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闲谈

中国游客纷至沓来 欧洲人惊叹中国人有钱!

中国游客纷至沓来 欧洲人惊叹中国人有钱!

http://news.tom.com ??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中国,一个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却能够使英法产生中国人真是太富了的感慨,但是,正如采访中一个法国店主所问:为什么我却老在报纸上看到许多中国贫困的报道?当中国的旅游团在巴黎的许多奢侈品商店已经可以享受最高级别的关门服务的时候,一个中国人又在英国的约克郡购买了一座中世纪的城堡。
一时间,关于中国人在欧洲各地消费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继富裕日本人之后的又一个神话。
  法国:中国旅游者缔造神话
  走在巴黎最繁华的香榭里舍大街上,中国人的面孔不时地映入眼帘。记得记者在几年前刚到巴黎的时候,时常会有人问我:你是日本人吗?当我告诉他我是中国人以后,店主就自顾干自己的事情,再不会招呼我。
  同为文明古国,法国人那个时候和中国人也有一点惺惺相惜之感,但是谈起最佳顾客,那一定是日本人。同为发达国家,日本人,特别是他们的年轻一代,在欧洲拥有极高的受欢迎程度,因为他们没有欧美游客那么抠门。
  但是,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巴黎声名鹊起。当记者走进香榭里舍大街上的一个奢侈品商店的时候,一位老板问我:你是不是中国人?当记者说明采访的本意后,老板为我不是消费者觉得有点遗憾。但他仍然感叹: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太富裕了。
  这名来自法国南方的老板叫做让·皮埃尔·拉法兰,与现在的法国外长同姓,他谈起2003年一个中国旅游团到他店里购物的情景时,仍然惊叹不已:当时大约有30个中国人到我店里来买东西。我这里主要卖一些西方的经典家庭用品,做工都非常好。我一看人比较多,就把门关上让他们专心挑选。当时,我没有想到他们能购买那么多的东西,从他们的穿着上看也不太像。结果你猜他们一个小时内共买走了多少钱的东西?50万美元。太令我惊奇了。
  记者也为这个数字感到惊奇。皮埃尔接着告诉记者:好多和我做同样生意的法国人现在都非常希望接待来自中国的顾客。因为他们有很强的消费能力。
  但是,皮埃尔先生也有他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有钱,我还老在法国的报纸上看到许多有关中国贫困的报道?前两天的《世界报》(法国当地报纸)还刚刚登过中国农民贫穷的报道呢。
  面对这样的疑问,记者也感到困惑。根据法国旅游局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中国游客到法国的消费额在3000美元左右,而一般的欧美游客到法国的消费额仅仅是1000多美元。该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过去日本旅游者在法国的消费是最高的,但是,现在好多中国旅游团的消费额已经超过了日本人。
  但是,与欧美和日本人均数万美元的GDP相比,刚刚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的中国人为什么能有这么强的消费能力?记者在巴黎的同学吴茜讲述的故事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吴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他的叔叔是湖南当地的一位官员。她曾经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叔叔来巴黎,和他同来的还有当地的一个老板。据说是来法国出差考察。他们来了以后,就成天在宾馆里打牌,对当地的风景名胜都不感兴趣。就是在回去之前的最后一天,他拉着我一起去香榭里舍大街,给家人买礼物,一共买了10块雷达表,五个路易维登的皮包,我现在用的这个古奇的手袋就是他送的,这么一趟下来花了6万欧元。我叔叔还大喊便宜,说他的一个同事上次来巴黎买了比他还多的东西。
  据一位熟悉中国人来法国旅游的当地人士透露,中国人现在有条件来法国旅游的人大部分都是生意人和官员以及一些高级白领。这些人的消费能力都很强,比起来,那些高级白领算是最抠门的。但是,他也分析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好多人来这购物不是个人购物,而是代表整个家族来购物,毕竟,中国人出国还不是很容易。
  英国:中国留学生购置豪宅
  与法国的大批中国旅游者不同,来英国旅游的中国人还不是很多。但是,大批拥入的中国留学生还是在英伦三岛上甚为显眼。
  记者所在的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排名英国高校的前列,但由于英国当地的学校多奉行宽进严出的原则,所以也有许多中国学生。再加上这里各种各样的语言学校,光是记者认识的中国人就有数百个。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的中国人越是年龄小的,消费水平越高。研究生们都按部就班,打工的打工,学习的学习,勤奋好学,且吃苦耐劳。但是,那些在语言学校学习的中国孩子们却在这里刮起了一股消费旋风。
  王,一个来自浙江的18岁孩子,同记者相识于2002年,那时刚来英国的他还颇为懂事,但是,两年后,当记者在曼彻斯特的YES酒吧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当地的一家语言学校念了3年,仍然因为IELTS(雅思)成绩过低,而没能申请到预科。但是,他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却完全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的派头。
  他告诉记者,他和他的湖北女友租住了曼彻斯特郊区的一座2层楼的带花园房子,每天开车往返学校。走出酒吧后,他还非常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刚刚买到的奔驰SLR级跑车,这款车刚刚推出不久,即使在曼彻斯特这样的大城市也很少能够看到。而他的女朋友也开着一款昂贵的宝马7系轿车。再看看他全身上下,一水的HUGOBOSS。他对我说:每个月我和女朋友都要去一趟伦敦购物,曼城的东西太少了。
  曼彻斯特大学的吉米·约翰逊教授也注意到了这一个现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对这一现象感到不解。但是他还是告诉记者:我知道很多中国人现在都非常富裕。我想,英国政府一定会为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来英国上学,而且拥有这么强的消费能力而感到非常高兴。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接着说道:我知道,这些中国孩子的家庭条件都很不错。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商人和官员的孩子。但是,就他们在英国的消费能力来看,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注意加强自己的反洗钱能力了。这种非理性消费对于英国来说,从长远来看,也并不是好事。现在,很多中国孩子因为消费高,自我保护能力差,已经成为曼彻斯特当地犯罪集团的抢劫对象。这样对于英国社会的治安也不是件好事。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部分中国的富裕人士也已经通过自己在英国留学的子女在当地购买豪宅。在伦敦上学的马丽美和记者在曼彻斯特共同上过经济学培训班。她家由于在国内进行房地产开发,在1990年代初就已经成为当地的富豪之一。2002年初,在国内念完大学后,马来到英国读研,面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英国后,最终不能留在当地工作的困惑,她不以为然。因为英国有相关的规定,大约只要数百万人民币加上在英国逗留几年,就可以在当地办理投资移民。


中国外逃贪官带走500亿美元 金融监管存在漏洞
(中国)和讯网   (2005-08-07)
  新华网/孟娜
  2005年初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携巨款外逃,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震动。联想起已有的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高严等人外逃,如何打击贪官外逃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
  北京大学法律教授储槐植5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目前外逃贪官引渡回来的成功案例还比较少,为了解决引渡中的困难和进一步打击贪官外逃需要“多管齐下”。这其中既包括与更多国家签署引渡条约或司法协助条约、国内司法制度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加强舆论监督。
  据商务部一份调查报告,近几年来外逃官员数量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
  储槐植说,中国已和20多个国家签署了引渡条约,和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司法协助条约,但是贪官外逃的主要“目的地国”,比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都还没有和中国签署上述条约,这就给外逃贪官引渡回国带来了很大困难。改善和这些国家在反腐败领域的司法协作还需要国内进一步的司法改革。
  他说,近几年来,国内法学界一直有专家呼吁要减少非暴力犯罪领域的死刑判处。一方面,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另一方面按照国际惯例,死刑犯不引渡,这成为一些外逃贪官不能被顺利引渡回国的重要原因,而如果贪污腐败这样的非暴力犯罪可以不被判处死刑,不少贪官可能不会选择携款出逃。
  “但是国内民众严惩贪官污吏的呼声非常高,还要考虑国内打击腐败的需要,非暴力犯罪领域的死刑判处将何去何从,还需要时间去探讨和实践,”他说。
  另外,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漏洞,也是导致屡屡出现贪官成功携带大笔资金外逃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张肖说。
  她说,目前中国的银行系统无法跟踪记录大笔资金的流向,银行对现金的使用、特别是大额现金的提取和使用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为许多犯罪分子洗钱提供了空间。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也是今后防止贪官携款外逃的重点工作。
  储槐植说,打击贪官外逃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滋生。国家公职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要把“管理变成服务”。而老百姓、媒体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监督公职人员的工作中来。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和上海召开。其中“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是这次法律大会的重要专题,届时来自52个国家的千余名法律专家将深入探讨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方向和新方法。
你给我搞清楚  中国人并不是只有那个人一个。所以你不要拿什么这些东西出来。笑!!!!!


虽然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高了,但是也许在那些外国人眼力只是低素质的暴发户。鄙视成分还是有的。


公款能没有钱吗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