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闲谈

新加坡工作多高的收入才可以算的上中产阶级?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新加坡是一个好地方吗?


那不如10000


我觉得最少8000吧!


靠,我好几个同学一毕业就5000了


那你要看是家庭总收入还是各人收入吧…..按新币来计算如果是各人收入三千到四千就还好….去经济发展局的网站查最可靠….WWW.EDB.GOV.SG….我也忘了….反正是之类的网吧…还要看有没有公积金….比如两个同样是三千一个有公积金的拿回家的是两千四左右但雇主要多给两三百的公积金另一个就拿三千的现金回家给公积金的交税也有回扣如果是家庭总收入那五千到八千吧….有些家庭孩子大了都做工….五个人的收入可以是一万五到两万五其实赚多少是一回事…生活方式又是另一回事…..量力而出就好了…人比人气死人…知足常乐….


至少8千。很简单,供车>1500,公寓>1500,小费2千,就已5千了。


新加坡人比较实在,中国人都比较有钱,眼界也高。。。


至少8千。
很简单,供车>1500,公寓>1500,小费2千,就已5千了。
供车这么贵?上海1500的话,家庭用车也够开销了。
公寓1500倒是很便宜,我同事在上海供房,普遍在2500以上,不过薪水也高。


我同学看了还很困难啊,她phD去一家美国大公司,也才3500起薪


恐怖了~~


我同学,3个麦肯锡, 起薪5000,一个德意志银行起薪6000,几个瑞士信贷,起薪3700,24个月薪水,一个Barclays Capital trading floor 起薪6000,nnd, 全部本科毕业fresh graduate。nnd,当时应该拼老命拿first class就好了
sa 兄,真的假的啊,怎么我们同学毕业都拿了cpa,cfa,做到senior 了才3,300啊?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哦,哈佛哦? 崇拜…


我同学看了还很困难啊,她phD去一家美国大公司,也才3500起薪
我同学,3个麦肯锡, 起薪5000,一个德意志银行起薪6000,几个瑞士信贷,起薪3700,24个月薪水,一个Barclays Capital trading floor 起薪6000,nnd, 全部本科毕业fresh graduate。nnd,当时应该拼老命拿first class就好了


中国人都比较有钱


应该是因为都在金融界混吧, 起薪是要看什么专业的…..


是啊。。怎么fresh graduate的薪水可以5000-6000这么高啊?


应该是因为都在金融界混吧, 起薪是要看什么专业的…..
偶认识一个南大的Master刚毕业时也不过在OCBC拿5K的起薪……


银家上地小流氓学院。…..


刚够一个人用

刚够一个人生存。。。


刚够一个人生存。。。

别说那么夸张,还是有零花的


刚够一个人生存。。。

那倒也不至于吧!
如果节省用的话,1200,每个月还可以存点钱呢!


sa 兄,真的假的啊,怎么我们同学毕业都拿了cpa,cfa,做到senior 了才3,300啊?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哦,哈佛哦? 崇拜…
你怎么知道偶去过哈尔冰佛学院


1200会不会太低了点???
刚够一个人用


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的范围具体是多少,不是太清楚了!1200是新加坡声称的中收入起点!在中国的话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在我国,“中产”首次得到了这样清晰的数字化界定。!6——50这个范围也不小巴!


我怎么觉得这里有钱的人这么多!怎么一张嘴就是5,6千,8千的!至于中产阶级,在新加坡收入低于1000的才算是低收入!从1200开始就可以算是中等收入了!这个市官方的报道,根据新加坡政府称:新加坡超过80%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只能说中产阶级这个范围太大了!


1200会不会太低了点???


几个瑞士信贷,虾米地方??


偶跟mm一样,有时候手头会有点紧


你怎么知道偶去过哈尔冰佛学院
哈佛的另类解说!有点意思!


反正都是强人


工资多少不仅看个人,还要看时运。去年一个学长first class,人称“大侠”,才2500;一个女的连honor都没,在NTUC居然拿3000*24个月的工资。


啊???真的假的???3000X24???


在NTUC不是做cashier,是assistant manager


偶花钱有点厉害。。。


好像跟我一起进大学3年毕业的人中,不少拿到3000+真不知道好好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专业算比较垃圾的那种,认识她4年,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做manager的料


有的人命就是好。。。


在NTUC不是做cashier,是assistant manager
那是因为她的科系好吧?


哇,那我不就变成穷鬼了?!!!!!


专业算比较垃圾的那种,认识她4年,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做manager的料
到底是虾米专业?
不过也有可能人家有背景呢。
我认识一个读Poly的男孩子老爸是吉宝远东的董事会的,成绩也不咋地,毕业了还不是跑去做项目经理


德意志银行


CSFB。。。。我好土。。。DB是德国还是荷兰银行??


工 钱 不 会 白 给 的 ….


原来论坛里混着一帮社会精英,失敬失敬


本科生毕业就可以进入大公司起薪超过5000?  这样的人多半是有来头的吧?? 一般的那有这么高的?我在新加坡认识一博士毕业的才拿4000块啊?我有一朋友的同学,在英国混了一个水货大学文凭,才23岁, 一毕业回国就被一家世界500强(美国公司)在北京的总部录取了,薪水是人民币2万,还免费使用一部车(这在中国是够高的了吧?) ,呵呵,一打听原来人家的老爸是国家的某某部长。


对,是有来头,但不是你讲的那种,我说的那几个人当中,好几个去国Silicon valley实习,同时在Standford交换留学,一个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c Golden Medal, 一个informatics Olympic Gloden medal.基本上全部是国大top 2%.要是不来新加坡,基本上都是保送清华北大的,你要不信,下次我介绍给你认识


介绍我认识认识行不?


对,是有来头,但不是你讲的那种,我说的那几个人当中,好几个去国Silicon valley实习,同时在Standford交换留学,一个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c Golden Medal, 一个informatics Olympic Gloden medal.基本上全部是国大top 2%.要是不来新加坡,基本上都是保送清华北大的,你要不信,下次我介绍给你认识

你的朋友好厉害哦。。。。。。。


看来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就是不一样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学习


对,是有来头,但不是你讲的那种,我说的那几个人当中,好几个去国Silicon valley实习,同时在Standford交换留学,一个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c Golden Medal, 一个informatics Olympic Gloden medal.基本上全部是国大top 2%.要是不来新加坡,基本上都是保送清华北大的,你要不信,下次我介绍给你认识
  照你说的那确实是人才,那就很正常了,他们如果去了美国可能薪水还要高也许。


讨论赚多少还不如讨论可以存多少实在。


所以说, 要比九比同一个水平的, 不同水平, 不同情况, 怎么比?


对,是有来头,但不是你讲的那种,我说的那几个人当中,好几个去国Silicon valley实习,同时在Standford交换留学,一个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c Golden Medal, 一个informatics Olympic Gloden medal.基本上全部是国大top 2%.要是不来新加坡,基本上都是保送清华北大的,你要不信,下次我介绍给你认识
真TMD的亏,我当时没去NOC


那当然了,大学和大学之间差的远了。桑塔纳和ROYCE ROLLS 轿车差多少??


我觉得最少8000吧!

不能买组屋,应该是


看来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就是不一样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学习
如果可以重来的话……………………
我想我也还是进不了清华北大 ………………
高三的时候看着物理化学题解不出来的时候
我就知道了
总感觉 有些东西  勤是补不了拙的


人的一生最可悲的是不能重来.
……………….
……..

最可喜的是不需要重来


我觉得夫妻加起来5000以上就可以算中产阶级了。


我觉得夫妻加起来5000以上就可以算中产阶级了。

你的要求还真的很低啊!!呵呵。。。。。。。。。。。。。。。。。。按你这个算法,深圳起码有超过80%到了中产阶级吧?


你的要求还真的很低啊!!呵呵。。。。。。。。。。。。。。。。。。按你这个算法,深圳起码有超过80%到了中产阶级吧?
首先,我们讨论的中产阶级,和我的要求是两码事,别用这种口气对别人说话。其次,深圳人均收入只有28000人民币/年,不知道你这个80%怎么来的,显然至少有一半人收入不会超过28000每年,也就是一个月500新币。深圳买房子和车也许比新加坡便宜,但是能便宜到哪里去呢?夫妻5000新币可以买一辆普通的日本车,也可以同时买上一套租屋,天天出去吃饭也不是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不是中产阶级,我们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了。美国很多蓝领工人都算中产阶级,你非要以高收入来体现你的要求高,只能说明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首先,我们讨论的中产阶级,和我的要求是两码事,别用这种口气对别人说话。其次,深圳人均收入只有28000人民币/年,不知道你这个80%怎么来的,显然至少有一半人收入不会超过28000每年,也就是一个月500新币。深圳买房子和车也许比新加坡便宜,但是能便宜到哪里去呢?夫妻5000新币可以买一辆普通的日本车,也可以同时买上一套租屋,天天出去吃饭也不是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不是中产阶级,我们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了。美国很多蓝领工人都算中产阶级,你非要以高收入来体现你的要求高,只能说明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看看你写的红色部分,新加坡`家庭收入5000家庭买房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吧?新加坡养车平均下来一个月大约就要花掉一千多新币你知道吗??5k 新加坡家庭可以买车?? 你不是在讲一个神话故事吧??  我建议你还是去骗骗那些没有来过新加坡的国人吧!在中国就讲人民币,在新加坡就讲新币,在深圳只要不是民工  的话95%的家庭都超过了5000人民币比,你知道吗???


这样不如上网找美国的医院,或许有医院愿意减免医药费也说不定……


在新加坡一般的要养一个家庭 4000一个月吧。。中产阶级的话,个人觉得2个人收入7000左右就可以了


其实大家只讨论家庭收入是反映不了真正的财务收支状况的.偶认为必须看人均收入.如果5000$只养夫妻二人自然可算小康中产家庭, 但如果养多一个孩子就不轻松了,养二个孩子就会迟早面临喘不过气的困境来:特别是二个小孩都要自费上大学的话. 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得了大病,在新加坡医保系统这么不健全的情况下,也会有财务危机的.偶认识一个校友夫妻二人早已经月收入过万, 都是经理级人物. 但二个孩子的其中一个生了大病,需要换骨髓,一下子也许要卖房借钱才能够应付目前的日子了. 将来如何还不知道呢!


其实一直都搞不清楚’中产阶级‘的概念。。。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 自然是有很多很多人比我们挣的多, 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比我们挣的不少。。正所谓’比上不足,不下有余, 知足常乐吧‘。。。楼上说的挺有道理的。。但是5000这个界线好像低了点。。。只要是夫妻都上班,两个人的薪水加起来很容易就超出5000了吧。。


首先,我们讨论的中产阶级,和我的要求是两码事,别用这种口气对别人说话。其次,深圳人均收入只有28000人民币/年,不知道你这个80%怎么来的,显然至少有一半人收入不会超过28000每年,也就是一个月500新币。深圳买房子和车也许比新加坡便宜,但是能便宜到哪里去呢?夫妻5000新币可以买一辆普通的日本车,也可以同时买上一套租屋,天天出去吃饭也不是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不是中产阶级,我们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了。美国很多蓝领工人都算中产阶级,你非要以高收入来体现你的要求高,只能说明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讲得不错。
很多人都是眼光太高,当然论坛里也有很多人是变相炫耀。
不过我郁闷的是新加坡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下带来的长工作时间,让人得不到足够的放松。比以工作节奏快著称的日本还夸张,但生产价值却低得可怜。
基本上3K/mth以下薪水的筒子们都是做长时间劳动的吧?


,看看你写的红色部分,新加坡`家庭收入5000家庭买房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吧?新加坡养车平均下来一个月大约就要花掉一千多新币你知道吗??5k 新加坡家庭可以买车?? 你不是在讲一个神话故事吧??  我建议你还是去骗骗那些没有来过新加坡的国人吧!在中国就讲人民币,在新加坡就讲新币,在深圳只要不是民工  的话95%的家庭都超过了5000人民币比,你知道吗???

calm down, calm down.. 大家都是交流一下个人意见。。 不用这么激动吧。。


买车,红牌,七八百就够了。。。


奶爸,,,,,,,,,,大名远播,,,今天见到真身鸟。……


是公公。。。。公公滴马甲。。。


是公公。。。。
公公滴马甲。。。
偶没嫁给米儿子,,,,,8 叫米公公……


买车,红牌,七八百就够了。。。
嗯,奶爸平时很喜欢玩汽车模型


香香叫我爸爸。。。不是公公滴。。。。。


香姐素偶三姐偶8素她老婆//


真滴牙。。。小小滴红牌。。。好便宜。。。


新加坡养车平均下来一个月大约就要花掉一千多新币你知道吗??  我建议你还是去骗骗那些没有来过新加坡的国人吧!在中国就讲人民币,在新加坡就讲新币,在深圳只要不是民工  的话95%的家庭都超过了5000人民币比,你知道吗???
好好计划就可以。cpf每个月20%,也就是1000块,这个钱可以用来买房子,一般组屋房屋贷款也就1000左右。1000块用来养车,你还剩3000呢,抛去吃穿买东西,怎么也能省下几百一千的(年底还有花红不是?)。
你以前说80%,现在改口说不是民工的95%,我不知道你如何得到这些数据的,可以查到的数据是,深圳人均收入不到29000人民币一年,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人收入低于2500人民币一个月。
最后一点,你用5000人民币来等价5000新币的购买力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深圳的房子和车不会只有新加坡价格的1/5吧,所以5000人民币的家庭在深圳可能只能勉强供一套房子(我看都困难)。
最后我再次提醒你,新加坡人均收入只有36000新币,很多家庭都是一个人在赚钱,养2-3个人,所以一个年收入6万新币的家庭算是不错了。


我还是不同意你的观点,cpf 里的钱我看是不能够随便用的,因为退休以后还有几十年要吃饭,你要是工作的时候都用里面的钱的话退休了就没钱了。
新加坡这里有几个人不用cpf买房子?房子本身是不动产,比现金好。
而且,一个月1000块 养车还是不够,你不可能买了车不用吧?
一辆日本车10年平均下来一个月的各种费用大约800多新币,1000多包括了其他的杂费,汽油等等费用,就算你1200好了,你还剩2700作为日常开销呢。
   最后提醒你一点,别忘了在中国也有年终奖的,一般来说比新加坡的企业 来的要大方些。
我想深圳人均收入里面已经包括年终奖金了吧,什么叫一般的说,你能给点儿数据么?
还有,中产阶级不是你定义的,请你去参考新加坡税务局的报告,年收入超过5万新币的有几个人?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薪水没过3万新币的我都挤入前80万人了。新加坡的人均收入是36000新币一年,这是个城市国家,接近这一收入的人都可以被算作中产阶级。


好好计划就可以。cpf每个月20%,也就是1000块,这个钱可以用来买房子,一般组屋房屋贷款也就1000左右。1000块用来养车,你还剩3000呢,抛去吃穿买东西,怎么也能省下几百一千的(年底还有花红不是?)。
你以前说80%,现在改口说不是民工的95%,我不知道你如何得到这些数据的,可以查到的数据是,深圳人均收入不到29000人民币一年,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人收入低于2500人民币一个月。
最后一点,你用5000人民币来等价5000新币的购买力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深圳的房子和车不会只有新加坡价格的1/5吧,所以5000人民币的家庭在深圳可能只能勉强供一套房子(我看都困难)。
最后我再次提醒你,新加坡人均收入只有36000新币,很多家庭都是一个人在赚钱,养2-3个人,所以一个年收入6万新币的家庭算是不错了。

我还是不同意你的观点,cpf 里的钱我看是不能够随便用的,因为退休以后还有几十年要吃饭,你要是工作的时候都用里面的钱的话退休了就没钱了。而且,一个月1000块 养车还是不够,你不可能买了车不用吧? 估计怎么也要超过14000以上。 新加坡的家庭(以4人为标准,两个是小孩)一般的月收入都超过8 千了才会考虑买车的,低于这个收入的不会有人去买车的。所以说新加坡中产阶级的定义我个人认为要家庭收入超过8000才算。
    我说深圳80% 家庭收入超过5000人民币那是把民工都算进去了。在新加坡要维持一个稍微舒适家庭每个月的支出差不多就要花掉 4千以上,所以5000收入还体现不出新币的价值来。 如果有超过5000新币以上的收入的话多出来的钱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我定义新加坡中产阶级在月薪8000以上。
   最后提醒你一点,别忘了在中国也有年终奖的,一般来说比新加坡的企业 来的要大方些。


中产相对于小康吧,年收入高过5万的确实比较牛比了


其實很多新加坡人的收入不高  , 低於五千以下  , 可是又養車又請女佣 , 有它的需要也有 “好斂” —– 炫耀的成份……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不同吧  


楼上的别人说的年收入是指得一个家庭,不是个人,所以不算多。   85楼所说的只是你个人的观点,我想同意你说的人不会很多的,唉!每个人的标准还真的不一样,没办法。反正按你的算法我早就是中产阶级了 ,我还真的没意识到这一点:)不好意思!


中产阶级的定义因地而异。一般的标准是拥有资产,例如房子,但资产并未达到产生价值的程度。新加坡来说,政府定义8K为组屋上限,可以看作是中产阶级划分吧?严格来说私人房产才是真正属於你的资产。以40万左右的最低私人房产来算,月公约1500到2K,普通车月供+使用约1200到1500之间。比较有质量的二人生活费约2千到3千左右。这里就5千了。如果不考虑任何积蓄的话,5千的确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但是如果考虑保险退休金儿女父母出国旅游再进修之类,8千我认为是下限了。关于各阶级的划分,建议各位看看美国人写的CLASS,格调这本书。PS,流行的国内RMB购买力大概是一美元>四美元,折合一些,一新元在新的生活质量大概相当于2RMB在国内大城市。


偶觉得在新加坡至少也得家庭月入过8000$吧。政府规定8000~10000$家庭月收入就只能够申请买执行共管公寓(EC)而不能够买组屋,超过10000$就连EC也不能够申请,只能够买私人房产了。
所以必需有能力买私人房产和汽车(动产与不动产)再加教育、医疗、保险和旅游开销及有余钱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才够格称为中产阶级吧。不然就只是小康家庭罢了。
新加坡政府并不愿意别人称之为发达国家的。他们也明白与真正发达国家还有许多方面的差距。

补充:据统计,在新加坡,大约只有20%还不到的家庭是拥有私人屋子的,至于住在里面的就更少了。因为有许多人是响应政府号召买了私人屋子做投资收租的。自己还是住在组屋里面的。私人屋子也有许多是外国屋主的。
但是就组屋来讲,政府是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政策,超过80%的人拥有政府组屋。不过,这些组屋屋主(从一房式到六房式)的经济状况相差很远,无法都算小康家庭,更别说中产阶级了。


   楼上的别人说的年收入是指得一个家庭,不是个人,所以不算多。   85楼所说的只是你个人的观点,我想同意你说的人不会很多的,唉!每个人的标准还真的不一样,没办法。反正按你的算法我早就是中产阶级了 ,我还真的没意识到这一点:)不好意思!
我们讨论的是中产阶级,不是讨论个人的生活需求,所以我并没有兴趣知道你的收入,你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地。从我第一次跟你帖子的时候我强调过这一点,这并非一个“每个人的标准还真不一样”的问题。如果按照你说的8000计算,新加坡400万人,恐怕中产阶级不会超过20万(国家税务局的资料),对于一个比较城市国家,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问题是需要讨论的,我觉得我楼上同志的发言就挺有说服力,他的观点也是8000是下限。


是呀!新加坡有山猪、狮子供楼上打猎用的。


希望别争别吵,有话好好说。大姐觉得偶们都先得明白这个概念:
所谓中产阶级首先得有产(不动产与动产),光是个人收入高只有cash或车子而没有自有房产是不足够的(充其量是只能够算入高收入阶层)。
但是政府组屋严格来讲是政府资产,百姓只是买了90多年的住用权罢了。HDB才是最大的发展商兼建筑商兼管委会及大房东。个人或屋主谁都无权过问自己房子及小区环境的维修保养和建设。要不要翻新也是政府才能够决定的,不象私人屋子是由屋主及管委会自己决定的。即使你还清了所有组屋贷款,地契也只是給你一份拷贝文件。原件仍保留在HDB那里的不能够做抵押用。只有私人屋还清贷款就可以从银行那里拿回原始地契还可以做抵押用途。HDB也随时可以根据他们的条规来收回你的组屋(并不是你只要还得起供款就一直可以拥有的)。所以偶认为必需有私有房产才算拥有不动产。
如此看来,中产阶级在新加坡还真不多了。可能少过20%的人口吧。其他多数都是小康吧。但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也都这样啊,大量的财富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美国更是这样了。在美国也有多数人是不买房只租房的,因为他们随时会换工作换地方,买房的只是亚裔多,及想安定下来的家庭。而且在美国大多数地方的拥车拥房的开销远不及新加坡来的高。但他们的日子能够潇洒来过(多数人银行里面很少存款)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社会福利制度和养老、医保制度的完善。
相比较而言在新加坡,政府再三重申不考虑完善基本社会福利制度(说是不要养懒汉?!),百姓养老主要要靠自己理财做投资,大家的存款额就需要很高了。买车和私人屋也更要仔细考虑了,所以许多高收入者根本也不觉得自己可以潇洒过日子,日后养老还得找个有医保的生活费较低廉的地方去呐。日本银发一族也是有许多人是退休后在泰国或阿根廷、墨西哥养老呢!
可能有些人是把政府组屋也当做自有房产来算了,变成只要有车有房还有余钱投资股票债券就都算中产阶级了。但如果不把小孩的教育费用和自己的养老医保费用也算进去,那样得出得结论当然也会很不同的。


嗯…..不知道為何樓上的要委屈自己來這個    “不 發 達 ” 的國家 呢 ?   


嗯….偶老公的主管月入上萬 , 單身 , 住三房室…..他的朋友月入兩三千住五房室   , 還要養老婆和小孩 ……..不過有的人早期買的房價低  ,  而且地點不同也有差異  ……..


我们讨论的是中产阶级,不是讨论个人的生活需求,所以我并没有兴趣知道你的收入,你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地。从我第一次跟你帖子的时候我强调过这一点,这并非一个“每个人的标准还真不一样”的问题。如果按照你说的8000计算,新加坡400万人,恐怕中产阶级不会超过20万(国家税务局的资料),对于一个比较城市国家,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问题是需要讨论的,我觉得我楼上同志的发言就挺有说服力,他的观点也是8000是下限。

   看来你的中文好像不行啊:) 别人说的8千 是下限你还没看懂?? 别人的意思就是说在新加坡家庭月收入起码要超过8千才能算是中产阶级, 下限的意思你看不懂啊???呵呵。 看来我的中产阶级的标准和大多数成熟一点的人士看法是一样的。
       你说新加坡家庭收入超过8千的不超过20 万,(根椐国税局资料),这很正常啊, 你觉得很奇怪吗?新加坡的中产阶级本来就只有这么多 ,你还真把新加坡当成是什么发达国家了:)


楼上的, 还有很多美国人在非洲呢,那他们为什么要去呢??你去问问他们啊???  不要老是想到钱,有些事情比钱重要,你的想法有点幼稚。


组屋里面…有的住5房式但供屋供的脸都青了…却有些有钱人躲在2,3房里…


这有啥好讨论滴~真是幼……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过头~


不是讨论不讨论的问题而是衡量一下自己在新加坡的位置和水平


方大姐说得很有道理


灭啥好衡量滴~74靠薪水吃饭滴都塑打工仔……美国硅谷裁员滴时候那么多百万富翁不一下都软了么……


我是穷人。。。


灭啥好衡量滴~
74靠薪水吃饭滴都塑打工仔……
美国硅谷裁员滴时候那么多百万富翁不一下都软了么……
如果他们在大崩盘前就把公司股票卖了一部分套现,就不会脚软了。。。。 不能够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理啊!理财大忌!

所以个人财务管理和投资还是很重要噢!“人不理财,财不理人”啊!

打工仔好好理财做投资也是可以晋身中产阶级的。不理财当然不行啊!
如果理财投资得当,还可以升级去做大老板当资产阶级呢!


管他是中产还是小康,自己开心就好。比来比去,徒生烦恼丝


楼上的,我都说了别争别吵了!有道理好好说才有人听得进啊!茶馆的祥和风气可别被破坏了!希望大家讨论问题时都对事不对人,保持谦谦君子风度。
如果有谁是个高阶主管的话,一定知道该如何从容应对资历阅历尚浅的下级人员吧?更该懂得如何妥善处理不同意见和看法吧?如果参与一起乱骂一气,不就与那些低阶的人没啥两样了吗?!
网络中难免会有不同意见者,不懂无知者,不懂又要装懂者,甚至是叫骂挑战者。特别是这个网上的少不更事者居多。有主管风范的达人一定会沉着处理,不会自乱阵脚参与进去搞到自己情绪大变心情大乱。


是呀!新加坡有山猪、狮子供楼上打猎用的。
我看你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 你以为我说的美国人去非洲是为了打猎?打猎哪里打不了啊?(不过新加坡是没的打就是了)美国人在非洲就不会是工作啊?在新加坡的老外也挺多的,你以为别人老外是因为喜欢新加坡才来新加坡啊,你就别太自以为了,老外基本上都是国外总部派来的,一般的干几年就走人,你懂不懂?  你这种人还真的喜欢打听我是为什么来新加坡的呀?告诉你好了,我 来新加坡那是公司业务的需要, 本公司在新加坡有很多新加坡雇员,解决了一些新加坡人的就业问题,也给新加坡政府增加了税收,我们公司一年给新加坡交的税都是 几百万新币了,新加坡政府是热烈欢迎我们公司在新办分公司的,我过来是作为管理人员来的,明白了吧??


ssgg777可以介绍一下你们的公司给大家吗?我们都对在新加坡的中资企业感兴趣..


如此看来,中产阶级在新加坡还真不多了。可能少过20%的人口吧。其他多数都是小康吧。但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也都这样啊,大量的财富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美国更是这样了。在美国也有多数人是不买房只租房的,因为他们随时会换工作换地方,买房的只是亚裔多,及想安定下来的家庭。而且在美国大多数地方的拥车拥房的开销远不及新加坡来的高。但他们的日子能够潇洒来过(多数人银行里面很少存款)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社会福利制度和养老、医保制度的完善。
相比较而言在新加坡,政府再三重申不考虑完善基本社会福利制度(说是不要养懒汉?!),百姓养老主要要靠自己理财做投资,大家的存款额就需要很高了。买车和私人屋也更要仔细考虑了,所以许多高收入者根本也不觉得自己可以潇洒过日子,日后养老还得找个有医保的生活费较低廉的地方去呐。日本银发一族也是有许多人是退休后在泰国或阿根廷、墨西哥养老呢!
fanglinsg说得很好,不过偶觉得”是不要养懒汉?!”实在是天大的借口,或者谎言.其实政府是没资格这么做而已.北美西欧国家毕竟经过几百年的资本积累,吃几代都够,不一样的.新加坡充其量只是亚洲的新兴经济体而已,离发达国家倒真有一段距离,并非政府谦虚.


ssgg777应该可以去置顶的那个帖子里介绍他和行业和他的公司,如果他乐意的话。这帖是专门讨论中产阶级是由的啦,别离题了。


再有,我觉得中产阶级的定义及范畴应该是经济学及政治学搞出来的名堂吧。每个国家的具体标准划分也会有不同的差异的。希望哪位达人可以給大家详细讲讲。就我的个人常识而言,这中产阶级还不是你自己说自己是就是了的。光有财产还不算的(充其量只算高收入或暴发户),还得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才行。具体表现是关怀社区建设、常做义工慈善、参与社区普选等等。所以中产阶级这不仅仅是个经济上的用钱就可以衡量的标准和范畴。据说当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超过30~40%人口比例时,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面貌就会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一个人有了家庭孩子,买了私有房子,就一定会格外关注自己的私有资产会不会升值或贬值。而房地产的升值变化是跟你的邻居和社区密切相关的。象如切那边经常闹上法庭的邻居就影响那边房子的升值了。但多数有房产要供的人是不会闹事的。大家会集体推选一些愿意尽义务为社区服务的屋主做为自己的代表来管理建设整个社区,这就是普选的雏形。当多数人成为中产家庭安居乐业后,这种普选意识推广到整个城市和整个国家时,独裁和动乱就显然没有市场了。这是为什么许多国家重视关注并致力于培植中产家庭的原因吧。如此看来,李光耀当年用“居者有其屋”的HDB方法让百姓都为房子忙碌一生而不愿分心搞政治的高招显然是很管用的。但就因为HDB是政府机构而不是屋主普选推荐的属于自己有罢免权的社区管理组织,所以多数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及公民意识很难建立。私人房产的屋主比例又少过20%,实际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就很难形成什么大气候了。新加坡政府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高层的官员从来不敢标榜新加坡是什么中产阶级社会了。光是搞普选这一项就不够格啊!至于低阶搞的中产统计数字不知按什么标准如何计算出来的,谁都只好一笑置之了。


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的范围具体是多少,不是太清楚了!
1200是新加坡声称的中收入起点!
在中国的话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在我国,“中产”首次得到了这样清晰的数字化界定。!
6——50这个范围也不小巴!

大姐觉得这位网友也是混淆了中等收入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划分与界定了。“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肯定不能够等同于中产阶级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恐怕连楼主自己出的题目也看来是混淆了这二个概念了。
其实有人说得很对:个人有各人的活法,只要生活大体上过得去,活得开心就好了,中产不中产其实也没啥好计较这个名份的。
所以呢,名份是别人給的,生活是自己过的。真的只要自己开心、家人也开心就好了。


我觉得8千不见得就是一个标准,私人屋还是租屋也不是标准,真正要看的是拥有多少净资产,还有就是生活方式和水平,我以前公司两位同事都是vp,两家收入都差不多,家庭月收入两万,都住在hdb,一个大巴窑的5房,一个bukit batok的双层租屋(10万元装修),两家都有车,一家房子供完了,一家才买,他们应该是属于中产阶级,特别是生活方式,消费档次,每年去欧洲之内的旅游,等等。不过他们也住hdb。另外还有一个高级建筑师,月入5千,老婆housewife,有私人屋,买屋的头期款是家里人给的,住在姐姐的空公寓里,自己屋子出租还贷款,有车,他也算中产阶级(家里有钱)。
个人认为家庭(没有足够净资产的)收入最起码上万,或者拥有50万净资产的家庭(不一定要高薪,可能月薪4千左右就行了)。不一定要住私人屋,但是要有相当的教育成度和生活品位。
家庭月收入8千不一定就够,(双职工拿8千的大有人在,这些人不少也住hdb,生活的不见得舒服)还看你有几个小孩。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社会结构被分为富裕阶级,低收入阶级和中产阶级,其中中产阶级是最为广义的。 美国曾有定义3-10万美金年收入为中产阶级,这包括了95%的人口,新加坡和美国一样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有文章指新加坡中产阶级占90%…
算算也差不多,新加坡月收入中位数S$3500左右。消费又不算高,住房并不直接影响收入,调查也显示新加坡服装消费是全亚洲同类城市最低的。 也可以得到扣除衣食住基本消费外的可支配收入其实占了总收入的大部分… 所以各位只要不是吃不起饭,又不认为自己是富人,就都呆在这个阶级里面啦….


应该说中产阶级的产并不指不动产。 实际上欧美很多国家只有30%多的家庭拥有固定房产… 中产阶级这个名词是以经济为划分的社会阶级名词,指的就是可支配财产为社会中层的人,和他的消费活动没有关系…


怎么觉得许多网友也都还是混淆了中等收入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划分与界定了。“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肯定不能够等同于”中产阶级”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收入高的每月花光光的”月光族”如果没有置产(指不动产),自己生活再豪华,没有一份关怀社区或大众的心,充其量只是中等收入阶层,无论如何也算不到中产阶级去的吧?!


中产阶级绝对和受教育层次及生活方式有关啦~
这两个是必要条件嘛……


我的想法非常之简单,要么做穷人,要么做大资,绝不做小资,这里面很多朋友都是小资思想,呵呵,不过也不错啊


阶级不是以收入来论的;而是以社会地位来论的;

拿着高薪的小职员地位上比得上薪水稍次的manager么…

薪水的差别来自于行业和个人前期的投注…

但地位的差别则来自于后天的经营…

哈哈…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