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午5点到7点,芳林公园(牛车水附近,地铁可坐到克拉码头站),
向新加坡教育部要求不要削减小六会考母语比重的请愿会在这里征求公众的签名,
请支持!请转告你的朋友!
今天的早报头版:
《黄永宏保证 教育部无意降低母语在小六会考中重要性》
在下星期二,李显龙总理也将召开记者招待会,针对整个事件阐明教育部的方针。
今天在芳林公园的活动将如期举行,妈妈们有空的话到场支持呀!
我的身份没问题
10年前就拿到PR了
我孩子的英文也远远好过华文
是最好的班英文最好的孩子
我的孩子不回中国
但是我孩子也有好好学习母语的权力
我刚去过芳林公园
晚一点发些照片上来
现场情况怎样楼主来说说啊。
谢谢你!:)
不知道为什么
手机里的照片导不到电脑上
这方面我笨得紧:L
口头汇报一下吧
我是5点半到芳林公园
人挺多的
但没有我想象和希望的多
主要是比较单调
除了签名没有任何的活动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
来签名的除了很多老人(以前的华校生)
也有不少年轻人
我在签名的时候
听到旁边讲话的是两个NUS的大学生
“我们是关心母语教育的一群人,坚信母语或任何语言,不论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甚至英文都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公平的对待。 我们热爱母语,就像热爱我们的母亲。”
这是发起人的标语,用汉、英、马来、淡米尔四种语言写在一块小小的牌子上。
真的是挺小的
我觉得“甚至是英文”这句话用得不好,呵呵
看见很多新闻记者
还有老外在拍照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
这也算得上新加坡一件不大不小的历史事件
我很高兴我曾参与其中
为我热爱的汉语
真可惜,这个帖子我看到的太晚了。
真可惜,错过了。
首先,通报一下,总理已经说了,不会调低母语在小六会考中的比重,芳林公园之行,还是有点价值的。
张老师说得对,我也认为当局并不想传承中华文化,对Z-F来说,最好是来个种族融合,形成一个新加坡族,好过继承华族文化传统。但是新加坡民间,特别是一些华校毕业的老人,反而有对中华文化强烈的依恋。语言是人类精神存在的家园,这不是什么浪漫的说法,而是客观事实。我女儿就是在用跟我不一样的语言在思维,但是我不希望她对自己出身其中的文化毫无感情,跟我们没有任何交集,但是也只能努力维持她这一辈了,如果她继续生活在这里,或者以后去英美生活,她的孩子9成9是香蕉。不过呢,我希望她能回中国去读大学,以后回中国去生活,呵呵。
不过我觉得李先生的语言能力没什么好让人笑掉大牙的,正如张老师所说,掌握双语非常不容易。其实不光是语言问题,人的资质、精力有限,很难同时做好很多事情,一个人只要在自己主要的领域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PS,张老师好像已经是新加坡籍啦,要离开这种蛮夷之地,回到我们中华“上邦”,似乎不容易吧。
回复 4# 小飞猪
可惜我有事没去,等着看你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