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对澳洲大学商学院的师资作了一次调研,结果看起来很真实合理,但同时也是令人失望的。
先说合理的收获。
根据我仔细科学地处理原始数据(师资,入学要求,研究实力,etc)后,澳洲商科排名综合排名前9大概如下
1.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100.00
2.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99.07
3.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95.29
4.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79.26
5.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62.41
6.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53.5
7.University of Adelaide 46.81
8.Monash University 44.74
9.Macquarie University 15.79
也许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十位数的差距,在我看来,是十分能清楚表达现在澳洲最好商学院的差距。结果呈现五大阶梯
第一阶梯,Sydney, NSW, Melbourne
第二阶梯,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第三阶梯,Western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第四阶梯,Adelaide,Monash
第五阶梯,MQ
我不打算在这里阐述我是怎么Compile这个Table的,这样可能要说几千字,但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个编纂Table的过程是All-Science,全是数字拼数字,没有任何个人意向的Scaling步骤。
各大学点评:
Macquarie 大学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说Macquarie的商科澳洲第一,我以前的Paper就已经提过,说MQ的商科的真正实力到国际上是不足以激起细小涟漪,经过我这次的Review后,结果再次验证了我的看法。MQ的师资很差,也许教学难度高,但这不足以成为它澳洲No.1商学院的理由,就拿MQ的精算来说吧,9个教职人员,8个没有PHD,这就让人怀疑这样的师资构成,怎么可能赢来精算No.1的名声的?没有PHD教大学,无疑就等于,高考落榜生教高中生,好吗?牛吗?Sorry, I don’t see How.
Monash 大学
八大名校师资最差的学校,PHD率低,老师Qualifications不牛,我对它的师资只用了Clayton校区的人员,但已经差到惨不忍睹。很容易却不愿想象,如果再把所有校区再Average, Monash会不会掉一个级?Monash商学院是一间靠量而不是靠质竞争的学校。
Adelaide 大学
非常有趣的两极现象,它的Commerce School很Chicken,师资很差,但它的Economic School的师资则非常非常好,基本上个个老师都是牛校毕业的,国际化程度高。如果大家钱不多,去Adelaide读经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绝对不会浪费钱,You will get what you pay for!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我不知道Chicago 和UWA有什么联系,但UWA很多教授都是Chicago大学毕业的,整个学校近亲交配严重,没有差也没有突出的科目。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师资PHD率可能是澳洲商学院最高的大学,但牛人少,师资国际化低,近亲交配严重。这样的条件会导致商学院的活力程度低,教学死板,当然换句话讲,则可以说它的教学很规范,这也许是UQ能拿到ACCSB认证的原因。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大家如果真的认真地看看国立大学的师资,大家可以发现明显的断层现象,教授都很牛,而管教学的Lecturers都很次,其中很多Lecturer甚至连PHD也没有,这可是混在研究所啊!能混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他们的聘用根本不是做研究用途的,而是用来糊留学生和本科生,为学校增加收入!各位去ANU的人要想清楚了,不要专看professor的介绍。因为如果你不读Research,你要对付的和要对付你的只是一群没有PHD的教学民工。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不得不佩服它,在墨尔本这个大农村能把商学院搞这样,确实有两下刷子,但因为它在农村,所以它可以说永远没可能拥有澳洲最好的商学院,而且和Sydney的大学的差距将越拉越远。从MBA的排名就能看到此趋势,研究养猪致富还是挺现实的。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Sydney
我一直认为,UNSW和USYD是澳洲最好的商学院,这次Review则再次证明飞鸭直觉的准确,判断的英明。
近年来USYD的商学院收留学生是说得最凶的,钱也是赚得最狠。滥发Diploma使到学校的声誉有所下降,但由此赚得的环境则使到学校实力猛增!如悉尼的金融学校,年龄只有10年,但就这个10岁年龄的School到现在的研究表现已经入亚洲TOP 5,近年来悉大到处挖人,只要是牛的,它都要。它从留学生中赚到的元宝使得它可以Make you an offer that you can’t refuse。其中挖人挖得最多的地方就是UNSW,不少UNSW的教授,都在近年转过了过来,其中甚至包括UNSW的foundation professor Sid Gray 。一个学校的一个科目在校史上只有一位Foundation Professor,也就是第一位Professor,由此大家可以体现Foundation Professor的分量!UNSW就是用这个名誉把不少牛到一塌糊涂的人圈到UNSW,没有这个荣誉,我想Sid Gray也不会从Glasgow放弃商学院校长不做来Join UNSW。Bruce Hall是UNSW的另外一位Foundation Professor(从Stanford挖回来), UNSW挺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的职称!试想一下,如果连第一位Professor都搞腐败,这个学校的名声历史让人听起来会让人多么的不舒服!言归正题,UNSW保不住它的Professor就算了,但它竟然连自己的Foundation Professor也保不住,这证明UNSW的确不够以前这么有竞争力,从师资看来,UNSW好像请不起牛校毕业的教授和学生,有点江河日下的感觉.悉尼,墨尔本的师资是有一拼,而且都毫无疑问地Out Class UNSW。其实说到底,商学院是靠钱砸出来的,学商的人一般是理性的,利益最大化是它们的本能反应。没有钱,教授就走人,有钱,教授即叫即到,对他们说感情是徒劳的。UNSW和USYD在这十年的师资强弱变化再次体现了,没钱就是江河日下的规律。
有钱,几年就砸出世界级的商学院,USYD商学院几年的蜕变,使到它师资合构成合理强盛,国际化程度高,同时让它成为南半球第一所获得ACCSB双认证的商学院,近日USYD的商学院和MIT的商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发展前景欣欣向荣。On the Other Hand,UNSW不仅在商学院,而且还在其他学校也正经历一场人才流失的危机,我近来去UNSW某学校查某牛人的时候,发现他已经不在UNSW, 我对UNSW会继续注意观察。UNSW不用Desperate 的 Effort 去扭转这劣势,那么以后悉尼的双子星,可能就只剩USYD一颗在闪。
失望的现实
另外我发现,澳洲真正有World Class的商学院的School真的很少,严格来说只有悉尼大学有这种Level的学校,如果松一点的话,那么勉强算得上World Class的也只有几间学校的五,六所学校。我在这里真的不禁要赞一下飞鸭,它对学校师资量化的方法非常合理,结果非常能说明问题。通过和美国学校的对比,我们不能发现澳洲和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差距到底是有多大。不过这的确是令人失望的现实。
每个人对每间大学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值和不值,好和不好是永远争不完的话题,感谢大家参考飞鸭的调研结果和几点看法。
我觉得这个作者有点偏激!!!
为什么独尊 悉尼 而扁墨尔本,要说象农村,澳洲就整个大农村,悉尼和墨尔本比,不过是50步笑百步!
我是学商的,想去queensland,有没有好大学介绍??
布里斯本有昆士兰大学和格丽菲思,昆士兰大学好,格丽菲思一般。
谢谢楼上的,可不可以再多介绍一点啊?!呵呵
非要把学校的运作和课程质量硬联系在一起,有点不怎么合理吧! 现在选学校,又不是搞投资,要收购某个学校
楼上的为什么说adelaide的商科不好啊?你了解那个大学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