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政府可能限制转售组屋的价格

转售组屋已经被很多人用来做为投资的工具, 这已经不符合组屋本身的价值, 提供较为低价的房屋。City View@Boon Keng BTO 5 房的价格大概在550K-600K, 但目前转售的价格已经高达1million – 1.25 million, 增幅达100%。
政府可能从今年起限制转售组屋的价格, 比如
BTO 原价格40万, 5年MOP满后, 转售增幅不得超过20%。再次转售后, 价格不能超过15%


原创研究? 麦当劳过去5年都不止涨了20%呢


这个帖有点让我眼前一亮,心里一慌,下个月就够资格买二手组屋了


哈哈,屁股决定脑袋
有房的希望房价能涨上天
没房的或者要买房的巴不得明天房市就崩


这样规定会把小坡市场炒的热火朝天啊。


炒房去十年十倍的地方炒啊。十年都回不到原来价位的地方你炒啥炒。


HDB 本来就不是拿来炒房用的, 是一种福利


申请bto满了mop卖出,这不能算是炒房吧。申请的时候就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还要持有五年,最后要需要有人买单才能兑现。在将近8年的时间不能拥有其他房产,还需要一定的运气。这要是也算炒房的话,代价未必太大了。


的确转卖并不不算炒房, 但是高价转卖却会推高房地产,当 HDB  A 高价卖出, 会推动周遭的HDB 转卖价格上扬


那也需要有人愿意为周遭的hdb买单才行。如果确实周边的hdb也能卖出高价,那就是市场规律了,说明周边的hdb确实值这个价。
政府要做的不是去限制这个那个的,而是控制好贷款和购房资格,剩下的交给市场。


这个时间点
尴尬了。


市场决定价格,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买就证明物有所值。
一棒子打死看你以后盖的HDB谁还敢买?房子本来就不只是用来住的,它具备投资属性。


要不先看一下情况,可以多等二月,租的房子还没到期


限制 和 一棒子打死 是完全两个概念,请不要偷换
另外,限制售价为啥不敢买?97年那会香江楼价大跌,那些个中产大骂公屋计划,说啥搞得他们楼价跌了,结果愣是把公屋搞黄了,结果嘛~证明谁目光短浅?
限制售价=物超所值,买来自住的外部估价难道不是越低越好么?估价低我一样的价格能买到实际更值钱的房子,求之不得呢。你不要看有没有人要~


支持控制房产炒作。
但是hdb已经在购买资格,持有时间,贷款等等方面有了限制,用hdb来炒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再去强行加个价格限制,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如果限制涨幅,那么面对多个买家的时候,卖给谁?


限价屋完全可以政府回购然后再次类似BTO摇号出售的。
高价屋,很多人买入就是冲着高增值去的,满5年就立刻出手,这个和炒房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说,买入决定考量时,增值的权重远大于为了满足自己长期居住需求的权重。
现在,HDB按照市场成本核算,赤字越来越严重。而一方面政府严重赤字,一方面少数买主买入等于大概率获利几十万,这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慢慢远离了居者有其屋的本质含义。强调一下,是“同一时间点”的BTO售价和市场估值,这等于玩成了几十万的极低风险套利模式了。


用不着再公布什么新措施
只要压低估价就可以抑制HDB的转售价了,我感觉政府已经在这么做了


大概率获利的前提是你要有那个小概率的运气抽中才行呀。不能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这就相当于中彩票,没有人觉得中彩票不公平吧。


HDB最大用途还是自主,好的地段人们当然喜欢购买,但同时买的价钱也贵啊。就算BTO地段不一样价钱也差距很大,这已经是一个限制了。
让市场来决定售价是最合理的了。政府过度的介入只能徒增行政成本。
对于投资盈利来说目前投资HDB那点回报率不要太可怜,10年左右的等待时间,做投资的人都拎得清。


单买一个汉堡的话价格这16年没变,还可以免费加菜


08年左右,一個套餐6块,中午12-2点卖4.5,  現在要8块。你说这10年多涨了多少
你说的大概是2块钱的那个汉堡。那个倒是没变。。。


2015左右,cheese Burger也是2块,后来承受不了成本,现在变3.2了。


中彩票当然不会不公平,但是HDB的BTO玩成中彩票,显然是过头和脱离初衷了。因为相对公平的定价无非两种:
1)类似公寓的市场开发商定价。这种定价,不会出现明显的大房贵房立刻抢空,因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下一次定价价差就会更大,大到相对平均的申购率
2) 相同补贴的计划定价,比如大房小房人均实际补贴都接近8万新币
HDB原来,也应该需要走模式2。但是随着全球的炒房热,实际上贵HDB和便宜HDB价差走扩的速度要远远高于HDB定价模式的调整速度(这个是ZZ因素,不可能完全随行就市大幅度调整价差的)。
所以实际结果就是你说的,玩成了彩票模式。实际上比彩票更不公平,因为彩票是输者掏钱,BTO现在计划定价买入,市场价格卖出是全体纳税人财政掏钱。什么是明显不公平,同期买入HDB,都打算买这个地块,仅仅因为你运气好,你就获得几倍的实际补贴,这就是。
这也是调整定价政策的初衷所在,就是把同期HDB的获利分布尽量打平。


那这成了绝对的均贫富了。没有资格购买BTO的国人更不爽了,都是新加坡公民,凭啥我们拿不到hdb的获利呢?


好奇一旦限制转售价,如果很多人看中同一套,难道要抽签,一抽签就又不公平了,即使价格被限制没有升值空间,地点方便一样会吸引很多买家。
BTO不敢定价太高,又要在核心地带建组屋,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事情。


这当然不是绝对均贫富,只是在同期购买BTO时候尽量把实际补贴数拉平而已。BTO是政府福利性质的房屋,A和B两人经济条件类似,同时都想买X地的屋子,而X地某些屋子的定价补贴(同类二手房比较)和同期其他BTO的屋子相比显著高,甚至超过10万新币,这就很有问题了。例如40万的BTO,二手50万,而70万的BTO,二手就是100万。
政府要调控的方向,应该就是把100万朝80万去打这个方向走的。这怎么就变成绝对均贫富了呢?
至于你说的没资格买BTO的国人,这个更不着边了。但凡不是收入属于金字塔尖,而且想买,都是可以买的吧。这个和一些国家,正常干活的人基本都买不到经济适用房,差别是一目了然的。


抽签本身没有问题,是要限制你抽中以后快速变现的能力。这么说吧,运气好,你抽到了实际物超所值的屋子,这个OK。但是要限制你把这个价值立刻(5年一到)就市场化的能力。
如果这个很难理解,举个直观的例子,发达国家的公民身份其实价值是很高的,拥有的时候相比没有的人,实际会带来非常多的各种价值。别人要取得,也许可以说我投资XXX钱,算是变相买入,这等于是在定价。但是你可以卖给别人套现么?不可以。就是这意思。


前前后后要将近十年,还需要一定的运气,这还算快速变现啊?


例如40万的BTO,二手50万,而70万的BTO,二手就是100万。
政府要调控的方向,应该就是把100万朝80万去打这个方向走的。
~~~~~~~~~~~~~~~~~~~~~~~~~~~~~~~~~~~~~~~~~~~~
按照这个逻辑,同样都是中签之后需要前后10年的时间来套现。
表面看,40万的每年1万利润,70万的每年3万利润。
但是不同是的是,拿40万的BTO应该很容易抽到签来买。没有额外的等待时间,10年。但是想拿到70万的BTO的竞争非常激烈,有的人可能等了5-8年也没抽中。就拿平均值6.5 年来看,实际等待时间为16.5年。
两个房子在16.5年以后的利润,40万的BTO 为16.5万(10年后又拿一个40万的BTO,同样按照每年1万利润算),70万的BTO为30万。
按照大体的投出营收比分别为,16.5/50=33%. 30/100=30%. 买便宜的其实还赚的更多。
这还是大体笼统用脑子想下,实际投入的成本还有更大的差距。比如40万如果银行贷款需要缴纳8万的首付,70万需要14万首付。每个月的还贷的差距更大。这些钱和时间都是成本。
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
政府这么安排是最合理的了。
如果你限制我的转售价格我还有什么必要非去竞争?更没必要花高价买贵的BTO。这样明显是劣币驱逐良币。
政府给HDB做估价已经是最好的限制了,让购买力更强的买家买到他们想要的房子。


非常同意河蟹的房住不炒。但是也不能一下子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彻底否认hdb的金融属性。bto是靠运气,转售的时候如果市场价是100w,政府强行规定只能卖70w,那肯定有多个买家来抢,问题来了,卖给谁?难道二次bto吗?这就乱套了。
还有,政府如果能够规定bto的转售价,那么就要一视同仁,其他地方的也需要定个价,那另外的问题又来了,政府定价50w,市场价只有40w的话,那这个房子怎么卖,谁愿意接盘?
这个话题,其实就是有人嫉妒那些运气好抽中了有些地方bto的人,觉得不爽而已。


政府定价是指导性的, 比如说BTO 政府会指导转售价格不应该超过BTO价格的110%


如果政府指导价说bto转售不应该超过多少多少,但是这房子的市场价格就是超过了,那怎么办?多个买家争的情况下,房子卖给谁?还不是要回到钱方面,价高者得,就是以前出现过的cov。


如果都去抢那一个地方说明都认黄金地段 价格不可能压下来了 除非全岛各地是卫星城分布平均发展


BTO从中签到盖好,再到满MOP出售, 小10年的时间成本。你这10%的利润空间甚至跑不赢通货膨胀。
大家公认HDB是福利,这福利不仅仅因为居者有其屋,同样因为可以它升值呀。
让HDB变得无利可图,可不是人民希望的,PAP也不会犯糊涂


10%只是个例子而已, 具体因由政府计算决定。 HDB的本质是提供新加坡中低收入人士一个价廉物美的居住环境, 不是拿来投资炒作的。
转售价格过高, 不利于其他公民享受这个福利。


市场价格是相对的。如果大家都能出这个价格买一个转售组屋, 那就抽签, 回归本质。 如果你实在想买该地区的房子, 就买私人公寓。


脱离价值谈价格就是耍流氓。
如果由政府定价,不论怎么计算都变回计划经济了。
另外,一旦政府给转售HDB定价,不论怎么做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而这种不满只会归咎到政府头上;
而现在的HDB转售价基本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老百姓会怨运气,怨中介,怨炒房客,但很难怨到政府头上去。
怨有所归,恰恰是政府需要的。
除非真的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否则政府不可能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HDB的本质是实现居者有其屋。至于价廉物美,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廉”和“美”都是相对的概念,再低的价格也不会让所有人觉得“价廉”。
你觉的100万的转售价高了,但照样有其他人抢着买,那些人并没觉得贵。
还是那句话,HDB是目的居者有其屋,政府没义务劫富济贫


政府hdb的目标是居者有其屋,不是保证,也不可能保证所有想要居住在热门地点的人都能如愿。


目前里外都难做了 达狮岭这种就是个错误 让很多人对天价组屋抱有幻想成为投机倒把的一席之地 应该限制这种组屋出现


但组屋只有99年 到时又三转两转成了国家资本不动产 人民只是个二道贩子被来回牵着走 最后一场空


政府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说达仕林那些hdb变成富人区。首先并不是每套房子都能卖出过百万,其次百万也就是郊区一套大众condo的价钱。既然大众condo都没有变成富人区,那达仕林就更不可能了。


以后还有这种情况出现 只要天价组屋存在就会为阶级固化增砖添瓦


错, 新加坡政府有义务劫富济贫,保证社会贫富差距不会太大, 这样社会才会比较稳定


但外来人才引进不能停 否则靠本地土著多数是扶不起来的


老老实实努力工作学习投资挣钱吧,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就算resale再次抽签,你觉得你的运气能抽中吗?与其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这种运气,不如去买张彩票,比bto挣得多。


那私下COV不也一样是价高者得? 你不让市场决定价值,那这个额外的价值肯定要从别的渠道溢出。


说白了这个贴就是酸葡萄拿到好地点祖屋的人赚了钱。再说一次就是你只看到了结果,不看过程。
HDB本身就已经是很公平的机制了。
首先,大家同样的条件都是新加坡公民,都有一样的机率抽中好地点的HDB。难道你说抓阄都不公平了吗?
其次,好的地点肯定抽中的机率会大大降低,能不能抽中是靠运气的。有的人运气好一次就中,有的人10年才中。那10年中的这个人耽误的十年时间所付的房租你有算到成本里面吗?你只看到他最后卖了高价。人家付出了时间成本,难道他不应该赚高价吗?且平摊下,这些年的时间,他不一定赚的更多。
HDB的初衷就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你着急入住,就去抽容易拿到的地区。这样你可以节省租金和等待时间,且提早享受到了拥有房屋的安全感。
想要拿好地区的人就需要接受长时间的等待,更高昂的首付,额外的租金和颠沛流离感。
真的羡慕人家很容易啊,自己去抽签就好了。都有机会的


买祖屋的哪有富人?你劫的是谁的富?


我们小区有那么个别人,经常在逼逼说在小区看到陌生人,责怪保安不够严格,让陌生人混进来。但是当ta们自己忘记带门卡的时候,又责怪保安不放ta们进来。
说到底,这些人要的就是特权,需要自己获利。回到这个例子,就是当ta买的时候,价格要控制住,买了之后,要疯涨狂涨,否则就不满意,要投反对党。


彩票几率也很低 只中过6块钱 翻身很难了 能有个合适的组屋陪伴已经很值了


抽签本来就不公平,先抽的可以选 最后抽的没得选 还不如根据个人情况需要来分配


这个是高级黑啊, 他们既想马儿跑夜路又想马儿不吃草 也难怪当地土著的名声不好


照你这个逻辑,TOTO中几个号码都应该分大奖? 抽签都不平,你来说你所谓的按需求分配怎么公平?


关注中


非也, 多多不是非买不可 但房子的问题不可不面对啊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