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外籍华人出入中国国境新设立的Q签证,9月1日起正式施行。华人回中国探亲,最长可居留五年。不少拿枫叶卡的永久居民,面对新的Q签证,都表示相当欢迎,希望能解决困扰已久的入籍难题。
与丈夫一起拿枫叶卡的陈小姐,曾因是否入籍讨论很久。陈小姐喜欢温哥华,希望能一直保留身分,但又不愿与事业重心在中国的丈夫长期分隔两地。过去虽可办一年探亲签证,但每隔几个月就需出境一次,家住中国中部城市的陈小姐认为太过折腾。
陈小姐表示,推出新的Q签证后,她打算自己先在温哥华将「移民监」蹲满,入籍后就申请Q签证,可以每次在中国待五年,省下不少麻烦。虽然Q签证并未提及是否能工作,陈小姐称并不担心,反正回中国主要是为了陪伴丈夫,也不打算出去找工作,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她还说,这样两人长期可住一起,丈夫的枫叶卡也可保住,对海外移民来说,太有帮助了。
在温哥华住了八年,终于入籍的史先生,入籍不久就表示非常后悔。史先生称,过去因为计划在温哥华工作和生活,觉得入籍很方便,如今决定回流中国,面对每几个月要出境一次,相当无奈。听说施行Q签证,史先生很开心,表示将查询具体情况,看看是否会有其他限制。
据悉,这项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特别设立Q系列签证,主要是发给申请入境探亲的海外华人,外籍华人回中国探亲居留最长达五年。
有实际办理经验的分享一下,五年那种。
太好了。
家庭团聚、寄养子女;探望在中国永久居住的亲属Q1因家庭团聚申请赴中国居留的人员,申请人应为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或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在中国境内停留超过180日。
“家庭成员”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配偶的父母。Q2赴中国短期探亲的人员,申请人应为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或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80日。
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一、 基本申请材料
(一)护照:自申请之日起有效期6个月以上、有空白签证页的护照原件及护照照片资料页复印件1份。
(二)签证申请表及照片:填写完整并签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申请表》1份,所附照片要求为:近期、正面、彩色(浅色背景)、免冠、小2寸护照照片(48mm×33mm)。如护照上的携行儿童同行,还须粘贴该儿童照片1张,并在申请时作特别说明。
您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填写申请表:
1、在签证中心网站在线填表(适用于开放此功能的签证中心),填妥后打印并签名;
2、另一种是在签证中心网站下载申请表,手工填写并签名。 请注意:来签证中心递交申请时,请务必携带填写好的签证申请表。 (三)合法停留或居留证明(适用于不在国籍国申请签证者):非新加坡公民须提交在新加坡居留证原件及复印件(PR、WP、EP、STP、DP或SVP);临时来新加坡人员应在当事人本国提前办妥赴华签证。特殊情况,领事官员将依个案决定是否发给签证。
(四)原中国护照或原中国签证(适用于曾有中国国籍,后加入外国国籍者):如果您第一次申请中国签证,请提供原中国护照原件及护照照片资料页复印件。如果您曾获得中国签证,持新换发的外国护照申请签证时,请提供原护照照片资料页及曾获得的中国签证复印件(如果新护照与原护照所记载的姓名不一致,请提供有关官方出具的更改姓名的证明文件)。
(五)持法国护照申请者,请按规定提供申请材料。
二、其它申请材料
如系家庭团聚事由,须提供:
(一)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或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该邀请函须包含以下事项:
1.被邀请人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2.被邀请人来华信息:来华目的、拟抵达日期、拟居留地点、拟居留期限、与邀请人关系、在华期间费用来源等;
3.邀请人信息:邀请人姓名、联系电话、地址、邀请人签字等。
(二)邀请人中国身份证复印件或外国人护照及永久居留证复印件;
(三)申请人与邀请人之间的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结婚证、出生证或亲属关系公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
如系寄养事由,须提供:
(一)委托人的护照原件和复印件及经过公证认证的其与被寄养儿童的亲属关系证明;
(二)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寄养委托公证,或经过所在国或中国公证认证的寄养委托书;
(三)接受寄养的受托人出具的同意接受寄养函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四)寄养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中国人的,还应提供儿童出生时中国籍父母在境外定居证明的复印件。
温馨提醒: 持证人入境中国后须在30天内向拟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居留证件。
三、特别提示
(一)除非特别要求提供原件的,邀请函可以是传真件、复印件或打印件。
(二)必要时,领事官员可根据情况要求申请人提供其他证明文件或补充材料,或要求申请人接受面谈。
(三)领事官员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颁发签证及颁发签证的入境有效期、入境次数和停留期限。
在中国境内停留超过180日? 想问的是申请到5年的概率高吗?
现在Q1一般只给一年。不过,可以延期的,因此是否5年不重要
这说的,这里太多人不是老早肆无忌惮的入籍了嘛,跟这个有毛关系啊
原文词不达意。这可不是方便出入境,而是方便长期居留。相当于新加坡的LTVP
加拿大、澳洲海了,15天,根本不是问题
不是说15天吗,有什么麻烦的。回国一趟还要24小时以上呢,办个签证难吗?
很多人是为了回去长时间猫着,作暗地里的事儿,才被捉的。超过15天的
本来就是海了,你真的是不知道。没海了也江了,比新加坡多多了。
这个什么15天,根本就不重要引用: 新加坡,日本等大陆背景的,因为本来有免签15天,所以就无所谓,比如我自己,就是短期回去2周就够了
但是如果我在澳洲,以前我就会犹豫,而且绿卡福利也不少,所以不一定入籍。但现在方便了,就会入籍,然后办个长期中国签证
前一句,解决的是15天
后一句,说得是长期
这些可都是你自己写的。说真的,前言不对后语吧?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不过这里硬把这两个扯起来,不必要的。
如你所说的,如果能在这里入籍的话,在加拿大也早入籍了。唯一不入的理由,可能是人家那边不歧视绿卡。还有可能是生活习惯
呵呵,我可没认为这是什么北方方言。你错了
我说的就是什么放心不放心,这本身就是耸人听闻而已。要入的老早入了,还指望这个?引用: 比如我,每年回去1,2次,每次2周,那么在新加坡,护照有免签,加上和pr福利差别比较,我就没有犹豫入籍
我见过很多在北美、澳洲朋友,他们有些回去国内,有些平常不回去,都毫不犹豫的入了籍。所以,你这个只是个人感觉。
反之,在新加坡,也很多我认识的哥们,谈不上犹豫,根本就没往那个地方想。只是后来时间长了。。。。当然,这些大部分是老爷们。女的能入早入了
所以,我认为这根本没什么。
呵呵,非要掰这个。我是长江以南的,呵呵。我们那儿知道这个的多不多我不知道,不少是肯定的。
台湾就不说了,台湾其实,正宗的很多是北方去的,南方的也不是很多。本土的,那很多话大陆也听不懂。新加坡就更别提了,以前完全是方言,现在也就是。。。
这些东西跟网络语言一样,比如说悲摧、某丝,咱也不懂。不懂就学呗,没必要非要找点理由因此因此我不懂。
竿子知道吗?又要什么语言了。呵呵
还说方言。那些地方我从来没去过,我也没有朋友是那边的。
其实语境就足够说明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总体上就是很多。跑路的太多了,至少比这儿的多。
总体来说,Q签证还是个好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