出更多钱的接盘侠套现才行。可是这种国家红利,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的。


咸吃萝卜淡操心,新加坡最老的组屋应该是70年代的吧,再早的差不多拆完了,也就是还有50多年的地契。而中国房子产权是70年,也就是说有大量的00年之前建造的房子要先于新加坡的组屋产权到期,你们觉得中国会怎么做?


拆迁呗


的大巴窑还有60年代的


应该不会延长,部长不是说了老房子维护太贵了吗?那么多二三层的老房子要建两三个电梯,简直是浪费钱。应该会拆迁或者棚改模式


99年到期收回可能性为零,PAP拥有67%支持率,HDB到期收回一定会得罪80%选民,这点从论坛里已经在住HDB的SC们反应能看出来

剩下就是民众和政府博弈的结果,可能的结果无非就是

民众强势: 99年变free hold,毕竟每两个公民才有一套HDB,这不算是什么大福利。 但政府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调节,比如超过99年房子房屋/电梯维修政府不出钱,Condo每个月管理费会很大一部分是房屋/电梯维修费用,HDB没有了补贴加上房屋老化管理费会比condo更高,每年至少交4000+,没有condo的facility交比condo贵的管理费,屋价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政府强势: 99年后还是可以免费住,但是不能交易。。。想要交易必须renew,等owner 去世后,HDB才会被收回。


政府台面上一定要说不会延长的,要不然就自打嘴巴,所有房产的年限体系都奔溃了。
当然也不用担心99年后被政府强制收回,政府绝对不会等到99年才收房的。
参照目前的重建计划就很清楚了,只是目前政府不能把话说的太死。


举个例子说一下吧,当组屋年限到89年时,政府宣布肯定会宣布enbloc.
政府开出的条件是:
A.按组屋的市场价 X 110%购买屋主的房子,屋主用卖房所得再跟政府购买新项目组屋,享受抽签优先权并补差价。
B.不满意新项目组屋或者没有抽到好房,可选择全岛各地已经建好还未售出的组屋并补差价。
C.提供一些(象征性的)搬迁费,装修费等补助。
D.扣除一次买房资格。
基本上就吸收了8成旧屋主,其余屋主选择如下
A.按组屋的市场价 X 110% + 3/40K 卖给HDB
B.公开市场销售,卖给符合条件购买新组屋并愿意高价收购的买家,大把玩家排队。

如果政府无法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有的是私人发展商排队标。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70409-746571

屋契再过三年就到期,当初不舍离开,如今可能无家可归,芽笼三巷老居民后悔10年前没卖屋。

《星期天时报》报道,今年70岁的许女士自13岁便住在芽笼三巷的排屋,这间她居住57年的屋子,再过三年,60年的地契便到期。也就是说,到2020年,她的房子就会被政府收回,非但资产价值化零,她还要面对老来无房的情况。

她说:“我的房子还好好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它就会变成毫无价值,我还可以有房子住吗?”

她的疑问暂时所能得到的答案应该是“不可以”,因为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LA)重申政府的立场表示,基本的政策是当地契到期后收回有关土地。

预计在芽笼三巷共有30户人家面对地契即将到期的问题。其中68岁的退休司机林先生指出,住宅区的许多居民都已经搬走,包括居民协会的主席也已经在八年前搬走,留下来的居民大都是没有收入的退休人士。

张先生表示后悔10年前没有趁屋子还值钱时卖出,他在1987年以3万5000元买下两层楼的排屋单位,10前年还有人出价20万元,如今只剩几年地契,要卖也卖不出了。

他说:“我选择继续住在这是因为我一瓦遮头,这里是我遇到我太太的地方,我真的不忍离开。”


为什么会有人天真认为组屋会延,
本来组屋就是lease的,就是个99年租约,跟政府租
卖组屋就是转租出去,政府是屋主,他想跟你延长租约是他的权力,
他要在99年内收回,他才需要给你补贴,


还110%买回,还给优先权, 还给额外补贴

会不会想多了,


30户没用,一幢组屋几百户,政府未必会让归0


我弱我有理我穷我有理

我老我有理
我人多我有理
为什么condo没有人叫唤说免费延期呢,还不是住hdb的人觉得自己是大多数,动不动就以80%的选民自居。


忍不住多说两句,请大家了解HDB的本质。为什么HDB价格便宜?为什么公寓叫私宅?大家享受到国家的福利,有个温馨的家,居者有其屋,不是已经很好了吗?这么多要求难道要政府以后取消组屋,全部改成私人房产吗? 这样大家就可以摆脱种种限制了,当然,价格也不会便宜。至于高价买二手旧组屋的人,也许可以得到生活的便利,却要面对资产能不能保值的问题。这也是相对公平的,那些买私宅的可是多花了三四倍的价钱才买到类似的位置。大多数私宅不会就这样让地契归零,也许二三十年后就集体出售了。


我人多我有理
— 说对了,民主社会就是我人多我”有理”,政府就要这么办

看看西方历史上上台的政党,不管聪明的还是蠢的,左派还是右派,真正的选举出来的政党都是坚信这个信条:人多才是”道理”,至于这个”道理“是不是真正的道理,完全没有关系。

当然从大陆跑出来的,哪怕你读了博士,对于民主,法律, 契约精神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那是因为从小受到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对政治选举这种话题的理解力不如新加坡阅历多的高中生,这种新移民绝对不会找MP反应社区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当了一辈子”居民”当惯了,实在当不了”公民”,对于新加坡的贡献,除了交税和算人头外,也没啥东西了


别扯了,如果是乌合之众,人再多也白搭。对cpf制度不满意的人大把,去找议员说改了吧,不改就不选你了哦,有用吗


请去了解一下现在Enblock的政策
老房子不值钱,重点是地。
如果给人民太高预期,就会大大增加政府的回收成本


组屋期限会不会延长,目前不会吧!原因是还没有大量到期的组屋,还没有导致大量的居民没房住,如果真延长,那年限虚设,维修成本上升,房价上涨,扰乱现有房地产市场。至于未来,政府应该也没想好,要看时局变化。如果经济不行,政策应该不改,如果经济越来越好,可能政府越来越有钱会有更多的惠民政策。但不能寄希望组屋期限加长。说到底组屋只是个最低保障房而已


楼上的错了。组屋是介于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房产,这正是ZF的意图,让居者有其屋,还能拥有物有所值的资产。
2000年以来,ZF花费了巨大力气在很多黄金地段修建高楼新组屋,无论品质或外型都堪称一流。
房契99年,住满5年后可租可卖,二手市场活跃,租售比喜人,这样的资产即使跟商品房有差距,还是远胜经适房的。


位于文庆路上段,挨着加冷河的芽笼3巷191个私宅地契在2020年底到期后,所有住户必须迁离并把房子归还给政府,腾出空间作公共住屋发展用途。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昨天作出上述宣布,这也是本地首次有私宅地段因地契期满后,不被延长而必须在无偿情况下归还给政府。受影响的土地占地2公顷,等于约两个足球场面积。那里的191栋两层楼排屋的地契仅为60年,在2020年12月31日期满后,屋主须清空房子、停止水电等供应和缴付剩余费用,把土地归还给政府。屋主无须为房子进行任何拆除工程。


你没看懂那些人的意思,私宅涉及到的人少,而且住私宅的,多数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这些人是没法豁出去和政府搞的。
而hdb就不一样了,动不动就是80%的选民,还有很多底层人士,内心的想法是,到时候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所以聪明的政府是不会去考验人性的,必定要提前化解问题,提前ENBLOC,让要豁命的最后变成少数。

只有不负责任、没担当的政府才会把这种重大政策推给短视无知的老百姓去通过投票解决。我相信新加坡这种精英责任政府是会有妥善计划的。


政府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


晓林不太明白大家的争执点。
1.契约精神是要保持的,否则国家无法治理。
2.新加坡过去有过很多组屋重建计划,可以考虑应用于这类情况,没听说谁最后不搬的,如梧槽,如金门泰。且不谈组屋能否到99年,如果到99年完好,住户需要继续居住,一定需要续地约,没钱不是借口,可以申请补助。


契约精神,是要履行法律/合约,不代表之前的法律/合约就不能随时间变了,
争执的点是,本人一直认为PAP会通过立法解决HDB 到期问题,而且是让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案,
这跟到期后赖着不走,或者对抗是完全不同的。

“底层人士,内心的想法是,到时候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样推测别人,就知道这种人心理状态了,处于社会什么层级了,跟这种心态讨论算是浪费时间。

当然屁股决定脑袋,那些能力刚刚好贷款买一套公寓,对HDB到期肯定会有不同看法,
如果政府修改法律,让HDB到期后不用付很多代价就能续租(这也是本人坚信的),辛苦买Condo的人一定会不爽

华人社区通常不喜欢讨论政治问题,缺少政治判断力,民主社会大多数人的问题一定就是“政治问题”
新加坡这里的人更很少了解美国基层政治运动,有在美国生活的也不关心此类话题。

本人有幸参与过一次美帝市政立法更改,更改的法律细节就不细说了,但支持的人数不过有50%多点就能通过。


我们讨论的是组屋99年到期是否应该延长的问题,你说的是选民有权利通过选票来改变99年期限的问题,这是两码事情。

我们在说这条鱼是应该清蒸还是红烧,你说的是这条鱼不对我们的胃口,我们要掀桌子了。不用混淆概念。

但是你本身的态度也已经很清楚了,就是99年到期应该继续续期(无成本),否则我就掀桌子(投反对票)。

可是,你到底也没有说明为什么99年到期的法律必须要改的原因。所以,不必用所谓民主、立法的说辞来模糊你的立场了。

民主和政治,那是太大的话题,不讨论了。


把投反对票比喻成”掀桌子”,
认为”民主和政治,那是太大的话题”

这正是大陆来的移民普遍理解能力。


鱼是清蒸还是红烧不重要,重要的是吃完之后还能免费再换一条。是这个意思吧。


组屋是公民福利,这一点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人买公寓还不起贷款,就会被银行拍卖。如果是组屋,银行则没有这个权利,HDB也没有,这就是区别。


组屋是公民福利不错,但是99年内的福利,如果到期,想继续住,但没钱续约,可以申请补助,这也是特例,但绝不会全部无偿。。。


可是有人觉得99年的福利还不够,要更多,否则就是坏的法律,需要修改。对自己有利的就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就拒绝,还挂个民主权利的狗头,底下卖的还不是一己私利的羊肉


法律改了,也不会影响之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要约,这是法律的基本精神。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说未来的法律可以影响过去的要约,目前还没听说世界上有这回事。


其实我觉得政府可以就出个市价来续约,就没人要续了。

毕竟新房更省心,旧房维护起来费用其实真的挺多的。

我旧家20年,换管子4处, 木地板也有点脱色,热水器也换过了,空调也修过几次了。

所以如果出市价政府就是个姿态,请大家去买新房吧。我看群众也只能无奈接受。


这真是得了巨婴症。想只花几百块上千块就能再续99年,现在的房产税一年都要几百块呢。醒醒吧。


hdb如果还不起贷款,很可能是特困家庭的唯一住所,所以政府网开一面,特事特办,不像是银行那么强硬收房拍卖,而是寻求柔和的解决方案。
但是尊重是相互的,不能给脸不要脸,政府的好意,如果某些人理解成这是福利,不还贷款也不用怕房子被收。这就成无赖了。


政府是不可能让组屋用到99年的,根本就不存在延不延期这个问题的。
政府手上还有很多房子等人接手,可打的牌有很多。


这个问题现在看好像不是个现实问题,但是政府必须要管理社会的预期,如果大部分老百姓形成了99年到期后政府是不敢收回HDB的预期的话,那么现有的提前收回和补偿计划也会落空。因为既然到时候是无(低)成本续地契,那么我为什么要早早把土地还给政府?坐等日后地价起得更高的时候再卖给政府不是更好?那99年到期再卖是套利更大了,甚至可以无偿续地契的话,HDB屋主变成实际的地主而不是政府了。这个就动摇了整个新加坡HDB系统和经济体系的根本了。


请多了解一下,重建计划下,政府开出的条件,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即使你要无理拒绝也没有用,因为是强制性的。


政府给的信息还是只有4%,这个不知道分母是包括什么年限的组屋,如果分母是40年以上的组屋的话,那么整体重建的应该介于20-40%之间,也就是会有大部分的组屋会面临99年的期限。个人认为现政府目标和目前传递的信息是不会无偿延期。
处理的其中
1个方案如有网友说的,到期前政府以市场价+10%购买;
2.政府以市场价购买,折扣价卖新的给屋主
2到期了政府无偿是收回,但折扣价卖新的给屋主。
“Mr Wong added that only 4 per cent of HDB flat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SERS since it was launched in 1995 and authorities continue to maintain strict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he scheme.
Read more at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 … evelopment-10291684”


你没有明白那些喊着延期的人真正的意思。
政府按照市场价稍微加点,对于即将到期的房子毫无意义。本身市场价就趋近于零,在零的基础上能加到哪里去呢。
这些人的意思也不是要坚持到到期然后续,而是想让政府宣布hdb到期可以免费或者低成本续,这样他们手里的老房子就可以减缓贬值,顺利的甩给下一个接盘侠而已。


同意楼上。恐慌的不是房子能不能延期,恐慌的不是有没房子住,恐慌的是资产能不能保值或增值。没人能保证你自己的房子一定能Enbloc, 如果有这个保证,大家都去买旧公寓了,也不用工作了,等着enbloc发财。旧公寓到期也是要收回的,又怎么会只给HDB续呢?所以公寓屋主也会要求续,最后所有房子都是Freehold, 于是大家都开心。可能吗?


看过SERS计划,目前看新闻麦波申三座旧组屋获选整体重建项目也只是说对于商户有这个10%额外补偿,没说所有SERS住户都有这10%的额外补偿。这不是重点,关键无论是否有额外补偿,或者额外补偿是多少,都是基于市场评估价的,而市场估价怎么定又是基于99年地契之上的。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HDB地契是100年吧。新建HDB售价20万元,其中地价和房屋价格各一半,地价10万元,房屋本身10万元。房屋(砖头)是贬值的,100年每年折旧1千,到期归零;但是地价由于城建和周边设施的完善,只会增值。问题是土地所有权是政府的,HDB屋主买的只是100年使用权,所以到期后土地要还给政府,政府享受了土地增值而屋主的房子本身价值归零。 SERS下政府提前收回,当然要按照收回时市场价给补偿,那时同等地段的地价肯定比刚买的时候高。假设50年后收回重建,土地增值了10万(每年涨2千),地价值20万了,假设造的新屋(砖头)还是值10万,那么买同地段的新HDB要30万了。而那时旧房折旧了5万,市价只值25万了。那政府能补偿5万,屋主当然愿意了,一分不出,还能住同地段新屋。 但这里面一个关键问题,新旧屋的差价(即政府补偿部分),差价(补偿)太大政府吃不消;差价(补偿)太小,屋主不愿意。什么时候最好?就是地价增值和房屋贬值正合适的时候,拆早了地价起的不够高,政府没动力也没钱补偿;拆晚了,更难处理了,如果100年到期再拆,地价又涨了10万,值30万了,同地段买新屋要40万了,但旧房子归零,政府要补偿40万旧屋主才肯搬,政府会傻到那样吗?5万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会拖到40万的时候才去解决? 所以,政府一定会提前EN BLOC,而且一定是有选择的,选择合适的地块(地价增值V.S.房价贬值合适)。地价涨的不够快的地方,政府是不会去SERS的。所以SERS目前只占全部HDB的4%。 但是如果大家预期是100年到期可以免费(或低成本)续地契,那么定价系统就要全部推翻了,那时HDB屋主变成地主了,直接享受土地增值,就等于第一年花20万买HDB的时候屋主就知道100年后光土地就会值30万,那50年的时候政府如果要来ENBLOC我的屋子,我凭啥让你估个25万的价?拿政府5万补贴还要感恩戴德?屋主一定会拖得越久越好,坐等土地升值。这样SERS也然并卵了。等大家都拖到底,那么政府也没法收回土地再开发了,结果举国上下都是旧组屋,谁也别想拆的动。


道理很简单,对于政府来说地契不是个事儿,地契只是政府限制我等平民的工具。对我们来说也许99年地契和9年地契有很大的差别,对政府来说没有差别,9年地契收来,直接改成99年地契,政府需要花钱吗? 于是这个只剩9年地契或者地契归零的房产只是一个控制成本的借口,政府可以降低成本。 至于选哪里收购,这个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要看政府的规划,土地的利用率,人口的增长,如果对房屋的需求不高,自然就不会有太大收购的动作,如果需要增加供应,在某个区域,就会收购那个区域的旧房子。至于怎么算赔偿,当然是看你旧房子本身的价值来决定的,政府肯定是能省就省,你运气不好地契归零了也没等来收购,抱歉。。。


同意你的看法,举例只是把问题简单化处理,更容易看清楚。

如果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人口、规划等等,SERS就会更有选择性而不是普遍性。

老百姓也不能全部指望一定有SERS来拆迁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政府很少宣传ENBLOC这方面的知识,甚至中介都不是很清楚。每次有人问到这方面的问题,政府都是在打太极遮遮掩掩的。
政府嘴巴上说不保证所有的组屋都会被ENBLOC,但是一直有实际行动。政府是最后的接盘侠,他们要降低民众对重建或者免费延期的期望,减轻重建成本。
越是好地段就越大可能被重新发展,99年内有可能跑个2/3轮了,这也是好地段价格坚挺的理由。
其实重建计划也是延长年限的一种形式。旧地换新地,差价算装修费,这样就好理解了。
大部分国人,应该都不会为了多赔偿而跟政府硬扛99年,时间成本非常大。


对。所以政府不会给民众太大希望,从而增加自己的负担。某种程度上,政府反而不希望组屋的价格太高,所以部长时不时跳出来说地契的事情,提醒大家旧组屋的风险,目的就是影响二手组屋的转售价。BTO 这边又大量供应优惠的房子,加大补贴等等。这些都是控制组屋价格的手段。


ebbloc 的% 依据国家经济发展而进行


归根结底,福利一定要低成本才可能广覆盖。成本高了组屋制度就不可能维持。可是很多人是不明白或装不明白,既要全民福利性的组屋,又要自己的组屋最好能永远增值,既要又要的让政府也很为难啊


新加坡就这么点人口,公民+PR,每个公民或PR有1套组屋?其实也没多少量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