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吴资政建议受学者与PR反对

  在社会热议移民课题之际,本报昨天访问的学者和永久居民都反对国务资政吴作栋前晚提出让人们考虑的一项建议,即当部分永久居民(PR)受邀申请成为公民时,如果不接受,就不更新他们的永久居留权。

  在新加坡的508万人口中,有54万是永久居民。他们认为若ZF决定采纳这项建议,必定会对永久居民的去留产生很大的影响。

  受访学者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流失一些新加坡希望留住的人才或优秀的永久居民。

  至于受访的永久居民则希望ZF不要实行这样的做法。因为他们希望能以目前的身份继续留在新加坡工作,不愿被迫作出国籍选择。

  吴资政前晚同马林百列集选区的基层领袖针对李显龙总理最近在国庆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内容进行对话时,谈到ZF的目标并非吸引所有的永久居民都成为公民,而是希望部分永久居民成为公民。

  为此,他提到永久居民现在可以持续获得居留权,不需要入籍新加坡。但是,今后当一些永久居民受邀成为公民时,如果他们不接受,就可以不更新他们的永久居留权。

  “这也许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他指出,在约50万名永久居民当中,可能有5万人获挑选为公民,其他人则可保留永久居民身份,继续为新加坡经济作出贡献。

  研究人口课题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官委议员郑宝莲认为吴资政提出这项建议有些突兀。她猜想他可能是因民间近来对移民现象产生负面情绪,而想激发人们对移民课题进一步思考。
  她指出,我国限制双重国籍的做法,已让一些永久居民难以决定是否入籍新加坡。他们往往是因为在家乡的父母和亲友或其他个人原因,而不愿意放弃原本的国籍。如果真的实行这项新措施,很可能会出现人才流失的局面。

  “那些由我们挑选出来,希望成为公民的永久居民,应该就是最优秀的。如果他们因不想放弃原本的国籍而选择离开新加坡,那我们就会失去这些人才。”

  她说:“如果我们是以不客气的语调说你可以选择入籍,不然就离开,那一部分人可能会带着怨言成为新加坡公民,今后也可能会变得斤斤计较。因为他们会问我因选择了新加坡而放弃自己的国家,那新加坡要给我什么补偿呢?”

  因此,她认为以比较温和的方式鼓励永久居民成为公民,是较为理想的做法。例如目前区分公民与非公民权益的措施,已能让永久居民自己判断该选择什么国籍了。

  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梁振雄博士也指出,如果ZF实行这个建议,可能导致那些拥有就业准证在本地工作的外籍专业人员对是否要申请成为永久居民感到迟疑。因为他们会担心如果成为永久居民,不久后可能会因被挑选入籍新加坡而面对是否要继续留在新加坡工作的抉择。

  “如果这些专业人员不愿成为永久居民,将对我们增加居民人口的政策产生影响。”

  梁振雄认为ZF若要采纳这项建议,就应该公开筛选永久居民成为公民的条件,例如得在新加坡居留多少年、得在哪些方面有所贡献等。

  受访的永久居民也都一面倒地反对ZF这么做。

  从小学起就在新加坡念书,目前经营制作公司的永久居民游万贵(40岁)说,一旦ZF决定实行这项强制性的新措施,他可能会放弃在新加坡的一切,回到马来西亚去。

  “虽然我的事业在这里,但是我的父母、亲戚都在马来西亚,我总有一天会回到那里去养老,我不可能放弃马来西亚的国籍。我觉得如果强迫我一定要转为公民,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了。”
  会计师李敏诗(30岁)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工作已十年,她在三年前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她说,虽然在这里买了一间组屋,但是如果一定得做出选择,她会放弃新加坡的居留权。

  来自中国的教师方晓晴(30岁)也认为这项措施如同逼永久居民做出选择。

  “我选择成为永久居民,而不是当公民,因此没享有公民的权益。我希望以这样的身份继续留在新加坡。”

  她原本有意在新加坡购买组屋,如果ZF推行这项新政策,她将重新考虑购屋决定。


估计,ZF是先通过WZZ的口放点风,看看反应


到这个时候,就是新加坡移民政策大转折的时代了

ZF还是蛮聪明,先防风,有利于打击房价过高,二是安慰选民
真正的动作,要看今后的经济发展,不过无论如何,ZF要加大优质PR转换SC的力度了

我猜,今后政策会逐步
1.PR买房会优先变为公民,条例明确化
2.CPF可能会不退给PR
3.部分质量不高的PR会被清退
4.PR和公民的区别会变得更高,PR以后可以等同于外来人,这包括教育,医疗,等等

其实一个字,钱呗


优质Pr比例低得很,离哪个地球还不转,能造导弹卫星的,白给公寓人家也不来.
拿EP的未必贡献比pr小,而待遇更差,明显不公平。
不如取消pr买组屋的权利,不愿意的回去,愿意加入国籍的直接BTO。


基本上這種條例肯定是受到大多數人反對的。

但是問題是新加坡ZF不少時候都沒有完全聽取大家建議的準備


反对的人很多,不知道ZF的政策会怎么定了.


李资政说以后可以接受位居吴之下,某人的自我膨胀所造成的,我看收回去的可能很高。。。


优秀人才不怕,在哪都优秀,在哪都有饭吃。


我看此政策主要作用是作为PR quotation supplement, 理解如下
http://bbs.sgchinese.com/redirec … 0&fromuid=21157

pr quotation作为房改一部份,其中造成的bug,本版案例已表露无疑… 即使此政不出,也必须另有新政来弥补这个漏洞….

倒是这波房改新政出台之频密,波及之广,已超出意料…

从ZF高度的眼光,不知道看到未来是什么情况,需要如此重手….


要大选了, ZF出点有利于SC的政策是正常的.


干嘛不把一些没对新加坡做出贡献的SC踢出新加坡呢。。。无聊。。。


    是啊,反对的都是没有投票权的.你看看这都算哪门子人才,

“会计师李敏诗(30岁)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工作已十年,她在三年前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她说,虽然在这里买了一间组屋,但是如果一定得做出选择,她会放弃新加坡的居留权。

  来自中国的教师方晓晴(30岁)也认为这项措施如同逼永久居民做出选择。

会计教师中国不要太多啊,自己走最好..

再举2个例子,其一身边的坡人已经有无数给我抱怨过人太多了,商场地铁都是;
其2,sm系列的奖学金学生无数次抱怨每月500补贴太少,都过了n年了还是一样,想象就是一分钱不给,相比在国内又交学费住宿费,学校知名度低,毕业找不到工作,仍然无数人会抢着来新加坡,这就是差距,不怕没有人才。。


这条很有侵 略 性


原来只是一个人的建议啊
没准儿ZF只是探探大家的口风,如果反对的人太多,所谓新政,说不定就当那什么给放了:lol


虽然是放口风,但应该会有进一步的动作的。


广播里吴作栋的秘书长说了 那只是吴作栋一个人说着玩的


根据新加坡acra biz file里面的,Director必须2人是local, 如果2人都是pr,都是得到邀请信,然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邀请,违反公司法.    公司关门好了。资金,技术全部撤离。


个人认为, 不太可能会这么做,当时新加坡是如何兴盛的,从一个无人的渔口发展成现在的国际贸易港口,靠的是通过减免税收,如果没让人看到好处,人为什么要停在新加坡港口呢?同理,如果新加坡没有做到吸引外来人才转公民的能力,那人为什么要换国籍呢?强扭的瓜不甜,两情相悦更重要。假设如果ZF真的执行,会让更多人对新加坡ZF产生恐惧,害怕某时又有什么新政强制影响着自己的将来。新加坡是否可以多点香港的民主呢?


这么小的国家,当然对PR的比例和质量看得比大国高很多。再说之前又吸收了挺多的PR和公民,估计ZF现在有点后悔当时吸收的太快太急进了,所以想把人重新刷一遍,清掉一波。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吧:

这里现实、拜金、法制化
回去现实、拜金、权大于法

在哪里能够如鱼得水
就在哪里生存吧


新闻秘书澄清吴资政讲话:要一成PR成为公民并非ZF的目标

吴资政新闻秘书何东雁昨天答复记者询问时指出,吴资政当时所要说的是ZF将调节吸收永久居民的数量,并鼓励一些永久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与此同时,ZF也会继续检讨和改进政策,以确保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成为我们社会的资产,并且确定获得我国公民权者,都对新加坡保持忠诚。

ZF并没定下要吸引10%永久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的目标,而受邀申请新加坡公民权的永久居民如果不想成为公民,也不会全都因此而失去永久居留权。

国务资政吴作栋昨天透过新闻秘书澄清他星期一在一项对话会上提到ZF可能会向一些永久居民提出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的邀请,如果他们不接受,就不更新他们的永久居留权这个建议,只是想借此说明ZF将调节吸收永久居民的数量,而他所谈到的希望有10%永久居民能成为公民这个数字,也非ZF的目标。

新闻秘书何东雁昨天答复记者询问时指出,吴资政当时所要说的是ZF将调节吸收永久居民的数量,并鼓励一些永久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

与此同时,ZF也会继续检讨和改进政策,以确保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成为我们社会的资产,并且确定获得我国公民权者,都对新加坡保持忠诚。

何东雁也解释吴资政当时在同马林百列集选区的基层领袖针对李显龙总理最近在国庆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内容进行对话,谈到移民课题时希望有10%的永久居民能成为公民,只是在提出一般的意见。

他说,吴资政已注意到他在对话会上的谈话引起民众广泛的议论,并对民众的反应表示欢迎。

《联合早报》在吴资政发表这些看法隔天访问的几名学者和不少永久居民,全文,请翻阅09.09.2010《联合早报》。


“受邀申请新加坡公民权的永久居民如果不想成为公民,也不会全都因此而失去永久居留权”


随便说着玩玩,鬼才相信


回复 3# gemini2000

同意你说的1 3 4 可能实施,但第二条不可能。CPF是自己的,如果选择离开新加坡放弃PR,必然是要还给本人的。


估计就是ZF借着吴资政的口试探哈哈反应,也可能是如一贯做法那样先打个埋伏


老吴这种身份的人怎么可以说说而已 叫个小弟出来试探就好嘛


其实新加坡要的公民不全是高尖人才,反而是一般人才就可以了。
因为如果全是高尖人才,对新加坡的管理不利。
就像一个公司,不一定都要高尖人才一样,
也需要雇佣一般的人,甚至倒茶水的人。
这也就是前几年很多sp都能拿到pr,
反而有些博士不能拿到pr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根本就是一个大的公司。
必须什么阶层的人都有,
这样的公司才能正常运转。
否则,都是高尖人才,
那低级的工作谁来做啊?
当然,最低级的工作可以引进外劳,
但是次低级的工作呢?


出尔反尔的人怎么能效忠呢?

政 策一天一个样如何让人信服。。。。zf诚信在哪里?老吴那种级别讲话也可以乱讲吗?个人意见为什么要在公开场所对媒体说??????阴谋~


临时工说的。


您以為老吳是城管?


喝多了 哈哈


临时工说的。

同意,木权的傀儡。


吴这种地位的政客在公共场合的讲话怎么可能会自己想说就说,想想看胡总可不可能会某天在CCTV上直接说房价太高了,要起码降20%才正常。
很明显ZF有这个想法,但是觉得对外来人才的冲击力可能会太大不可收场,所以老吴先出来放放风看群众的反应再决定下面的措施。而且谁出来讲也是有讲究的。资政这种地位的除了老吴,也就老李和小李了,老吴讲讲还可以再来个补充说明,还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是老李或小李出来讲在大众看来就和ZF直接宣布生效没什么两样了。


  应该是这样。。。


核心都是钱,你放心CCF一定会变化的,ZF不会顺利让PR拿走这笔钱。不过这招很慎重,没了买房的权利,再拿走CCF,新加坡的吸引力会极度下降。

当然,还有变通方式,你自己的CCF可以拿走,像中国似地


动手时间
1.经济好
我估计明年就会有政策,如果房市还火爆,哪政策力度更大

2.经济不好
暂缓动手

总体上看好新加坡经济,ZF也会调这个时候动手,明年了,估计不动声色,暗地里法邀请信,但是会注明,有可能不续签,哇哈哈,大家估计就没那么大的反应了

政策预测是我强项,看着吧,我先走好准备
1.研究2年内新加坡经济情况
2.找机会卖掉HDB,要么转买Private,要么干脆租房
3.要看EP对工作的影响
4.澳洲,美国都完蛋了,看看加拿大的集会还有吗,要不回国了


太傻太天真?
or
太黄太暴力?
我倒觉得这个观点还算正确,将来不是种族问题,而是真公民与伪公民之间的激流暗涌了。。


不是随便说说的…..

秘书这番‘个人观点’才是假的…. 因为民众反应比预期强烈….

吴作栋发言中,有完整的概念,有具体受影响的人数,当真是一个人脑子发热说出来的吗?

新ZF内阁策划政策方案,再由某人透露口风….


还是我一个朋友看的准,回国了,临行前最后的话

长期看,新币对人民币要贬值,买房都是会亏得


应该是,就像要降低华文在小六会考的比重一样,先由某个 官 员 出来探探民情.


新ZF很奇怪的,为什么老要出一些手段来逼迫PR入籍,难道不可以用一些柔性的感性的手段吗,第一代移民的乡愁不是一些个利益可以动摇的,你给他们第二代多点利益不就OK了,以后小孩留在这里,大人两边跑跑,等第一代和国内第一代的长辈都完蛋了,自然下面一代也就在这里扎根了。

还有一点这里很多文化都很庸俗。。什么七月歌台什么的,我相信大部分的PR都很难和他们融入而且内心里都是BS的。。


雅的也要有
俗的也要有
雅俗共赏
我倒觉得这里七月鬼节的文化很有意思


言之有理。

本地在鬼月烧烟纸,比大陆、香港都严重得多,难道是因为以前跑来这边的都是渔民、船夫、苦力??

7月的满城乌烟瘴气,其实不是给鬼吸的,而是专门烟熏活人的!!

每年这个时候,呼吸道发病的人就多了很多;楼下一有人在在烧,我就只好把全部的窗都关上,宁愿闷一些,也不要闻那种鬼烟之气!


鬼月是很有意思,不过这里的文化基本俗的多过雅的。。。


俺每年也烧咧
就那两天,15和最后一天,早点回家,不开窗就是了
俺觉得就算不入乡随俗,对当地的传统习俗还是要予以尊重

哟吼,俺终于凭着这贴升级为榜眼,纪念一下:victory:


    新币对人民币要贬值?  这个还真不好说..
买房都是会亏得? 看怎么比较,如果和国内涨幅比,机会成本可能损失


如果这次年底大选行动**的得票率创历史新低,
预测ZF以后政策
1。 PR不可以买组屋
2。 取消PR以后,只可以拿回自己缴纳的CPF,雇主缴纳的充公
3。 EP彻底代替PR


我还特地把 dang 改成 P a r t y,没想到还是被 XX


    而且烧的焦纸乱飞的,实在是有负花园城市之名,俺第一次登陆新国,就是在7月。。遂对想象中的美丽狮城大打折扣。。。歌台跟是无比吵闹,唱的东西俗气无比,女星穿着暴露,简直就像卖的,歌台下面大堆的色北北在那里傻笑流口水,每次经过,避之不及。。。


ZF并没定下要吸引10%永久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的目标,而受邀申请新加坡公民权的永久居民如果不想成为公民,也不会全都因此而失去永久居留权

仔细体会


呵呵,最惨的其实是那些住在歌台附近的居民。
整天架耳边就咣咣咣……不停的,还得持续一个月!

相信从来不去看什么歌台,受不了这份吵闹与艳俗的,也是为数不少!

总之,人有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但前提是:这自由不能干扰到其他人才对。


回复 46# freesoul99

不只是2天!

整个鬼月期间,不少人是想烧就烧;
而我们这些不想闻的人,却得被迫去闻!


精辟呀。。。

这里只有一个政治家,还老了。。。

是时候制定提CPF的时间表了。


o, 这样啊,同情一下,安慰一下
俺住的地方火力基本上集中在这两天,所以还好

发现严重歪楼!:lol


    就是,最近不也有好多人从楼上扔汽水啊墨汁什么下来么,看来新国某些老百姓也是很难忍受的。。。建议ZF以后专门建一些个室内剧场,让他们在里面搞比较好。。。。


对哦~偶也是这样想的。
一个居委会弄一个室内空调焚烧场,OK,问题解决。


回复 55# freesoul99

您正住高楼condo,俺正住HDB矮楼,2者的处境在鬼月时,特别彰显了区别……
俺们也正在为前者,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其实俺住的地方也开辟了焚烧区,在一个角落,大家不会到处乱烧就是了


回复 59# freesoul99

公寓的管理好了很多。
组屋就没什么人去管了,想烧,几乎哪里都可以……


呃。。。本来LG有这个想法的,现在要看看了。。。被人逼着做决定跟自愿的感觉不一样。。。


我中元节的时候在北京,那里也有人在街上烧纸啊。。。这是传统,不见得是不好的


同意,这是华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清明,端午,中元,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等,都是文化的传承。


回复 62# sysg

大陆可能有,但程度不会如本地这般严重。
前晚我从家里走去mrt,短短8分钟的路程,起码10来个冒烟点!

捂着鼻子、呼吸困难的我,只能怪自己没有叫出租车了~:Q


ZF并没定下要吸引10%永久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的目标,而受邀申请新加坡公民权的永久居民如果不想成为公民,也不会全都因此而失去永久居留权.

“也不会全都因此而失去永久居留权”这句话,等于“只会部分PR因此而失去永久居留权”。这句话是解释的重点。值得注意。

另外注意到:Mr Lee到重庆愿意亲自去参观公租房,以及最近关于国人应从中国带回一些经验的谦虚言论。结合房产新政出台(有效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更大的措施又得三思而后行!),回头看看wu的讲话内容与时间点,是否预示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会有很大的改变?


回复 63# bnbn

文化的传承?这也要看是从几时开始的吧。
中国古人原本是敬天的,烧香陋习其实是后来从印度传来的……


肯定不反对中华的传统文化了!但是这种不分场合地点随意乱烧的现象,都可能导致别的种族和别的信仰的反感,ZF应该搞一个集中的点,烧一下,现在都是组屋公寓,又不是以前的农村时代,这种村落时代的落后传统应该好好改革一下了,真怕烧一个山火出来就好玩了。。。


回复 48# snowangle

    我也这么认为, 可惜知音少啊,这个坛子既得利益者太多,不愿面对现实


如果这次年底大选行动**的得票率创历史新低,
预测ZF以后政策
1。 PR不可以买组屋
2。 取消PR以后,只可以拿回自己缴纳的CPF,雇主缴纳的充公
3。 EP彻底代替PR
2.3都是伤人伤及,ZF会慎用的。PR不能买祖屋,到时既有可能,关键看房价,毕竟SC可以一手吗


我说的前提是  “如果这次年底大选行动**的得票率创历史新低“
如果真的那样的话,短期时间内,ZF只能先搁置长远利益,着重解决短期问题,就是公民对外来移民的怨念导致对ZF投反对票。那么只能牺牲更多外来移民的利益补给公民。如果公民的怨念不能缓解,也不要说什么长远利益,比如对外来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什么的,还是先考虑自己下次大选会不会下台的问题先。
再说了,中国现在大学生平均薪水才多少,就算现在的PR全走了,你拿三四千新币去中国招人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同意楼上,所以我说过现在pr里面99%的走了,ZF都不会care,多得是人想过来。。就像现在国内大城市房价这么高,农村毕业留城的大学生有几个愿意回去的。


全走了也不怕,问题是ZF要挑选Talent,不是走了就来的,例如,美国911那年,来新加坡多少清华学生,留住全是财富啊

还有大批PR得离开,短期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


清华学生=财富?忘了前几年Sm系列跳楼的就是清华的。

大批PR得离开,短期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

只要洋大人还在,不怕国人走。要知道现在好多机构国人太多,限制还限制不了呢。


从ZF的立场上来看,哪些PR是可以动的,哪些不需要动
先是那些自己开有公司,而且有雇佣新公民的,这些人对ZF是有贡献的,提高了就业率,可以不需要动。否则他们走了就有新公民失业了。
接下来那些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PR的R&D位置无可替代,那么这些人ZF也不会动。
剩下的那些PR,理论上来讲,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公司离开他们也不会倒闭,还可以给新公民腾出位置,属于可以动的范畴。其实对这部人可以出个极端化的政策,不加入公民不给续PR,给几个月时间限其出售组屋,否则以ZF估价收回,还可以低价再卖给公民,换取公民对ZF的满意度。接下来如果需要引入人的话可以盖点廉租房,就是高档点的民工宿舍,然后再去中国招人。这样感觉对经济不会起太大的冲击,最多就是组屋价格下降,公民可以更容易买到房子。


中国人太多,在国内竞争激烈,出了国还要继续竞争
走到哪儿,人都可以说:你不干算了,中国人有的是……

不过,新加坡本就是去不成欧美的人的候选地,再摆出一幅 就这条件,爱来不来 的架势,只怕……


没办法,这就是新加坡,人家心里有鬼啊
入乡随俗吧


本地收入的中位数不超过2500,招个外来的普通人材三四千,这不招民怨么?新加坡的收入近十年涨幅很小,和物价一样赶不上其他地方的膨胀,届时若出台PR不能买组屋的规定,那新加坡对各地中层阶级的华人可说是完全没有吸引力,难道这点薪水能供得起私人住宅。
用三四千去招高等人材,这点收入打不动人家的眼,去哪不好来这种欧美备胎的国家。
除非别招华人喽,找孟加拉印度籍的,三四千肯定够。


如果PR不能买组屋,只能买公寓, 组屋会变的便宜,新加坡人都买的起了。
如果PR都买公寓,公寓将变的很贵。 对于人才之内的人,通常公司会给租房补贴的,或者租整套公寓给他们,他们对买房子的需求并不高,除非小孩老婆都来了,想让小孩在这里上学,自己也很想在这里发展。 照这个趋势,他们只能有一个拿公民。
我公司的DIRECTOR,之类的外国人,除了薪水高之外,还有豪华公寓住。就连个MANAGER都还有车补贴,电话补贴。 而那些学校教授,除了薪水特别高,还可以住学校的公寓,比如义安理工的教师,国大的教授都有公寓住。 新加坡公寓能租到3000-5000的价格,并不是普通薪水2500的人的作用能使房租涨到这样。薪水2500的人,还只是租一间或者打房。他们能承受最多的租金在800以下,越便宜越好。 而 上提到的那些人,都是1人一套小型公寓,或者一家人住一套。很少有和人搭房的,除非为了存钱,买公寓。


不是BS,是简直如不了眼,太低俗太下流了。新加坡最有内涵的地区应该是芽笼, 含蓄而明确。


那我们在这边也算对中国没贡献的中国人吧,是不是也要被踢出去好为减少中国人口做贡献呢。
有同感但是不实际,国籍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只能说本地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吧,还整天抱怨,埋怨ZF。反而觉得外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对新加坡的贡献更大。


就是论事嘛,新加坡ZF这么现实那么爱赶人,如果他可以选,估计那些低收入的本地人都会被赶走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