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问一下如果生孩子早产有什么保险?

有个朋友刚成为爸爸不久。其实孩子已经出世几天了,但由于早产差一个多月,一直在ICU。直到情况稳定了再告诉我们他当爸爸。据说孩子至少还要在医院呆至少一个月。
除了担心宝宝健康,庞大的医药费也是巨大的负担啊。
问问,这种情况有保险么?

这种事后的不会有任何保险去保了,但是事前,我记得保成有个SMART LADY的保险,要在怀孕前一年买,到时生孩子要是早产什么的,可以保

没得保,而且现在孩子也买不了保险,保险公司会在孩子各项指标稳定后才会批准保单。
正常状况,早产的孩子医院会跟踪到2岁,2岁后,如果申请保险,他们会要求医院的评估报告。

请问有啥保险是可以报销生产费用的吗?

如果孩子是公民,其实费用问题不大,医院也会根据父母收入DOWNGRADE的。
如果是非公民,父母薪水高的,就没办法了。

孩子是公民,我是PR。。

没问题,早产的孩子留医,妈妈可以回家的,账单也分开,各种补助不一样。
万一早产,妈妈千万别选高端的房间,毕竟花的也是自家的钱。

非公民的低薪夫妇怎么办?
破产啊?!

PR吗?也有补助的。
如果是低薪的外国人,其实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回国生。
你没权力要求人家政府谁都照顾到。
生孩子真的是大事,太多预期不到的状况了。

啊?这个貌似没有吧,生产费是正常的费用,不是意外的费用,保险只是保意外发生的事情,正常的估计谁也不会做这个亏本的买卖

没有保生产费的

早产不算意外么?
保险公司真没意思。
真正需要的事情不给保。

我生之前问过我保险顾问,生孩子太多复杂的情况,所以一般不保。
大东方提前10个月可以保,但是年费2200!我就没保。

意外流产,好像可以报销妈妈的住院费用。
小孩早产,好像没有。那个亲子之宝可以提供一点点保障。

看来早产的父母只能自认倒霉了。

目前AIA, AXA和prudential三家有和 investment linked policy搭配的孕期保险。 ILP部分是每年或者按月给的,头几年surrender的话基本上拿不回什么钱了, 作为小孩子教育基金存钱可以考虑。 pregnancy insurance是作为 rider买的, 一次性给300多-600多 (不同配套, 大同小异), 在孕妇18-32周之间可以买入, 怀孕期间报妈妈, 7-8种孕期综合症, 死亡, ICU 有赔; 出生后60天内通知保险公司就转成 (无条件转, 不须体检报告)新生儿, 保3-6年内 (不同配套)18种新生儿疾病, 死亡, 早产ICU, 重大疾病等。 但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 假设只给第一年保费, 出生时早产需要ICU, 拿到ICU的最高理赔后就断报, 也就“赚”最多6000多块 (意思是自己可以少出6000多块的医疗费)。
而且早产定义很窄, 37周前并且体重小于2千克。
并且对孕期的体检报告要求比较严。 我最终哪个都买不进。
但是今年新的medishield不是说3月1日以后出生的新加坡宝宝都是自动cover的,住院费可以用 medishield报一部份的。 我有打去CPF那边问, 她说新籍新生儿只要住院, 都可以按规定的额度报的。 所以说, 早产的产妇,先选B2 或C 病房吧。到时看宝宝情况好不需要ICU的话, 妈妈可以再选择升舱的。

早产儿聪明啊。

正常的怀孕或生产没有任何产品可以保障,但怀孕与生产并发症医疗保险就可以做到很好的保障,谢谢。

这个是没有根据的!

说得太在理了!

哇,37周前并且体重小于2千克,这个早产定义不科学。
我家老大32周生的,出生时2.2KG呢,那就不算了?虽然人家立马缩到1.9KG。

缩回去1.9KG?

看到这里,只能感谢我老婆了。3个孩子都顺利生产,都7斤以上。
发现保险公司真的靠不住。生孩子人生大事没保障,真的没有意思。我觉得违反保险这个行业的本意了。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了。

小孩出生以后,身体里的水分会首先减少,所以刚开始几天,体重是减少的。以后慢慢再长回来。

您好,我们保诚有一个保单叫prufirst gift。
这个保单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一次性320块保3年,孩子出生前如果母亲出现某些怀孕并发症或者胎儿流失赔5000,如果孩子出生之后发现先天性疾病赔5000,然后如果孩子早产需要护理一天赔100(仅能够部分cover)。
第二部分是孩子出生之后变成孩子的一个投资型保险,这部分可以选择要还是不要。

我也觉得不科学。但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呵

父母年轻生孩子,不顺的事情就是少!

我们最近有关于保障新生儿早产的保单,保额不高,但是弥补了空白。

也不需要样样风险都需要买保险,把一些重大变故让保险去承保一下,其它的用自己的储蓄来承担。如果样样买保险,薪水全部上缴也不够付保费^_^

非常同意,什麽东西都买保险只是让保险公司和我们这些经纪不劳而获赚闲钱罢了。保险,买重要和该买的够了,不必买一大堆乱七八糟没有的东西。

严重同意29楼和30楼的意见,能自己负担的就自己负担,保险保障主要是那些自己搞不定的风险就好了。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