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MM Li: 可先尝试每年引入2万5000移民

一直搞不明白, 他和那个政策学院研究的人数到底是 引入 PR和新公民的人数, 还是包括各种工作准证的人数?

每次报道都没有明确说啊

如果包括了那些拿WP的, 那意味着引入买房的人比前十年少多了.

如果这个 2.5 万人只是PR或新公民, 那再加上外来劳工 (WP, SP, EP, 学生准证) , 那每年不得还是要多 5-10万人? 坡人能受得了吗?


2万5是新移民, 包括新公民,PR!
买房的人比前十年少多了是肯定的!


所以底层的群众永远理解不了上层建筑的人


不错,新加坡的政府的前瞻性不是一般的强。并不是说他就对,而是,他的面向是远期的。其中原因就是过去的成绩太硬了,没什么反对声音,人就可以思考远一些的东西。

不过,现在开始转变了一点。不得不想近一些的东西

新加坡的外国人有一百多万,PR大概50万。一般都有单独说明的。总数的一般包括所有人,净增加的一般只是PR什么的


是啊,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而且计划赶不上形势

引用: 新加坡人说,65岁才给取CPF,可是你政府不给拿出钱治病吃饭,怎么活到65呀

这纯粹扯淡。你看他能不能活到65岁?矫情。

现代社会是想早点死比晚点死难多了,他们只是觉得应该把钱花光,等65岁以后赤裸进医院、由国家养着。国家就是要你那个时候还有钱,现在不给你


这种意外,跟能不能动用没有多大关系。即使是CPF也根本不够顶的。买保险都不够cover,这不是有钱就行的。
健康真的是最大的财富,让我们祈祷吧。


新加坡早就讲明了不搞福利社会,跟经济是否发达没关系
国家太小,人口太少,养不起闲人。

实在困难的人可以找市镇会、慈善机构、教会什么的

中国是大政府小社会(民间组织),美国是大社会小政府,
新加坡就两条腿走路了,政府民间都不弱,大家可以多方求助


新加坡已经没有当年那种搞HDB,CPF等做大动作的勇气和魄力了。

在退休问题上新加坡已经过于保守。保证老年人基本晚年生活是一个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MM Li 的观念还停留在60年代,落伍了。

新加坡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为老人提供一个生活上的和心理上的保证。

新加坡的老年人需要一种自豪感,从而增加新加坡人的凝聚力。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