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马伦未见歼20很失望:中国每一步都有预谋

核心提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称,外国将领参观被认为“机密”的中国军事设施非常“罕见”;法国电视二台12日评论称,中国军队向马伦敞开此前通常紧闭的神秘军事设施大门。保守派媒体福克斯有线新闻台FOX News称,马伦先生离开中国后,委婉的表达了没有能够看到歼20的失望之情。对于马伦来说,歼20是中国军工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据报道,“中国军方的秘密大门向马伦开了条缝”———西方多家媒体13日如此评述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此次访华受到的“罕见”待遇。马伦此次访华被安排参观了众多中国海军基地和潜艇部队。对此,外媒在谨慎肯定“中国军事透明度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质疑中国“开放”背后的意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法国电视二台评论称,中国军队的“开放”是表达一种善意,同时也可以被解读为更自信、更急于展示军事力量。美国国家公共电台7月12日称,在马伦此次访华中,中国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但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仍未有突破。据悉,马伦13日结束访华。

11日,马伦参观中国二炮总部;12日上午参观济南某空军基地,他还登上苏-27座舱体验,当天下午,马伦到杭州参观中国南京军区陆军某师训练场,还观摩了反恐演习;根据计划,13日马伦参访杭州附近的潜艇部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称,外国将领参观被认为“机密”的中国军事设施非常“罕见”,虽然可以预想这一切都是解放军“安排好的,有预谋的”,但对于国际媒体来说,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参观经历。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7月12日引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在马伦体验苏-27后的话称,“看到我们有多么开放了吗?未来,你们不能再说我们不透明。下次我去美国的时候,我也想看到这种透明。我要进入飞机驾驶室,而不是在红线60英尺以外观看飞机外型。”
福克斯(FOX News)评论称:这一次虽然马伦看了中国自己生产的苏-27,但其实马伦先生真正想看的不是中国的苏-27,而是歼-20。但中国的歼-20,这是还没有成型的飞机,就是正在研制过程中,飞的仅仅是一个演示验证机,离真正作为成军的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而美军现在像F-22,它已经是五代机,它已经是一个成军到现在已经7、8年的飞机了,所以中国人没让马伦看见歼-20,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歼-20还是在研制中的产品。


马伦未见歼20很失望:中国每一步都有预谋

近来,一些国际媒体正在炒作所谓“亚洲减一”,说什么中国周边正在形成一个有着美国因素的 “隐形同盟”,以抗衡中国,防止“中国侵略”。香港一家媒体还就此进行了辩论,并提出了一系列“为什么”和“中国如何应对”的问题,以及美国到底是在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隐形同盟”这个名词的出现,看似新鲜,其实不过是“亚洲北约”老调在新形势下的“变种”。
  说它是“在新形势下”,首先是因为当今时代变迁量变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惊人速度,正在改变着国际和地缘政治关系,中美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关系。第二,中国“和谐周边”外交的“亲和力”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总体上说是更加紧密了,相互的“利好机遇”更多了。正像美国一家主流媒体承认的那样:环顾中国周边,“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联美反华”。说它是“变种”,因为归根到底它是冷战思维的产物,是钟爱“亚洲北约”思想的继续,目的仍然是图谋以某种形式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兴起。
  但这个新名词的出现也并非偶然。有关方面各有自己的“大算盘”和“小算盘”。
  美国的“大算盘”,一是造成“老美不能走”的“大环境”,体现“决不做老二”的战略;二是趁机加强对日韩等同盟国的控制,防止它们再现离心倾向;三是防止东盟同中国走得太近,自己被“边缘化”;四是暗中适度支持和纵容周边中小国家与中国争权益、闹摩擦。其手段是宣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挑拨离间。中国同周边国家一切正面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往来,它都会在宣传上尽量缩小和压低;一点小的摩擦,甚至个别正常活动,它都要放大百倍,蓄意夸大、歪曲和“引导”,造成有关国家要依靠美国“联手制华”的态势。
  日本既不甘心中国GDP总量超过它,更担心真的出现中美“共治”亚太地区的局面,加之右翼冷战思维不断发酵,仍在图谋建立某种形式的“和平与繁荣之弧”对付中国,甚至鼓吹应联合东盟抑制所谓的中国 “海洋侵略”。因此,在“隐形同盟”方面与美国配合默契,企图趁机提升自身地位,削弱中国。
  其他国家如越南和菲律宾,不同程度上都想借美国之力以壮势,制衡中国,增加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个别国家的一些人甚至不顾事实,蓄意挑拨中美关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些“大算盘”和“小算盘”并非不可理解,但基本上都是一厢情愿的,不切实际。
  首先,美国虽然强大,但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超级大国了。对中国,它是“两面下注”。美国也有需要中国合作和支持的一面。随着胡主席今年访美和两国关系新的定位——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如果识时务和守信誉的话,应该对自己的政策行为有所节制和收敛。
  其次,更重要的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的政策,采取睦邻友好方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近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在构建“和谐周边”方面更加“给力”。在处理海洋权益方面,中国“维权”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十分克制和实事求是,一直希望与有关国家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有关国家在打“小算盘”时,如果以为这是中国的“软弱”,以为中国忌惮美国,看美国的眼色行事,在“联美”方面不断下注,妄图加入什么“隐形同盟”反对中国,那就错估了形势,误判了中国的立场和政策。这既行不通,也是在玩火;既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害于本国的根本利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