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回忆大家换凳子游戏的一些感触

回想去年买屋子的时候有个很有趣的感受,就是新加坡全民换屋潮,有米的人和投资客是入手第2,3,N套屋子投资用途,更多本地人则是upgrade,热火朝天地卖掉自己的买别人的,别人也卖掉再买别人的。。。就像幼儿园的抢凳子游戏,不同的是人多了凳子更多,现在是看看有没有更多小朋友要进场玩。

我就想啊,换了一轮了,价格上去了,这是水涨船高的事,可人会觉得自己赚到了。

相反的万一价格跌了,却少人愿意亏钱卖掉自己的再去趁低换别的,也许是更有潜力的屋子。。。比如100万的屋子跌到了80万,卖掉再入手个77,78万的房子但也许是之前同一时期卖110万的,等涨起来的时候不是反而赚到。人啊,还是心态和观念作祟以至于这么怕买房子在高位,假设只有自己住的唯一一套私宅,手上的钱又不够第二套首付,也许还真是不用怕,可以趁低亏小再买更值钱的。—这样说是否有点太胆大了。。。

人卖屋子都是抱不亏的心态,所以经过一轮换凳子游戏,房价要掉回去原来的位子,那真的是除非万不得已了。。。

其实展望如果新加坡再一次陷入衰退,也许真是不错的入场时期,因为,卖屋税的新政出来后交易的房子基本3年内不大好卖而且价格更高,而去年和以前过户的房子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不受税率限制都可以拿出来卖,相比较最高点,也许价格的跌幅会比人们预估的要大一些。


换凳子成本高呀,不是随便换的


我就一条小板凳,没法换了。
如果新加坡再一次陷入衰退,大家都入场,价格不又上了吗?


凳子吃香,是因为凳子暂时供不应求并且没有沙发可坐。园长说会增加新凳子N把,同时又宣布M把凳子需要维修。四年之内可能会缺少凳子(M-N)把,四年之后凳子多了N把(如果幼儿园人数不变)。如果某人在幼儿园留级几年等待,可能不用抢凳子坐说不定还有第二把凳子用于翘脚。


如果80%贷款的话,100万跌到80万的话那就只剩贷款了,你卖了后一分钱也拿不到了,还怎么去买便宜的房子啊。


看个人取舍吧

如果60万的屋子跌到40万,我会

1,咬咬牙,卖掉这值40万的房子
2,再咬牙,买入120万的房子


不用担心,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的,路线表怎么走是关键

很有可能在房市倒之前,股市先倒了套住一部分人,就业市场也倒了困住另一部分,利率上升,持有成本增加

大环境的展望基本向下的情况,加上银行惜贷,到时候什么时候应该进场还真不好说

好比日本的大东京圈,基本上90年之后十多年是没有任何所谓的“最佳进场”时机的,无论商/住


为神马要卖掉再买呢。
经济危机中是买方市场,房子到处有,买家不好找。
索性存足子弹,低价再添一个板凳。


换登子的成本是很高的,一买一卖,就至少多余10%给了政府和律师!
对于我们这些低买的人,新加坡的产业市场长远来看还是不错的!频繁买卖是大忌!


你的牙很结实,咬碎了怎么办?


真的有人玩了几把这个游戏,结局很不一样,
真人真事,有人从T14区3房换去E12区公寓再换回T14区3房又换去J?区组屋,每次都有较大甜头,但结果只有自己知道,我是算不出这个账,高手们可以推演一翻吗?


目前买卖房子特别是买了以后一两年内卖的成本很高


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这是建立在不明确房市走向的情况下的(比如现在美国)

卖掉再买更好的

如果继续跌,也只有一套,自住爽而已,一定程度减低系统风险

如果升,那也赚了不少

至于确定趋势之后,如果升,要买几套就随各自的便了

(这就引出另一个话题:升级房子,究竟是在涨的时候还是在跌的时候,更划算写呢?)

梦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往往只是梦想而已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