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因为确实是远远不够所谓优先客户的资金量,但是据说case by case,说可以先把我变成优先客户,然后储蓄户头可以变成0.85%的年利,说是没有什么收费或者存款低于多少就扣钱之类的。。。我想,好是好,不过也没什么用,因为储蓄少得可怜,哈哈,想问问如果真的没有什么隐性收费的话是否可以加入呢?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间银行,不过新加坡的privilege banking客户, 有20万流动资金就成,变成privilege banking customer之前,有些银行还有个过渡级别,据说是10万。多年前私人银行就降低门坎了,为了抢夺客户,从100万美金降低到50万。所以现在privilege banking也红眼了吧,小瓶瓶遇到的这个应该是没问题的,个人观点。
他有没有说以后去银行办事直接可以用privilege banking的柜台?如果是有,还是值得的。
有,她有说,说可以先把我申请上,不到也没关系,现在门槛已经变成35万了,我觉得她们找上我很莫名其妙,说实话现在都不到5位数,哈哈。
是外资银行吗?怎么35万这么高啊?还是我out了?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的,享受一下他们的优先服务。现金不多就更省心了,不然他们三天两头打电话来让你买投资产品,哈哈。
俺加入了不错,至少网银转账提高很多,比如原来每天5000,可以提高到20000SGD。另外去银行有个专属柜台,很多时候不用排队还是好事。别的理财那些,买不买还是看客户决定的,你不买银行能拿你说啥?
我觉得没啥用,总是打电话来推销理财产品也烦
山谷无回声 现在50万美元有私人银行服务?老黄历了吧! 除非你有贷款, 总额是100-200万美元了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回山谷,现在50万美金还是有的,但是得有人介绍,不是你带着50万去银行,人家就会给开户的,因为做kyc这些东西很耗时间,有时候半年都开不了,不过明年开始私人银行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其实亚洲有钱人(李嘉诚之流的除外)的那点钱在欧洲私人银行的眼里只是洒洒水,2千万美金的户头在欧洲来的private bankers眼里是没人想要的小户头,所以50万的户头都是本地请的private bankers为了冲业绩搞出来的,3个月内完不成业绩就得走人,压力大。
山谷兄,优先银行服务跟私人银行服务不是一回事。后者门槛高着呢,有的是$1m起跳,我朋友在citibank私人银行做,他说是21m起。前者其实就是比普通服务多一些方便多一点优惠,一般有专门的客户关系经理,你有什么需要比如查询可以直接打给客户经理(不用等银行一般电话的废话)。
小瓶瓶你名下是不是有公寓之类的资产?
可能银行由此认为你属于比较富裕的阶层,即使你手里现金不多,银行先争取你。
我觉得你可以接受。
你是哪个银行打来的?
我说的是private banker介绍的,从privilege bank转去private bank, 或者是从一个private bank 转去另外一个private bank。 我是业内人士,我懂的内幕应该比你多得多吧,呵呵,介绍费也不仅仅是咖啡钱那么简单的。
我说的都是欧洲的老牌私人银行,citi实在是未入流,服务根本就没法比。不过citi实在太黑了,介绍费至少应该有0.5–1%,估计都让那个banker给吞了。
理财还是要靠自己!
讲的太对了!
报纸不时登一些有钱人和银行打官司,那些多半就是属于私人银行服务,亏钱了客户不爽告银行。
银行也是人在工作,那些人的理财水平不一定就多高。
俺那个在私人银行做的朋友,他进去是因为他的学业和资历好,说到理财能力么,平时看不出来比我厉害到哪里去。(哈哈,原谅俺的酸葡萄心理)
山谷,瑞银在新加坡已经30多年了,私人银行服务从2000年左右开始做大了(瑞银的投行也不赖),从最初叫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600人扩展到现在几千人的credit suisse。大的私行就不列举了,还有很多你我都不熟悉的瑞士德国荷兰法国小规模老牌私人银行,潜伏在新加坡很久了,它们最初来主要是给欧洲客户洗黑钱的,但是后来亚洲蒸蒸日上,也开始发展亚洲业务了,尤其是发展印尼客户。
private banker就是一份无本稳赚的买卖,做完东家做西家,只要你有本事让客户一直掏钱出来,让客户陪着你辗转在各个私行。
下次介绍客户,记得和banker谈条件,有时他们desperate的时候,自己的那份也会让出来的,因为客户开户后也会做投资,不管客户是赔是赚,banker的commission还是会滚滚而来的
”理财靠自己“只适合散户,大客户钱多的要命,自己根本理不过来,私行可以从保险税务各国政策等各方面提供专业咨询,自己是根本做不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私人银行业务总是那么多的道理。
介个,私人银行不是卖投资产品那么简单,客户需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服务,比如客户要在瑞士买块地,私人银行可以从头到尾帮客户打点,客户只要说句话,签些文件就可以了。我们这种散户,就另当别论了。
新加坡的私行业务开展的晚是因为新加坡之前并没有完全放开市场,不过超有钱的人早就把钱存在瑞士了,在新加坡吸收的都是散户,嘻嘻。
理财和赚钱其实是不一样的概念。
大客户可能很善于赚钱,比如国内很多企业老板,比如有些明星。但这些人的理财知识基本为零。这种有钱又没有知识的主,就是银行最喜欢的客户了。
如果本身自己就是以投资手段赚钱的,比如索罗斯巴菲特之类,即使钱再多,也不需要什么银行家帮他们理财。银行家还得倒过来向他们学习呢!
贷款UOB的,哈哈,欠钱几十万跻身富裕阶层。。。我想可能是因为重新做贷款了吧
索罗斯自己本身就是帮别人理财的,呵呵。用不到别人。国内的土财主和明星基本上就只能被hsbc, citibank的bankers忽悠,连文件都看不懂,金融风暴的时候,不是有不少香港明星赔的血本无归嘛。赚钱的时候他们就笑纳,赔钱的时候就怪银行,其实投资有人赚钱就有人赔钱,不然钱从哪来的,当然那些bankers也是贪婪的黑心肠,为了钱不顾客户的利益。
现在谁没有借贷啊?借得越多说明越有本事。我还想贷1亿呢!许多所谓的超级富豪,其实也是借钱,花啊花啊,花到退休的时候,宣布自己破产,让孩子养,其实钱早转给孩子了。
很怀疑这些孩子是否会养他们。。。我站内你了
其实西方的有钱人孩子很少有养父母的,美国70年代之前流行有钱人的孩子把自己的父母“被精神病”,送疯人院去,然后继承父母的遗产,黑心孩子。
我又把小瓶瓶的贴给毁了
新加坡本地的客户都是新加坡人服务,那些顶级服务都是欧洲来的bankers提供的,他们只做欧洲户头,哈哈,欧洲的客户见bankers都是在自己的专机上见面神马的,见完了直接把banker扔在一个不知名的机场,让普通人觉得非常匪夷所思,所以那些顶级服务都老夸张了,但是门槛实在太高,估计赵本山够资格了,嘻嘻。
还有更夸张的不方便说呢,嘻嘻。
有漂亮小姐给倒茶真不错,我们公司是一个60多岁的阿妈,哈哈,但是阿妈超爱打扮的,俏丽的不得了。
原来私人银行这么黑暗,现在学聪明了一点不放在同一间银行,免得成天都是接推销电话。
阿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