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看了都会惊呼 不可战胜。
据说牛奶也被山寨出来了, 用皮革吧好象。
我错过了什么么?
“皮革奶”再现食用可致死 动物皮毛水解掺入奶粉
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1-02/17/content_20093003.htm
日前,农业部下发“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计划)和“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两个文件。此次安全监测计划提出,除所有抽检样品都必须检测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样品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而且,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监管计划更具体,要求更严格”。
并非首次检测“皮革奶”
所谓“皮革水解蛋白”,即利用皮革下脚料或是动物的皮毛、脏器等,经水解技术而生成的一种蛋白粉,将其掺入牛奶或奶粉中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员李长皓告诉记者,现在的皮革水解技术在不断提高,“如果是用皮革‘鞣革’工艺,包括鞣制、染色等中产生的下脚料,就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根据资料显示,这类“皮革水解蛋白”中含有重金属铬,如果被人体吸收、蓄积,可导致关节疏松、关节肿大,造成人体重金属中毒。
事实上,这并非农业部首次对生鲜乳制品中是否含有“皮革水解蛋白质”进行检测。“三聚氰胺奶”事件后,农业部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但在三聚氰胺成为严打的对象后,一些不法企业和奶站便将目光锁定在“皮革水解蛋白”。
2009年2月初,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所印发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二批)》公布后仅一个月左右,浙江金华市晨园乳业被查出仍顶风作案,生产“皮革奶”,因此而被查封。 “那之后,皮革水解蛋白也被列入了生鲜乳制品的检测项目中。”李长皓说,今年农业部的该安全监测计划中,关于对皮革水解蛋白的检测规定,和2010年计划中的一样,“只不过写法不太一样,去年要求抽检样品的三分之一进行皮革水解蛋白检测,今年的是30%。”
只抽检30%样品
对于乳与乳制品中皮革水解蛋白的鉴定,主要是通过对L-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L-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皮革水解蛋白)特有的氨基酸,而牛奶中并不含此氨基酸。
与此同时,对于只对30%的抽检样品进行皮革水解蛋白检测,李长皓坦言,他们全年要进行6450批次的抽检,而检测一批样品的费用就要几百到近千元不等。而全国各地像他们这样的检测中心有40多家,全部都检测的话费用特别大。 (广东卫视)
链接:
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 食用可致儿童死亡
销声匿迹数年后,内地再现「皮革奶粉」踪影,内地疑有不良商人竟将皮革废料的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再将产生出来的粉状物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有市场人士称,内地乳业股面临浪接浪的不利传闻,短期内股价并不乐观。
港澳购奶粉掀高潮三聚氰胺事件对于内地乳业的影响尚未消退,国家农业部近日发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内地最早于2005年揭发山东奸商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引发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至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
有分析指出,事件将令内地乳业加速洗牌。 2008年以前,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分占中国奶粉市场的比例为[关键词屏蔽]比例,2010年的比例为五五分,至今年预计国产奶粉的比例还会进一步缩减,内地乳业企业的冬天还没过去,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根据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乳业有两成以上企业处于亏损。
无论乳业企业亏损与否,他们都已经接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一纸通知,从今年3月1日起,未重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停止生产。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据估计,企业需要投入二、三百万元购置设备,行业约两成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相关资料:皮革水解蛋白粉
皮革水解蛋白粉是利用皮革下脚料甚至动物毛发等物质,经水解而生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氨基酸或者说蛋白含量较高,故人们称之为“皮革水解蛋白粉”。严格来讲“皮革水解蛋白粉”对人体健康并无伤害,不过其前提是所用皮革必须是未经糅制、染色等人工加工处理过的,否则,就会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等有毒物质。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积累,可导致中毒,使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有看这报道~简直是太神了~那些奸商为了钱真是草菅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