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请大家帮我理解一些事。。。。 

国内的学校并不比新加坡的差,为何还有这么多小孩要来新加坡读书??而且很多在国内的妈妈们,通过朋友/亲戚/网络的讯息,都应该知道来这里很苦,不可能还会听中介的传销吧??

若是自己一个来的话,可能还可以说这样比较自由,没有父母亲在旁唠叨。。。。。但很多妈妈们都辞去在中国不错的工作,而陪孩子来新加坡受苦,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的妈妈们能让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让我轻轻的告诉你。。。哈哈哈哈。。。

楼下的请继续。。。。


我来这边的目的不是因为这里的知识教育比国内好,而是对孩子的品格人性的培养环境要比国内好很多


但很多在新加坡的国人都说新加坡人很多不好,没素质没教养的吗??这里随便翻翻就有很多投诉的贴了。


呃。。。。这也行呀。。。。

不过我要申明我不是要挑起两国人民的争执,只是自己好奇这件事情。。。。早期来的我能理解,因为资讯不够。。。。但现在还要来的就很奇怪了。。。。


版亲。。。

在陪读版看帖子,千万别认真啊。。。
就怕认真,一认真了就要出事。。。

哈哈哈。。。看看就好。。


虽然我平时爱开玩笑,但这是我很认真的话题哦。。。。。

谢谢你帮我亮亮标题。。。。。


亲身体验后才体会到国内对孩子本性的扼杀,我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低素质,而是相对公平大环境下的简单与平和


顺便告诉你。。好奇害死猫。。啊 。。。

除非万不得已。。。正常点的一般不光顾陪读版。。。

有个大斑竹告诉我,她进陪读版原因就一个。。去分辨谁是谁的马甲。。。分出来了很有成就感。。

哈哈哈。。。悲催吧。。。为神马会这样呢。。。???


呵呵。。。。你的看法还真的很不一样。。。。难道你真的用第三只眼看东西??


早期来的就赚到了,最近这几年开始限制中国人了


不客气版亲。。。
其实你的提问的问题。。很 好。。。

只是陪读版。。。那个。。
大多数正常人不敢进来,进来也是看看。。
敢敢留言的也是心肺功能比较强大的。。
佩服你的勇气。。。So…高亮。。。


呃。。。。难道在新待久了都变得怪怪的??

那你做斑竹是为了??


俺早期没来,是因为资讯不够,09年以前我就没有听说过新加坡的陪读政策。现在资讯发达了,俺才赶上了末班车。


应该只是对 EP 或申请 PR 较难吧。。。。申请陪读的条规有更改吗??


呃。。。。外加。。。。我是本地男的。。。。

没不良企图,只是比较38。。。。


恩。。。
热烈欢迎比较38 的本地男。。接着8 。。。

哈哈哈哈哈哈。。


呃。。。新加坡陪读政策好象已经有10多年了吧。。。。。你前年才知道??这。。。。呃。。。。


被……不正常袅


真是言简意赅,也是我的答案之一。

至于我的最根本的答案,俺不想说。因为在这里可能不被理解。

总之,不是家庭原因。(俺和老公很合心),不是因为钱。(俺不是物质要求很多的人)


楼主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

“陪读妈妈”可以简称现代版的孟母。。。这样就有助于楼主理解问题了。。


中国国内大的环境。。。
红二代掌权。。。富二代掌钱。。

等着红富二代勾结起来的时候。。。
楼主你认为我们这些穷二代的后代还有多少机会呢????
哈哈哈哈。。。。


怎么说呢。。。。中国有很多的省份,若这个省不行,还有其他的省呀。。。。为何要出国呢?像上海北京的,教育都很发达,英文水平很不错的,所以我才不了解。。。。


新加坡至少给了孩子们一个较公平竞争的机会。。。

相信有一天。。
现代孟母能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成为。。现代孟子。。

这不仅是个人所期望的。。。相信大部分的陪读妈妈都怀着同样的梦。。。

因为这样的梦。。坚持着。。努力着。。盼望着。。


若家境不好的话,出国不是会更花钱呢??中介费,学费,房租,补习费用等等,再加上母亲不能上班赚钱,不是更不划算??在中国,最少吃住就不是问题,加上母亲也能打工赚钱,有家里的亲戚帮忙。。。。。。这不是会比在新加坡压力来的少吗??


恩。。。我真的希望那些孩子们能够了解父母的辛苦。。。。。但。。。。因为父母为了生活努力赚钱,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若孩子懂事还好,若不懂事变坏了,苦的只有父母知道吧?? 唉。。。。


我是上海的,我来简单的,从个人角度回答你的问题:
1。上海北京的消费水平和新加坡差不了多少, 省别的身份差异也是克服不了的(比如你拿着偏远省份的省份证件,是去不了一般的好学校的), 每个省份的教育局有规定的,借读的赞助费用也是很贵的,
2。新加坡有双语教育,最为去欧美/澳洲/更好的学府,为孩子的语言基础,是利大于弊
3。我是因为公司 转来这里, 所以就带孩子来这里 欢歌环境,如果单纯是陪读(在家乡上海的条件还好的话),我们是不会选择来的,如你所言,在家乡上海更舒适,简单自由
4。大部分在公司办公室上班的新加坡同事都是很好,很有热情,也和蔼,对外来的同事们 没有看法,工作专业,不会有人看低 任何人, 人人都是平等的 
我们照顾孩子的同时,也不放弃自己的 实现价值
5。 孩子在这里的老师,同学身边, 互相学习,如何做人和道德的标准,要比国内更真实 和表里如一。。学业固然重要,但人的行为和品格是更无价的财富。。
6。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或者为家庭,或者为孩子。。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去定义。。

所以选择 之前要郑重, 选择后,要努力加油,和孩子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暂时想到这些,粗略的描述,希望你能读懂我的华文。。


哈哈哈。。。
个别家境不好的。。活不下去的。。就想着怎么能留下来的。。。

已经到婚介所减压了。。呀。。。

看来陪读版的帖子你还是没有认真读。。。哈哈哈


这么跟你说吧,我带着孩子来到新加坡,考aeis花了620新币,没过。考QT花了200新币,过了,我到学校介绍我儿子,学校让孩子第二天就来考试,到了下一周,学校告诉我孩子考得很好,就接受了孩子,还把孩子分到了比较好的班。

在中国,要是我的户籍在上海,想把孩子送到北京上学,没有人脉关系、不花钱或者花少钱,那是不可能办到的。

我自己的大学母校,前两年听说点招费已经达到50万了(点招,听说过吗?就是考生的分数没有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特别被招生的情况)。我十分吃惊地跟同学聊到此事,同学说,50万被特招?那是省级官员才能办到的吧?一般人的话50万也是不可能的。我无语。。。。。。。


我们同事的孩子都很优秀,进的基本都是国内名牌大学,但是我们经常吃饭的时候就会谈到,我们的孩子想到我们的学校当老师,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位置都被市长的啥啥啥,书记的啥啥啥占了。

我们系有个老师,居然是三本毕业的。(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她是好几年前进的,搁现在也是不可能的了,她叔叔就是我们的院长)。上学期她怀孕生孩子,半年没上班,结果学期结束的时候评先进,系里唯一的名额还是给了她。因为她要评讲师,要这个东西。

我们学院的团支书,也是三本毕业的。小伙子长得蛮精神,据说是啥人物的女婿。团支书,那可是后备哦。


你这个给的可是够详细的了。。。

很仔细的读完。。哈哈哈。。


恩。。。。我相信你是属于比较幸运的一群,所以以你的条件来说,来这里或留在上海差距不大甚至于更好。。。。。这样的解释,我懂了。。。。但我相信不是每个家庭都这么幸运,我的题目应该是针对条件比较不太好,但还要来这里的原因。

PS:上海的英语教育程度和新加坡一样吗??


我不常来这个版,所以没有常读这里的贴,毕竟这里比较像女人版,我过来会让人误会,今天是中国同事说起这件事,我又好奇+38才来这里发帖,看看是不是的有什么特别原因,才让这些妈妈们千辛万苦的带孩子来这里。


是因为中国的学校不够吗??你们现在的政策不是说要多生一点孩子吗?既然人口会增加,那教育这方面也应该提升,办多点学校嘛。

点招这我没听过,但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如果那不出,就真的只能出国吗??每没别的办法了吗??


不必觊觎别人的生活

来的人,回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富有的,我们不能分点什么

贫穷的,我们也无力去帮助

所以,老实过你自己日子吧。。男人38让人。。此处省略俩字


什么都不闻不问,活着干嘛??若什么都事不关己,那干嘛看新闻读报纸??


虽然我38,但就在这几页,对中国就了解多点了,最少知道什么是点招了,对吗?


中国到现在也没有放开计划生育啊,很奇怪是吧?世界独一无二哦。

教育方面会不会增加投入,或者增加投入以后会怎样使用,那不是纳税人说了算的事。

你知道的,中国不是民主国家,官不是民选,所以官也不会为民考虑。


点招,当然要求不仅仅有钱,还得有人脉了,都是暗箱操作的事,没有内部的人,你想砸钱还没地儿砸呢。

至于没钱没势的倒霉鬼,只好不读大学,或者不读好大学喽。

而且一般来说,这样的倒霉鬼也是不可能有钱或者有高瞻远瞩想到出国的。怎么办?凉拌呗,哪里凉快哪里呆。


哦??这样会不会导致很多国内家庭较穷的小孩都没办法上学??还是说那些成绩较差的会不会读到一半就不能读了呢??在中国有没有一些学校是给成绩不太好的小孩读的呢??
像新加坡中学,成绩普通或以上就读四年,以下的就读五年。。。。或者中学考不进或半途跟不上,可以考虑到技术学院就读。。。。之类的学校??


这只是针对大学吗??以下(就是高中,中学,小学)的班级有吗??


高中、小学、中学?那就是择校费了吧?

俺儿子在中国读小学的时候,尽管小学是9年制义务教育,尽管儿子就读的那所小学离我家只隔一条河,只差一站路,可是因为那个学校跟我家不是一个小区,所以我儿子是不可以进这所学校的,在我交了6000元的择校费后,我儿子进了这所学校。


我是说高中,中学和小学有没有点招??还是只有大学才有?


客观地说,城市还算好,毕竟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毕竟中国人还是很看重孩子的教育,所以即使是比较贫穷的家庭,也会将预算偏下孩子的教育。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不过我是没有见到,所以不好说。

更重要的问题是,平民的孩子,即使你学成了,又有什么用?你拿你的智力和富二代官二代去拼,你想冲破他们用金钱和权力交织成的关系网,即使你用尽所有能力,哪里就能够拼得过?


原来在中国是这么难生存的。。。。。我很庆幸我是在这里出生的,不然我看我在中国肯定完蛋。。。。


大学是招生,所以叫点招费。中小学不是很强调招生,只强调入学,在不可以入校的时候要交择校费,名称不同,性质差不多吧,总之,能否入校的依据,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家长的能力和财力。


谢谢你,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让我对中国多了点了解。。。。感激!!!


不客气,再给你看一段我的一个到德国工作的网友的一段文字吧:

文章提交者:柴郡猫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中国的孩子为什么拼命学习,为什么9个博士去竞争一个民办大专教师的位置.为什么老百姓吃的东西都要参使用杂使假,甚至有毒.

我想先说一下正常的社会孩子应该什么样子. 德国小孩小学4年, 都是半天班,按平时成绩来进入中学,中学分高级和普通,高级的学生将来进入大学,普通的将来进入大专或职高.中学9年,也都是半天,下午孩子们去学音乐,体育或者干脆就是玩.上普通中学的孩子还可以去考高级中学,他的学习要延长1-2年. 家长认为孩子是那块料就上哪种学校,银行职员,白领,公务员,文员,技工都出自大专和职高,干好了也能得到高薪,而且学习和工作轻松,责任小,是很多人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上大学,硕士,博士得到的薪水虽然高,但辛苦的程度,责任,与其报酬是相当的.这就是公平和自我调节的模式.

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人多,竞争才激烈.这是错误的.比如20个人需要一个教师,100个人需要一个医师,多少人的社区需要一个商店,这都是差不多的.

根本原因在于,大家认为好的工作机会,从源头就跟平民的孩子没有关系.平民的孩子只能通过无限的提高受教育程度获得好一点的工作岗位.我们医院就是,博士进不来,本科生大摇大摆的进来,因为他大爷是市级领导.有了就业的机会,学一学,干一干,只要不是很苯,几年就可以干的很好.博士怎么样,没有机会来给他学.这就造成了.学生拼身体健康来考试,学的都是没用的东西除了应付考试.而大批学了很多年毕业的人才,去作销售,去考公务员,一个如此贫瘠的国家,却如此浪费教育资源和人力.令人扼腕叹息.

一个鱼塘,人为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少数鱼享有大量的水,一部分大量鱼只有少量水,他能不缺氧吗?能不互相倾轧吗?犯罪率能不高吗?能不恶性竞争吗?


这个说的很好,也很容易让人知道中国的情况。。。。。但中国有没有可能有一天能够民主呢??能不能够让这些种种的不平去除掉呢??


很难,既得利益者怎么肯放弃他们的特权呢?


讨论就此结束吧,对一个男人的38,有必要付出这么多耐心么。。。叫停。。。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