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问题在于你孩子读的是邻里学校(转)

转自联合早报
拜读了苏金枝读者9月27日在《联合早报·交流站》发表的意见《老师频频换 学生难适应》后,我也有话要说。我觉得,问题就在于你的孩子就读的是邻里学校,而且是普通源流。我无意在伤口上撒盐,但是这一切都已在小六会考后尘埃落定。学生往后想再翻身,不是不可能,而是越来越不容易。

  在学校里,最好的资源往往是保留给能够在会考中帮学校争取到最多特优的学生。一个学校里有特别源流/快捷源流/普通源流,你认为校长会怎么安排有限资源的应用呢?会怎么安排哪一位教师教哪一班?同样的,最好的资源永远被保留给能够帮学校争光的课外活动。

  根据我的观察,本地部分学校这十多年来出现了以下的现象:

  一、成绩不好的学生,学校和老师往往强烈建议他们不要报考有关科目。只要成绩不达标,一律不准继续,以免影响学校成绩排名。例如:中二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准/不鼓励报读高级数学;中三高级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不鼓励/不准报考高级数学O水准考试。一些难获取特优的科目如英国文学,最好不要报考。

  二、办直通车的初院,保留大部分学额给自己直通车计划或附属中学的学生。其他学校的学生,成绩再好,甚至O水准考获最低6分,也未必进得了。这些名初院振振有辞地说,录取的学生因为获得高级语文/课外活动/和附属中学扣分,比6分还低的比比皆是,你的孩子,凭什么?而且大部分学额得保留给自己直通车的学生。 难道叫自己直通车的学生到其他初院不成?话说得再明白一点,小六会考决定了孩子未来六年的学习所分配到的资源。现在连小学也开始直通车计划,以后起跑点就会移到小学报考的阶段。这对发育相对迟,不擅长语文科目的男生,尤其不利,因为小六会考语文比重占了三分二。只要他们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就再也难翻身了。

  三、凡是不会帮学校争取奖项的课外活动,尤其是需要教练/场所/资源的课外活动,一律不鼓励,然后慢慢关闭,集中所有资源投入最具绩效,能夺最多金牌的课外活动。

  让我们来假设这个情况:你是邻里中学的一位校长,学校有六位老师年中将会陆续退休,两位老师申请到国外深造,三位女老师大腹便便,产假后会不会回来还是未知数。将会有两位教育学院前来实习的老师。还有三位今年教普通源流的年轻老师向你埋怨普通源流的学生很难教,纪律问题一大堆,希望你能帮帮忙,明年把他们分配到快捷源流,不然他们可能会考虑转行。请问你会怎么样安排2011年的教师时间表呢?你会把这些老师安排在你学校最有可能拿到好成绩的班级,还是一了百了,把他们都放在普通源流的班级呢?

  作为校长,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某些中学没有那么多这些教师资源的问题,而我的学校就总有这些恼人的问题呢?是不是说只要我的学校排名有进步,这些问题就能慢慢自己消失?或随着学校小六会考生录取积分慢慢增加,可能不需要再开办普通源流的班级?

  那些认为学生不需要额外补习的家长,不妨问一问你的孩子,近年来,你的孩子各科老师换了多少个,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决定他们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补习。


嗯,在新加坡小六会考太重要了。


虽然一直强调人无贵贱,但其实从孩子开始就渐渐的把人分开等级,从小学分班,到中学读普通或快捷班,到后来读JC或ITE, 在无形中早划分了等级。


对呀,这边等级非常多其实在小学就频繁分快慢班,比中国恐怖的多.这边虽然表面上半天课,实际考试让你知道厉害.分科实际在中三就开始分了.命运很早就决定了.

不知道那些说教育好的人,懂什么是好!


孩子如有自学能力坏苹果也会变好苹果,报上时有烂苹果的新闻,大都是从中学起改邪归正,步入正途,因而获得奖学金。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