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房屋】驳论:HDB三年涨40%

(蓝字为楼主拙见)组屋的保值和长期稳定上涨是可以期望的,但暴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很多网友误读本楼主的观点,不得不,加粗加亮放在第一行,以示清白呀。此文为驳另一网友40%的预测文。

引用自:shichengati
新加坡HDB(组屋)处于大涨的前夜

中国新移民们,你们的可能对于新加坡HDB(组屋)有很好的印象。因为媒体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人有房,安居乐业的新加坡,因为以前的中国新移民基本上经过几年奋斗就可以轻而易举买到4房、5房,因为中国还在向新加坡学习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北京白领普遍成为房奴地时代,中国新移民却毫不费力地在岛国欣然安居。所以我们看到一般一对20多岁大学生夫妻一结婚就有钱买下HDB(组屋),这在北京已经不可思议了。本人(狮城阿嚏,http://blog.sina.com.cn/shichengati, shichengati@sina.com)已经在新加坡经历了几轮经济,股市和房市起伏,直觉和经验告诉我始自于2009年5月的新一轮HDB(组屋)上涨,将使很多新移民在新加坡安居的梦想成为泡影,新一轮大涨就在眼前。
“全文给我的感觉是您基于职业本能的主观臆测和期望而已。没看到经验分析,直觉而已。”

让我们先追溯新加坡HDB(组屋)房价历史。你可知道,在70年代一个5房室的价格只有平均3万新加坡元,80年代平均11万,90年代平均23万,到了2009年第二季度,这个价钱已经是38万了。换句话说,从70年代到想在大约30年,新加坡5房室HDB房价平均涨了10倍。从90年代末金融危机到现在,房价虽然有波动,大致说来,目前(2009年二季度)的平均HDB价格和96年相当。从1990年年初到1996年的高点,HDB价格指数从33.6涨到了139.9,6年时间整整涨了4倍!和中国北京03年到09年房价涨幅有一比。所以,新加坡也曾经经历过疯狂的时候。以三房式组屋为例,《联合早报》计算了屋价和大学生起薪涨幅的差距(9月6日 联合早报)。本地组屋屋价过去30年飙涨30倍,大学生的起薪平均只涨2.7倍,父母担心子女未来连组屋都买不起。  
     ■70年代,大巴窑三房式约8000元,大学起薪1000元,屋价是薪水的8倍。
  ■80年代,宏茂桥三房式约4万元,大学起薪1600元,屋价是薪水的25倍。
  ■今天,宏茂桥三房式约27万元,大学起薪2700元,屋价是薪水的100倍
过去10几年,新加坡收入在增长,房价虽有起伏,却变化不大,在大部分新移民承受范围内。但是狮城阿嚏认为过去10几年可能是新加坡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历史可能将不再重复,接下来的形势不容乐观,新一轮大涨一触即发。

“单纯数据会带来误解,需要一定的解释。

70年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精英,他们的收入远高于平均收入。到了现在大学生的收入已经在平均线上,甚至平均线下了。这就是数据失真的地方。
65年独立是新加坡人均年平均收入1119美元,到80年代中期6000美元,90年代达到15000美金,到2001年已经突破25000美金。
现在在看房价70年代8000元,80年代的4万,现在的27万。
看到了吗?其实收入与房价比并没有提高很多,同意我的观点吗?”

首先是人口快速增加。从97年的到3.796百万,到2004年达到4.166百万,7年增长37万。而到2008年则有4.839万。从2004年到2008年,4年67.3万。人口增速加快。增速让很多新加坡人都瞠目结舌。比一比现在的地铁的人群和8年前的地铁的人群你就直观感觉这几年究竟增加了多少人。而这新增人口绝大部分为新移民。新移民中大部分应该为中国人。他们正值旺年,拖家带口,有着巨大的住房需求。政府要实现650万人口的新加坡,所以移民趋势不会改变,甚至会加快。有人说新加坡住房都已经饱和了,其实绝对不是,而是需求空前,只是有有些人还在申请绿卡,有些人还没有存够钱,有些还在观望,需求目前还没有突然释放,但是会有大家一窝蜂买房那一天的。(HDB一家一套,如何一窝蜂)但是那时房价早就高高在上了。长期看,新加坡HDB(组屋)房价将长涨长升。”我同意房屋价格长期趋势是稳定上涨的,但这与暴涨没有任何关系”

再看供应。本人实在不理解缘由,目前HDB(组屋)的建设速度已经大大降了下来。从70年代到2000年,每年HDB建造大约2-3万组屋,而2001年到2005年,5年仅仅建了55135间组屋。2006年,只有2733间,2007年,新建5063间。从2000年以后,每年这么点供应量,根本赶不上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不要说这几年每年10多万的人口流入。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在中国这几年的建房速度一直加速,而新加坡却选择了减速,本人并不清楚缘由,或许金融危机后的新加坡确实需求减少了。但是如果这几年还不加速,将后悔晚已。每年有10万人的人口增加,大概可以折算成5万家庭。(数据失实,新加坡08-09家庭数增长约1.8万户)可是只有不到1万HDB新房供应,只够满足20%,供需已经失调了。这种不平衡,将导致部分新增人口无法生存。更令人忧虑的是这几年HDB(组屋)新房越来越追求所谓品质,逐渐脱离的开始给老百姓低成本建房的初衷,一开始就定价很高,这就决定了未来转售市场只涨不迭(高品质组屋也是顺应人民需求,组屋就一定是70年底3房那种吗?不敢苟同。达士岭组屋是样板地标,不是一般组屋。最近的剩余组屋售价并不高,
http://property.zaobao.com/pages6/hdb091001.shtml
看一下这个链接吧,联合早报10月1日。马宝山说的。)。还有一个趋势是2000年后房子面积缩水了,90年代的5房大多120多平方米,而目前只有110平方米。当然这并不影响房价,但是会使一些稀缺的老的大户型得到追捧。(户型与面积每个人看法不同,主观感觉喜欢新式设计的比较多)
最后看政府态度。近期,有新加坡高级官员频繁暗示,房产是新加坡人一生最大的资产,政府有义务让它保值增值。(觉得的主观曲解,保值是将长期稳定升值,跑赢物价指数,和暴涨没有任何关系)9月3日,国家发展部长马部长说:“当你购屋时,请把它当作为老年和未来所作的投资。当你年老了,屋价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那么你退休后,我们就会想方设法让你套现,以房养老……所以这是给予人民的最佳福利。”还有,HDB(组屋)估价这两年也是水涨船高。估价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认可的价钱。所以最终结果是要新移民掏腰包来支撑房价,这其实长期对于土地资源短缺的新加坡是有好处的。同时也能够鼓舞新加坡人士气,赢得新加坡人地支持,但是对于后来人,这确实不折不扣地掠夺。后来人要不得不辛勤工作更多年来实现前代人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梦想。这是一班快速列车,机会将稍纵即逝。下一趟到来,又不知道是哪个猴年马月了。90年代的新加坡人买房也很吃力,为什么历史不能够重演?
让我们预测一下未来几年的新加坡房地产特别是HDB(组屋)市场。首先,北京上海这些巨型城市仍然会引领中国房地产而继续攀升。北京的房价尤其是低端房价将全面超越新加坡(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19f510100e5rh.html)。这些新加坡的新移民将不再有能力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一类城市置业,中国人更多的将涌向新加坡,更多人选择加入新加坡国籍。中国房市泡沫使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感到新加坡组屋可以承受和合算。而在新加坡,2009年下半年伴随经济回升,HDB(组屋)将不停创新高,全年涨10%应该没有问题。2010年,估计世界经济形势会一片大好,新加坡的新移民,尤其是06-08年来新加坡那批中国新移民逐渐羽翼丰满会蜂拥买房,推高房价再涨15%。2011年,赌场建好,世界范围内尤其亚洲新泡沫酝酿,新加坡的情绪会兴奋起来,这时HDB(组屋)会随着私人房产达到狂热阶段,再涨15%,形成顶部。所以,从2009年到2011年,3年组屋涨40%是可以预见的。届时,很多中国新移民会被挤出HDB(组屋)市场,追悔莫及,到达忘房兴叹的地步,就如现在北京无房户一样无所适从。之后,政府才会出台政策,通过打压,调整移民政策和增加供给来终结这轮牛市。由于近几年的新移民推动这轮上涨,目前房价低的地区涨幅会高于市区,HDB(组屋)涨幅会高于私人房产。到2011年年底,届时Queenstown和大巴窑的5房室将普遍超过68万。但是价值洼地Jurong地区将涨幅惊人,狮城阿嚏估计Jurong East的5房室会达到58万和Clementi价格靠拢,Jurong West尤其是Boon Lay地铁站附近的5房室会达到惊人的50万。(对您的预测简直是无语了,HDB是有收入限制的8000元。按找你说的68万元算,首付10%,2.8%年利率,30年还款,每月月供2550,算30%家庭收入,要求家庭收入达到8500元,这还是大巴窑的价格。)我只能说你的预测建立在大家都加薪100%以上。
正如本人在“新加坡Jurong(裕廊)HDB市场分析”(http://blog.sina.com.cn/shichengati)的那样。新加坡Jurong(裕廊)HDB将成为这一轮急涨的先锋。届时Jurong Lake的概念将被进一步炒作。Jurong这轮上涨将主要由近几年成为PR的中国购房者主导,中国房价的上涨已经使他们别无选择地在新加坡购房,新加坡西部最后一片价值洼地将逐渐被填平。奉劝各位新移民现在仍然是买房的好机会,够首付就出手,买不起大房的可以考虑小房子,买不起市区的可以考虑偏远的,千万不要不出手或者等攒够钱再说。本人知道在2009年9月金融危机刚见好转的今天就去预测三年后费力不讨好,但是这却是本人作为老移民实实在在的多年经验和直觉的结晶。关于更多新加坡和北京房地产的分析,请看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chengati。
转载请注明出自新加坡狮城论坛 http://bbs.sgchinese.com/,本贴地址:http://bbs.sgchinese.com/viewthread.php?tid=2348138

(希望多些客观分析)


欢迎这样的讨论文章


刚需,是涨的硬道理。


………… 请问哪里的4房19万??????? 连WOOD LAND的都涨到30多万了。 即使是新的房子榜鹅,发售价也在26万以上,高层的要28到30万。
新增人口10万, 家庭不只是5万,  一般很多都拖家带口从中国带老婆老公,即使是他们就互相组合家庭,至少是7万个家庭。
你也太死板的看待那8000的顶线了, 以后会变的,就比如10年前5000薪水好多啊, 现在看来就是普通家庭。


还有,数据脱离了 社会状况就没有什么可以说明的了。
70年代,大学生1000薪水,,   那时大学生好值钱啊,才多少大学生,就2个大学, 那时POLY毕业很牛啊,就2所POLY。 那时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
80年,大学生薪水1600?? 80年代 鸡饭才多少钱,1块啊, 那时薪水1600 不是白领,高层??
今天, 新加坡有4所大学,5所POLY, 还有很多外国大学留学回来的。  现在的大学生比不了80年代的POLY毕业,现在的POLY也比不了当时的ITE毕业。


3年内涨价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也觉得3年涨40% 有点忽悠人了。。。。。 3年涨那么多,那应该没有什么能比投资房产风险低,回报这么高更好的投资了吧…
当新加坡政府是吃干饭的呢??? 公民都去买新组屋。。 然后卖掉。。。 政府能建那么多组屋卖吗????
就算政府限制每个家庭可以申请2次新组屋.40% 的涨价,只要在3年内折腾一套新组屋,再买个自己住. 我看3年内比上班赚的多….

涨那么多的话, pr 都随便找个pr 回国结婚(为了以后离婚快,方便) ,然后回来买房子. 然后离婚… 卖房子…. 3年折腾一个来回.40%的利润…  就算现在买的再贵砸锅卖铁也投资呀….


个人认为这个分析文章缺乏理性。
不可以直接把新加坡的房屋市场和北京或任何一个别的城市比较。别的城市,有整个国家的内部需求作为支撑,可新加坡的组屋,09年的上涨,是靠外来移民推动。热的快,却没有持久的推动力,那冷的也就快。
所以3年40%的增长预计不科学。会稳步涨,但不会是这种简单的数字累加。
政府对组屋的控制很严格有效,无论价格还是买卖条件。试问,如果未来几年新加坡的生产力增长和经济增长缓慢,缺乏动力,那还有多少外国人来呢?有多少会乐意购置房产呢?到时候恐怕就不是涨40%,而是会不会降了。所以还是让我们来希望新加坡经济复苏,需要大批的外国人才吧!
呵呵,我买过房子了,所以立场是和楼主一样的,希望大涨,可是不能白日做梦吧!


望山兄,我可是和你一个意见的,文章是我转载的,蓝字才是我写的。呵呵。


http://property.zaobao.com/pages6/hdb091001.shtml

看一下这个链接吧,联合早报10月1日。马宝山说的。按道理你是行内人,应该很清楚呀。

新增人口10万,包括拖家带口了。新增家庭数就是1.8万,除非你说统计局数据错的,那我无话可说。


是的,单纯数据会带来误解,需要一定的解释。

多谢你的解释,你的解释正说明房价不可能暴涨。

70年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精英,他们的收入远高于平均收入。到了现在大学生的收入已经在平均线上,甚至平均线下了。这就是数据失真的地方。

65年独立是新加坡人均年平均收入1119美元,到80年代中期6000美元,90年代达到15000美金,到2001年已经突破25000美金。
现在在看房价70年代8000元,80年代的4万,现在的27万。

看到了吗?其实收入与房价比并没有提高很多,同意我的观点吗?


我其实早就给那篇文章定性了,根本就是一个水贴,没有丁点价值。之所以要发在投资理财,只能说他要么就是误导,要么就是在闭眼做着发财梦。


如果很多人知道房子能从2007年初到2009年初,2年时间暴涨30%,估计很多人都会去买吧。
所以讨论很没意义, 外面世界变化很快,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拿经济危机,大多数人觉得房子会跌10%以上,结果呢,房子在金融危机时候只跌了0.8%,后来涨了1.4%,后来又涨3.5%。
所以如果没个季度都涨3.5%,3年后涨个25%到30%不是问题, 可是谁知道3年后事情。。。


还有就是,不一定是收入和房子成正比, 是10年左右,收入和房子都会稳步增长,可能成为正比。
比如说吧,我07年出,收入2000多,09年了薪水只涨了10%,也就200多。 而房子涨了30%。 怎么都不成正比。还有很多朋友,碰到金融危机, 薪水减10%,而房子也不掉10%。

统计数据,几乎都没实用价值,比如, 剩余计划中房子,是说17万起,而有多少是可以买得到的这个价格的。别说17万,现在30万的4房都被抢疯了。  看看早报的报道吧, http://property.zaobao.com/pages6/hdb091014.shtml
很多地点是1间房子30到90人抢, 跟政府说的数据17万比较,很多房子是有价无货。 有货的很多人抢。大多数人都要失望


有点意思!


过去10年里,新加坡人的薪水没有增加


单纯从数据来预测房价,对于中国或者新加坡这样的政府强势国家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东西是需要仔细揣摩的,报纸的话信一半就好,也许一半都不能信。新加坡经济到了一个瓶颈了,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当政府认识到房子并不仅仅是居住的需求,还可以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的时候,也许房地产就是一个突破口。看看亚洲这么多地产经济成功的例子,地产经济非但没有给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而还大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财富也随着地产经济的发达而成倍的增长了。我觉得新加坡也意识到地产经济的好处,部长的话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似乎很多人还不是很明白。其实我们老百姓做的应该是顺势而为,保守点的做法是先解决一套自住的房子。


看来你对新加坡缺乏认识,至少是深刻的认识,请LS的看看马部长的讲话,他的大白话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不要质疑政府的能力,政府没有做的只是他不想做而不是没有能力做。HDB最近几年有跌过吗,即使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HDB估价有跟随着经济走势大跌过吗。总有人拿N年前的数据来讲,此一时彼一时,历史的数据不能说明将来的,现在经济危机没有结束吧,可美股都上万点了,从历史数据看是不可能的。HDB不跌,个中原因,马部长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房子是新加坡人最大的财富,政府就是要保障国民财富的增长,这么直白的话我相信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是听得懂吧。居者有其屋,马部长也讲了啊,没钱可以买小的吧,地点不要盯着热门地点吧。政府又没说人人都要住5房,人人都要住地铁附近。这个世界发展的太快,小老百姓只能做的是顺势而为


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当然观点就不一样。


19# sxgr

等你拿到房子了,再来评论价格.  没有经历过买房的, 光看数据等于纸上谈兵.
那个数据是BTO,  一般要等3到5年. 而且价格对于新房来说并不便宜, 214-260K,  看楼层.你买来装修,准备个30K, 也快30万了, 但关键不在这里. 因为新房是便宜过市场价格的, 只有公民可以购买.
而且限制很多,5年内不可以卖, 并且,卖掉后,要归还房子卖价的20%(除非升级). 真觉得你幼稚. 你是看市场价格,还是看看,BTO价格. 如果你是公民.就去买BTO,等3年到5年. 如果是PR,没资格买,还要租房.
我手头很多人要买房,  今天刚和一对夫妇去看房. BUKIT PANJANG,  BLK167,  4房, 估价34万8,  屋主要3万现金,一共37万8,  今天他们都出了2万多现金了,出到将近37万了,人家都不卖. 今天,带他们看房,前后来了6对夫妇. 后来,我们打算去看541房子, 还没看,打给屋主已经卖了. 上礼拜带他们看了义顺, 海军部, 文礼房子, 都超过32万,   是4房, 不是5房,  5房现在都40多万. 看来你还活在梦中….  不知道市场早变了.


现在连BTO都很难买了, 一个房子都10个人抽签, 机会只有10%.   看看最近的价格, 最近生意真难做,有很多屋主敢开50K到100K COV,  我当时就告诉对方卖家中介, 有人出100KCOV,  我把我房子也卖了.拿100K COV我早跑了,不会呆这里了


新加坡目前HDB的房价已经超出购买者的负担能力了,政府也没有打算调高买主的收入顶限,意味着HDB会推出更多的新租屋让买主申请,所以HDB转售租屋的价格会慢慢的走下坡,历史证明不要在最高价的时候进场,因为你会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为什么房价高,还这么多人买?因为房租太高,又怕房价越来越高。
国内房价更高,老百姓更买不起,房价还不是屡创新高?年初俺是看跌的,没想到不跌反升,刚需啊!还有国人的经济实力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新移民很多人的腰包还是很鼓的,又从来没经历过房价下跌,买起房子毫不手软,令人佩服。


很快你们就会看到房价下跌了。


跌吧跌吧,大家都指望着大跌呢,连LS的阿三都认同跌


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千古不变。


你给的数据是SENGKANG的BTO中,不是榜鹅的新发售BTO,其中的一个项目,你再找找其他项目。 数据我再清楚不过了。
我给你个数据,你自己看 http://news.omy.sg/News/Local%2BNews/Story/OMYStory200908130410-82678.html
好像你头脑是怎么的, 我再和你说榜鹅,发售价也在26万以上, 你发那个SENGKANG的。


二手市场普遍是比新的贵, 都和你说了,现在市场太热了,很多屋主乱开价,搞的生意不容易做,象几个月前,COV才1万左右, 条件不好的COV0,甚至低过估价, 随便都卖出几间,现在动不动COV, 3万,5万,你觉得有多少人会付。 很多人买房,不管估价的, 最重要的是COV, 我也希望COV跌,如果现在有BUKIT PANJANG 4房COV低过2万,我很多顾客马上就买了。 他们估价大多都能接受36万左右。如果一套房,现金只要1万多,早买了。


最新的消息,  昨天BUKIT PANJANG BLK167成交,4房,10年的房子,11楼,靠近总站。现金加估价365,000。 3个月后HDB TRANSACTION 就可以看到了。


COV多少成交啊?


BLK167, 他们COV, 出了2万3.


还可以哇。不是很贵,交通比较之下方便。


3年内涨价 10 – 15 % 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是不会 超过 20%。 长期看还是会涨的, 呵呵
从 99年 – 09年 (现在) 房屋涨价几乎 100 – 120 %了


是因为要新建地铁线吗?
新建的地铁线好像在senja road 那边


新的地铁在TEN MILE JUNCTION对面,就是昇松超市对面, 修在地下,有4个出口,有一个在SENJA 后面,有一个在靠近巴士总站的BLK185后面,TEN MILE 那边也有一个出口。
所以现在那边卖房子的很少了。 新的屋子BTO, SENJA GREEN,已经被抢完了。 所以现在那边很多卖屋子的要不低层,要不离地铁远。


你知道的好清楚!居然连几个出口在哪里都知道啊。。真佩服!Senja后面,是BLK6*开头的组屋吗?


Senja Road 那边最靠近的几座是601到610, 其他大概走5分钟以上, 而625到631,走WOODLAND ROAD下去大概要10分钟内。 500多号从533到545都是很好的位置。 可惜啊, 最近我提到的这几个地点都几乎没有人卖房子了,都知道那边要修地铁, 那几个出口,是SMRT寄最新地铁图给BUKIT PANJANG的家庭, 很多人都收到了,所以他们不卖了。 卖的人比如BLK 541,居然开口现金5万,少过3万没得看房,结果呢,还是卖出去了, 真好奇成交价多少。3个月后就知道了。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