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PR回国养老的可能性有多大?

认识周围的PR朋友都是比较年轻的,养老这个事情其实算很遥远。不过,在不愿意换公民的理由中,回国养老是一个。也算是一个计划。
我一直对此想不明白。如果PR要回去养老,差不多要60多岁,那时候回去国内,第一要离开在新加坡生活的子女,二来自己的父母都80多,不是仙去就是行动不便了吧?三来原来的朋友什么的,都有自己的家庭子女了,还管得了你那么多?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留多个options, 有时其实只是为了给不做决定找个延迟的借口。当然不排除部分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着极为清晰明确的规划。

只一点就够他们回去的动力:不用在食阁刷盘子。

我准备老了之后新加坡和中国两边住住,一个地方呆久了烦了就换个地,反正两边都有房,很方便的。老朋友们的子女也都长大各奔东西了,正好凑一起玩。幸运的是在两边都有好朋友,呵呵,所以晚年一点也不寂寞。

更合理的说,这是个身份和角度的问题。
PR身份决定了不会以这里为养老的目的地,我有和我一起来的朋友,20年的老PR,他只会选择以国内为养老的目的地。不是因为那里便宜或舒适,而是因为那里是他的国家。

没钱回去的话,可能碟子都没机会刷,没工作机会啊

是的。多一个选择感觉总是比少一个心安一点。。。尽管这些多出来的选择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到最后时刻谁也是不愿放弃的。
当然,这种可能性取决于多重因素。大到社会的外部环境,小到家庭成员的具体分布,变数极大。。。

有中国社保医保的选择在国内养老也是现实的考量
没有的其实哪儿都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看,给自己留太多选择反而可能一辈子生活在不安定不踏实当中,也未尝不是一种损失。

我准备退休了就开始折腾,只要护照能去得了的国家,我就去旅居,临闭眼前做到自己都数不清楚去过多少地方,就知足了

PR回国养老是100%的,因为我觉得政府不会一直给你延长REP的,但你50-60岁退休没收入了,还会给你REP?到了70岁还会给你延?其实是没得选择,到时必须回国的。
反而我成了SC,选择更多,我可以在新加坡养老,也可以回中国,也可以两头住。
有人会问,SC怎么回中国常驻啊?这个我丝毫不担心,最近的中国签证政策已经说明了中国更欢迎海外华人了,何况中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钱能使鬼推磨,都是中国出来的,都懂的。

关键是在国内看病有没有保险。

第二条正是回去的理由啊
给父母养老送终
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
他们的最后岁月应该陪他们度过


牛人就是牛在要多多的option。国内那些大佬,到国外买了洋房也不住,人家要的是一个option,全世界走透透

这个我要赞赞
搂住居然认为老人已经老了不能动了,就没有回去的意思了。这叫什么心理?要批判一下

我父母都没了,再过20年,我父母的亲戚里还会剩几个?估计一半没了,剩下的一半也是老的不行了。我回去是去照顾他们,还是他们来照顾我?
同学方面,也是老了,也许几个已经走了,30-40年没打什么交道了,还能有什么联系?上海这么大,我们这么老了,没精力从东跑到西的花几个小时在路上去窜门,除非住在一个小区里的。
朋友也没什么,离开20-30年了,还有啥朋友?朋友也老了。
小孩也许发展不在新加坡,但回中国发展的可能性有多高?我不确定,有点怀疑,这取决于他们在中国能取得多少的经济效益,和新加坡比,和其他国家比。
其实两头住住也是不错的,每年回中国玩个3,4个月,冬天回新加坡住几个月,当然如果身体还跑的动的话,这应该是比单一的选择更好的方式。

现在就折腾,不必等

你要明白干吗?这个不是你能想明白的,因为没有道理,就像我说的经济学不是科学一样,呵呵

我觉得以现在的趋势,20年的老PR将越来越少
首先PR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人没耐性就直接先走了
其次PR和SC差距越来越大,以PR长期在这边的人会越来越少——要么早换SC,要么提早走人。
很多人不换的原因是觉得真需要换到时候再换好了。毕竟现在PR换SC还是很容易的。倒不是说真的要回去养老。
而有些换了的是觉得拿SC有近在眼前的实利,而且外国人身份在中国也没啥不便。至于以后,变数太多了。不是自己主观意愿能够主导的。
比如SC会一直这么好拿吗?
新加坡不是全民福利社会是因为政府选择不走。
中国那是绝对没可能走全民福利社会的。人口摆在那,贫富差距摆在那。
无论选择哪边养老,都基本没可能和现在的欧洲那样。
所以关于养老啥的,首先问题是钱吧。。。。
对于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存钱吧。。。。
我总觉得那些说60岁退休回国养老的,如果现在是50多岁那到比较现实。尤其是现在两国消费水准还有差距。
现在20+,30+的说这种话,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对于回国养老完全不要操心,敢敢拿SC,充分趁年轻好好使用万能的新加坡护照把世界玩透透,只要有银子,去哪里养老都没问题,没银子,去哪里都是大问题。人生数十年之寿,无需怀千年之忧^_^

同意,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几年后自己可能都改主意了。
PR,即使想在这里养老,也是不可能的,我不认为新加坡政府会让一个PR在这里终老。

你是明白人,不愧是天朝儿女!很多人来坡县久了,格局和境界受到影响,开始担忧这个担忧那个的,最后发现白担忧了^_^

自由是宝贵的

孩子成年之前旅居式的折腾不现实,旅游跟旅居不一样,旅居是走到哪里,喜欢了就多住一段时间,觉得是时候继续了,就再继续找别的地方,可能好几年都不会回到同一个地方,那才是我给自己退休后的折腾计划。。。

自由也是相对的

在当今地球村,自由度由经济实力决定,跟国籍神马的关系不大。有钱的非洲同胞也可以很自由,没钱的老美也没啥自由,没钱打油,能去哪里呢?^_^

very inspiring
好吧,我也把养老计划提高为:以新加坡为主,中国为辅,覆盖全球

同意!银子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其实关国籍啥事儿,呵呵

这个好,不过不要退休太晚,怕到时候没体力啊!年轻人有体力有时间但没钱,中年人有钱有体力没时间,老年人有时间有钱没体力,能同时拥有这三样,就美美了^_^

对对,多走走,我们这代人老的时候跟前辈们不一样了,不是出门遛鸟遛弯,靠着墙根找一群老头老太吹牛打屁,反正我自己绝对不想过那样的养老生活,只要还能动的了,俺就背着包包到处走走,走到哪里算哪里

一样的想法,不过响往的国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的小地方。

还是银子,如果有足够的银子,谁不想早退休啊

相对的自由,能自由的选择,游走二边,不亦快哉噢

当年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就是说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嘛,200年前这样,今天这样,200年后还是这样^_^ 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顺便解决了一箩筐其它问题^_^

我已经造好我苏州的家了,秋天冬天是我最爱的季节,踏雪寻梅,腊梅红梅飘满整个香雪海。

嗯嗯,我也想去小地方,大城市的浮躁不适合我们老人家旅居格调,好玩的,特别风情的,一直向往的,都是可以去尝试,甚至找个村庄住段时间,早上踩着露珠去田野里走走,晚上看着夕阳回去炊烟袅袅升起的小院子,吃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瓜果蔬菜,然后走过一寸又一村,一寨又一寨的,边旅居边写点旅居的传记,也不错哈

美丽,你就是我说的对自己人生道路有明确清晰规划的高人

那几个园子,更是让我一坐坐,不觉已经黄昏。
新加坡四季,夏天夏天夏天夏天。哎!
我的ugg啥时候能去街街!

离我老家不远,100公里不到^_^ 偶是乡下人,喜欢泥土青草的味道儿^_^

这我还不满足,我得再去澳洲买个小house就行了,789月的冬天,满足我室内吃火锅,外面打雪仗的,新加坡想都不能想的梦。
呵呵,

看了这番描述,我突然好憧憬退休生活啊

我从读书毕业就开始憧憬了,呼呼,没有退休前旅游过的地方,还想再回去的地方,我都悄悄的记下来了,就盼着早点退休了赶紧的去折腾,哈哈哈,首先得去宝岛台湾旅居个几年,咱国内也够我折腾个几年了

我想去澳洲耍几年!!!

我现在好向往的是去新西兰山里面的小镇上住几个月,恩,退休后第一个要实现的愿望就是这个

嗯嗯,支持,我还憧憬去个无人小岛当几个星期的野人呢,但前提是得安全,别被原著的猴子给掳走了,嘎嘎嘎

来我澳洲的家住

虽然我只是有个计划而已。

要得要得,硬是要得

送孩子去澳洲读书,顺便耍几年^_^

要得要得

正好满足我顺便买套房,又能过冬天的想法

误会了,确实没能理解旅居。真心没想到,没这个能力

我喜欢大家的回复。旅居也是我的向往。可退休遥遥无期!

会实现的,慢慢的等待退休的到来吧,奥,YES!

不想了。退休可以早点,歇着
要求不多,只要世界太平,蜗着就可以了

那是good99自己想歪。
既然说要回国养老,当然前提是大部分时间在国内定居。在国内定居不等于不能出门旅游不能出国。
简单的意思,被他引申成回国养老就只能在国内定居,在进一步引申为我认为认为60岁老得走不动了。真是不封他为福尔摩斯都不行。

半年新加坡,半年瑞士。奋斗!

mm 已经决定随夫去瑞士啦?

我有些朋友一直坚持PR,
一部分原因是祖国的感情,
一部分是关于这里没有钱好好养老。
对于回国养老,我问我其中的一个朋友,
你说在这里养不起老,
好,你在这里有一套房子,一辆车子,
几十万公积金,按照公积金年金制度,老夫妻65岁以后,
每月可以领取4千的养老金。
还有几十万现金可以度日。
那么,你回国,
在国内你没有买房子,
现在大城市的房子,你根本就买不起,
你卖掉组屋,还买不了一套像样的房子。
第二,国内大城市人攀比非常厉害,
就你们这样的,回去要钱没钱的,被人家笑死了。
反而是新加坡,基本上各过各的,谁也不管你过的啥日子,
自己生活开心就好了。压力很小。
第三,现在父母已经80岁了,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回不去,
等10几年你们回去时,他们都不在了。
第四,以前的朋友同学,相隔了几十年,话也不投机了,
偶尔回去玩玩还可以聚一聚,长期在一起,玩不到一块儿。
第五,实在想念国内的一切,
可以以旅游的方式,每年各个小城镇住几个月,
再回来住几个月,或者去孩子家里住一住,
非常方便。
总之,有钱住哪里都好,
没钱,长期住国内还不如住新加坡呢。

我跟你说,猴子们抓住你让你捡东西的时候,千万别拿椰子菠萝什么的。

每月每个人能领的年金大约1000出头是按照最低公积金存款10万来算的呀,
多余的可以自己买年金呀

每月4000的养老金? 这公积金里得有多少钱啊

国内父母留房子,那是独生子女呀。
老一辈的都有好几个孩子呢,房子也不怎么样啊

去皇后镇附近吧,想看企鹅看企鹅,想看海豚看海豚。

“10万公积金领取1000,两人各20万就可以各领取2000  发表于 3 分钟前 .”
CPF LIFE 存款有顶限,不是你想在里面放多少都可以,多余的要取出来。目前是14800,不过这个会随着通胀每年调高。

再说大部分人的公积金普通户头都用来还房贷了,到退休时剩下没那么多。

好笑,几个简单的疑问被你们整个理论出来。
所谓的“居然认为老人已经老了不能动了,就没有回去的意思了”是good99自己想当然地认为我是这样想的,我可没有这样说过。
实际上任何脑袋正常人也不会这么认为。有些人总喜欢把别人无端恶意抹黑。
从我的三个问题可以看出我是重视亲情友情的,三个问题都是从亲人朋友的相处角度去看老年生活。
扯到什么“居然认为老人已经老了不能动了,就没有回去的意思了”实在让我怀疑有些人的人品。

你啊,越来越糊涂了。
谁说60岁不能动了?不能动可是你自己说的,你说的是60岁吗?我引申?你自己都不联系一下自己原来说了什么。还说我。。。你真的想歪了!

你自己想歪了,到现在还不明白

他自己把80岁想成60岁,还非要不明白
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别人之前应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误会人家了。不是开火

有些人心中有恶意,就总是以恶意猜测别人。

谁啊?我觉得正常讨论啊

说起回国照顾年老的父母,
我不知道有几个人真的会以父母的养老为重的。
现在周围就有一些朋友,40多岁已经退休在家了。
一个孩子出国大学,也不需要照顾的。
而父母都80来岁需要她们。
可是,她们都不对父母说自己退休了。
每年回国,也没呆到一个月的。
理想啊,现实啊,那么的不一致

个人觉得你这话有点唯心主义
很多中国人也想心属新加坡,结果本地人接不接受不说,一个PR就弄得焦头烂额心灰意冷。
圈子太重要了。
多年不来往的朋友我实在想不出还能多亲。除非是那些如新中都有生意本来就两边交际圈都不拉下的。
否则这里几十年再回去找“老朋友”,那要是没个利益牵扯,很难想象。。。。

9494
咋怀疑到人品上了,这太不 。。。
说真的,我以为他这个帖子纯粹是挖个坑,给版子增加点击率,没想到,原来是当真的。

“一套房子也可以反向抵押把钱套出来养老。”
如果新移民混到这个地步,那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新加坡人老人开出租的,洗碗的,都是那些文化程度很低,收入少而孩子又多的阶层。
只要大学毕业的,生活都很好。
新移民能混出来的,也不会差到那种地步吧

我很多高中同学,这么多年,互相完全没有利益牵扯,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大家都始终是最好的朋友,原来时常打电话聊天,建个同学录,QQ群,现在有了微信,更方便,建个微信群,有事没事海聊,只要到了有同学的城市,总要聚上一聚,每隔两三年,总要群聚下,这样的友谊真的让我很感恩。

我只是帮你补充,没有别的意思。
这是一种选择,很好的选择。现在看不出来,以后,应该很时尚。再说,相对的穷人不少,要做到旅居,等等。。。
房子留那儿干嘛?我妈非要给我留一套房子,自己用10万块搞风投几年赚30万还非要给我买一套房子。不要。自己花去,别给骗钱就好。
观念的改变啊。我认为,到我们那个时候,自己去见上帝、西天的技术、法律应该很成熟了。到时候自己走人

这个帖子恐怕不是问各位想在哪里养老
而是客观上可以在哪里养老。
首先欧洲适合养老是因为其丰厚的社会福利。二三十年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改革?中国是否会走向欧洲那样的福利型社会?什么样的人能够享受到那些福利?就拿现在来说,我不知道多少PR能在中国拿所谓退休金,又能拿多少。能满足什么生活水准的“养老”。
如果不靠退休金,不是冲着福利去。那么也就是说自己存了一笔钱,那么本质上在哪养老就是取决于其生活环境。那个时候的中国,是否还真的适合自己。旧人是否还如故?是否只要有套房子就能安享自己的晚年?
那种因为爱国不想换国籍的和养老不相关啊。。。。

我们这代比老一辈在很多问题上看的比较开,豁达一些。

这个说得对,我能做到退休的时候把房子卖了去周游世界,但是我妈咋都做不到,哈哈

我和我的一些高中同学也没有利益牵扯
哪怕当初并不是那么要好
他们如果来新加坡,我也会尽地主之谊,不求回报
我每次回国,大家也会抽机会聚一聚
不过,这些个频次的“交流”对于养老来说太不够了。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日常交流的圈子。
再有,我们回去估计是回自己的老家。但当年关系好的同学中间有多少还留在老家的?无人得知。二三十年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也许他们移民了,也许他们搬去其他城市了,也许他们不在了。

引用: 那种因为爱国不想换国籍的和养老不相关啊。。。。同意。其实,这个很明显的,所谓要回去养老也只是一个比较委婉的感情因素的表达(咱不说那是不是爱国,太崇高了点儿)。
如果能想明白这个,后面就不存在想不明白了。
所以,在我眼里那是个伪命题,两者不搭界的。

好!高人。
其实这个帖子我一开始就有结论,高屋建瓴。当时没写,因为觉得他是钓鱼的
智者,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是搞不明白的,也没必要搞明白。
所谓难得糊涂啊。高,实在是高!

应该是的。世界变了。不过,承平日久,就怕。。。

哪里有医保,哪里养老。很现实,你回国没有医保,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怎么看病?老人很多病痛,腰酸头疼膝盖酸,三高,慢性病等等。。。

老太要一碗水端平了,其他小孩给了房子,不能拉下我。
至于30万怎么买房子,这里面机会多了。当然,小房子,你看不上的。估计她也就花了10几万

有的时候要难得糊涂!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国养老也没那么难吧,两边都置办好养老房子,到时想住哪住哪。我坚信我一定会回国的。

这个很正常,是这样的,好久几年不见了,聚一聚,还有新鲜感嘛。
回中国养老,常住一个城市,那谁会天天聚,几个月能聚一次我都怀疑,半年一次有可能,除非是特别要好的朋友。特别要好的朋友不会多的,最多1-2个,2-3个,是不是还在同一个城市是个问题,是不是到时人还在也是个问题,即使同一个城市,像上海这么大,我住金山郊区的,他住市中心的,路途遥远,要聚一次也不容易啊。
你看到你的父母现在经常和他们同学聚会吗?我父亲(60多岁的时候)的中专同学(都是上海的)几年前有过一次聚会,那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有些人已经走了,好像总共也就来了10几个人),之后也没有了。。。。

我的高中同学群体特殊,扎得特别紧,非常难得。有一两个是非常要好的,我不在国内她经常带我父母公婆出去吃饭。估计我要回去了会更紧密。我们早已经说好养老在一块。呵呵

赞成,老一辈没我们看得开也许是保守,但更大原因是他们经历的苦难艰辛多了。。。。但愿我们就一直这么太平下去。。。。

那不错啊,
不过20年后的事现在说太早了。。。。

那是几亿人,您是人上人,哈哈
任大炮刚说200万的房子老百姓住得起,那房子,也就7、80,差园了

完全同意。所以特烦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

唯心和违心是不一样的。。。。。

等娃上了大学, 我就退休回家了.. 还有15年 :L

其实这个问题 普遍存在于第一代移民。没什么的 自己看开点。

999别打。这里发个帖子即可

半夜这里只有发{[(小)]}姐帖的机器。。。。

我们就是为了照顾父母即将回国的人。

9月开始,在国内有直系亲人或兄弟姊妹,或配偶父母的外国护照持有者,或高层次人才,可以申请中国的Q签证,最长期的一种是5年。http://www.iask.ca/news/canada/2013/0905/221145.html
有了新加坡护照,不止是中-新,其他地方也是相对自由可居的。

如果老了回中国养老,那我们的小孩也要回中国照顾我们?放弃这里的朋友,同学,工作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该怎么办呢?也许正在找女朋友,要结婚,生了小孩了?

我支持难得糊涂~ 人生规划不来的,走到哪里是哪里吧。
把握现在就行了。
说到孝顺父母,出来了,远离父母,已经算不上孝顺了。
45以前没回去,可能就得等到60多以后了,毕竟自己也有小家庭。
孩子大了的,老公老婆互相也牵扯着,不是说回就能回的。
60多,父母多半也不在了。
所以,自己也不孝顺。

我们是全家一起回中国。 小孩还小,一直跟我们在一起。这里有朋友,可是国内有更多朋友、同学啊,亲戚更多了。

那我这种老吧早的就来了 国内也没啥朋友 新加坡的朋友又感情深不到哪里去。。。诶。。。

这其实也是俺当初选择新加坡而不是别的欧美国家的一个原因,这边坐飞机回家,跟从海南坐飞机回家差不多距离,有个啥事几个小时就回去也能帮得上忙,一年里逢年过节的都是回去,要么父母过来团聚,对了,今年中秋节俺回去一个礼拜,孝顺父母,能做到一直生活在一起的真的不多,即使不出国,在国内,即使不去别的城市,也是逢年过节大周末才回去父母家,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父母理解我们,我们做到常回家看看,就我父母他们的意见,他们知足了;至于等到父母很老很老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老了,那时我们自己的子女也都成家立业了,我们选择回到父母身边也现实了一点,但是,最最现实的是,不管是孝敬父母,还是自己养老,都得在自己还能拼的时候多积攒财富,没有足够支撑的财富,多少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本人不是财迷,但是我喜欢理财,喜欢在咱这个版看大家发财,这些总会给我带来正能量,我要有足够的能力为父母为自己为孩子实现些什么。

那你们是没打算移民,那时另外一回事了。

早点回去可以。等到孩子大了,回去就太迟了。个人看法。

要回趁早回
老了玩不动了
回去也没啥意思
养老的地方多的是

西方国家哪个不是?

奶握满同学,你又想歪了。

咋就到半夜了呢。。。
我说的是真的,一般以上999是非紧急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