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感叹:新加坡快和大陆一样了:越调控,楼价越高!!

从去年6月到现在,一直在看西部的公寓,发现一怪现象:马部长等一直在喊:大家不着急入场,还有大量选择房子的机会,政-府不希望楼价有泡沫……房价却一直在涨、涨、涨!

就算不断推出新的收紧政策,最多稍微回去个5%,很快又上去了,涨幅却是远远不止5%!比如靠近NTU的一个刚私有化的EC,3个月前,1300尺左右也就是720-760K的水平,现在却普遍是820K左右了!靠近西部MRT的其他condo也是类似现象,半年前普遍75万左右的,现在都是85万左右!

这情形真令人泄气。选择听领-导话的老实群众,难道后果就是这样吗?
楼价已经超越了历史的最高水准。并且还越来越高、越来越叛逆领-导的口头意愿。
今天下午有中介告诉我,最近2周他卖一单位,大约有30来个准买家看楼,其中大约7成是打算收租的,5成是大陆口音的——其中不少是20刚出头的年轻人,看好了父母会掏钱买楼的那种。

这样下去,我看我们只好考虑移居到楼价没那样高的地方了,比如美国或日本。
高楼价导致的中国高知识分子向外移民潮,难道也会发生在新加坡身上吗?

我平常心情都还可以,今晚却为了楼价而郁闷了。上来发泄下。
:dizzy::funk:


我觉得你说的那个NTU附近的EC是因为最近才刚私有化,所有外国人都可以自由购买了,而且本身没有私有化之前的价格又比较便宜,所以需求量一上来自然价格就被炒高了。。。


昨天见到之前买房子的中介,她也是说,从去年12月份我们买过之后,房价仍然在涨,1月份的政策影响不大


一般ZF对房地产都是头痛医脚。。。  不会直接一棒子打击,  这样会伤到自己。  如果真想房价降, ZF自己带头,多发展地皮,同时建多个项目,, 很快房价就下跌, 可是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与其把房价打压下去,不如让它慢慢涨,地价可以卖高, 提高人民收入比打压房价更实际。   房价低了, 外来的本来可以买2套的,买了3套,这样他们租出去,以后再高卖,对本地人没什么好处。 限制外地人买房,又不能给新加坡经济贡献。  所以提高本地人收入才是最终目标


回复 七荤八素 的帖子

问题是你敢不敢去美国和日本呀?美国不安全的社会问题,日本的地震问题,就怕买得了房子也无福享受呀。


只是那 10% 的房子在被炒,瞎咋呼啥。


我是说只有那些公寓私人房子在被炒,新加坡 90%的房产在HDB。

别点评了,回都回不了。破功能,烦死了。这论坛管理员整天在男女版泡妞,提个建议从来不听的。


ZF要控制的是HDB吧,大部分本地分还是在HDB. 公寓要多高有高呗,有钱人都不用贷款直接用CASH, 那些政策根本没影响,只是吓退小市民而已。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好吧,那直接回复你。
本地85%的人有HDB,不等于他们就没有condo,有不少是2者皆有的。


两者皆有,那还抱怨什么呢?抱怨炒房的成本太高?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我是打算买来住的,就是没有condo才抱怨它涨得飞快啊~
两者皆有,那是泛指本地人民。


房屋政策是让你有屋子住,要住得多舒服就要靠自己的本事了。

没有哪个政府可以既管吃饱又管吃好的。


你不妨调查下两者皆有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是,但既然这样,就不要在前面数次大喊希望楼价平稳。
结果却是越喊话、越出收紧政策,楼价越屡屡飙高!
在这点上,政-府的效率与威信,又体现在哪里呢?


都回了他了, 如果CONDO跌的太离谱,太多外来的热钱也涌来新加坡,到时,房价也会被炒高,09年你买的起的时候干什么去了, 如果那个时候你都买不起,不用想现在买的起。 如果政府限制外国人买了房子后出租要交重税,回报率不够人家买来做什么。 一方面政府要控制本地房产泡沫,另一方面也是要吸引那些外来资金,外来人才,在本地定居,投资。 如果连成龙,赵本山,李嘉诚那种有钱人都不来投资了, 会影响本地经济,本地就业。 如果都像李连杰那样全家都过来了,买豪宅,定居了,对新加坡贡献不小。 不能你买不起就限制别人买房,出租房屋, 就目前经济,如果房价和经济增长同步,泡沫就少了,人的收入提高了,房子就不贵了。   就好像20年前,如果当时有人卖你房子50万人民币,你会说人家神经病,当时普通人收入能到1万,就是算高收入了。 现在月收入1,2万人民币或者月收入4千5千新币的人一大把,你觉得房子还卖你50万人民币那种价钱吗?  除非你去小县城,当地人收入不到1000人民币,你可以花10到20万买到很好的房子。 换成人多,地少的新加坡, 除非你的收入比和你同龄的人高1倍以上,你才会觉得房子不贵。 如果周围的人收入都超过你,即使房价不高,你也会觉得高。 房产就是这样的规律, 有钱的会越买越多,不会觉得贵, 没钱的,会越等越贵,还是买不了。 当你有这个能力在这个时候,就得下手买,不然别人都买的起了,你也就落伍了。。。


快成“狼来了”的岛国版了。前面喊几次,还有人怕怕。喊多了,就变成只是湿头的毛毛雨了。


新政策很有效阿. HDB的COV确实降低了。公寓的价格在小稳一段时间又开始升,说明有持有能力的投资者还继续存在。政府打击的并不是长期投资者阿~
想自住公寓又嫌贵的。。。你想要怎么样?公寓便宜点?便宜到刚刚好你买得起别人买不起。。。


这点,怎么你觉得新加坡政府是超人,还是你太幼稚。 想法很好,是让楼价平稳,政府如果不限制,可能房价一个季度涨10%, 限制了以后只是涨了5%。 你还没看出来现在的情况,政府限制了买公寓又买租屋的人,限制了PR,限制了贷款, 怎么还有真么多人有钱,有机会抢着买屋子。 说明了, 有钱人多了,经济好了。外来投资也多了。政府的效率和威信已经算不错了,政策马上执行。 房价马上停涨,可是停不了多久,很多人等不了了,就冲进场了, 你进场晚了,所以感觉越等越贵


对外国人起收租税会吓退豪客们?——美国、加拿大的税比本地可高多了,还不是大把人在哪里投资?倒是投机的少了。
就算现在,对我家而言,也不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半年坐地起价13%,吓谁呢?同样价钱的房子,难道在其他地方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心,就是这样开始活了起来。


ZF 只是要保护本地人,没有能力就安心住HDB,不要妄想炒房子赚快钱。只要本地人都有的住了,就没有闹声了。至于外来人,你有钱就买,没钱就租,ZF是没有义务来替保证你买得起房。那些总理,部长的不是都说的是让国人买得起房吗?


怎么09年不去买。 觉得不值的话,就多等等。 等下一轮的金融风暴,到时卖出来的屋子比现在多,开放商的促销比现在多。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就选择投资美国,日本,澳洲等地当然更好。尤其澳洲,如果你钱多或者技术移民分到了,完全可以过去,没必要在新加坡这个小地方矛盾。 美国,加拿大是移民国家,所以很多投资客是投资移民,这点和新加坡有点区别。如果你觉得美国加拿大租金投资回报,除去税,还能赚的话,你可以投资那边。  如果你都觉得投资赚不了钱了, 还指望那些精明的老板去投资,不要回报。 那边法律蛮保护贪官,政治犯的,所以那边也成了他们投资的天堂。  如果你是个投资家,可以去调查下,他们是要房产投资回报还是要移民。 又有几个像新加坡,工薪阶层,拿EP,PR,能够去买公寓的。


实在很想住公寓,又舍不得花钱。。。要不,你去找找你们那区的议员?让他给发展商或者屋主发个信,给个折扣什么的。。。


我觉得你可以跟我老婆谈谈,她现在对4K新币以下的包包都不屑一顾,这种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让我觉得很头痛也很肉痛,因为我一直觉得几块钱一只的环保袋实用多了。你可以凭你对房市的感触来教育教育她,这种价钱。。。吓唬谁呢,再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就会因为这个包包太贵而BS它,这厂家就会倒闭 blah blah。。。


说了不要点评了。回复起来太麻烦。

我的意思是说,要是全新加坡的环保袋都卖4K以上,那真得有问题了。现在只是极小辍的贵,政府对这些奢侈品还能做什么?发个公告强行把 Hermes 当环保袋来卖?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看不出大众化公寓跟hermes,有啥可比性。
本来就是郁闷,来网上喊一嗓子,小阿弟就不用再唱反调了吧。


有什么好评的,新加坡公寓的价格还是很合理的~~~


我就不希望房价跌


新加坡房价虽然不会跌,但至少有个盼头,待个10年8年都能变公民,买的起房。国内你等下辈子吧


又在和98年比, 98年的时候跌的很厉害,你没机会买,  09年跌的时候,你跑哪了。。。   很多人刚解套,你如果怕跌,就再等等,等到下跌的时候马上进场。 你公寓买的贵, 组屋卖的也高,如果你真有远见,能预测未来,就应该像08年底卖掉你的HDB,09年初买公寓, 08年COV还不错,房价也不错,刚卖掉,09年公寓掉的和HDB差不多了, 你不就赚了吗。  如果你没那个远见,就等吧。 要是谁都能捡到便宜的买公寓,谁还买HDB,谁没房子住。  这个市场就是有竞争,


因为大陆人大把大把的移民去新加坡了,渗透了呗


其实没必要抱怨,一抓一把的人住在组屋里,等手里攒俩钱了就想着再整套公寓,买公寓想着低点买,然后租的时候还想租个好价钱,难道不知道正比吗?30万的房子能租到5000/月?


说句老实话,新加坡的公寓,同样年数和设备的,已经比日本的公寓贵了!
老公说还是考虑在日本买个一户建,虽然是小木屋,两层的,很漂亮,还有自己的庭院!
不过地震是有点恐怖。。。


额,我的日语远胜过英语。
只是在那里,女人不容易找到工作,而且还是毕业N久了的女人。。。


量肯定下来了。


看哪个城市了,东京大阪这些还是相当贵的,我的朋友卖了新加坡的公寓去那边还是租,说太贵。


光郁闷没用,要买还是得快。


回复 索拉 的帖子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房子别买!
省得震垮了、水冲了,伤心~


你就祈祷再来一次经济危机吧,还要保证你家的财务状况不受影响,这样可以超低价捞进。


你可以在别人点评的下面继续点评,算是回复了


可如果是自己的帖,就不能点评了呀;P


这年头怎么还有人指望房价被政府调控下去阿?
如果政府一直出台政策打压房价,说明对经济的预期很高,为防止泡沫,提前调控。
对老百姓来说,这时的经济状况一定是好的,展望是乐观的。所以一定还是会前仆后继的进场的。
只有人民对市场失去信心时,才会恶性循环,房价越跌,越没有人买,就像97年金融危机和现在的美国一样。
什么时候人们会对市场失去信心?就是天灾人祸,金融危机的时候,决不是政府出售调控的时候。你如果等到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对市场没有信心,你觉得你会反而有信心吗?
所以楼上有位大侠说的有理,有钱人只会越买越多,没钱人只会越等越买不起。


你现在还在犹豫的话就涨到90万了~~


我也觉得新加坡政府做得没什么问题。我昨天还和女友感慨呢,去了趟超市,50新币买生活必需品,那是一大包一大包的;周末出去喝酒哪次都是100-300不等。民生品低价,奢侈消费品高价。我觉得这个和房价一个道理,HDB供老百姓住的,政府调控;私宅供投资的,政府尽量不行政性插手。你如果要买投资品自住,这就是你的问题了。就好像提LV去买菜一样,看你钱包多厚了。


事物总是有其矛盾性的

如果跌,当然这个坛子一半的人都去扛一到几套condo了
如果确定之后会大涨,大家也会如此行动

但是滞涨的话如何呢?
有多少人敢动?或者说屑于动?

楼主说的“值不值得”论,就充分地体现了对condo走势的不确定性,而市场的不确定性是调节系统风险最好的工具,因为不确定因素存在,大家都会看锅下米。如果PM Lee向选民保证要以全力保持房价“稳定上涨”,我敢保证,出现的绝对是大涨,因为既然所有人知道这房子十年后的价值,为什么不一次性透支这十年的涨幅呢?。国内之前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我来总结一下吧:
楼主是希望:condo在未来应该更贵更贵,同时现有持房人也能更便宜的卖给他,完成建仓

说到底,往上45楼都不外是想抄一把底罢了,同抄同抄


其实对于大多数买房自住的人来说,并不见得有抄底心态,只要别买在最高点就行了。毕竟房价就是长到天上,也不大敢套现不是?卖了再买,还不是同样在高点?万一想再买一套投资,可能性就太低了。
所以大多数自住持房人应该是希望房价稳中小升的,能跑赢CPI就行。


去日本抄底吧~


如果未来郊区的两卧室公寓会涨到百万新币,大家觉得可以承受么?不过看看国内的涨幅,北京从10000涨到30000,还是会有人买。


房价长期来讲都是向上的,因为各国政府都是对滞涨的低容忍和对通胀的高容忍。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