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新加坡购房指南系列】-卖掉HDB,购买两套公寓可行吗?

卖一套HDB能买两套公寓?是营销噱头还是真有其事?今天和大家简单的聊聊这个话题。

归功于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在消费水平常年雄踞国际排行榜前几名的新加坡,不管有钱没钱,大多数本地人和永久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一套HDB。但,显而易见的一个趋势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HDB的占有率正在逐年下降:在1988年的时候,87%的人口住在HDB,这个数字到了2015年下降到了82%,直到2017年,只有79% (数据来源:www.singstat.gov.sg)

 
那么HDB减少的份额到哪里去了呢,自然是流入到私宅市场了。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的说明过HDB和公寓的区别,前者主要是自住,后者自带自住兼投资的属性,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同时也没有其他更好更稳健的投资渠道的话,把HDB升级一下,也是个不错的主意。那么如何升级,就成了大多数HDB屋主关心的问题。

基本上升级的方法有以下这么三种:

方案A:卖掉HDB,买一套公寓用来自住

方案B:保留HDB,额外买一套公寓用来投资

方案C:卖掉HDB,买两套公寓,一套用来自住,一套用来投资

三个方案到底都有哪些特色,孰优孰劣,屋主应该如何进行选择?

 
秉承一贯用事实说话的风格,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分析:

 

=============案例==============

主人公:李先生和李太太,年龄皆为38,公民身份,带俩娃,住在义顺五5房式的组屋里,组屋的估值是55万。购买组屋时用的是现金+公积金(CPF),现在贷款已经还清。他们现在考虑升级公寓,重新进行资产配置

 

当前财务状况:

1)李先生的固定工资6000,李太太固定收入4000(中规中矩的收入,土豪轻喷)

2)他们各自有10万在公积金账户,总共20万公积金

3)他们手头总共有15万的现金

 

 

方案A:卖掉HDB,买一套公寓用来自住

(注:为提升阅读体验,以下计算流程皆为简化版,实际计算稍微复杂一丢丢)

 

卖出5房式HDB所得收入:

返回李先生CPF账户的金额:$150,000

返回李太太CPF账户的金额:$150,000

拿到手的现金:$250,000

 

卖出HDB后,李先生和李太太的财务状况如下:

李先生CPF账户:100,000+150,000=$250,000

李太太CPF账户:100,000+150,000=$250,000

共同持有的现金:150,000+250,000=$400,000

 

买入三房110万公寓的费用清单:

一家四口入住的话,怎么着也得买个三房的公寓,市中心的不考虑,郊区三房110万差不多可以拿下,前期需要准备的现金+CPF如下:

3房公寓:$1,100,000

5%现金:$55,000

20%公积金:$220,000

印花税:$28,600(CPF支付)

额外印花税:0

前期需要的CPF+现金:$303,600

银行利息:2%

75%贷款:$825,000

预计月供:$3,298

 

买入110万的公寓后,李先生和李太太的财务状况如下:

李先生CPF账户:250,000 – (220,000+286000)/2 = $125,700

李太太CPF账户:250,000 – (220,000+286000)/2 = $125,700

共同持有的现金:400,000 – 55,000 = $345,000

 

点评:可以看出,卖出HDB后,即便买入3房价值110万的公寓,李先生和李太太还是有相当充裕的现金和CPF用来还月供,没有现金流的压力。不过缺点是,手头上留存的现金太多,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

 

方案B:保留HDB,额外购置一套公寓做投资

这个方案就相对有点复杂,因为保留了HDB,额外购置的公寓属于第二套房产,有以下三点因素需要考虑到:

 

1)额外印花税:第二套房产需要支付12%的额外印花税

2)CPF的使用限制:夫妻双方因为在购买第一套HDB时已经使用过CPF来供房,在购买第二套房产的时候,如果还需要调用CPF来买房,那么需要先在CPF账户中存入$85,500作为【基本退休金额-Basic Retirement Sum】,超出的CPF中的OA部分才可以用来支付购房的相关费用

3)贷款额度限制:如果第一套房子的贷款没有还请,贷款额度会下降到45%,这就意味着购房成本55%需要用现金和CPF来支付。

 

假设李先生夫妇选择投资市中心周边地区的一房式,比如女皇镇这一带的,当前的市场价格大概是在80万新币左右,那么下面我们来算算他们的预算是否足够:

 

公寓市价:$800,000

5% 现金:$40,000

20% 公积金:$160,000

3%印花税:$18,600

12% 额外印花税:$96,000

 

首付总额(CPF+Cash):$314,600

 

但是因为是第二套使用公积金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需要先把基本退休金(Basic Retirement Sum),也就是$85,500存入特殊账户中,剩余的部分才可以拿来买房。那么李先生和李太太可以用作购房的公积金为:

李先生:100,000-85,500 = $14,500

李太太:100,000-85,500 = $14,500

加上

双方共同持有的现金:$150,000

 

可使用的现金+公积金:$179,000

 

这么算下来,购买80万公寓的华,资金缺口还差314,600-179,000=$135,600。按照他们当前只有的现金+可调用的CPF,只能够购买总价约等于45万的房产。。。

 

点评:购买第二套房限制多多,额外印花税,CPF使用限制,以及贷款额度的大幅度下调,除非现金和CPF很充足,不然购房的选择将会十分有限。

 

 

方案C:卖掉HDB,购买一套郊区三房式公寓自住,一套中心周边的一房式投资

 

没错!压轴的都是放在最后,敲黑板划重点要考!

 

前半部分出售HDB都是一样的,卖掉HDB后李先生夫妻双方的财务状况如下:

 

李先生公积金账户:100,000+150,000=$250,000

李太太公积金账户:100,000+150,000=$250,000

共同持有的现金: 150,000+250,000=$400,000

 

那么现在的操作是,用李先生的名字购买一套110万的郊区三房用来自住,用李太太的名字购买一套80万中心周边的一房用作投资。

 

李先生独自购买110万三房自住公寓的成本分析:

公寓价格:$1,100,000

75%贷款额度:$825,000

李先生工资:$6,000

预计可贷额度:$753,000

贷款差额:825,000-753,000 = $72,000(现金支付)

现金5%:$55,000

公积金20%:$220,000

印花税:28,600(现金支付)

额外印花税: 0

贷款年限:27年

当前利息:2%

预计月供:$3,010

 

李太太独自购买80万一房投资公寓的成本分析:

 

公寓价格:$800,000

75%贷款额度:$600,000

李太太工资:$4,000

实际可贷额度:$502,000

贷款差额:$98,000(现金支付)

现金5%:$40,000

公积金20%:$160,000

印花税:$18,600(现金支付)

额外印花税:0

贷款年限:27年

当前利息:2%

预计月供:$2,007

 

购入两套公寓之后双方的财务状况:

 

李先生公积金账户:

250,000 – 220,000 = $30,000

李太太公积金账户:

250,000 – 16,000 = $90,000

 

共同现金账户:

400,000-72,000-55,000-98,000-40,000-28,600-18,600 

= $87,800

 

在购入两套公寓之后,李先生和李太太公积金分别还有$30,000和$90,000的剩余,现金也还有$87,800,足以用来应急。第一套月供$3010,夫妻双方每月新入账的公积金,加一点现金差不多就能还清;第二套直接出租,按$2500租金来算吧,扣除物业和房产税,也够还$2000的月供,而且月供是从公积金里扣,房租收的是现金,等于提前把公积金套现了。

 

这么折腾图的啥?

1) 充分利用了银行杠杆购进两套公寓,不管是自住房还是投资房,未来的升值潜力都远超HDB

2) 自住房从HDB升级到了3房公寓,可以开始过一点小而美的生活了

3) 月供可以承担,夫妻双方每个月的公积金收入加上投资房的房租基本上可以平月供

4) 避免支付额外印花税

5) 夫妻双方名下都还只是一套房产

 
不过话又说回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子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否能够卖一买二,还是得看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好的,甚至可以考虑买四房双钥匙+一房,这样相当于有两套房子收租;财务状况一般的,CPF或者现金没有那么充裕的,或者因为是PR身份需要5%的额外印花税的,老老实实合起来买一套就可以了,购房份额可以按99-1的比例来,之后中彩票了割名再买第二套也不迟。

综上所述,第一套方案最为保险,交易完成后公积金和现金还是非常的充裕,但是手持大量现金不拿去做投资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第二套方案最不划算,买家的现金压力也最大,需要支付额外12%的印花税,还有大量公积金无法使用的限制;第三套最灵活也最具有投资属性,在做好财务规划的前提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


买买买,你不买经纪怎么赚钱呢?

中年失业的味道恐怕大家没吃过。

以前97危机很多人改开出租车呢。话说35岁以后背个5000/月的房贷,你只能含着眼泪把工作做好了。


回楼上:
楼主算出的还贷只有$3010/月
而且还可以套现CPF$2000/月


回复第2楼维妮公主的帖子:您好,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数据我也罗列出来了,供符合条件的人考虑,并没有说强迫买买买……确实我们中介需要客户的支持,但我们也不赚黑心钱……有想法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取舍


回复第3楼xinxin01的帖子:不然您觉得应该是多少呢


还没有仔细看你的数字。
这第三个方法我早就在其他帖子里预言过了。

不过你的方案三似乎有个错误
在购入两套公寓之后,李先生和李太太公积金分别还有$30,000和$90,000的剩余,现金也还有$87,800,足以用来应急。第一套月供$3010,夫妻双方每月新入账的公积金,加一点现金差不多就能还清;第二套直接出租,按$2500租金来算吧,扣除物业和房产税,也够还$2000的月供,而且月供是从公积金里扣,房租收的是现金,等于提前把公积金套现了。

第一套月供3010,只能由丈夫一个人的CPF还,所以最多大概也就是1200多吧。


月入1万的夫妻实际到手只有7000多元。

楼主给他们供楼5000建议真的是给力。

另外祝福李氏夫妻身体健康,孩子也是聪明伶俐别补课,别生病,哦,还有这一家还得都买好保险了。不然保险经纪又要不开心了。


楼主提供一个思路/方法,虽然算法不完美,当然不适合所有的人。但确实是一个拥有2套房方法之一。


回复第6楼铜牌推广者的帖子:谢谢指出错误,是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妻子用cpf还第二套月供,收上来的现金,加上丈夫的cpf来还第一套的


我已经为你想到这个解释了

于是,你这句话的最后一段又有漏洞了。

在购入两套公寓之后,李先生和李太太公积金分别还有$30,000和$90,000的剩余,现金也还有$87,800,足以用来应急。第一套月供$3010,夫妻双方每月新入账的公积金,加一点现金差不多就能还清;第二套直接出租,按$2500租金来算吧,扣除物业和房产税,也够还$2000的月供,而且月供是从公积金里扣,房租收的是现金,等于提前把公积金套现了。


这的确是一种方法,当HDB DECOUPLING 行不通后想出来的对策。

其实PR + SC 也可以类似操作。而且minimize ABSD的。

不过对于月收入 10000的家庭来说,买2套公寓 近200万 有点辛苦。而且要出很多现金。

如果月收入 13000以上就比较理想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挺骨感。等银行利息上到4%就哭了,或者空个半年租不出去也够呛。以平均利率2.5%来算,贷款头四年老公贷款利息平均每个月约$1600, 老婆约$1200,总共成本$2800, 加上两套房子的物业费每个月$1000, 总共成本$3800,还没算上印花税的成本。如果房价有涨还好,没涨图个啥。而且现在80万的房子大部分地方只能租到2.2k


80万的公寓,现在租不到2500了,最多2000块。还要看地点。


说这话的是有经验的。2500大概率到不了。


38岁月入1万是怎么做到组屋还清了CPF还有10万余钱的。


应该是假设是08年买的,当时价格30多万。


08年买第一套HDB,并且26岁开始拿月薪六千+四千,再并且一直省吃俭用,不请女佣,不买车,不出门旅游,不请爸妈去玩。坚持12年就可以了  

写完这两行我泪都掉了。这俩公寓真的是血泪钱买的。

继续省吃俭用,不请女佣,不买车,不出门旅游,不请爸妈出去玩。努力到55岁可以拿CPF的时候就可以还清房贷了。 大前提:如果房价不下跌,利息不涨,银行不催债……..的话

打完这两行字,我开始怀疑人生


1.这倒不必怀疑人生,因为有些人以数钱为乐,人生观不同而已。各取所需。
2.晓林也不建议月入10000或15000的购置两套公寓,除非有外援或能够或完成支付至少一个公寓。否则不确定因素过大,赌气太浓。
3.全款完成一套后,可以第二套的投资,以房养房,看起比较保守,但安全。现在国际形势不好,保险为上。


点错了。要点支持,结果点了反对。不知道为啥不能撤销


38岁就这oa 25万就不是一般人能到手的,从做兵出来差不多就要有5000,6000薪水才可以
而且现在的市场就算是在利息1.8(已经起了))的情况下,已经都没有什么可以租抵贷了,
更别说还没算上中介费,地产税,物业费,传说明年是第一次,后年三次,还要起息
安啦,新加坡真不适合炒房


现在的行情中心周边80万买得到吗


二手可能有,一手起价就在80了。鞋盒除外。。。


选择了方案2的含泪飘过


中年失业变的很惨是因为 买房太少 买房太迟


选择方案2的人多了。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无需含泪。


第一代移民做到2就很不错了。。。这样轻松,风险小,余地大。。。


我是C,不过多交了一次税


你两套公寓加一个组屋?这样大的压力何苦,房子就是自己住为主,那么多房子也带不走


房屋中介不好做,真正赚钱的就那么几个人


你有几套房?在哪个位置?


含泪是自己选的,我们没逼你,我选择这条路不是为了好走,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回报家人!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