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 打仗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撤退? 很多资质不错的小孩应该变笨一点了, 拉多点差距也不应该从孩子下手阿,费解阿
从明年开始,公民在为孩子报读小一时若遇上得抽签,将比永久居民获得多一票!
也就是说,公民的孩子将比永久居民的孩子有多一倍的机会被抽中,进入名校或是受欢迎的邻里学校。
公民与永久居民的待遇会逐渐拉大,教育部今天发表文告宣布,永久居民在小一入学时,不但比公民少一个被抽中的机会,从2011年起,连续两年,小学至初院的学费也将增加,上调的幅度介于每年216元至444元。
李显龙总理于9月15日在南洋理工大学所发表的演说时,透露会逐步拉开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国人的待遇,以反映出作为公民的责任和特权。
在现有的小一报名体系下,在某些阶段,若申请人数超过学校的学额时,学校会通过抽签分配学额。目前,无论是公民还是永久居民都拥有1票。
不过从明年开始,公民可获得2票,也就是说,公民将比永久居民在抽签时,有多一倍的机会为孩子在心仪的学校获得学额。国际学生则仍可继续在第3阶段登记报名。
这也不能算是政府拿孩子教育玩呀。。。新加坡政府当然是保护自己的孩子比较重要呀。。。。
不是公民的父母可以选择送回自己的国家呀。。
国内不是本地户口的9年义务教育也都交高价呢。。差别比新加坡对待外国孩子大多了呢。。。 何况是跨国家的问题呢。。。
[quote]这也不能算是政府拿孩子教育玩呀。。。新加坡政府当然是保护自
是的哎,我们南京的孩子要是想在上海上个好一点的学校,借读费就是天文数字,何况还是跨国的教育,不是人家公民,还想跟人享受一样的,本来就不现实嘛…
我同意楼上的说法。
想当初我读书的时候,因为不是在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每学期要交借读费,比学费+书杂费 还要多。而且那个还是在自己的国家,只不过是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城市而已。
新加坡政府当然要保护新加坡人啦,难道说正常情况下父母会把自己的财产给外人,而不给自己的儿女么?
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处在新加坡人的立场,我想你就能明白了的。
而且,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 要想不低头,可以,那就不要站在这个屋檐下了咯。
还有,千万别把这个问题夸大,不要说什么“拿小孩的教育来玩”,哪里体现政府拿来玩了?别人只不过是改变下政策,给自己的子民多点机会而已,哪里来的玩之一说?
楼主啊,放平心态吧。如果你是家庭成员 (公民),那么你可以任意为之;如果你是客人(PR / Foreigner),那么就只能“客随主便”了,是不可能“越主代袍”的。
用个不太合适的例子就是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哦,还有一点,本人不是新加坡公民,但是理解新加坡政府的做法。
身在异乡为异客,遇到国家政策调整,尤其是移民政策调整是件很正常的事,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应对。新加坡从缺丁少员到人满为患,恐怕还会有更多的调整措施慢慢出台。
在别人家的地盘了就只能守人家的规矩了。
人家也可以说,不喜欢你就走人了,发牢骚其实感觉也没什么大用处。
在别人的国家就是这样。很多国家经常调整移民政策。今年赶上新加坡政策收紧,参加AEIS考试的很多中国孩子都没有入学名额,受影响的孩子和家庭很多很多。但是,身在国外是这样的。所以,很多人衡量是否出国考虑的仅是薪金,其实,有很多成本是无法考量的,不能和在自己的祖国相提并论。也只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了。毕竟新加坡是新加坡人的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