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转:在美国,学生这样“小升初”

大家有没有看到纽时中文网的文章,介绍小学升初中,非常的低压力,而且好玩,新加坡还没出生孩子,那是你们的未来吗?看全文请到:http://cn.nytimes.com/education/20130914/cc14k12/摘录:……..今年五年级的Alex在夏天就进入了“小升初”的阶段,他和同班同学们没有小学毕业考试,也没有制作毕业纪念册依依惜别,因为一个暑假过后大家都会在同一所初中再见。虽然没有升学考试,家庭也没有交赞助费或择校的烦恼,不过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小升初”的顺利过渡问题。为此,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做了些特别安排,至今我所得知的有:1.初中学校的老师到小学给五年级生们介绍情况;2.五年级生到初中学校参观体验;3.五年级生的家长到初中学校参观,和校长等老师见面,听情况介绍,并有释疑解答环节;4.就初中生会遇到的一些敏感问题开展对家长的讲座。……..小学大部分课程在Home Room(自己班的教室)上,班主任是全科老师,除音体美之外所有课程都是班主任负责授课;而从初中开始就有点像上大学,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教室由不同的老师讲授。Alex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铃声,第一遍铃响是提醒学生离下课还有7分钟,第二遍铃响是下课,学生们有4分钟收拾东西转课室,第三遍铃响就是下节课的开始。Alex说下课铃一响,各班同学涌出教室,再也不像在小学那样,去音乐室、体育馆或操场都会排成一列,跟着老师前往,而是各自抱着文件夹课本什么的,走去自己的教室。

要是外国人看, 中国连小升初的考试都没有呢,划片入学, 肯定也大赞,中国的孩子压力真小.
你还是不了解美国啊

“小学大部分课程在Home Room(自己班的教室)上,班主任是全科老师,除音体美之外所有课程都是班主任负责授课”
这条可是刚刚被这里的爸爸妈妈们批评得体无完肤.

你是说好的学区房被富人占尽吗?这也不可否认。但我一个朋友虽然不大富有仍然想买好一点的学区房,也没看到她难到哪里去呀。
而且人家12年级的设计是为了什么呢,肯定不是为了增添难度吧?

去看看纽时报中文网上的美国学生要考上各名牌高中有多么的困难文章,你就不会在意这篇文中的东东了!

我也注意到了。有利有弊吧。全科老师的思想应该是全人教育,华德福好像就是如此。既然学生要掌握那么多科目,没有理由老师不是全人,只管专科,至少小学不必要。如果学生看到老师什么都懂,更有理由学好每一科。利是这个老师真博学,弊是赶鸭子上架。

看看这2篇文章后,你再来谈吧!1。谁说纽约没有学区房http://cn.nytimes.com/education/20130606/c06school/
2。中学竞争激烈纽约小学生争进培训班http://cn.nytimes.com/world/20120830/c30tutor/

被审核了。再发一次。
“小学大部分课程在Home Room(自己班的教室)上,班主任是全科老师,除音体美之外所有课程都是班主任负责授课”
“大部分”指的是公立学校,私立小学很多都是一科(或两科)一个老师。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学习私立小学的经验,改变公立小学的“全能老师”体制。关于美国“teach all subjects”和中国“teaching profession”的讨论正在美国网络上进行 ,正反双方各持己见。相信不久后就会拿出一套有美国特色的改革方案。
英国,  澳洲已经开始了改革。以下摘自英国《每日电讯报》。

国内也在‘改革’,去年在大连了解到的一个学校是9年制的,小一的语文和数学是一个老师教。。。

  全科老师! 不是私塾吗?
  不专不精,这样的小学谁敢上?

老师的homeroom系统
我的学校就是
从2005年开始
好多年了~~~
作为老师
非常喜欢这个系统
我自岿然不动
学生们走起来
皆大欢喜~~~

游客

看到 男人如树 在10楼的点评,想说两句
其实看美国啥都好的人,往往是不在美国生活,只能看到表面
就如那些没在新加坡生活的人,不也觉得新加坡的教育非常好,哪怕陪读,哪怕妻离子散也要来这里读书吗?
就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远处的草地才最好:lol

如果你不想进入好学校,在哪里都会很轻松。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