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赛小学CA1的试卷里有一道阅读理解
文章如下:
有两个兄弟闲着没事做,便相约到乡下游玩。出门前,妈妈吩咐他们在傍晚前回到家里。但是野外的景色太美了,他们竟玩得忘了时间。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不久便下起雨来,四周的景物都看不清楚了。两兄弟找不到回家的路,又看见前面有一间小木屋,便决定到木屋里避雨。
哥哥来到木屋门口,失望地转身对弟弟说:“我们没有那么幸运,门是锁着的。”弟弟在屋外转了一圈,失望地告诉哥哥:“窗子也全都关上了,我们进不去了。”
于是,两兄弟围在一起,冒着雨在木屋外想办法。他们提出了几个建议,但没有一个行得通。最后,他们都认为无法进入木屋里,打算冒雨跑回家去。
正当两兄弟要离开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把木屋的门吹开了,他们又惊又喜:原来木门上的锁头只是被人挂在门上,并没有锁紧。
Q30 为什么两兄弟不能及时赶回家去?(2分)答案:因为天色很暗,又下起雨,他们看不清四周的景物没法找到回家的路。我儿子答:因为野外的景色太美了,他们玩得忘了时间。
Q34 如果你在两兄弟身旁,你会怎么做?(2分)答案:再检查屋里的锁头,看到底有没有锁紧。我儿子答:我叫他们早点回家。
我儿子的回答跟答案不符,但也很有道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能否得分。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这种题目太难做了。因为不知道老师究竟想要什么?他们判卷的尺度究竟有多大?
我也觉得你儿子的答案是有道理的。
我也觉得你儿子答案甚好.
但是我和老公曾经讨论一些奥数逻辑题的时候,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太一样,我老公就说,考试这种东西,你自己的思路和逻辑可以保留,重要的是弄清楚出题人的思路和逻辑.并且把那认为是正常普通人的思路.
各位老师还是应该来谈一谈这类题目应该如何考量.
我觉得你孩子回答的有自己的理据,我也觉得这种题目太难做了。
很多答案根本不在书中,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提炼意义,对于小男孩来说,更加不容易。
孩子P4的时候,碰到的一题,题目大概是:如果换做是你忘记带钱包上学,怎么办?
儿子回复:我选择饿肚子。
自然这题得大大的0分。
我对新加坡的这类题目深恶痛绝。我记得早报上有人强烈批评这种考试题目,但是结果不了了之。
怎么说呢,您儿子的回答的确是有道理的,但不能是答案。
所有的考试题目设计都会有一个最合适的选择,也许几个选择都是对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直接,最合适的答案。
阅读理解考的是孩子是否懂了这个故事,从一个故事中学到道理。
文中的故事安排,是一层接一层的,
你从后往前推,为什么没能回家?—–因为天色暗,下雨,看不清路。
为什么天色暗了?———–因为景色太美,他们忘记了时间。
景色怎么会这么美?———因为两兄弟没事做,去乡下玩。(乡下的景色和城里自然不一样。)
所以,故事是有所铺垫的,孩子的答案是为天色暗,看不清路做的伏笔。不能作为问题的直接答案。
这样想是不是觉得题目也不是很难了?
孩子想的有没有道理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不能拿到分数
他明年就要PSLE了,分数已经成了第一要务
请问你是做老师的吗?
跟标准答案不一样究竟能不能拿分呢?
其实要让孩子那样层层分析本身就够难的
而且就题目本身来说,如果兄弟俩不贪玩就不会赶上下雨,这样说来忘记时间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啊
而且对于Q34,孩子说,提醒他们早回家比让他们查门锁更有好处,兄弟俩在外面避雨,妈妈在家得多着急啊!:dizzy:
这个太实诚了;P
得训练孩子这种分析思考的能力和一些应考技巧,让孩子适应考试。这还只是小学考试,以后的考试更难更复杂。
Q30 题,0分。
Q34 题,友情送分 0.5 .
楼主别生气,考试是很残酷的。
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而非感性的。
我的经验是选择问题中所问那几个字,在文中最近的句子为答案,前或后。即使有的孩子看不懂,如果找到问题里的关键字,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前或后的句子即是答案,命中率超高,90%不知过不过。这是为应付考试而为之,还是要看懂文章为上。
大家注意,阅读理解考的是孩子理解原文、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所以答题时,尽量忠实于原文,不要以自己的思想代替作者的思想。
中国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常常犯的通病 就是用自己的句子组织答案,
有时并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原意,结果反而失分。
阅读理解题型分类,复述题、解析题、归纳题、创意发挥题
其中,复述题要忠实于原文,抄要点时要精准,不要多抄,也不要漏要点。
解释题有的是解释关键词语,有时是解释短语在文中的含义
一般用拆字组词对付词语解释,有的要解出引申义,有的联系上下文可以解出
归纳题 要从文中各处找出要点,归纳在一起
创意发挥题 千万不要天马行空,一定读懂文章中心思想,了解文中要说明的道理,
再进行合理联想发挥。
小三之前,多考复述题,孩子们按照问题的关键词,去文中找答案即可。
小四开始,增加综合分析类题型,真正能拉开分数距离的,也是这类活题。
平时训练时,养成读原文,归纳段落大意和全文中心思想的习惯,然后才进入解题的环节。
解题之前,一定要审题,审出题目的关键词,才开始找答案或组织答案。
觉得楼主的孩子是懒惰去思考分析,随便写答案那一类,很多男孩是这样。
多谢
不会生气
我就是想知道老师们会怎么判,特别是PSLE会如何打分
他平时是挺懒惰的,可是回答这些问题时却总给我一种想过头的感觉
我觉得最难的是连我们做家长的都抓不到要点,我们的回答都对不上标准答案
没在新加坡接受过教育,想辅导孩子,即使是华文,都吃力啊
我觉得新加坡学生华文水平低落跟这类题目有很大关系。
如果华文题目连从小受中文教育的中国人都觉得模棱两可,答案似是而非,新加坡学生那点可怜的华文知识如何来应付?
什么”操控/操作” 电梯?这叫什么题目?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那些华文水准不高的本地老师出的。
当一个人对某种语言掌握程度有限时,他/她便搞不明白语言的灵活性。
回复 fromnuaa 的帖子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在知识的学习上,我永远是谦卑的求索者。
我不想对本地老师,或者同行作任何的批判。
中、港、台、新、马这些不同的国家,
由于国情不同,华文的发展有各自的轨迹,
华文教育的体系也走着不同的路,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
我在论坛回帖的目的,只希望帮助孩子们应付本地的华文考试。
刚来的时候,曾经为此与学校老师反复切磋、据理力争,
在了解本地的华文教育现状之后,我放弃了一些坚持。
既然孩子是参加的本地考试,就入乡随俗吧~
对,做阅读题是有些答题技巧的,我觉得如果能从文章当中找到答案,就是八九不离十了。小学低年级的阅读题,一般在文章当中都会有出现的。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有道理!考试拿高分才是首要的。
赞同“入乡随俗”。既然我们学的是“新加坡华文”,我们就得尽量按照“新”式思维去研究怎样找到正确答案,怎样抓住得分点,讲别的都是过过嘴瘾,没用! 其实,何止是新加坡人,就连我们这些移民,语言能力不也是下降了许多,经常把 “很美”“很KIU”挂在嘴边吗?哈哈
呵呵,中国孩子的家长们,你们在辅导孩子的英文、华文功课时,可要小心了:
1. 中国人的英文是僵硬的、机械的,辅导孩子英文(即便是小一),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2. 中国人的中文是灵活的、丰富的,对不上新加坡浅白的、拘谨的华文,辅导孩子可能也起到反作用。
我本人从小一就从不辅导孩子华文、英文,偶尔辅导一下数学。。:lol
教学的系统性很强,不会前不见古人,也不可能后不见来者。
首先是思想上的,(这是前提,一个老师善待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其次是技能上的,(这是基本功,一个老师站在台上,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学生模仿)
然后 。。。。。。(有识之士,填一下空缺)
如果家长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先去教导孩子,然后再让孩子去学校接受老师的系统教育。
非但不会有效果,反而是弄巧成拙。
先入为主,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老师要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画上一些线条和色彩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这张纸上原本就已经有很多颜色和线条,老师再要画上去,就难了,哪怕帮孩子擦掉纸上的颜色也是会留下痕迹的。
相信孩子,相信老师,多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到小六冲刺的时候,老师一定会把所有的应试方法拿出来的。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跟孩子的华文老师聊过,据她说很多中国孩子在高级华文上不能拿到3分,就是在阅读理解的部分丢分,不是不理解,也不是不会回答,就是因为思维活跃,答案却不在标准范围。反而是本地孩子,死记硬背套用,更容易拿分。
家有高年级的家长,当务之急还是跟跟孩子分析答题技巧吧。
看了雪版的精辟总结,我认为首先做到就是紧扣原文,原文!
忽然觉得不该再让孩子学习高级华文了,华文课没办法,必须按照他们的样子学,
但高级华文似乎除了浪费时间外,有害无益:(
高级华文拿分数,为什么不学?
对华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高级华文其实也高级不到哪里去。。呵呵
回复 legilimens 的帖子
看看新加坡人本地孩子都在苦苦挣扎学习华文,就这么放弃了?
不管如何,华文的分数孩子比英文容易拿吧?
高华不不追求3分,拿2分就好。
再考虑一下。
高级华文的分数要在其它科目都好的基础上才有用,而且只对华文特选校有用
放弃高华课不等于放弃学习中文
与其努力向新加坡华文看齐,不如把那个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些正经中文
考试的时候,做点“削足适履”的傻事,最终还是靠那双强大的脚,来”顶天立地“:lol。开个玩笑。。。
回复 shima 的帖子
那你就找你孩子的老师再好好谈谈。每个老师都有一些应试技巧的。特别是一些名校,压力那么大,老师不会比家长压力小的。你急没有用的。
2010 是华文新教材上去后,psle考试的第一年。有些题型已经开始变了。
2011是第二年,我也很想知道今年PSLE会考什么。
这么小的孩子考华文,不会考离奇古怪的东西,紧扣原文是必须的,最根本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老师给孩子的要求是99分,那么孩子在考场上发挥得再不好,也能拿85分,
如果老师给孩子的要求是85分,那么孩子在考场上发挥得不好的话,那可能就只能拿70分了。
这就是你说的 3分和2分的区别。
回复 legilimens 的帖子
要长远看高华的价值,PSLE是眼前的第一步。
O水准,除了华文的A1算一门主科记入总分外,高华只需C6就可以在总分中-2分
比如总分6分,减去CCA的2分,再减去高华的2分,总分就是2分了。华初、莱初随便进了。
近水楼台不是?
A水准的成绩单上,高华成绩也可以反映,双语强大是资本,选才的人会比较稀饭这个~:D
在中学华文的辩论赛上,中国奖学金得主的文化底蕴和才华洋溢,博得满堂彩,一片赞叹声~
还有《华文智多星》中的精彩表现。
我觉得,孩子们需要建立自信心,这是一个途径。
当他们面对其他科目的难题时,一个自信、勇敢的孩子,和一个缺乏自信、喜欢逃避的孩子,面对困难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而态度决定结果。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我喜欢现在的题型,考的全面。
以前的句子选择就10个,比重太大,而且有些句子造得很牵强。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猛点头!
看来大家的孩子都太优秀了
我家这个还没成熟,我甚至想给他留一级,但爸爸说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会帮他,但不会强求。
另外,老师说即便小学不学高华,中学也还是可以学的。
虽然会费点劲,但他年龄大些就会成熟些,做事该能事倍功半了吧
看了楼主的很多贴,知道真的是一个心地非常纯正的妈妈。就多说两句。
我相信虫虫做的这些题目是妈妈要求,而非老师要求的。
考试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在家里,做爸爸妈妈的就给他一个犯错的机会吧!
如果学校让他选高级华文,那说明老师是肯定孩子有这个能力的。
就给孩子信心和勇气吧!
海星很奇怪,明明是华文特选校,可成绩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dizzy:
我也不敢问老师,怕他们已经受到过批评
非常感谢
可以给我email吗?
sunny54651@hotmail.com
我家儿子太幼稚,什么都会弄不见,从计算器到铅笔盒,到课本到考试卷…… 老师给的那些总结、提示,我也老看不着……:L
记得以前有个帖子是妈妈们专门用来控诉孩子丢东西的,找出来看一下,就在不会生气了— 一定有比你家儿子丢得多的;P。
唉,他都五年级啦,还这么不长进,倒是我那个2岁的女儿什么都看得紧紧的,幼儿园放学时会一样样点名:书包、水、奶、鞋子、妈妈
总觉得这俩孩子是生错顺序了:lol
很好呀,男孩有男孩样,女孩有女孩样。
回复 legilimens 的帖子
您好,我不是老师,只是我妈是老师,我小的时候,我妈就是这么教我的。
读一篇文章要读出东西来,而不是读故事书。
故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孩子说,妈妈在家会着急,说明孩子的理解力还是困在渐层次的范围。
您也明白现在分数更重要,所以,要开始培养孩子的拿分能力了。
答题要答到点子上,这样才给分。
在新加坡的判卷方式我不懂,如果在中国,小考您孩子的答案会给一半的分,大考就没有分了。
假设把我们的孩子送回国内读书,英文估计能考个全班第一,全级前三名吧。这边的华文就是这个样子,回头想想我们当年在国内学英文不也很可笑吗,生硬呆板,全是哑巴英语,国情不同入乡随俗。
我女儿读小一,开始的华语老师是中国人,教得不错,她教的孩子大部分都进了深广班,可惜进深广班后换了个新加坡老太,这里还是按资历排辈分,中国老师教得再好也当不了老大。
不要放弃高级华文。反正学着也不费劲。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你的纲要可以给我一份吗?
cscent_yangqian@yahoo.com.sg
谢谢
“如果在中国,小考您孩子的答案会给一半的分,大考就没有分了。”
不会吧,中国语文考试有这样的题目?这样的答案?:dizzy:
高级华文是我让他选的,按学校的标准他没有资格选这门课。
所以,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慎重掂量的选择。
谢谢你传授的经验,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们也是,每天我都吼他,“书桌里一片纸都不许留,有字的全给我带回来。”他倒好,都当耳旁风。
而且老师什么都收走,害得我想给他复习都找不到资料,再发就要等到SA1了。
谢谢你的热心,不着急,我们一起等
就这男孩样,急死我
其实他学得有些吃力,因为懒惰不爱写字,所以作文特别烂。
一篇拾金不昧的作文,写得狗屁不通,40分里才拿到14分。
回复 legilimens 的帖子
呵呵。当然有啊~还有更多很稀奇古怪的问题呢~
语文和数学不一样,数学是固定的,也许解题步骤不尽相同,但是思路大致一样,结果也是一样。
语文太活了,要慢慢培养孩子的能力,不是一步登天的事。
哦,现在这都是什么世道啊:P
LZ问的只是一个点,很大的一个面还隐藏在后面。应该楼主也看到了更多比这两个题更难的题目。
LZ都觉得难了,那问题肯定已经存在了,所以收集了一些最新的看了一下。
今天下午,做了一套CHIJ 最新的小六华文的补充教材(其实小学和高级是一样的)。
5个问题没有一个可以直接找答案的。一句话,超难答全,就是说每个题目都有可能失分。
其实到了小六小学华文的学生和高级华文的学生练的基本是一样的。选高级的孩子才有希望拿小学华文的高分。
可以选高级就选了,那2分也算是白赚的。
小小一片云
是否可以看看你的华文超难题呢?谢谢。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您好!可以要一份您的资料吗?非常谢谢!!
yang.bonnie@live.cn
做阅读理解题是要弄清楚出题者出题的目的来答题,看似一个问题有多个回答,但其中必有最佳的答案。
如果是你 你会对那两兄弟说什么呢?回答叫他们早点回家这个答案看似也是可以的,但那两兄弟不是不想回家啊,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而且他们遇到了一个看起来进不去的木屋,如果可以进去不就可以避雨了吗?这是出题者的思路,就是让学生怎样来帮助那两兄弟进入木屋,木屋及面对的困难,隐藏的是当遇到苦难时要设法去解决它,而不是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所以楼主的孩子回答叫他们早点回家显然不在答题的要点上了。
回复 换一个好 的帖子
谢谢,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