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以下转载自中国金融共济会并经过本平台编辑。本品台对文中涉及信息及观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仅供圈内外朋友参考。
本周末房产传闻重磅突袭。房地产圈唱空声不绝于耳、风声鹤唳,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前不久也听到相关信贷收紧的消息,才几天时间已经满城风雨。
汇整了这几天的消息,尽可能的争取能足够客观,不到之处还请谅解;
最早的事情起因来自:一则香港房地产项目开盘降价的消息;在低开和优惠的双重作用下,新鸿基旗下的某项目降价幅度一度达到40%。同时,内地传出恒大地产也将启动大范围降价的消息,王石也认为2014年楼市“非常不妙”。一时间楼市陷入悲观情绪中。
而本轮事件的升级来自兴业银行;
线索一:
消息最早来源于网上传言,说兴业监测到全国房地产企业今年可能会有资金链断裂风险,暂停一切地产开发相关贷款,同时暂停放弃上限由的企业融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兴业还第一时间出来辟谣,说是假消息,直到昨天晚上,兴业任怂,承认下达消息,但兴业银行强调业务窗口指导仅针对数量较小的地产夹层融资与地产供应链融资,并非针对开发贷与个人住房按揭等大口径房地产信货。
线索二:
兴业事件之后,传出交行周五暂停所有房地产项目贷款!“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总行将结合对房地产行业的专业研判,在一季度末之前出台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重新确立本行企业金融条线房地产业务发展意见。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全行暂停办理房地产相关业务,待政策明确后再启动。”
“目前对所有新增授信业务,暂停受理;对所有已上报但尚未批复的授信业务,暂停审批;对所有已批复但尚未签约的业务,暂停签约,禁止突击签约、倒签和突击放款,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口吻如出一辙,交行的消息是否准确,没有确实证据不敢妄言,但根据交行的朋友传来消息,25号交通银行在无锡开策略会,跟这个有一定的关联关系,那么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
同时,银行集体紧房贷的事情,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最高上浮40%,平安、广发传出停贷消息,农行总行控制贷款。浦发、民生、平安银行、中信、建行等银行业朋友也确认内部收紧房贷政策,是否停贷,尚在等进一步确认;
线索三:
杭州楼市出现下降,财经评论员@向小田 指出杭州楼市下降的信息,马上被数人围攻,据悉跟一份杭州楼市下降的数据有关,找到以下数据,供参考:
2014杭州首轮降价楼盘汇总:
德信.北海公园.均价19000降至15800.
天鸿.香榭里.均价17200降至13800.
阳光郡.均价17500降至13800.
运河协安蓝郡.16800降至14400.
协安紫郡.17500降至14800.
保利梧桐雨.16200降至12800.
天阳.半岛国际25000降至20000.
万科.北宸之光.16800降至13000.
2014年2月己经宣布降价的楼盘平均降幅为15%–25%之间,专家认为此轮降价为试探性降价,未来还会有更大规模,更大幅度的降价;这份数据的真实性有人质疑。
线索四:
最近的房地产见闻汇整:
1、房冷地热现象突出,销量下降;
2、杭州出现8折盘、常州出现5折盘;
3、大佬退出,龙头不务正业。李嘉诚从去年开始大手笔转让国内资产,万达、绿地、万科、碧桂园试水海外,万科、恒大入股金融、快消品,万科马不停蹄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经验,主业吸引力不再;
4、市场感觉最好的兴业银行暂停结构融资业务,多行按揭贷款批不下来,同业市场利率高企引发对房地产融资的担忧,信贷危机的隐忧是否引爆房地产泡沫;
5、大佬转向。王石不顾身份直接看空,一向准确的任大炮不再嘴硬,新声代达人马佳佳发出了90不买房的宣言……
线索五:
三四线楼市疲软,开发商欠债“跑路”、“鬼城”频现……
三四线楼市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积压”“虚火”“泡沫”“崩盘”等呛声不绝于耳。一些楼市遇冷,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地方?是拐点将至还是阶段性问题?
地产不会崩盘的几点供参考:
1、人口聚集、投资带动就业增长而土地供应量有限的一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依然谨慎乐观。人多地少带来供不应求的地区风险较小,不认为一线城市地产会出问题,最多出现一小波恐慌性抛售;一线城市房产会跌吗?不会。大喊房价要跌的都是潜在的购房者,他们时刻准备着调整一下就冲进去。也就是说,对于楼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楼市,空头不死,涨势不止。
2、二三线城市核心地段,也不会受到大范围影响、三四线城市,不说你也懂的,注定成为牺牲品,但这却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好事;
3、龙头企业依然看好,不会伤筋动骨,小的开发商及房企,会死掉一批。
为什么?银行收缩房贷这件事情出来之前,肯定已经很多人得到消息,多少人知道2014年1月份龙头地产企业其实已经获得大量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各大房企海外融资总额过500亿元,已经超过这些房企去年全年融资总量的10%。从今年1月份企业大量融资的情况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其实已经很多人做好了过冬的准备;第二:龙头地产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先不管他们是真心看好海外地产还是假意,大佬小眼睛眯成线看着远方:那不是并购,那是转移资产啊!
受影响的领域:
首先是银行本身,以及贷款风险系数大的行业!为什么?看起来银行收紧信贷是为了抵御风险,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暴漏了一个严重的事实,业务难做啊!业务难做,造成坏账风险增加啊,各种宝充斥,银行存款压力大,存贷比无法提供满意的利润。贷款风险系数大的行业随着经济下行也必然越来越多,有更多比贷款更好的收益模式,当然收紧贷款,贷款收紧貌似也不是一两天了。
其次是信托。信托的问题暴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窟窿之大,兑现风险之高从中诚信托的事件等已经陆续暴漏很多问题,而收紧开发贷,信托还敢放钱吗众多信托崩溃元年,或许正式开启!
然而,现在的金融系统是不允许信托出问题的,因为一旦出状况,可能会造成多米诺骨牌,引起连锁反应,但受影响和压制注定无可避免;
再来是互联网金融。别以为没关系,这次事件,将利空所有互联网金融行业及企业,前几天说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处理各种宝,各种P2P,不是空穴来风,他们制造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导致银行存款额大幅度下降,银行理财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几乎无人问津;
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风险敞口更多来自于经济体内部,即房地产市场在利率市场化和货币供应紧平衡策略下,市场主体之间“马太效应”的发酵和缓慢出清的过程。地产最终的走向,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其结果难以想象,这里面还存在一个最大的变数:取决于执政者!
房价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经济问题,中国式房地产开发模式:政府垄断土地供应+银行开发贷款模式+预售制度+材料供应商和施工企业垫资+税收缓征=高房价+开发商高利润,脱离这个公式谈中国房地产调控或高房价都是逗你玩儿。
狂欢总有散场的时候。天底下就没有恒涨不跌的楼市。
这次是真的狼来了。香港楼市、本地楼市,也多少会受影响而波动的。
又是入手好时机。
影帝笑了笑, 说我的接班人还在呢。等你跌个20%我就让他们出手再来一次量化宽松。
去杠杆化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谁都不希望经济放缓, 政府应该会仅一切可能挽留局面。
不晓得阿。
偶现在看见的,是席老大作风跟前人很不同,他上任后,很多国内奢侈品(比如茅台等)都大跌了,专做达官贵人生意的高档酒楼也门可罗雀。
翻山车要启动啦。。。大家系好安全带。
希望习大大不要把自己翻下来就好。
量化宽松的使用是有宏观经济条件的 美帝牛逼也撑不住一直用量化宽松
还有 地产股昨天跌了5%+吧
不懂政府怎么想。任何政策都有两面性, 看保短还是保长吧。
lz,周2啦。。。今天万科b板了
万科延续昨天的跌势。
请教各位,重庆,三线城市的楼市,几时可以进场为最佳呢?求专业人士解答?谢谢
大重庆为啥三线了。。。
重庆的房价跟沿海城市比,真是便宜得不行。 从价格上讲,是三四线城市。。。。
跌50%一点事都没有,就是很多有钱人账面资产缩水一点,太阳照常东升西落,日子照常过^_^
当人们知道过一个月后可以买到更便宜的有更多选择,人们会停止购买。当一个地区房地产是支柱,包括上下相关企业会大规模down size,会出现失业人口,问zf领救济金。当房价继续下跌,跌至水下,会有大量的房产放弃偿还贷。银行损失流通性,储户察觉后排队withdraw,银行被挤兑,流通性极具降低,银行倒闭。流通性降低后也会进一步影响其他实业。从而雪球往另一个方向越滚越大。
说得这轻描淡写,在喝蛋汤啊,开水里面放颗鸡蛋,且! 有多少人日子将过不下去?有钱人只是少数。
为什么房价涨10倍大家的日子还过得下去,跌50%就过不下去呢?有神马证据或者理由?很多地方曾经跌过60%甚至70%,也没见几个人跳楼啊,不要跟房产恋爱太深而不能自拔哟 ^_^
您严重了。国人买房贷款不多,有几个人会选择不换贷款让银行把房子收回自己睡大街,您低估国人的坚韧和忍耐力了,国人的内在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还有zf会发救济金给P民吗?当年几千万下岗的拿到多少救济金?那情况比房价掉50%严重多了,还不是大家活下来了嘛^_^
降到1,2万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幸福了刚刚买的起那部分刚需。再跌一点,是时候进场掏个底了。也许很多有钱人都等着这个机会呢。买了顶个10年又一个轮回。
说的都是美国在08到11年发生的真事,每一件都是真实发生的
目前来看,习大大比前影帝明智,做事低调但刀锋剑利。
努把力,三四线城市,房价跌50%,每平二万变一万;二线城市,房价跌30-40%,每平二万五变一万五;
一线城市,房价跌10-20%,每平三万五变三万。。。
茅台皮包腰带是消费品,跌个50%。。。
房子,去掉泡沫,刚需还是咣当当的响,估计跌不过消费品。
影帝不是不明智,人家玩的是暗渡陈仓,要不怎么叫影帝。。。
习大也不是明智,他可苦逼了,影帝留的屁股不好擦,又不能不擦。。。
你说的非常对。中国房市要爆就今年爆,若不爆,就得等习的继任上任之初了。习现在捅破,都知是擦前任屁股,若2,3年后爆,就都说是习不给力了,他也只好再加印钞票,把气球继续吹大,直至留给下任。
古往今来,
前朝退了位,交了印。。。
后任管江山,接了印。。。
无论苦与不苦,脏与不脏,坐拥天下就得要撑得住,扛得起来。明不明智,盛不盛世,后人自有说道。
话说影帝已经暗渡陈仓,全身而退了。
留给后面大大们一摊子,得慢慢收拾多少年啊。。。
宝宝4万亿造就10年兴衰,
毛毛的人口大爆炸造就50年兴衰。
看看习习的招数,争取造就百年兴衰。
可以是可以,下场通常比较悲哀。。。
那就得体制改革,废旧立新了。。。
每届老大都知道能做,都知道难做,只好做缩头乌龟,留给下任。。。
你们把涛哥当空气了
太好了!
没有人发现近年几乎每年2,3月份各个媒体都看空地产么?
掉价的都是一些烂盘子,不需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