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大家来谈谈后大选时代非公民的命运吧

如果大家观看了整个大选过程和新加坡主流论坛和网站的言论, 你可以看出坡人对大量外国人的极度不满。执政党也有部分官员最后顶不住了,承认错误。 这真的很难见的情况。大选后,很多政策都可能会改变。

对于移民政策,肯定是要收紧了,现存的50多万PR,100多万外劳就够它受的了, 再引进外国人的话对交通,住房,环境, 和坡人的心态确实受不了。至少到下次大选前不敢再这么引入了。

现在我关心的是, 对现有的这50多万PR会有怎么样的政策。 其实现在PR跟公民的经济区别已经很多了。 世界上好像还没有国家这样从经济上区别公民和PR的。 英国,澳大利亚(除了PR前两年),美国,日本(前几年还说给PR选举权)据说经济上公民跟PR是一样的。但坡国可能还会继续区别。我个人觉得这样区别真 的很傻,拉开待遇坡人就满足了? 这是什么心理啊(别人付更多钱而自己还是要付原来同样多的钱, 这就爽啦?)。 不过,可能的政策有

1。 “邀请” 部分PR强制转公民 (不过我觉得这个没啥用, 转了又怎么样,普通坡人还是把你当外国人啊,外国人的数量没减少)

2。 不准买组屋 (也不太可能,PR不买组屋的话,谁来给所谓的 ”组屋保值增值“买单?难道要本地年轻人买单?)

3。 可以买组屋,但几年后才能卖, 或者只能卖还给HDB

4。 医疗,教育上让PR付更多,继续拉大区别

5。 税收上区别,加重税收

6。 如果不要PR了, CPF取不出来

7。 五年内如果经常出国或者没有工作, 或者工作没以前好了, 不给renew REP

8。 上班族各行业实行更严格的配额制,严格设定坡人跟PR之间的比率(估计这个对PR就业很不利)

9。其它一切能区别开的经济手段

欢迎大家讨论,看看还有什么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我觉得3/4/5/7是有可能发生的
不过更关心政府的经济走向


按照现在的情况,有可能组屋价格被压低,抬高私人住宅的价格


经济上估计GDP会增长慢点了, 因为不太可能像前几年一样通过大量的劳工和外国人来拉动了。


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同时减少外劳,怎么算也都是矛盾的….


1。 “邀请” 部分PR强制转公民 (不过我觉得这个没啥用, 转了又怎么样,普通坡人还是把你当外国人啊,外国人的数量没减少)
也有可能吧。但是目的和其他几条不一样

2。 不准买组屋 (也不太可能,PR不买组屋的话,谁来给所谓的 ”组屋保值增值“买单?难道要本地年轻人买单?)
不可能

3。 可以买组屋,但几年后才能卖, 或者只能卖还给HDB
有可能,可能性小。

4。 医疗,教育上让PR付更多,继续拉大区别
可能性较高,调个10%,20%

5。 税收上区别,加重税收
可能性不大。主要是这部分税收会转移到公司的用人成本,而削弱吸引跨国公司进驻的能力,就是给自己挖墓

6。 如果不要PR了, CPF取不出来
如果可能,就是执行日之后的CPF不能取,之前的可以

7。 五年内如果经常出国或者没有工作, 或者工作没以前好了, 不给renew REP
更有可能的是renew PR需要一系列的条件。比如,在新工作多少年,有几年缴税。。

8。 上班族各行业实行更严格的配额制,严格设定坡人跟PR之间的比率(估计这个对PR就业很不利)
不可能!

9。其它一切能区别开的经济手段
也不要杯弓蛇影,顺其自然吧。
提高门槛固然可以把关一部份PR的质素。但是一个国家对移民的吸引力是比较constant的,在做所有这些措施的时候,当局会考量这些措施如何影响其吸引力

他们深知移民问题是个非常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我觉得都有可能。 新加坡政策变得很快, 执行的很快。。
相信很快就了然了。


我觉得7 + 提高PR门槛效果就不错了。
8 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它对提高公民就业和收入很有效。比如让一个公民比PR可以带更多的外国人配额。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公民竞争力。但是8会降低新加坡的竞争力,是一把双刃剑。


很简单:源头是移民政策造成,将来要做的是清理一群贡献不大的pr,收入低,住时间少,不是专业人士,同时还是会接受精英进来,收入p1p2 将是硬指标,


你要分析不满的人群的特征。这次对PAP不满的,是底层新加坡人,即小商小贩,收入不高的底层劳动者,出租车司机等等。

政府肯定也就是要稳定这些人,那么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政策的转变了吧

3.可以买组屋,但几年后才能卖, 或者只能卖还给HDB
这个我早就在2年前,就预测了,HDB是政治敏感话题,政府会加大力度来控制HDB房价,注意,只是HDB,不是Condo。但也只能是维持,因为HDB降下来带来的风险太大了,政府承受不起。只能卖给HDB基本上就不可能,那会引起恐慌。你明白的。

可能的HDB措施
a. 限制PR买房,如PR最多贷款70%,PR卖出交更多的税
b.HDB估价限制,防止进一步提高
c. 放出很多地来建HDB,(我说句实话,如果政府这么做,大家可以逃离新加坡了,趁早卖掉手头的HDB)
d.最好的办法,是公民更多的买房补贴,调低利率,但同时限制公民卖HDB套利,也就是政府贴钱了

4。 医疗,教育上让PR付更多,继续拉大区别
你放心,已经差距很大了,再大PR该承受不住了。相反,医疗上,需要更多的劳工,护士等等。政府相应的CPF也会改革,不过怎么说,和PR关系不大,PR没什么油水

6.7 一定会限制低层次劳工,放心,这次PAP一定做到Singapore first
高层,中层PR,大家别担心,也也就是你一个月2500以上,就别担心政策变化了。记住,劳工是财富。
新加坡会已咖啡的涨价,环境的变差,劳工成本的走高,会底层人士的抱怨,慢慢的无力的

大势已去,短期看不到对于中层PR的影响,但总体上会慢慢影响到的,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吧


理性的分析,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很重要!


个人觉得新加坡现在面临的通货膨胀是世界性通胀的一部分。
制造业的衰退,是因为周围发展中大国的慢慢觉醒,稳定并崛起,制造市场迁移的结果。
就将来的经济走势,如果它过度限制底价外劳,依靠本地相对高价劳动力,难免发展乏力。所以政府会考虑平衡


正确

新加坡另一个重要成长点就是作为亚太的其中一个据点,吸引跨国公司的进驻。

所以它的公司税率和香港是接近的。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成长,越来越公司把大中华区总部直接开到上海,北京,深圳,而不是香港新加坡。

这对他们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况且他们上市的盘子又没有香港大。而优势是,英语通用,qualified劳动力充沛,政治稳定,可以兼顾东南亚市场

所以,前面他们不会随便动税制,跟成本息息相关。一旦吸引力流失,企业转移的话,就很难逆转。

现在国际经济分工竞争如此激烈,靠“草根”,真的可以保持住发达国家咩?


不过,话说回来

生产力的增加和社会就业还真的是一个悖论。

因为需求的增加是有限的,相对平缓的,而产能/生产力的快速增长的。
但是,被迅速增长的生产力挤掉的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是否能找到同样快速增长的新岗位呢?
嗯。。。


收拾包袱,回家,我一直做好准备随时回国的!


因为这些被替换掉的老工作岗位上的人员,不能在短期找到合适的工作,低薪辛苦加班多的又不情愿去做,不提懒不懒的问题,当地高生活成本在这放着,所以牢骚情绪越积越多。这次,终于显露出来了。
但是,靠着底层的草根现在的工作范围和能力,我没看到能保持第一世界国家的竞争力的可能。
要看菜做饭,原材料就是这样,没资源,市场小,年轻人口比例少,薪水成本高,如果加税,高税收补贴穷人,搞成西方的福利国家,可能性很小,可能会更快的被其他新兴市场抢占老客户或项目。


回复 gemini2000 的帖子

投反对党的人你说主要是底层新加坡人,我看也未必
我们公司做engineer的(月入大都5k以上),大多是偏向反对党的(7成以上),而且是公开表态,包括一些月收入5位数的中层管理人员,manager。

每个人投反对党的原因都不一样,有些是因为移民政策,有些因为组屋政策,有些则是看不惯某些部长的傲慢。


对的, 从这次大选整个过程来看.

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和中年人偏向反对党.

要知道, 据说新加坡很多中年uncle (40多岁的) 容易失业的, 他们原来也是做办公室的, 也是专业人士. 当然可能都有各人因素失业, 但跟大环境肯定有关系, 不然不会那么普遍


这些人是墙头草,经济一旦不好,马上会投PAP,而且大部分是PAP一直给洪水泄洪的方式。今年的选举根本就无所谓,麻烦是在5年后,如果5年后的经济再不好,PAP才真的麻烦了

问题的关键有两个:
1.反对党还拿不出有效地政策
2.PAP政策的较低受益者如何能在新政策中得到更好的收益

我看了几篇文章,主要都是提及祖屋翻新啊,生活成本啊,这比较初级要求;高层次要求,如医疗,谁上都一样,而且是个无底洞,唯一有效地方式,是外包,或是外来医护人员降低本地医疗成本; HDB是政府走错了,但走回头路也不可能,将就吧,等世界经济稳定了再说

总之,这次GE是有点无厘头的怨气发泄大会


姓马的死不认错,他至少应该对这次结果付70%以上的责任。蛋饼泥的选举太不给力了。


好像还没有反对党提到教育改革(具体措施)的?

我接触过几个本地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部大领导(小李夫人的姐姐)都相当不满意,认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一线专业人士的合理意见与建议。

举例来说,本地中学华文学习的教材,5年就一个大变,显得非常急功近利。
教师们忙着备课新教材,更忙着去做越来越多的陈腐行政记录,根本没时间去思考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学生的实际华文水平,于是越来越差。

学生们为了完成功课,常常得忙到晚上11、12点才能休息;重点学校的,每天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也很常见!
教师们忙着应付机械化繁琐的行政工作(必须完成的无用功),每天也是很忙很累。

学生与老师都不开心,身心都不健康,老师们也多次提了意见,却都是石沉大海,这僵化的体制,几时才能改一改呢?


回复 prtscr 的帖子

很多因素拉,据我个人观察,以下几条
1。逃马“尿遁“事件,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居然无人下台,厚颜无耻的说it’s an honest mistake, lets move on
2。组屋 价格高涨,交通拥挤
3。Tin Pei Ling vs Nicole Seah, 集选区制度
4。YOG budget,


房屋经济等,说到底还都是身外之物。
身心灵是否健康幸福,却是全民素质的根本!


回复 深水冒泡 的帖子

小学华文也这样,两三年就换教材,老师忙着行政工作,根本没时间好好备课。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所以阿,这个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我都跟我先生开玩笑说,不如你出来竞选吧,这样你的声音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可悲的现象)
本地的老师与学生,肯定很多人都会支持你的!


对,这次主要是这些人起关键作用。

新加坡这几年风调雨顺,太顺了,就要追求一点超出经济的东西。上两届大选,新加坡走霉运,国家反而团结。

李团队显然错误判断形势,大选时机也不对。那个选区是很可能要输的,他还说有信心。


很有道理, 其实现在已经开始了,比如人不在新加坡不给renew或只给一年等等。
清理贡献不大, 人不在新加坡的pr应该是个方向。。


我公司一个经理,月薪5位数。40出,单身,从工程师做起,35岁前不能买组屋,35后薪水又超过了。这次投反对党,即使他非常不认同反对党所提出的课题,就是想出出气。因为本身是从事制造业的,所以很希望新加坡能保留制造业,也非常清楚制造业决对不能没有外劳。他也知道不管谁上台都解决不了他的终身大事。


回复 深水冒泡 的帖子

你提到的现象很对。
但原因值得讨论。
我觉得不是大领导的问题(我完全不认识她,没必要为她说好话)。
反而是新加坡家长的问题。
这里的家长对教师要求太多。特别是给华文教育的麻烦多多。支持华文的在哀叹学生的华文水平太差,讨厌华文的找很多借口来压迫华文教育。比如之前有家长要求减低华文考试分数在中学入学考试的比例。

我小时候极为顽劣,父母什么都顺我,唯一对我的要求是“听老师的话”。所以从小唯有老师能制我。新加坡的家长对教师一点尊敬都没有,动辄投诉,要求多多,孩子有事第一时间找老师麻烦。有这样的家长在,教育怎么能改进?


忘了听谁说的, 不无道理。。
过的挺好的, 对现有生活还算满意的, 会投行动党, 因为他们知道新加坡有今天是因为行动党。
过的不怎么样的, 对现有生活诸多抱怨的, 会投反对党, 因为他们深信现在的高物价是行动党的杰作,并一味的认为,反对党会改变这一切,未广大群众做的更好


可以理解那些恨外国人新加坡人,他们并非一定是底层但一定是有抱怨的人,也多是些素质不高或修养差的人生怕别人抢了他碗里的饭,还好新加坡的政府明白,所以说如果真的反对党赢了,那些人过几年更会抱怨。。。


薪水只是影响公民的补贴吧,难道超过一定数连买都不让买了?


不愧是华人社会,到哪里华人都是这个样子,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下第一宝贝,全家宠着ta还不够,在外面也不能受半点委屈。就不能对孩子粗放点?


不过总的来说,人家公民手里有选票,的确不一样,尽管pap一统江湖这么多年,选举上还是不敢马虎。

感慨一句,要是国内公民也有真正的选票可以选执政党,我中华早就龙飞九天,何至于老子们还在这里给新加坡人打工。


主要是他们看不清问题的本质,不能怪别人抢了他们的饭碗,而是他们越来越缺少竞争力。这就是全球化对新加坡带来的冲击。
新加坡政府和企业在全球化中赚的锅满盆满,可是人民却在全球化中失去了就业机会。高端人才的收入随着市场越做越大,收入也迅猛增长;而中低端人才要接受全世界中低段人才的冲击而越来越难。新加坡政府已经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外籍人才的涌入,不断保护他们的就业机会;政府还不断免费培训人民和增加就业补贴。但是人民如果自己不努力,上帝也无力。


国内换教材是有回扣可拿,这里是为何?


呵呵,政府在这方面可是听了家长的话啊,降低了华文教育的要求。

其实改来改去的应该就是华文。以前打压,后来放开、提倡,现在又转向了。好在这些都是资政亲自掌握的,别人不会说太多。

说真的,不是什么教学无力。我小孩的老师跟走马灯似的换。小孩能力所限。你看那个大红人Seah,英语流利吧,华文几乎说不出来。


虽然不认可GCD执政,但是真搞民主未必能有今天的成绩。不成熟的民主比独裁更可怕。


问题是过的挺好的,很多对生活不满意。现在社会很功利,压力比较大。局势又稳定,可以折腾折腾。如果是大风浪在前,大家一般不会太放开乱来


对,这次很多是赌一口政治气。

35岁以后只能买转售,没有收入限制


但可能人家complain压力太大,所以政策改松了啊。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他也知道可以买转售的,就是不甘心,就跟娶老婆一样,呵呵


我们全家只有我一张选票。我的好几个同事朋友得知我所在的选区都半开玩笑地游说我把这一票投给反对党,因为不爽某某部长,都恨不得替我投票啊。大选那天我几乎决定投个废票,反正我才一票,左右不了大局,投废票就当是反映个民意吧。也是因为我们选区的反对党还不成什么气候,没啥信心投给他们。结果临出门前把投废票的意思一说,被老公老爸老妈联合一通“教育”,说是PAP政府做得很好啦,坡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让我别凑这个热闹。得,少数服从多数,最后在老公陪同下,投下了政治正确的一票,算是错过了为新加坡民主进程做贡献的机会啦。:P

所以,我感觉这次大选本地人的确倾向反对党的多了不少,求变多;而新移民应该基本是PAP的票源,求稳多。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早期打压华文是有特殊原因的。具体可参考老李的回忆录。那段历史是华校生的痛。我以前老板就是华校生,略跟我提过。


问题是新的他永远不够资格的啊?除非娶个越南新娘,呵呵


回复 深水冒泡 的帖子

你为什么不想想领导为什么要制定那么多繁忙的行政工作?以前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行政工作?现行的制度就是为了家长的要求而改的。做记录是为了被检查,就是为了出啥问题好跟家长交代。现在的学校,家长就是顾客,就是上帝。看到最夸张的家长还要求在教室装摄像头呢!
现在中国也差不多了。
我从小到大,父母从不敢骂我一声,但去学校被打掌心,父母只会带着去向老师道歉说孩子做得不好。现在的父母二话不说投诉去了。


回复 魅力S射 的帖子

这种人,政府应该送他去阿富汗的沙漠地带去住一两年。
我最讨厌就是这种。5个数的月薪你TMD还跟穷人抢组屋?还出气?得了便宜还卖乖。新加坡政府要是学香港政府一样把制造业都转移出去他去吃西北风吧。
40出还单身,不是有社交能力问题就是爱玩女人的那种。这种人就该绝种。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所以我说政府也不用强制年轻人当兵什么的。直接送去穷苦落后国家体验生活两年,回来就知道新加坡的好了。


其实也别把新加坡人都想得那么头脑简单,这些因果得失的道理我们这里琢磨得明白的,他们不见得不懂,那些房屋移民之类制造舆论的话题能够让人发发牢骚,但不见得就能左右选票。工人党能一下子废掉PAP 3个部长,他们可没靠玩弄这些话题。我有几个新加坡朋友是连参加几场WP 的大会的,其中有个说起支持WP的理由颇让人动心,我想,很能反映工薪阶层的心里。

如果以公司的管理文化来比喻PAP和WP,PAP 太资本主义化,对员工( 人民) 都以有没有达到 margin 甚至 profit 来要求。WP 就很人性化,对员工以有没有达到 revenue 来要求。

很多上班族或许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公司每次公布的财报的看起来很不错,revenue 一直在增加,但是到了年底却没有或者极少的花红或者加薪,因为 margin 不够。这让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的员工就很泄气和不满。PAP 就是这样,不会让利而给员工福利以激励人心。或者它为了要达到利润目标,多给你点利,就要让你加班来回报,这就是PAP的哲学,它不免费给你福利,但是它可以给你工作。

WP 的做法是,只要 revenue 增加了,就看到了员工的努力,那我宁可国库少收一点,也要个大家多点奖励。所以 WP 说他们不要一个只看到经济很成功的新加坡,他们要一个像个家庭的新加坡(大概这个意思)。

这些年经济起起伏伏,这样的说法让上班族非常有感触。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这就是区别
小时候在学校做错事,不但被打手,回家被父母知道还要被打一轮屁股。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被打手,回家向父母告状,家长冲到学校帮孩子打老师几巴掌报仇。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新加坡说白了就是经济成功。
像家庭?哼哼,我从不相信政客吹的这种牛。
这种洗脑的说法GCD是最爱用的。说什么国家国家,国家就是你的家。说什么祖国就是你的母亲。我%*&*!!!!

世界上最爱我对我最好的就是我的家人。国家是什么,就一统治机器!别拿一台机器来跟我最重要的人比。

被那种话感动的人就两点:一是看不清国家的本质,不管说得多好听本质就是统治机器。二是没体会到家人的重要性是什么都不能比的。


说的一点没错,繁杂的行政工作加上课外活动,在学校基本没时间改作业,每天大包小包搬回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天天和打仗一样,累得人仰马翻,哪有充分的时间备课。不是少数学校的老师这样,几乎每间学校的老师都叫苦连天.


还有一点,
Still Get Very High Pay and Increment


是的,所以这些跟政府仇恨很深,估计至今都是反对。刘就是华校的。


PAP就是老式家长,问题是现在的人是新式的孩子。

说真的,新加坡就是反对党上台,也没有关系,有底子折腾。所以大家就无所谓了。


这是不可能的了。

回到楼主的问题,真的是要等等看。不过政府首先是要怎么解决房价问题。


有能力买组屋的pr最好赶快买下组屋,无论怎么改对pr买组屋总是不利。
签了option后,应尽快exercise option。hdb新政策出台是早晚的事。
注意05-03-2010,30-08-2010和13-01-2011三次政策出台,房价一次比一次高。就不知道有什么有效但没有副作用的良策?
减少外劳,必须提高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政府正提倡鼓励这样做),但同时伤及与外劳同个级别的本地工人,失业率会上升,民怨就会体现在投票上。
严厉的hdb政策会导致屋主惜卖(卖了买不回了;租金很好,现金流稳定良好),交易量萎缩,但刚需不变,反而导致hdb价格上升。看看13-01-2011新政之后的转售价现况就知道了。
pap视乎处于两难状况。
新加坡比以前民主一些了,民主化的进程会朝着两党制的方向发展。从长远来说,新加坡人能否接受或几时会接受两党制,两党制真地好吗,也是pr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于公寓:提高利息,但新币一直升值。货币升值又升息,会不会引来热钱?升息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大的升息更得考虑再三。再说为了打压房价而升息,就算按目前利息涨50%来计算,租金还是可以或勉强可以维持每月分期付款,不会导致被迫抛售房子。房价很难说会跌。

无论进场还是退场,靠的不是专家的高论而是自己的勇气。


赞成你的看法,
本地人其实对于新加坡未来也是有很多思考的

我没有去WP的rally,但他们提出的一点Political Insurance是很多本地人支持的原因之一,
当现今的政府开始变得狭隘,许多本地人就希望能看到改变,希望有不同的声音来监督。
这一次WP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也是新加坡政治格局历史性的改变。至于接下来5年及5年后到底会如何这将有很多不定因素,但新加坡人用自己的决定作出了改变,
这敢于积极改变的和追寻民主的精神,我还是要表示赞同的。


我认识几个年轻的新加坡朋友,这次都投了反对党,理由是不能让PAP那么嚣张,要给他们敲警钟,让他们以后做事三思。
不过看到大选结果他们都表示:太惊险了,下次选举不能这么玩,弄假成真就麻烦了:lol


中国人没拿公民的,在新加坡越来越难生存咯,中国人在新加坡的利益基本得到保障了


这根本不是敲警钟,你看下一次大选,PAP一定会输很多,那时候,PR才知道什么叫痛哪

大势所趋,看不清大势,只有吃眼前亏了

PR买HDB,我觉得还是再看,除非你决定要在这里呆个5年,否则的话,嘿嘿


呵呵,这个现在讲有点早
5年能发生很多变化。。。


这次说来,对身边的新加坡朋友倒是刮目相看。不管投谁,都有那么一点报纸上说的“政治觉醒”的味道,参与感空前高涨。记得上届大选期间,想找几个人聊聊都没啥机会,大部分都噤若寒蝉般地回避这个话题。

这次选战激烈,却也是君子之争。我觉得比台湾大选理性太多,敬佩一下。最替两人惋惜,詹先生与杨荣文部长。一个输给时光,一个输给时势。


这就是外来人和土生的区别。所以我们外来人在这里评论新加坡的政治,永远只能隔靴搔痒。

爱国教育本身没错,只是拿来愚人就不对了。


新加坡人是懂得分寸的,总理的选区PAP得票这么高,因为大家都怕一不小心
总理选不见了,麻烦就大了。。。:'(:'(:'( GY 可以不要,PM可要留住:handshake

新加坡还得靠闪电。。。。。。。:victory:


所以我觉得小李 也挺厉害的。
有胆气,敢放开和反对党 竞选了一回。也压压党内傲气

60%的支持率,应该是蛮准确的,他应该还是满意的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什么有胆气,远没有老李的魄力。
选举就是要赢,懂吗?
台湾就是因为小蒋要搞什么民主,好端端把政权交给李登辉。然后让阿扁上台。
回头一看,小蒋在的时候是台湾的黄金年代。而李陈在位时台湾全面倒退。
小李应该学学老李全面开火干掉对方的精神和魄力!
千万别学小蒋把政权拱手于人。


留在新加坡还是回国,对很多外来人士来说都差不多. 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这次大选结果其实是意料之中,新加坡年轻一代和30多岁的很多都是反对党的支持者. 不过如果真的反对党上台的话,反而他们不敢那么盲目排外了,新加坡人也就是平时说说而已, 服务行业,工程项目方面做实事的大多都是外国人,当地人更多都是做做项目经理平时耍耍嘴皮子,要他们做点实事比登天还难.如果真把外国人全赶走的话,估计新加坡离亡国也不远了.更可笑的那些低收入的新加坡家庭很多都是靠房屋出租过日子,如果外国人都走了,房价肯定是降了,但是他们的屋子估计能租给鬼住外,也没人会租他们的屋子了,到时候我看他们死的比现在还快.
对于外来人才,PAP其实比反对党清醒的多,新加坡是在靠外来人才养活了很多新加坡人. 本末利益老李小李的眼光还是准的…阴暗的心理角度来说,其实我还希望反对党能上台执政.等反对党执政后新加坡早晚是搞国家沙文主义,那样新加坡也灭国的快了,说不定过个几年新加坡就会被中国或者马来西亚给吞并了.
无论如何,尊重他们的决定,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选择.新加坡是他们的家,他们有权利而且有义务去做抉择.反而是论坛里有些中国人没入新加坡籍还在一个劲鼓吹让人投PAP的票,没享受到权利却在那里拼命尽义务, 连公民和人民的区别都不懂,真的是蛋太闲了.


同意!小李有点弱!但杨更弱,还没有选,就说自己会输!
昨天和自己区的当选议员说,要告诉小李:草民都会看风使舵,你弱,他就会逃的,千万要知道。


呵呵,可是问题是,要是老李不在了,小李能压住阵脚吗?

趁着老李还在,试一试新模式,不是更好。

个人意见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当国家领导和政治家还是需要硬朗一点。台湾小马就是整天被骂软弱无能。
这次大选,PAP完全是把自己当做防守者,穷于应付反对党的攻击。
老李就不一样了。他一受到攻击性提问,直接就给你反击回去。
这跟打球一样,一味防守是肯定要失分的。就算不是以攻击为主,至少要防守反击么?


该强硬的要强硬。这次,反正你软,就说明你是软脚虾

政策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昨天首次露面,虽然满面愁容,但还是说第一要务实引进投资和人才。短期任务是房子,但这个确实很难搞。要点智慧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满面愁容?
被老爸骂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房子的事情,昨天早报登了一篇关于台湾的房屋政策,乱哄哄的,连台湾的专家都看不懂,看得我笑死。
那就是民主的结果。。。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sorry,可能是倦容。那个WP不是开车车子睡着了,撞到护栏上


在有投票权的国家,你支持哪个政党就和你的薪水一样阿。是不能说的秘密。。


房价不难搞,每年建2万套廉租房给外国人ep和pr,把小两口bto的房型限制在800尺以内,大幅度提高wp, ep,pr申请的工资低线,最后是pr不准买hdb。。

虽然短期有损人心,长期有利,不如趁离下次大选还早赶紧实施。。


这个我不认可,别人钱挣得多是别人的能力,公民身份可以买组屋也是别人的权利,凭什么白白放弃自己的权利呢?


开玩笑, 建廉租房给外国人, 坡人还不得骂死.

PR 不准买hdb? 那谁给hdb保值和增值?


回复 louisw 的帖子

公民就有权利随便提过分的要求?
那我还可以要求政府给我一千公斤黄金呢!
按你的逻辑公民不如直接去抢国ku算了。
钱赚得多是你的能力,有能力还跟穷人抢东西?
一个月5五位数月薪没有老婆小孩负担,还买不起公寓?钱都去哪里了?漂ji去了?得了便宜还卖乖,最讨厌这种。


昨天一国内友人跟我说:你们新加坡大选了,很激烈,其实你们的议员在国内充其量就是一个地方上的人大代表。
听了,心里一凉,咱们看得这么重要的国家大事,被人家说成了地方上贿选连连的草根人大代表选举。
唏嘘一下。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淡定淡定。。。


本身关心的程度还比我家那公民的老公更甚,我家那位还一直怂恿我入籍,问我考虑好要加入哪个党了?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贿选?谁说的?
连“选”都没得选,那来贿选。
贿选的是村官之类的。。。我亲戚最近为了选一个芝麻绿豆小官已经花了上百万人民币


厉害个p,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区支持率高点,来个道歉博选票。


不过黄根成逃马那件事让甚多坡人不忿。如果黄辞职了,估计PAP得票更多,可能黄舍不得数百万的薪水。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是你看不懂我说的话。可能你不懂国内国情。
国内的人大代表选举没有什么“贿选”。根本没有选的机会,选之前早已经内定了。其实人大代表就是一个橡皮章,除了有面子什么实权都没有。国内现在贿选厉害的是那些基层小官。虽然官小,油水多多。官小中央才肯放手给你选,油水多才有人贿选。

你那国内友人其实就是以“大国”心态来看新加坡。新加坡规模就相当于中国一个地方。骄傲的国内友人认为新加坡的政府就相当于中国一个地方政府。


法无明文禁止既是合法,过不过分是个人主观感觉而已。你可以要求政府给你黄金,给不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既然法律规定不管穷还是富都有买的权利,那为什么要把好好的这个权利放弃?


就是你这种给hdb保值增值的想法让pap吃了大亏,限制pr买卖hdb早晚的事,走着瞧呗。。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不要在这里误导不知情的人。
“国内的人大代表选举没有什么“贿选”。”
这话说得,好像人大代表选举是你家在主管一样。那么多高官抓下来,他们很多都是除了贪,还有行贿的,为啥?
“根本没有选的机会,选之前早已经内定了。”
请问这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其实人大代表就是一个橡皮章,除了有面子什么实权都没有。”
那请问你那位亲戚为什么要扔掉上百万参加选举的?一个橡皮章值这么多钱吗?
“骄傲的国内友人认为新加坡的政府就相当于中国一个地方政府。”
是的,人家是挺牛的,所以前面就说了“唏嘘一下”。


回复 louisw 的帖子

HDB的条例不是法律?
法律都规定他那种情况没有权利买组屋,哪里来的“把好好的权利放弃?”
法律规定了他只能买公寓,他不去买公寓却想着去跟穷人抢组屋,这不叫放弃买组屋权利,这叫放弃买公寓权利。他自己放弃权利,能怪谁?


别总拿天朝和新来比较。觉得天朝好的就找机会,回去挣钱吧。

个人觉得在新加坡过日子挺好的,没有毒大米,没有毒牛奶,不会一天到晚遇到装a和装c之间的人。自然,随性的生活是我要的。医疗,交通,空气,社会安定,邻里之间的友好,社会公平竞争,最少歧视外来人等等。优点数数,越数越多哦。

大的课题,比如政治等我等小民,特别是我等关心奶粉,尿布多过关心政治的奶妈们,也只能偶尔看看热闹,日子还是自己要好好经营的;P;P;P 同意的请举脚:L:L:L:L:L

其实不管在那儿生活,都要尽量开心,快乐,积极的生活着,政治,民生阿,大课题,交给有power的人吧。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好了。
别再talk天朝和新加坡的区别了,腿在你身上,觉得那儿好,就去哪儿好了。
抱怨这个那个的没啥意思。


以前不是报道过么,新加坡某某处要建客工宿舍,结果遭坡人抗议,所以建什么廉租房基本是不可能了,除非建在大士之类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但即使那样也有种种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无解,除非清除所有外国人。


政府一直要求提高生产力。。难道生产那么多就一定全部卖的掉?  发表于 昨天 22:23
————————————————
嗯,不一定都能卖掉

在全球视角来看,提倡提高生产力是正确的,因为有足够竞争力,你可以把产业链抢到自己国家。
不过,宏观来讲,需求基本不变的话,在亚洲创造新的岗位的话,很可能在欧洲北美,就要有国家又损失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失业率

但是,各国也就只能尽力去竞争和保护自己的就业市场。因为就算国家强大,对资本的流动,企业的转移是无可奈何的,资本是逐利的,资本没有国界


我们想到的那些最草根的办法,比如不准PR买HDB, HDB只能卖回给政府, 政府的智囊团肯定早想到过,他们有数据,知道HDB贬值会让多少人损失,不会去为少过半数,甚至30%的人制定政策。所以我们不用去操心。


那当然要提老李的死敌,当年唯一对其政治生涯严重威胁的GCD啦,当年共产主义思潮涌动,老李多年后估计都心有余悸吧。所以对华校(不单单华文)如临大敌,决不手软


廉租房不涉及产权,适合这边人口流动率大,节奏快的社会,而且不会有房东租客的矛盾,方便管理。。这种政府房市场很大,看看GTC的房子多抢手就知道了。。
往深层次说,缓解租房需求可以抑制投机需求,平抑一二手房价,好多过几年就走的pr也不会想着买hdb租出去挣钱了,cov也不会高的离谱,bto的也不会动不动买4,5房的。


建议你做两件事你就知道可行不可行

1. 写建议信给坡国zf,看它回你不回你.

2. 去sgforum上发帖, 以坡人的身份发, 看坡人会不会骂你

再建议你多看看坡人在网上的帖子.


那就是娘惹. 那能代表新加坡华人? 也太托大了吧 :lol


kendo7可以去这个坡人论坛: http://sgforums.com/

还有去yahoo上看新加坡的新闻评论, 你也可以注册个帐号评论.


方法不错,不过,有点不可行.

首先,盖房子需要时间. 新加坡盖什么东西都很慢, 所以, 远水不解近渴

其次, 这房价是涨还是跌, 谁风险大? 我不太清楚, 不过, 新加坡不是大部分人有房子的吗? 没房子的就是少数. 既然是少数, 就直接给钱, 每家3万; 迟到明年买的, 就给8万. 这样,推迟刚需。但给钱、提高顶限到一万,都会推高房价,而不是降低。延迟PR买房一年?这样,房价下跌了,到时候买,大家就补偿回来了,但对政府诚性还是有影响

不过, 政府应该不会给激烈措施, 因为, 还有几年, 你现在下手, 没有太大效果反而造成混乱. 现在是没有房子, 总不能让PR现在把房子卖回给HDB吧?政府肯定的想个稳妥的方案,下次大选还早呢。至少看反对党把建议提完了再说


我的那个同事,一个月5五位数月薪没有老婆小孩负担,每天讲我要投反对党。理由:政府对你们外国人太好了。真[关键词屏蔽]。
每次在外面拿了房产传单过来给我:“买个公寓给我住住。”我说你买啦,那么有钱。他总说,没钱!(妈的,钱比我拿的多,还没钱。当然,他对任何人都说没钱)丫的身体不好,应该是找不动女人的,也没钱。只能是赌马了,呵呵。
他人还算不错的,就是嘴碎。很多新加坡男人,嘴巴里说出来的,你根本就不能信。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最讨厌这种恶心男。活该没人嫁。


其实,很多新加坡人不喜欢外来移民的原因很简单:比不过呗。

人多了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人才就是人才,很可能比不是人才的新加坡人混得好(我在别的地方说过,总有人不是人才的)。新加坡的人才,应该是不会计较移民的,因为同等条件下,移民没有本地人才混得好

这倒也罢了。不但是人才,一家都是人才。

新加坡很多家里女性是不工作的,收入少了一小半。那经济上当然差距更大。再加上移民一般比较吃苦,中国人又节俭,所以,再次加大买房子能力的差别。又赶上房子疯涨。

换上那些住在“平民窟”里的外劳,他们肯定没有这种不平衡了。

老李说了,50岁以上的人不会忘记。。。马上有人说,我爸跟你一样岁数,现在很穷,也没有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好处。另一个新加坡人回复:你老爸有老李那种水平和能力吗?这也想比?另外,你老爸抱怨还是你自己抱怨?简单如此。

人比人,气死人。哪个发达国家没有很多移民?没有移民的,很可能是不发达国家。抱怨错了,应该要国家多照顾落后的人是真的。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什么都不懂还敢说我误导

“不要在这里误导不知情的人。
“国内的人大代表选举没有什么“贿选”。”
这话说得,好像人大代表选举是你家在主管一样。那么多高官抓下来,他们很多都是除了贪,还有行贿的,为啥?

官员行贿是为了买官。跟选人大代表没有关系,就是有也是间接的关系(人大代表大部分都是从组织内部内定的)。

“根本没有选的机会,选之前早已经内定了。”
请问这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这在中国是人所皆知的事实。我亲身经历投票选的人大代表,就是选举之前由所在的组织统一指定的。这算好了,起码我有去投。我朋友的组织直接发选票让你填好直接收上去的,跟发饭票一样。

“其实人大代表就是一个橡皮章,除了有面子什么实权都没有。”

那请问你那位亲戚为什么要扔掉上百万参加选举的?一个橡皮章值这么多钱吗?

眼睛张大点,都说我亲戚是参加基层官员的选举了。他不是选人大代表的,OK?
“骄傲的国内友人认为新加坡的政府就相当于中国一个地方政府。”
是的,人家是挺牛的,所以前面就说了“唏嘘一下”。

无知者无畏就是指的你这种。自己不懂还不虚心,别人告诉你你不感激还倒打一耙。


LS几位火气好大哦


不太靠谱

首先,政府大包大揽,担风险

而且,建房和土地成本高,廉租必然是政府补贴,租户龙蛇混杂,(PR你会去住,女孩子敢去住?)利润不高,折旧太快,维护费高。经济帐划不来

租户龙蛇混杂,还会把一整片地方弄成个劳工窟,影响景观和城市形象(还想吸引投资的说)

其实,现在的组屋制度没啥问题,就是前几年的供求失衡太多,也没别的办法,时间吧,等建多些,加点限制措施,过两年就基本解决问题了。

矫枉过正的话,以后又有新问题要头痛了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同意!新加坡没想到自己过的这么好,不敢盖房子。议员、审计署每次质问发展部:你们浪费钱维护没有卖出去的房子,就没有解决办法?发展部就真的把房子处理掉了,再也不盖了。

没想到形势那么好,房价飞涨。新加坡可是去年全球第一增速的国家啊。

大选还有好几年,只要把真有帮助的找出来(年轻的第一次买房的),给他们解决就行了。三年后,BTO好了那么多,好多组屋要出售。如果BTO是十万套,就是7、8万要转售。到那个时候,是怎么防止房价下跌的问题。


其实BTO也可以设置公寓一样的印花税,5年出售x%, 8年y%, 10年z%
转售市场同样也该如此。


很正常,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抱怨外来人口推高房价,造成拥挤等等的,都是偏底层人士,能力不咋地的那种,因为这些人很容易受到外来人口的冲击,饭碗都被抢走了,能不火吗?

这个现象北京的那些本地青年最是突出,每天就是在网上骂娘,骂归骂,又有什么用呢?坡人还有选票,他们又有啥?


“其实人大代表就是一个橡皮章,除了有面子什么实权都没有。”
======================================================
人大代表绝大多数都是官员,都有政府的职务,人大代表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人大代表不是孤立存在的。

举个例子,官员相当于教授,而加上人大代表就等于是博士生导师,两者二合一。


属于嘴特别的贱的那种,爱投谁你投谁,爱找啥理由你自己去找,喋喋不休的真是烦死人。


这个貌似不仅仅是本地人讨厌外地人的问题。你问问本地大学毕业的中国人会不会赞成紧缩PR审批。归根结底是利益分配问题。既得利益者反对别人分一杯羹。


没看明白,什么意思?
俺是本地大学毕业的,俺不赞成紧缩pr政策。其实我大多数同学也不赞同。。。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我朋友圈子就有很多觉的07-08 PR审批太松了,搞到PR饱和,现在本地大学毕业都没有邀请函了。


对哈,好像是我下下一届开始没有邀请函了。

最近还知道 一个 学长 renew没有过。。。

呵呵,主要是政府等不住压力了。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我一个学弟的原话:“TMD, 国内没学历随便混得都过来轻松拿PR。我在国大辛辛苦苦读了4年也就拿个PR,这算什么事啊。。”
所以不光是本地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当利益发生冲突时,矛盾就来了。


“我们也要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来审批PR的申请”
—-引述XXXX:P:loveliness:


这个有点过激了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不是以学历,之类来区分的。。。
很多过来做建筑工,清洁工的pr,也很辛苦的。。。。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你的说法我同意。但是当人们自己利益受损时,就往往片面看问题。而且喜欢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估计他不会想到没学历的人可能比他付出了更多。而且说不定品德也更高尚。


公寓也没这么狠,你这玩得太大了。长远来说是对的,可是,远水不解近渴


回复 louisw 的帖子

比起某位不懂装懂的人,你倒是算清楚情况的了。不过我说人大代表没有实权是针对“人大代表”这个身份而言,至于说入选人大代表的人还有其他职务,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岳父就当过人大代表,他说就跟参加宴会差不多。

而且你举的例子不太适合。博导是有权招博士生的,算是有实权的吧。而人大代表根本没什么实权。应该举那种虚衔比如名誉教授之类的例子。


回复 terryli 的帖子

是啊,做着没有人要做薪水又低廉的的工作,住着很多挤在一起的房间,工作时间长,还要忍受国人时不时地拿出来讲外劳太多讲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回复 terryli 的帖子

本地大学毕业的不需要担心吧,大家sm2,sm3的拿着政府奖学金,还有6年的卖身契,哇擦,pr会拿不到。。??我倒希望不给,这样有借口抱怨,有想法跑回国去(开玩笑,YY下。。)。。


人大确实没有实权,就是个干部养老院。你看人大的头头是谁,别看他在全国排前五,可真没权。人大是中国政治体系中最民主,当然是做表面功夫的,有哪个群众承认人大代表可以代表他们的?GCD也绝对不会把实权交给人大,做做样子还是要的。


站在新加坡人的角度,这里缺少国家归属感,这个是PAP这十年来很失败的地方。我90年代中来的新加坡,当时清楚感觉到当地人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自豪,现在没有了。周边国家的崛起是一个原因,政府的一个措施是增加人口基数来加大经济规模,大量移民在短期涌入,基建也没跟上,就变成了现在的局面。新加坡也有人才,但是这些年离开的很多,这样就需要更多的外来人才来填补,成了恶心循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