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后不久,相信高效的ZF会出台新政策来缓解BTO房价高的问题。这里是我的建议:
1。3房的,首付的( 房价的20%) 全补或应得补助,取高者;5年内不准出租,不准卖;
2。4房的,首付的( 房价的20%) 补80%或应得补助,取高者;5年内不准出租;不准卖;7年内卖的,把补助差价(如果有的话,80%房价- 应得补贴)无息还给HDB
3。5房的,首付的( 房价的20%) 补70%或应得补助,取高者;5年内不准出租,不准卖;9年内卖的,把补助差价(如果有的话,80%房价- 应得补贴)无息还给HDB
不准出租包括出租整间或单个房间。
比如A要买一套5房40万,20%是8万,8万的70%是56K,这56K由HDB出,A出8万的30%即24K。要买5房的,A应该可以出得起24K(可以公积金出)。 A在第8年卖出,比如60万,把16K(56K-40K, 40K是应得的补贴)还给HDB。如果A应得6万补贴,则A只付2万,由于6万多于56K, 第8年卖出时不须退钱。
B要买一4房30万,HDB出48K,B出12K。如B应得补助是50K,那么HDB出48K,B只出10K;在第6年卖时,B不还任何补贴。
这么做的好处是
1。把首付的压力大大减轻,让人感觉好像不花钱或用2,3万就买了新房;
2。不动用或少用CPF付首付;
3。把“锁定”窗口期拉长,防止投机 – 得补贴与转手利润;
4。对二级市场(转售市场)冲击很小。
那么,HDB的补贴的款从哪里来?我能想到的是ZF每年的财政预算盈余,或HDB放款收2.6%利息的高盈利。或发祥长期债卷。
:victory:这样好
感觉有点扯
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一听到政府大幅补贴
1,之前没有高补贴的人要叫唤,怒了
2,单身的人要吼,怒了
3,卖家得知,加高cov2倍以上,并索取与当年补贴的差价,怒了
4,拿到补贴的买家发现房子总体来说更贵了,怒了
5,财年里首次出现赤字,部长,公务员没花红,怒了
6,唯一笑了的人:房产中介和公司
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你是政府你会做吗?
现在的支持率还不足以让政府补贴BTO, 叫房价的不光是买不起BTO的人,转售市场的也在叫,想升级公寓的也在叫。
可事实呢?BTO n倍申购,HDB转售COV稳定,公寓新开盘卖得好。 坡人就是这样,绝对买的起,但是还是要叫。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1,之前没有高补贴的人要叫唤,怒了
别努,那时房子也便宜
2,单身的人要吼,怒了
赶紧结婚,促进生育
3,卖家得知,加高cov2倍以上,并索取与当年补贴的差价,怒了
为何调高COV?为何索取?没赶上政策没办法,这样的事情多了
4,拿到补贴的买家发现房子总体来说更贵了,怒了
为何房子贵了?ZF又没涨价
5,财年里首次出现赤字,部长,公务员没花红,怒了
会出现赤字吗?那么多盈余。人民要分利啊,这次大选最大的愿望。
只有傻瓜政府才会去满足人们的贪婪… 这世上有满足的了的贪婪吗?
对比很多国家,新加坡组屋基本已经是半卖半送…
当然要叫,要叫政府才能听到你的声音
这就是选举的游戏,博弈的游戏,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企图盖过别人或者辩倒别人,争取政策向自己的一方倾斜,很正常。
各种声音因为利益绞缠在一起,互相综合互相妥协和交换
据说现有100万组屋在市场上,谁也不想跌。
只能先安抚首次购房的年轻人,减少他们的负担。
如果还不动作,民怨更大。
回复 goldenstar 的帖子
那就看看接下来的动向了。
人民的“贪婪”是不是会得到ZF的回应和部分满足。考验当局的智慧。
叫一叫就有饭吃,全新加坡人都停下工作开始叫了
1,之前没有高补贴的人要叫唤,怒了
别努,那时房子也便宜(你是这么想的,真的这么干,他们会不怒?)
2,单身的人要吼,怒了
赶紧结婚,促进生育(35岁以上单身没买房的人会不怒?他要是都这样过活了,一定会因此而改变么。想的不是要如何改变别人,而是做了事情他们如何反应)
3,卖家得知,加高cov2倍以上,并索取与当年补贴的差价,怒了
为何调高COV?为何所取?没赶上政策没办法,这样的事情多了(是多了,那你觉得他会不会怒?)
4,拿到补贴的买家发现房子总体来说更贵了,怒了
为何房子贵了?ZF有没涨价(看3,转售市场贵了,转售市场买家当然得贵了,如果政府不相应调高那3万块,更怒)
5,财年里首次出现赤字,部长,公务员没花红,怒了
会出现赤字吗?那么多盈余。人民要分利啊,这次大选最大的愿望。(没有花红,这些公仆的太太能不怒?)
我简单点讲,这就是吃力不讨好,没有得到所谓的不同群体的集体支持/妥协,只是很小一部分全体大力支持,对任何政党很不划算,或者说是愚蠢的政策
如果要讨好新婚年轻人,随便给他们调整一下BTO优先权,他们就开心的不得了了,不患寡患不均
我只想说,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
而政党的行为是超级现实,所以才有上面所分析的这些
政府统治的艺术就是,如何用最少的利益取悦做多的人
好比18世纪前的欧洲女人,在沙龙或聚会上,露最少的肉,吸引到最多的殷勤和嫉妒。。
大概就这意思,至于“怒不怒”什么的,都是对百姓反应的预判而已,我想大家都很蛋定
不准出租房子。。。。真够扯。。。
部分支持这种做法,不让租估计很难,特别5房的空着也浪费。我觉得还是限制流动性最好,组屋这东西不能强调投资功能,就定位个大宗耐用品和福利品。延长持有年限,对经常换来换去,bto中签不买的实行黑名单制度,按恶劣程度逐步扣除补贴。
估价变化幅度和cpi,工资中位数变化挂钩。
这个帖子真应该发表去报社。扯不扯,都代表了老百姓的心声。
太搞笑了!
不让出租,是为了使组屋回归到其最初的目的:国人居住。
买了不住,那为何买?国家资源有限,又给予了大量补贴,所以一定要优先供给那些急需自己居住的人,不是用组屋赚钱的人。
出租不等于不自己居住吧。
比如说出租一个单间,补贴家用或是补贴monthly instalment。。。
呵呵,而且不让出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民众的支持,特别是买bto的.
第二,即使实行这个政策,怎么监管也是个问题,买卖很容易监管,出租就不一样了。现在就是不让整间出租,还是那么多人顶风作案。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由于这个政策是基于加大的补助, 所以应该强制执行不准出租的规定, 把市场留给那些没有拿到这么多补贴的国人。
不能让人把所有的好处占到完,即拿到了大量补助,又租屋赚钱。
如果一定要出租房间, 那就别加入这项计划。
恩,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 监管 比较困难 (部分出租)
如果监管不力,没有拿这种补贴的人就要不满意了
HDB向来是放任部分出租的,近来仅仅要求登记一下。我想原因是“部分出租”标准很难掌握。
Social Visit Pass具体说明讲不管有薪的或者无薪的employment都不允许,因为利益输送不一定是以金钱形式,并且有无付薪调查和取证困难。但是只调查有无雇佣就比较简单,只要在其工作场所观察拍照即掌握证据。同样的,不管以整间出租或部分出租,也不是以有无收租金为标准。
什么算作是“部分出租”呢?房子是夫妻俩的名字,他们的小孩父母住里面算不算出租?国外来的亲戚来暂住算不算出租?好朋友或同事来暂住半年、一个月、三天分别算不算出租?我有个同学因实习地点离学校宿舍很远,到同学家里打地铺并付少量租金,这个算不算出租?
这个“部分租出”很难定出一个合理标准,太严,那买的房子就和宿舍一样,明显不合理;太宽,找个借口说不是出租就行,那制度就形同虚设。
上面同学讲的对,出租很难界定。
我想所有的法律法规都是先提出来,靠民众自觉执行。没有民众的自觉执行,无论什么法规,都是废纸一张。在新加坡,民众的自觉性很高。
呵呵,不是很同意,不过保留意见,看政府有什么新政策吧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新加坡的民众很自觉,对法律法规有敬畏感,当然相对地讲了。
如果每条法律法规都需要执法者到每家每户监督执行,那根本就不用干别的了。
呵呵,我想民众的自觉度主要取决于两点吧
1. 是对这条规定的认同。比如说 不准全屋出租,毕竟大部分人买hdb是为了自住,会比较认同不准全屋出租的规定。
2. 是对监管 和 违规后果 的评估。 比如说 5年内不能出售,民众知道这个是无法避开政府监管的。
在我看来,部分出租 首先不能得到 很大的认同,因为 部分出租 和自住并不矛盾,而且租金的收益比较吸引人。
再则,像上面说的, 部分出租很难定义,政府监管先天不足。和出租收益相比,基本0风险。
所以对 部分出租 这一条,我保留意见
哦,对了,还有一点,不让“部分出租” 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不让整间出租,是为了保证组屋用于”自住”
“部分出租”,并不有违“自住”的目的。
而且有些人并不是说要赚多少钱,而是家庭确实有困难,需要部分出租补贴月供,也就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政府补贴。
如果 不让 “部分出租” 是不是有损这部分 低收入家庭 的 买房权益?
(不参加这个计划,可能付不起首付,参加了,可能还不起月供)
所以我觉得,提高补贴,延迟卖房期限比较让人能接受一些。 个人意见
不错,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很不错。部分出租一般不是炒房的人,和整套出租相比收益不大,并且有损生活质量。所以新HDB自住期间的出租收益,高收人家庭是看不上的,主要影响的是低收入家庭,政府本来就是要解决这些人买不起房的问题,禁止部分出租反而起反效果,是一个恶政策。
从经济学角度看,让HDB房间不能出租空着浪费,不如让其进入市场起到稳定租金的作用,如果市场租金收益降低的话,炒房的人也会减少。
而且,政府对可负担房价的说法不是:鼓励年青人买第一套房子选择离市区较远和较小的房子,还可以出租房间补贴月供。HDB对拖欠房贷的困难家庭也是这样建议:以大换小或出租。
如果HDB不能租,市场上的租金就会大涨,到时不能买房的外国人或永久居民只能高价租房,薪水就得加,不然无法吸引人才,会造成更多矛盾
一边很多HDB空着!,一边政府没法安排外来人住房,这和北京很像了,越调租金越高房价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