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中国孩子如何在新加坡学好华文(16楼加考试分析,17楼误区3

有妈妈发短信问这个问题,在此发个贴。
先谈一点关于中国孩子在新加坡学习华文的几个误区:
1.我是从中国来的,所以华文肯定是没问题的。要补习也要补英文。
2.新加坡的华文很弱,很差,写来写去都是那么几句:阳光明媚,凉风习习。
   那是因为很多人做的是一对一的补习,所教导的学生都是最弱的,能写那么几句就不错了。
   其实新加坡的精英,双语都非常棒。
    我领教了圣西尔达今年小四全校第一的,万慈今年小三全校第一的,淡马锡今年小三全校第一的学生的水平,那绝对是顶呱呱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校。这些孩子真的很强,小三的孩子每一次作文都是写5,6百字的。
   更夸张的是,有一个小女孩,万慈的,小一的时候学的是小二的,小二的时候学的是小四的,现在小三了,她妈妈已经打电话预定小六的位了。
   迫于这个压力,我已经开始让我没上小一的孩子,开始学小二的华文了。很惭愧的说,希望我儿子能向这些新加坡小女孩学习。
   我记得06年的时候,有一个道南的女孩,PSLE是新加坡第二的,她的华文就是非常棒的,考试基本没错的,理解能力也非常强。
    这些精英是他们在挑老师,不是老师在挑他们。
    新加坡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成绩,绝对不是许多中国新移民所看到的那样的。

不是想向大家吹嘘什么,也不是想做什么宣传,只是觉得我们作为新移民应该更加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家。
很晚了,就先到这里,大家补充。


从90年代移民潮开始,来自国内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移民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带来了生力军。

第一代移民的就业领域比较窄,由于英语环境的限制,先生们来此大多从事技术性工作,
而女士们则纷纷在华文教育方面一展长才。

在英语至上的环境中,新加坡的华文教学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好的水准,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华语国家和地区的新移民的贡献。
本论坛里面就汇集了大批的华文教育精英,可谓人才济济。

相信只要中国市场维持对世界的吸引力,华语就有一席之地。这是最现实的利益所在。
新加坡ZF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大力推崇双语教育,所以华文老师才有用武之地。

第二代移民自小在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体系中成长,已经融入了本地的环境,本土化了。
相较于父辈而言,他们具备较为均衡的双语能力,未来可以在各个领域纵横驰骋。

他们对于父母的祖国,只是儿时的记忆,短暂的探亲之旅,只是维系了一脉亲情,事实上完全脱离了母语环境。
所以,中国孩子如果从小就离开母国的话,他们和本地的孩子一样,同样面对着学习华文的挑战。
幸运的是,他们有华语精英父母们的帮助,华语家庭的环境,让他们学习华语相对轻松。
正如英文家庭的孩子,日夜在英语环境中浸淫,英文学习会更为轻松。

只要爸爸妈妈们跟孩子讲华语,有这么多华文教育精英帮衬着,咱们孩子的华文的根就不会断。

英文,咱OK! 华文,谁怕谁?
--这就是咱们的第二代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云儿,请接着发,给力~:victory:

中国娃儿到底如何在新加坡学好华文?

提着板凳等下文~


建议班长再开个帖子,如何学好华文&英文,成为双语精英


不论是学习哪种语文
想要真正快速的掌握
我认为    除了阅读   还是阅读

我觉得   新加坡现在的华文教育
由于政治的   历史的    现实的原因
越来越走入误区~~~

每天折腾老师的教学法
今天用漫画教学   明天用流行歌词教学   后天用短片视频教学
每个都是昙花一现~~~
现在最ing的是所谓的戏剧教学~~~

中学明年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式开始
新的课本
除了新颖  漂亮   有趣   和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外
最大的特点   是加强口语能力~~~

换句话说
写的能力越来越淡化模糊
看以后的趋势     听说读写四技只保留给读高华的学生
不选高华的学生   只要听说两技就行了~~~

当然   以上个人观点~~~


让孩子阅读吧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自己的孩子
小一到小三没怎么督促过他的功课
但是   对他的阅读   抓得很紧   英文华文一起抓
每天他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他自己决定   去图书馆自己选~~~

当然   阅读的内容最好有趣~~~
比如下面的    在小三的时候   儿子对这套书的兴趣简直简直~~~
我猜他对有些故事可以倒背如流~~~

普通版:
  

后来的超级版:

这套书吸引小朋友的奥妙:

这套图书前前后后有三四十本巴~~~

看到了吧,每个故事的章节,都会有一些小侦探们的探秘,都会有一些问题
问题的答案   得用这个魔幻卡(每本书里都附有) 在相应的位置移动寻找~~~

有趣的图书    聪明的图书    孩子的兴趣~~~


xuemei166同学讲得很好~~~
同时掌握两种语文   从未来来看  
对于我们的孩子   将是宝贵的资产~~~

在新加坡的目前的华文教学指导理念下
想要孩子掌握有点程度的华文
我们得自己多多努力~~~


呵呵
楼主抱歉
发完了往上一看   
好像把帖子当成自己的了~~~


回复 春满月圆 的帖子

多一点高手来砌砖,楼会越搭越高,对家长的帮助也越来越多,何乐而不为呢?:)


新人报道。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小孩子是直接去新上一年级好呢?还是在国内上完3年级再过去呢??

3年级的打算是希望孩子在国内多学点中文,打好基础。

又担心到时候过去衔接有问题,不了解新加坡的教材和教学方案的说。

希望有了解两国教育的家长多给点宝贵意见。多谢。


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从小引导儿子进行华文阅读,现在他虽然很喜欢看书,可是借来的都是英文书,看他写的作文只能用两个字总结–词穷.现在对老二是一点儿也不敢怠慢,每天都陪她看故事书.


你好,楼上的。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儿子是在中国读完小三来新加坡读书的。我觉得国内的基础教育相当扎实,小学三年,基本上把华文,数学的基础已经打下,来新加坡主攻英语和科学,这样对小孩来说相当轻松一点。当然,我当初也是把新加坡的英语书买回去后请一对一的老师教过一点,这样,过来以后,我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教学。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如有的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回复 神兜兜 的帖子

兜妈这个经验值得推广,可以给国内打算来新的妈妈们提个醒,提前打好英文基础,免得一来连降2级~


回复 zch111 的帖子

嗯~严重同意
你开贴吧,我去抢你的沙发给力~


回复 tyuki 的帖子

孩子将来在新加坡发展,或者去欧美发展,就早点来

要不 就学兜妈的经验


新加坡PSLE 小学华文考试之分数比例分析   (  总分:200分 )
口试  (8月19日左右考核):                            50分     
听力   (9月19日左右考核):                           20分
小学华文(10月8日左右考核):作文                40分
                                                    基础                90分
高级华文 (10月12日左右考核):仅加分的用处

真正的PSLE 的总分只有300分 也就是说华文的200分是要除以2,算下来100分。
如果以考到260分来算,普华 A Star  ,高华  Merit  是应该达到的。
今年跟我两年的育能小学A班的 262  ,圣西尔达10班  268   260 的孩子都是拿到这个成绩,才不至于把分数拉下来。
如果以考到240为目标的,考不到A Star 那也至少应该拿个高A,才不至于拉分。
今年考到254 的,光华小学的一个学生,妈妈是日本人,所以华文比较弱,只拿了A。但至少也应该是比较高的,靠近A Star 的A,不然也是拿不到这个分数的。

以这些为例,我们家长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华文如果只是一般般,在小六PSLE考试中是没有优势的。
但是华文真要考到高分是不容易的,作文肯定不会拿满分的,(考到35分就很不错了),口试只要一有闪失,也是拿不了满分的,(拿到45–48也算高分了),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听力比较占优势,(可以拿20分满分),基础华文的阅读理解,老师基本上也是会扣分的,(拿80–85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华文(200分)在PSLE中能保住只扣 20分已经很不错了。

华文和英文都是基础语言学科,重在积累,而不是突击。


对华文的认识误区3
3. 我是中国人,我的华文很强,新加坡的华文这么弱,没事干就教华文吧(因为有人问这个问题,在此说明一下。)
教育作为一个行业,也有入行和行内人之说,有一些话外人听不懂,但行内人听得明白。所以为什么新加坡的政府学校和大型的补习学校他们在招老师时都有一些文凭,学历,专业上的要求,就是这个原因。
有新老师进一所学校,必须开一堂公开课。新加坡叫面试。我们的标准是:不要有知识性的错误就可以了。很多外人特看不起这一说法,我学历很高,阅读面很广,怎么可能。但这是事实,99%的刚入行的都犯这个错误。
教育是教一些统治阶级认为有用的,在这个时代发展中能有促进作用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益的东西。而不是什么都教,什么都考。“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这个理。
如果你有心要入这个行,不论你的学历高低,(对诸位来说学历肯定不是问题),关键是你的那份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一门非常真诚的行业,它是一门爱的事业。不要觉得孩子小,不要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不要认为他们很笨。其实他们真的很聪明,他们真的很睿智,他们能看透很多我们成人不能看到的世界真相。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妈妈,她们也不懂教育,却能把孩子教得那么好,因为她们在传达着一份爱。

只要你有那份心,只要不把它和金钱等价起来,都是可以做这个行业的。当然初入这一行,我不建议大家从家庭补习做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走不远,走不大的。
做好了这一行业,你退能养家糊口,进能:victory:


呵呵~这里的华文程度……真正读到初院了,其实没有那么差啦~

JC的课文《藤野先生》《蜜蜂的赞美》《丑石》《爸爸的花儿落了》
还有《荷塘月色》《背影》,都很熟悉不是?

国内高中名校的校长们来NIE培训,在淡马锡JC交流时,班上正在上《茶馆》。
淡马锡院长一脸惶恐:“我们华文教学水平有限……”
旁边的华文主任一脸谦卑地笑着……这家伙是复旦中文系的 博士
其实,校长团中还没有一个复旦博士呢~

轮到副院长讲话了,由于是德国瑞士混血儿,不会讲华语,
华文主任优雅地当起了翻译……这是偶们名牌大学的精英啊,双语坚强!

看了圣尼格拉中三高华学生现场写的报章评论,那是一个本地华族孩子,写的主题是关于李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讲话中新移民的部分。那对政策的了解、论证的逻辑……
用华文写的,又用英文写了同样一篇。
校长们的赞叹是发自内心的……

曾经有一位新来的华文老师,批评学生作文的句子写得颠三倒四,学生眼圈儿发红……
“麻烦您用英文把这篇作文写一次。”课后,在办公室,我要求这位老师。
  老师的反应可想而知。
“我无意让您尴尬,只是要您亲身体验,那个学生所面对的困难。”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请问云儿:你对用英文教华文的方式怎么看呢?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你认为可以这样教吗?就像是要学广东话,却用福建话教一样,学出来的广东话,一听就有福建味道。
华文是一门独立的语言,有自己的教学体系。在讲解中穿插了英文,那是辅助教学。
在华文教学中,有很多辅助教学。看到的(目光所及的图片,实物等等都是教具),听到的(拟声的),闻到的,动作,表情等等,太多了。
在新加坡,华人的后代学习基础华文根本不需要英文讲解。他们需要学的是纯正的华文。
说句实话,中国过来的英语八级的老师,外语系毕业的高才生,来看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还有些单词从来没看到过。
除了成人的华文学习班以外,其他的华文学习尽量少用英文,最好一个英文也不要讲。
要讲也要让学生自己讲,让他意会了,并能联系到学过的英文。
达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那才是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多谢,你的给力。
在这个物欲横生的社会中,我们的许多同胞,为了生活苦苦拼搏着,经受了思想、观念上的震荡。
很多人迷失了自己,唾弃了自己身上最本真的东西,而所学到的并非人家最精华的部分。
昔日老一辈华侨是如此团结互助,因为他们穷得够彻底,他们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好汉三个帮。
我们这一辈同胞没有秉承他们的真善美,却学会了彼此间的倾轧和排挤,以致于无谓的攀比。
信任,在渐行渐远。
我们的中华文学也湮没在一片怨声载道中,相信有许多从事华文教育的国人,从来都没有静下心来想想,到底是这个社会的华文水平在下降,还是我们这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认知水平在下降。
5大于100.我曾经就为了一种感觉舍弃可以赚100的课程,去上5的福利课。不为什么,就是为了自己心底深处对一份职业的尊重。
教育可以作为一种产业进行营运,但教师本身不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商业操作。关起门来,那就是良心活,教多教少全得扪心自问。
只想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信任和真诚,别无他求。


很佩服楼主的想法。
在新加坡呆了十多年,常有本地朋友请求我给他们的孩子补习中文。我基本上都婉拒,因为我了解自己的水平,不敢误人子弟。

儿子是我自己教的。今年刚上小一,他的华文阅读非常好,大概K1的时候已经在看林格伦的小说了。我考虑过是否让他看金庸,但又怕他会过分沉迷在小说里,现在就是,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可以饭都不用吃,一直拿着小说看。
他古文阅读也还不错,我见他看商务印书馆的《孟子》,问过他,至少大概意思能够理解。
教孩子很难,当初给他引入小说阅读是因为他一直读科普读物,科普的东西,我个人是学工的,我觉得很多东西,靠阅读得到些常识固然不错,但年龄太小,在理工方面的基础知识不够的话,大量阅读科普读物,其实对个人的独立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为他会比较习惯于直接了解结论而不是探索过程。

不知道这里的老师们对阅读内容有些什么建议。总觉得一味放任他看小说不是上上之选。


回复 yujian9989 的帖子

这是很早的帖子了。
调号调得高了点。


楼主写的一片浮云,让我一阵心惊肉跳。 这么多第一名的孩子让你谦虚地遇到, 有没有骄傲地遇到最后一名呢?
可否晒一下你的教学日记,让我们共享一下,也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孩子教出个第一,第二的。
如果我做老师的话,如果我还有良心的话,我一定会有一个有的放矢的教学计划,和一个详尽的教学日记。根据孩子的智质,制订一个具体的目标。
严重同意华满月园的观点,在新加坡能让孩子掌握有点程度的华文,已经偷笑了。


云、xue、月,三位华语教育的白骨精联袂重磅出击,超级震憾!!!:victory:


回复 永远的牵挂 的帖子

不是每个当老师的孩子都要拿第一名的,成绩除了后天的,还有先天的。还有大器早成的,晚成。“因材施教”说的就是这个理。没必要参考太多别人的东西,作为做父母的,你们才是最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才是一辈子的。

至于教学计划,这是最起码的。说到教学日记,如果从教育行业来说,应该称为“教案”。日记是感性的,发表自己的情感的。而“教案”是理性的,针对学生深浅而设定的,每堂课必须有重点,难点,学生的起点,还有延伸点。写教案是基本工作。没有什么可晒的。

说到这么多第一名,不是由我而定。是由所有的家长所选的,就如同每个人都会给自己一个定位一样。我的定位,是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当有很多人认为难的东西,我不认为难,孩子就不会认为难。如果遇到认为难的孩子,那只能说无缘,相信肯定有跟他有缘的老师。

不管做什么行业,都不可能把所有都做完。就像当老师,不可能教尽天下所有的学生一样。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都会有自己的定位。


如果大家真想考考自己的华文能力,可以买份新加坡高级华文“o”水准的试卷做做。


新加坡高级华文“O水准”试卷确实有难度。但我知道一个比较顽皮的孩子来新加坡后5,6 年都没有好好学过华文,等到要考得时候,紧张的要命;找到一个祥云166帮忙补习2,3天,居然可以以A通过。
在这个论坛想找一找雾丝云迹, 可以大肆宣扬一下这位;P德高望重,功底深厚的老师,结果就是没有找到阿,哪位好心的,可以帮忙一下吗?


29楼的大哥,请以后不要来这里灌水。
这是教育子女版块,不是水库。


楼主多疑了,你把我的性别和职业都改了。:L


学语言和学考试是两码事,考过gre的中国人都知道。


通篇看了一遍,竟然看不出个所以然。

真是惭愧了, 愧对在中华大地的5+6+5+2.5+3 年教育。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