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调查你认为房市在降温新政后的走势

多选投票 | 公开投票参与人

(新加坡讯)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ZF今天早上宣布更多房市降温措施,措施包括:   从今天起购买私人房屋或私宅地皮,若3年内转售,卖方须交印花税。   申请第二套或以上的房贷,金融机构的房贷借贷比率顶限从现有的80%降低至70%,而支付现金也从目前估价限额的5%增到10%。   国家发展部表示,虽然私人住房价格涨幅在最近三个季度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房价的涨幅仍高达11%,住房价格已经超过了1996年第二季度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国家发展部称,如果需求保持强劲,ZF会增加明年上半年的土地供应。   另外,建屋局宣布,购买非津贴组屋的公众必须住满5年才能出售、出租和购买私人产业。   此外,一旦购买非津贴组屋,必须在六个月之内出售其私人产业。
  ZF也表示,他们会继续关注房地产市场状况,在必要时会采取更多行动。


应该添加2条个人意见:

新政对股市中长期利好,对论坛中长期利空….


比较关注的是降温之后大家的购房计划会变化吗?


一旦购买非津贴组屋,必须在六个月之内出售其私人产业。
这个就确定了拥有私人产业的不能拥有组屋??
看来resale组屋会稳住。


政策来的真快呀,看着房子跳价吧。


什么时候的新闻呀,在哪看见的,请LZ给下出处


早报上有看见:http://realtime.zaobao.com.sg/2010/08/100830_05.shtml


像我们这种组屋买来已经快7年了,准备再多买一点的人,算是好消息吗?


我来试着解读一下ZF政策吧

1. 从今天起购买私人房屋或私宅地皮,若3年内转售,卖方须交印花税。

必然抑制短期倒卖倒买的炒家,但普通大众房地产投资多属于5-10年的中长期投资,相信对普通大众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2. 申请第二套或以上的房贷,金融机构的房贷借贷比率顶限从现有的80%降低至70%,而支付现金也从目前估价限额的5%增到10%。

申请第二套房贷,借贷利率从80%降到70%,也就是投资者需要多准备10%的现金或CPF,如果是买现成的公寓,这个措施绝对会对很多人的购买计划造成影响。不过相信对new launching project影响不大,因为新项目是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20%的头期,过后的10%是等地基建成之后才需要支付,大致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筹款,对于有能力购买第二套房产的人,相信一年的时间准备10%的还款应该不是大问题。而支付现金从估价的5%增到10%,影响应该不大,对于第二套房产,拨出minimum sum那部分之后,有足够CPF的人本来也不多。

3. 购买非津贴组屋的公众必须住满5年才能出售、出租和购买私人产业。

个人认为这条才是杀 手锏。从供需来看,本地人如果卖了房子肯定还会再买,总体来说对市场供需不造成直接影响。而年轻公民符合申请条件的,有BTO可以选择,所以对二手组屋的价格造成最大波动的,相信还是PR.  而肯出高价COV的PR, 大多收入中上,而且很多人的计划是买了组屋之后的几年内随即投资私人公寓,但现在随着该措施的实施,相信有很多人会直接放弃购买二手组屋而转向购买中低档私人公寓做为自住。

4. 一旦购买非津贴组屋,必须在六个月之内出售其私人产业。

之前ZF已经一再严打非法出租组屋,而之前的规定是如果一旦同时拥有组屋和公寓,必须自住组屋三年,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拥有公寓的人再购买组屋的本来就少之又少,所以个人觉得这项措施影响应该不大。
   
ZF的这系列措施的出台,的确把ZF的态度充分表达,HDB就是给普罗大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绝对不是可以利用进行投资牟利的工具。我觉得此条例一出台,还有更大的作用就是促使中等收入的PR转公民。虽然也有5年的MOP,但公民至少还有津贴拿。而且ZF表明会缩短BTO项目的建筑时间,也给申购新HDB的公民增添了很多信心。


等3个月再看市场对政策的消化怎样


还有一样会影响房价的是ZF将会推出更多新房子。


组合拳,看不清,太复杂了


以你的情况,现在住宅方面先平着,不需要做任何动作,
唯一防备是房贷上浮超过2.5个百分点,能否持守?是否值得持守?

如果钱多喜欢玩房子的话,玩商铺吧~不会被打击


签的是3年固定利率配套,3年之内持守是没什么问题的,本来计划过几年再买套组屋的,看来不行了,不过政策变来变去,以后如何也说不准
以不变应万变


对经济旺,就卖公寓买组屋;经济差就反向行之的套利公民,这个政策也是把双刃剑。


利率要涨,大量组屋推出,经济复苏失去动力,
产业价格飞涨,
ZF频频出政策限制,多少因为自己也有点心里没底。这泡泡可千万不能破

个人觉得风水轮流转,产业不可能一直走高的


对呀, 对于商铺大家持什么看法, 经常看见有一些广告, 好像大家都没什么兴趣。


看来玩组屋还是满危险的,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给套进去了。


新加坡ZF心里没底?
您就看走眼了~
新加坡能有今天,就是得益于一个强势的ZF!
并且未来始终操控着、平衡着

请看:
建屋局控制着所有组屋,通过控制地皮进而控制私宅投放量
移民厅控制着外来人口的进出,进而控制着人口
银监会监控着银行
税务局、公积金局看着国人的钱袋
人力部控制着雇主使用外劳

这么多杠杆握在手上,哪有掌不住舵的?


    这个我同意!


回复 20# 老鼠爱小米

    哇哈哈….


为啥对论坛利空呢?
不少人买不成房子了,都不来看这里了?


    这个是的….

我最近不少回帖谈到关于HDB推出更多新房的问题… 看新房量都可知组屋房价近期要触顶了….

组屋市场HDB是唯一操盘手… 把敛财和调控一把抓,是HDB得拿手好戏….

什么‘ZF不会让房价下跌’这种都是一厢情愿的话….


    就没那么多问题了….


等大家都有兴趣时,就迟了……


回复 17# flyheart

    你说的商铺是工业厂房之类还是商店?最近的房价高涨,这些厂房也是一路凯歌,投资前的功课必不可少,我琢磨了几个月,已经放弃了。


目前结果出乎我意料哦….

大家觉得组屋会升,公寓会跌……….


组屋不清楚,新加坡私宅市场还是比较透明少水分的,价钱总体还是有上涨空间的,而且新加坡私宅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投资的,随着国内地产政策收紧,很多游资会逃来新加坡的,私产还是会涨,Tanjong paga那个ALTEZ,有几层全部是中国人买的。。。我的看法是组屋会跌,公寓年底到明年中保持平稳或者缓慢下降,明天第三季继续起


    新加坡这次收紧政策也有部分原因是被迫的…

中国收紧政策导致资金外流… 香港月初也收紧政策….. 市场当时就猜测新加坡也将要同步收紧….

今天算是个应验吧… 如果新加坡不收紧,区域逼出来的热钱就会进来新加坡,引起大问题….

现在也算是把水位落差拉平了…. 外国买家还是会买,但是炒家就要计算收紧后脱手和升值的问题…


组屋和私宅都持稳一段时间。
1,私宅的人不可以买组屋,可能转向买私宅。所以,买私宅的人增加了。
2,想先买组屋,再买私宅的人,因为需要5年时间解套,可能觉得时间太长,转而直接买私宅。买私宅的人增加了。
3,有组屋的人,现在有条件买私宅,原本打算买了私宅,在高价位卖了组屋,等组屋价格跌的时候买回来的人,不卖组屋了。这样组屋的屋源减少了。组屋价格短期不会降下来。
4,有组屋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买卖一套组屋条件那么严格,就选择暂时持守目前的组屋,组屋屋源进一步减少,价格也不会下来了。

这样的结局,
对于组屋市场,短期出现惜卖惜买的局面。
对于私宅市场,反正组屋市场的门堵死了,一门心思在这个市场。但是3年内的印花税影响了卖家。所以惜买的局势多一点。


新加坡投资移民门槛也提高了,但对国内的中产阶级和富人来说那区区200多万算什么,国内现在要出逃的贪官有钱多拿得出那些钱的太多了,新加坡对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没看现在中国买家都快要超过印尼人了么。。。


2012年,大量私宅涌入市场,世界末日就要来临。


同意你的分析。转售组屋房源会大大减少,组屋价格短期反而升高。私宅购买人群将缺了已经拥有组屋想再购入公寓同时拥有组屋和公寓的这批潜在买家,价格稳定升幅略降。具体如何要看市场反应了。


中国,印度有钱人可以来新加坡捡便宜房,萝卜、白菜随你挑。


大家对于SIBOR和相应的商业银行房屋贷款利率的变化,有什么预测呢?我预计会升啊。


看四季度GDP,如果还是10%以上,小李应该发愁通货膨胀了,Sibor就应该会升1个点


二手组屋市价肯定会跌,因为进场的人会大量减少,供应量的减少不会低于需求量的减少,所以结果还是供大于需;

权衡同样买五年监,买新房还是二手房,人们倾向买新房;因为买二手房作为过渡的人,无论是公民还是居民,占大多数。

本人去年底进场,60几万的五房买在绝对高位,转手政策从一年改到三年又改到五年,只好做好被套五年的心理准备。

本人保守估计,二手组屋价格(尤其是4房5房的大型组屋单位)六个月内会跌30%。即今天50万的四房,会在半年内跌到35万。较小的二房三房会比较抗跌,因为总价较低,市场上比较走俏。

信不信,走着瞧。


房价跌是肯定的了,新加坡这么小,ZF很容易控制。

ZF今年已经出台了两个房改新政,ZF的决心可见一斑。要是房价再涨,就再出新政策了。

新加坡ZF的效率还是不可小觑的。


呵呵,真的那么跌,就天下大乱了,最多COV少一点而已,价钱还是那样,涨的慢而已·


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跌了30%。


我的看法是组屋跌,公寓涨。

新政对组屋的出租影响很大,可用于出租的组屋房源大大地减少,组屋租金会上升继而推高私宅租金。

0.租金上涨,逼迫有能力购房但犹豫不决的租房者去买屋子,组屋或私宅二选一。投机者因有租金保证有利可图但只能买私宅,私宅需求提升。
1.对无房者来说,现在买公寓好过买组屋:首付差不多,公寓能随时卖掉/3年监;可随时**转买组屋而反之不行;可整套出租;符合长远生活品质提升要求。
2.对一套房的人来说,组屋居住者居多而其中大部分人住满5年或将近5年,有能力买第二套者必然买私宅,能力较差者会放弃提升组屋转而提升到私宅,私宅需求增加。
3.HDB和私宅各有一套者,有良好租金收益撑住,只要利息没有大幅度提高,持守就不会有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被迫抛售市场就会稳定,就会继续赚取租金而惜售。就算新政导致房价下跌,3,5年之后新政就会变成旧政了,死扛者仍有看到曙光的一天。
4.新政给对有二房三房者,应是利好:过去了的时间就是今后的金钱。
5.PR更愿意买私宅了,因为HDB是pr才可以买的。坏处是如果退掉pr就必须卖掉hdb,而私宅就不必。
6.HDB可能会回调一些,但已买了3,5年的人应该会留着不卖等收租金(如果有私宅或有能力再买私宅的话;没能力的话似乎也不敢卖!)。短期可能对私宅有影响,进场者/退场者,三思。


别危言耸听, 国内就是这么搞的。

新加坡发展房地产对其经济害处远大于好处。


没看懂,啥意思?

1. 购买非津贴组屋的公众必须住满5年才能出售、出租和购买私人产业。
2. 一旦购买非津贴组屋,必须在六个月之内出售其私人产业

这又是5年内不许买卖租私人产业,又是半年内必须出售私人产业。咋理解?

第一条是说,组屋必须住满5年才能买卖租吗?

第二条是说买了组屋,必须卖掉私宅吗?

这个私人产业指啥呀。

如果买了组屋就必须卖到私宅,那就是说组屋,私宅不能同时拥有?是从现在开始,还是以前的也算?

这两天我咋木看明白


回复 9# conniesisu

Ai, 我本来的打算落空了,也是,组屋不是投资工具。。。当时不愿等所以先买了公寓,看来要换就要加倍努力了!谢谢!!


建议lz增加一项: 租金是涨还是跌?

另外,任何选项都不应加理由,因为投票的人投某项的理由未必符合该选项所给出的理由,如果两者不匹配,投票结果有点可能会误导网友。


个人认为预测组屋会大跌的估计是不够有说服力的。尤其举例预测5房会从50万跌倒35万的更是难以令人信服。需知组屋价格组成为 估价+溢价,估价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大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是不会大跌的;而溢价才是会受到影响的灵活部分,所以溢价从5-6万跌到2-3万是可能的。从50跌到35,降幅达到30%,不太可能,跌幅6%就差不多了。


说明一下个人观点:

我投的是resale组屋跌…

我知道投升的人看法是愿意出售的人少了,购买的人还是会购买…

我的看法是,

组屋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市场,因为1户限制1套… 宏观上来说,房源,并不会减少… 减少的是换手率…

换手率是房屋涨价的主要根源,因为每次交易,必须要加上利润… 这和你每次跳槽,薪水会上涨一个道理… 不让你跳槽了,并不会多出或少一个岗位… 除非像私宅,你可以买超过一套….

同理,组屋总量并不会减少… 有些人被限制卖出,同时他也不能再买入… 也就是,明天你看到市场上少了一套组屋,同时也有户买家5年都不会出现….是相互抵消的… 相反组屋数量在增加….

但是买家会减少… 如果市场上有50%的买家是有能力同时可以购买组屋和公寓… 现在他必须只能做1样选择… 这是肯定会被削弱的…

另外,我也投了公寓下跌….

理由1, 买家减少了… 2选1的买家,还是有不少会选组屋….

理由2,资金减少了… 有一部分组屋拥有者,手里是有现金准备购入公寓的… 但这个5年MOP,会使不少这类该进入房市的资金被迫冻结…

理由3,供应量增加了…. 07/08购地发展商,很多都计划今年开盘… ZF也持续加大土地供应…

wingtai主席说的发展商6-9个月窗口,恐怕都没有这么长… 新政肯定会给他们加大压力…


    这个是的…

发帖的时候想,既然是降温措施,应该会有网友疑惑怎么有升的选项….

写了理由是画蛇添足,不写大概很多人就直接投跌了….


同意你对租金上涨的看法,若真是如此,就太好,嘻嘻!


个人观点:HDB微跌之后,还是会走高的。新政主要是安抚本国国民的,PR不能算。可是推出的那些BTO的房子价格没见有多低,如果转售价和BTO的相差不多,你愿意多等几年吗?


有银元的朋友,还是看市场,该出手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太复杂了,很多人受影响。能肯定的是组屋和私宅的租金都会涨


支持这个看法


刚才电视里采访专家,也估计持稳中微升。
其实,组屋的估计短期是不会跌的。但是cov会有所收敛。
1,二手组屋房源一定会少。
以前很多人会卖掉组屋,提升公寓。
现在他们要考虑考虑了,因为轻易卖掉组屋,就买不回来了。所以他们会选择买公寓,保留组屋。
所以房源会少。
2,买组屋的人会增加。
很多人在现在房子飞涨的时候,
比较现金,会干脆先买公寓,等有钱的时候,再买一套组屋投资。
可是,现在如果先买了公寓,就不可能再买组屋了,除非政策的改变。
所以,这部分人会先买组屋,住满5年后,再买公寓。

所以,持稳一段时间。组屋cov稍微下降。私宅稳中微升。


那不是在说ZF的政策是反效果?;P


这是什么砖家?第一条,很多人卖掉祖屋才有钱人买公寓,如果祖屋不卖,就没钱买公寓了,这样看来公寓买家变少。第二条,还是公寓买家减少。
按照他的逻辑,结果是公寓下降,组屋上升。。


ZF的逻辑观念是很强的….

如果紧缩政策出了根本逻辑错误,那问题就大了…..

今天房地产股普跌情况看… 市场分析师应该都计算出对房地产不利了….


房源是不会变少的…. 每年,5年期新房会投入resale market,房源数量只有不断增加….

所谓‘房源变少’指的只是买房一两年,又想卖房的人… 这其实不能算房源… 因为一套限制令下,他卖掉组屋,会变成房屋需求者,又可以买多一套… 这其实不叫增加房源,只能叫增加流动性…


回复 42# ITProfessional

拜托,我这么说居然还危言耸听了,新加坡人有房子的比没房子的多,价钱要大跌的话,你看新加坡人会不会放过ZF


说得好


[以前很多人会卖掉组屋,提升公寓。
现在他们要考虑考虑了,因为轻易卖掉组屋,就买不回来了。所以他们会选择买公寓,保留组屋。
所以房源会少。

size=2]平凡又平凡 发表于 30-8-2010 22:33 [/quote]

这点我一直看不太明白.
有组屋的五年后才能买公寓,原来的组屋到底能不能保留.


有组屋的5年后能买公寓也可以同时拥有组屋


3. 购买非津贴组屋的公众必须住满5年才能出售、出租和购买私人产业。

五年内不能出租是指整套出租吧?
其实ZF也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环境而变化的,如果接下来几年经济危机,房价大跌,ZF就可能出炉相反的政策


    5年后,谁知道?3月到现在,政策已经变了2次了。
今天真是热闹透顶啊!很多人的计划被打乱了。最惨的是,万一pr到期不能renew了,只好低价卖房。
大家大概要观望一阵了,中国一线城市还是在观望。


这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拜托,我是说房价高对新加坡没有好处。房子是用来自己住的, 如果不是吵房, 只有一套房。 对新加坡人来说,房价跌有什么影响??他们是自住啊,房价只是表面的东西。

除非他们在吵房啊。既然是吵房,房价跌了,他们赔,也是应该。
因为房地产要是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的话,迟早会出事。


   分析的好!good point….


看了昨晚的电视新闻吗?马宝山的新闻播放后,主播采访了一位专家,让他预测走势,他的看法是公寓年内价格还会上涨10%-15%, 组屋将在近期内持稳,然后缓慢下跌,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电视台的专家都是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老总, 说的话不是很靠普。


组屋 公寓 大跌是不会的,除非有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看起来也没那么快来

COV肯定没那么多了,但是估价事操纵在ZF手中的,小跌还有可能。


我很关注一批人的命运。就是PR买屋者,而PR的renew与其工作合同息息相关,一旦工作出现问题,PR身份出现问题,他的屋子就面临危险了。至少必须短期内卖掉。


我不相信  所以留名,过半年我们走着瞧。

引用: 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跌了30%。
lz394 发表于 30-8-2010 17:00

应该说  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才”跌了30%。  2007 2008年的金融危机,根本没有跌

其实看看新的bto的价钱就知道,ZF无意打压房价,最多时让房价涨幅放缓而已。


那个砖家是房地产公司的啊… 您说呢?


暴跌不太可能,最多开始稍微有点小跌,因为需求量被打压了。不过慢慢会走稳的。

大选之后可能政策还会有所修改


这条直接把我的计划否决了..


个人还觉得,学区房的保值能力将大幅提升….

5年不能换房的前提下,年轻夫妇不得不很慎重地考虑孩子未来就学的问题….


    论坛长期怎么利空了 短期讨论很火啊 哈哈


据知,目前公寓和组屋都有很多买家紧急停止交易….

应该对卖家市场的震撼相当大…

这大概为何ZF要在农历7月公布,尽量减少影响….


回复 77# goldenstar

这个同意。应该讲这次的五年监影响深远啊。

很多人从监里出不来,学区房供应减少。

很多人不敢进监,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其實好学校就一定好么?我每次对此都深感疑惑。

也许各位为人父母的更了解


回复 81# sysg

好不好不知道。

反正大家抢破头,尤其今年。义工还要一公里,还不一定稳拿。只好跟着抢。


回复 81# sysg

    今早我的同事告诉我,他去年为了莱佛士读书的孩子买了balestier的旧公寓….

本地父母,为了孩子的牺牲意图还是很强烈的…

ps, 学区房不止是为了报进好学校…

有些家长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而搬到学校附近…. 这种现象在邻里学校里也是不多的…..


那您也该锁定AMK,BISHAN 的房子,或者RULANG 附近的LAKESIDE 啊


好学校不一定好,坏学校不好的几率就更大,能力许可范围内,尽量给孩子创造点好的先决条件。


马里是他的房子比bishan AMK还贵?


    不知道….

我是房改受害者,买不去公寓了…….


好学校的老师素质比较有保障,启蒙对小孩很重要。


好学校的软硬件都会好,校友的力量也大,钱多好办事。

有条件就争取孩子上名校吧,在名校旁边的房子都贵,BUKIT TIMAH是首选。


    你昨天不是说以前的交易MOP不受影响吗? 难道又变了?


    不受mop影响,受30%首付影响… 呼呼


股票多收点,您可以的


等房地产跌15%你就刚好可以进场了。


新加坡ZF一直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手头大把精确的数据,尽在掌控中,这会儿肯定是真看不下去要出手制止一下,租屋涨到现今这水平,是有点夸张。。。话说SG买房门槛相对来讲是蛮低的,首付很少可以当业主,其他地方首付三成那其实都是最起码的事,难怪钱多的跟钱不算多的人人都跑来疯炒一番


很显然的,新加坡不可能让房地产成为支柱,但是不可否认的,ZF在交易热潮中赚的很爽,一般新开盘的屋子的价钱决定周边旧屋子价钱的涨跌,新开盘房子的价钱高低又是ZF批出那块地的价钱决定的···所以在新加坡一切的行为都是看ZF的意愿。。。经济好的时候多批点地,价钱好,经济差的时候少批点地,这次ZF决定批那么多地我看绝不是因为要让房价往下掉而已。。。


先从另外几个新闻分析:
一个是财政部长说10年内新加坡人的薪水翻番(几倍忘了),
二是李光耀说新加坡需要引进十万客工(联合早报新闻)
三是购买组屋的家庭总收入从8k到了10k。
以上说明,房价跌的可能性很小。
1、薪水涨,不可避免通货膨胀,钱不值钱。
2、人口多,若房价低,许多人都可以买(外国人可以买公寓,一部分申请了  PR的可以买组屋)
3、如果房价跌,为何要把组屋限制的家庭总收入提高? 这说明钱越来越不值钱。

所以我认为,成交量短期内会少,因为大家都在观望。
组屋COV会跌,但总价不会跌多少,长期来说是稳中微升(如果没升,其实就是在贬值)
私宅会降。
新政是为了防止泡沫太多,ZF看到房价涨得速度太快了,差不多就收收了。


对了,忘了说。我觉得ZF的政策是在延缓房价上升的速度。比如:买组屋要5年内转售,买第二套房要首付 30%。但不可能像金融危机那样大跌,因为没有人会因为裁员或负担不起房贷而急于抛售自己的房子,顶多少赚点**。并且新政之前,市场一片繁荣,很多可卖可不卖房子的人,都把房子放在市场,慢慢卖,这些人一点都不着急把房子卖了。

(关于新政,举个类比,类似于中国当年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当年提倡晚婚晚育。  比如:20岁结婚生孩子了,100年就有5代。  25岁结婚生孩子了,100年就是4代。帮助减少人口增长速度。)现在新政也起到类似效果。


我赞成GOLDENSTAR的说法。


问了几个住在HDB的新加坡人, 他们都没怎么注意这个新政策, 也没怎么去分析, 都没有超过对青奥会的关注, 香港人质事件的热度都超过这个新政策, 倒是我们这些PR在讨论这个政策, 他们的观点是, 管他涨还是跌, 总归住着就是了。 几个新加坡同事都是这个观点。


觉得二手房价多少会掉一点, 买二手房的人有两种,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 sc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自然是每个都想买新房的,第一相对便宜些,第二99年,第三新房嘛,谁不想住新房呀。 可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好像号码一直拿不到好的呀,新房等太久呀等等因素。。ZF的新政策都是在尽量改善这种情况,帮助本国人,好像缩短新房建的时间, 大量推出BTO, 让大家有多一点选择。 结果就是更多本国人会选BTO.

PR呢,像上面一位说的,买公寓买组屋都要给现金首付,一个多点一个少点,买来打算短住顺便投资的(没打算在这边长待的PR),可能会转去买公寓,没5年限制呀,什么时候想卖什么时候卖。

房源不会少,每年每个月都有满5年的HDB,新的BTO建的越多,以后二手房市场房源更多,房源多了,买的人少了 (其实也不是少了,而是被BTO和公寓分去了一些)。

但是总体来说二手房价也不会掉太多,毕竟zf控制的他们说了算,掉点,有限。。因为之前涨的太猛(尤其是COV),现在只不过是拉回本来的水平线而已。。


好的地段,好的房子总是供不应求的,差的地点,房子应该房价降的比较大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