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新加坡。从上世纪60年代一穷二白的艰苦建国,到70年代的经济腾飞,再到2010年成为全球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体,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给全世界演绎出了一场经济建设的传奇故事。在人均GDP位居全球第三之后,新加坡近年来遇到了哪些问题?一起来看。【解说】在新加坡标志性的金#沙¥赌#场(Marina Bay Sands)和度假村的旁边,Pang*aea现在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夜*场。但就在这个亚洲金融中心的另一端,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新加坡的工薪阶层在辛苦谋生。他们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为这个城市每日的运行提供动力,生活却在高物价之下越来越窘迫。【新加坡电梯工】在新加坡想要存钱的话很难。普通老百姓,像我和我老婆,我们都在工作,挺艰难的。
【解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二季度GDP同比上涨了3.7%,远远高出2.0%的预期。
【路透社记者 达雅拉姆(Sareena Dayaram)】尽管新加坡有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但目前的趋势非常明显,这些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福利。随着民众不满的加剧,新加坡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示威游行, 这可是在以社会控制严格著称的新加坡,目前新加坡政府在压力之下,需要给人民更实际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炫酷的东西。
【解说】数据显示,目前新加坡的人均工资只有2400美元,新加坡的消费水平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城市之一。在2009年,新加坡房地产价格的涨幅达到了60%,虽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价,其中包括禁止外籍投资者购房。而在新加坡买车需要先购买“拥车证”,目前这个许可的价格已经达到了6万美元,比很多豪华车的价格还高。新加坡的基尼系数,也就是全球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数据,也在过去几年内不断攀升至0.46。【主持人】新加坡经济的成功和该国在历史上数次迅速而精准的转型密不可分,从工业化转型到高科技,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到高产值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再次面临增长窘境的时候,新加坡人又开始推动生物技术和博**彩等新兴产业。增新,你也去过几次新加坡,有片子里面说的这种感觉吗? 【财新传媒国际财经评论员 李增新】我确实感觉到他们当中存在一种紧张,或者说不安,新加坡现在有两大话题特别热,一个就是海外的移民潮,一个就是来自海外的炒房团。这块其实我最近看到了一个指数就是亚洲开放银行做的,它叫做社会保障指数,它做了两个轴,横轴是你社会保障覆盖面、覆盖率,你人口当中有多大的比例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那么纵轴呢就是你的深度,就是说,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这些人能够拿到多少钱。在这个图当中中国、泰国和新加坡位置这三个点是非常相近的,也就是说这三个国家在覆盖率上,覆盖面上是非常大的,大概70%、80%左右,但是他们的深度却是非常的不够。在深度的角度上,比较突出的是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但是这两个国家呢,他们的覆盖率非常的低,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能够享受到非常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亚洲这些国家全体当中,唯一的比较好的,在深度和广度上,就是日本。那我们说,新加坡如果按照人均GDP的话,排在世界的第三位,或者第四位,世行和IMF的统计是不太一样,远远高过日本,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发达国家来说,可能真的要考虑去加大社会保障的深度的问题了。http://t.cn/zQlGWmt
SamuelWaungYung:認同財新網的這個觀點,新加坡需要做好社會保障。老李一直想提高新加坡當地人口的出生率。問題是,大家真的不敢生孩子,開銷太大,積蓄花完,沒有退休金。如果孩子有出息且孝順,還能安享晚年,如果孩子沒教育好,到了老了真的只能去食閣打掃衛生賺個糊口錢了〜
爱袜子不爱拖鞋kk:新加坡百分之80的人想移民。是不是很震惊?
@成都某高校:回复@善庆里的可可小元宵:美化新加坡的恰恰是中国政府吧?什么高薪养廉,什么威权也能治理国家。从90年代就开始不断造谣,瓜妈不都过去了么??
hola_ck:要你担心个毛线,他们都有廉租房,我们的经济适用房的小区都是高档车!
怎不也瞧瞧中国?俺也来转个帖:lol
屏蔽3次,不搞了。
这种文章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外国人写的
改变”他们奉行的政府必须是最大的赢家其他都是浮云”是打死也不会做, 所以只有万众一心期待2016的到来!
没房子有人不满,房价上升也有人不满,房价下跌会有更多人不满,无论怎么做都有人不满,所以多收点税,要不然小李也会不满。
江南渔夫33:新加坡是低税收低福利国家,北欧是高税收高福利代表,天朝是高税收低福利,the worst case!
书记james:客观来说,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组屋制度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也谈不上所谓的福利,但的确保障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对比鲜明的就是香港。坡乃政府主导下的有限民主,强人统治痕迹明显,但也的确保障了人民一人一票直选议员的权利,工人党的崛起就是明证。
@中国人姜江:据说新加坡人福利非常好,生活的一切政府全包了,还给分配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生孩子政府养。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钱了
@许振义:他忘了说我们这里凭公民身份证每天可领免费午餐
偶没有什么不满。大家不要莫名生气,多多努力争气,因为生气不如争气^_^
部分选民想在2016用选票惩罚政府,到最后被惩罚的是他们自己。相信我的话。
身在福中不知福,让他们经历一次“坏”政府,哭都来不及。
很多新加坡人没在别的地方混过,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跟坏
我只对coe absd不满
我见过不只一个本地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对政府不满,我觉得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让他们去其他国家住个几年试试看他们才知道新加坡政府好不好,让他们去尝试天灾人祸的情形,真的鄙视那些享受了政府的好处还在骂政府的本地人。反而是我身边的那些从外国来的新移民多数都会珍惜这里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别人我不保证都是这样想的,起码我是这样想的。
自己不争气,到哪里都不满!不过我也是对coe, absd不满,只怪我不争气,钱不够多!
不要只会抱怨,没有COE,新加坡就是另一个北京和曼谷,而且更有过之,阁下有什么更好的对策?
至于ABSD,我认为效果可能多年以后才会显现。97年那次灾难,多少人轻则烧到手指,重则倾家当产。
你知道coe为何这么高吗? 主要原因是规则导致的, 并不是人多投标导致的。他们为什么明知规则有问题却不改动, 就是要大量收钱。
一个凡事都要赚最大利益的政府, 不会得到人民长久的支持。
那应该怎么修改规则呢?
政府敛这么多钱对过客般的参政者有什么具体好处呢。获得表现花红是一个可能的因素
李老说了 一百年后可能都不存在了 能花就该花点
钱賺来不花还是钱吗?
很多低教育低收入的人就如同牲口,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那堆饲料,如果这样的人是国家的大多数,新加坡这种家族性质的[关键词屏蔽]会比美国式的民主好。
政府是怎么推高COE的?阁下有什么好对策?愿闻其详。
李光耀是表达对人口萎缩的担忧,并不是真的就会发生。
怪不得HDB的地契是99年。这让FH业主情何以堪。
坡人认为,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框架都已经在那里几十年了,各部门都能独立运作,换谁当权都一样,虽然这些都是 PAP 建立的。他们觉得即使 WP 当权,也最多改变些民生细节,不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伤害。
这是个很危险的讯号。很多事情不是 1+1=2 那样简单。
一般认为真正运作各部门的 是常务秘书等一类的公务员们 不是台上表演的部长。
不过 反对党还难成气候挑战执政党 组织替代政府。
有时候倒是觉得多一些监督和政策l辩论未必是坏事至于 到什么程度 不至于搞成内耗 就不知道了。
好的方法太多了,按车子实际占用的社会资源来收费才是最合理的
COE不要钱,没人不堵的路上随便开不要钱,郊区停车也便宜
去车多的地方添堵就使劲收费:进城收钱,停车收钱(禁止停车月票),开太慢收钱,一天花费应该100块
鼓励把车停在市郊,车子停在Kallang再换地铁进城,停车免费
鼓励拼车接送同事或家人,进出城时一辆车里坐满5个人,所有费用打二折
限制市区内停车,建造公寓的停车场一律要计算到容积律里,也就是市区公寓的停车位必须花钱买。
曾经有人提出COE固定价格,比如20K,然后所有想买车的人抽签/摇号。但这个方法也有很大的弊病。如果我不是需要车而我的家人或者朋友需要,我也可以去要求买车抽签,如果抽中了就买了车转手卖给需要的人,这样我的家人或者朋友可以增加中号的几率;而且如果市场需求在那里,很多人都会报名参加摇号,抽中了直接带车转手高价卖掉,真正需要用车的人还是基本上要高价去买。
我觉得比较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有两种:
1. COE定价,如20K,想买车的人抽签。转售二手车,只能卖车,COE要按剩余年限折扣价卖回给政府。想买二手车的,必须参加抽签从政府手中买COE,抽不中的不能买2手车。这个措施会苦了想卖二手车的车主。
2. 买车禁止贷款,或者贷款期限不得超过2年之类。之所以COE价格彪高,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贷款买车+COE后都可以负担的起月供。如果大幅度降低能负担的起的人数,COE价格必然也会会因需求下跌而下跌。这个措施会苦了收入不够的人。
这只不过把问题转嫁到其它地方。
车随便买,放着又不开,停车场要扩充好几倍,浪费车浪费土地资源。
公寓成本提高,买屋的人肯定不高兴。
进市区费用大幅度提高,出租车,货车司机们肯定不高兴,费用最终算到用户头上。
拼车收费优惠更是无稽之谈,你要回到人工收 erp 的年代?
解决方式,我觉得从车本身入手是无解的,只能从改善公共交通入手。如果从我家到公司或者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楼下直达并且保证舒适有位,我肯定把车卖了。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只能说是干净,离方便差远了。政府一方面不肯花钱同时开挖几条地铁线,一方面又不肯开放私人巴士经营,这是政府管得太多的弊端之一。
拼车人数这个目前可能还没技术手段实现,但监测车子位置和速度在第二代ERP里可以做到。
“车随便买,放着又不开”,占用资源要收费,反正是买车的人买单,政府收到这钱用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买市区公寓不买停车位房价不会更高。住市区开车必要不大,东京住郊区的家庭才大部分开车出行,好像拥车率还超过新加坡,可是开到市区的市区车子很少,香港也类似。
商用车在低峰时间进城应该免费,这个非常同意。装卸货物应该在半夜,白天快递应该尽量用小型车,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收费。
政府目前造地铁速度实在太慢,公共交通灵活性也不好。COE制度改革和公共交通发展应该是联系起来的,COE是全世界独此一家,肯定不是最好的制度,但糟糕的是政府没有创新力来改变现状。
同意 这个思路
其实坡县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小这个特色
舍得花点钱 把人心买住 把基础设施做好
不该一味的压榨百姓 死命收钱 导致人心涣散
公共交通应该象香港一样开放给私人业者
有利可图 自然服务会提高 现在独家经营
而且很讨厌动不动公共服务挂牌上市
十分扯淡
你说的有的已经实行了,有的根本不可行,有的是反而添乱。
这才是正解,新加坡地小人多,发展公共交通才是出路。可惜政府这方面做的太少,而且太顾及业者的利益,才会让国人怨声载道。
只要取消车行投标, coe立马就降。
Coe是限制车的数量, 不是让其价格无限制上涨。而且专家也提出过好建议, 简短coe期限。现在的规则是鼓励购买coe的人无限制使用车辆, 造成反正你已经一次性付钱了, 不用白不用的心理暗示。
如果政府老是想着如何赚最多的钱, 人民的日子不会好过。
车行投标不是政府硬性规定的,个人也能投标。如果个人投标能便宜很多,不会有人这么傻白给政府送钱。车行投标有市场,说明有人出的起这个钱,僧多粥少,不管个人投车行投,都会炒到这么高。
政府曾经考虑过增加车辆配额,降低COE价格,让更多人可以买车,然后增加行驶收费,即降低拥车成本,增加用车成本,不是还是有人呱呱叫,最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