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陈志武给女儿的信:千万不要有养子防老的包袱
陈晓、陈笛:
今年你们分别是15、13岁了,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们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在此之际,我想跟你们交流一些我和你妈**想法、愿望。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所谓“养子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如果我们老了不能动、需要他人长期护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支付护理费用。等我们老了,我们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就去养老院。总之,我们会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我们不会成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
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成为你们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假如我和你妈妈没有自己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靠你们养老的话,我们今天会让你们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男朋友吗?不会的!因为那样的话,你们未来的收入、未来的丈夫不只是决定你们未来的生活,也包括决定我们年老时的生活收入。也就是说,你们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产权,你们就是我们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投资,那样的话,我们能让你们选择学那些没有收入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吗?能让你们去找那些没有出息、未来不会赚钱的男生做男朋友并进一步成为丈夫吗?那样的话,不管你们多爱某个男孩,只要他未来的收入不会高、看起来也不会孝顺,怎么样也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退休养老变成个大问号的!
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代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
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们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在自己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爱小孩、热爱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是不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不是。那就要看后代自己的选择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权的责任义务。
我赞同这个观念,我也一直是这么和孩子说的,怕孩子有心理负担,我早早就告诉她,父母的养老早就安排好了,即使退休了,也同样可以过中产阶级的生活。让她大学毕业后找个自己喜欢的国家定居,靠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就可以了,现在看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自强、自立
好帖子,谢谢楼主
看点有用的
这篇文章观点虽然新,但我不赞同!养老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用金融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随息万变,很多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没办法预测未来,如果当你年老的时候,你所做的准备手段根本不能应付通货膨胀时,你能保证自己那点什么保险等等可以维持养老吗?何况对大多数的平凡人,在养育儿女期间还有房贷等等压力,能维持当下一家人的生活都不错了,哪来的闲钱去做所谓的准备?就像一篇文章批评该文章,实际是流露出有钱阶级的优越感,并不是站在一个平民阶层角度来真实的讨论养老。
这篇文章看似有道理,仔细品味感觉论点怪怪的。其实作者的本意是想从侧面教育孩子自立,自强,不要依赖任何人,家长先做个榜样给孩子看。中国下一代普遍存在“啃老”问题,所以也应该从正面教育孩子赡养父母是应尽的义务,是一种美德。毕竟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不需要儿女照顾,这些做家长的辛苦养育孩子成长,难道还要因为老了不能自立,让子女照顾感而到自责和耻辱吗?孩子也要因为父母的无能而逼她们自立,不报养育之恩吗?作者老了有能力住进高级养老院,有高级的陪护,不需要女儿在身边照顾,但是身边缺乏亲情与关怀,你孤独时不会落泪吗?现在虽万事都在你预备之下,谁能保证一生没有不测风云!一旦灾祸发生 ,你怎样面对自己以前给过孩子的承诺!还会说出我会自立自强,无须孩子照顾的话吗?
赞同!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斤。这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东西。老年人更需要的是亲情的关怀!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怎样赡养我们的父母。
不能照顾远方的父母,我是感到内疚的。
养育教育是父母的责任。孩子长大事业有成无成都得有颗感恩与回报的心。
父母希望自己在年老时候有孩子尽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也属正常。
父母恩情海洋深。手抱慈儿怀母恩
懂得就会去做好 只要能让父母感觉得到就对了。
个人觉得写这样的信给孩子,是很奇怪的.
做为上一辈,就是早早自已做好了养老计划(必需的),也不必要跟孩子(何况只有13,15岁)做出这样的宣言.
为人父母有为人父母的责任,要抚养孩子;为人子女有为人子女的责任,要孝敬(而不一定是顺)父母.这是责无旁代的,其中的纽带是爱和责任,而且是代代相传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爱和责任感本来就是很重要的部份.如果因为太爱孩子而让他们成为自我自私自利不负责的甚至不能自立(啃老),是家长自取其辱.
生育孩子,本身只是生命的延续(如果没有,人类就灭亡了),知恩图报,是最基本的道德.父母养育自已,自已教敬父母,自已养育孩子,孩子孝敬自已,孩子养育孙子,孙子孝敬孩子….每个人都得到爱付出爱,付出爱而得到爱,是一种平衡,是理所当然.
如果不教育好孩子,呵呵,对不起,他们会在远方的照顾不到你的时候,都不会内疚了,都不会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