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引进6万名外来移民以补充我国人口的做法,国人恐怕消化不来。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提出,我国可先尝试每年引入2万至2万5000名外来移民,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作出相应调整。
他昨天首次以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卓越院士的身份,出席庆祝学院成立七周年的对话会。他说,政策研究院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让人意识到,我国每年需要6万名移民来替代居民人口的增长,但这是新加坡人觉得难以消化的。
他相信随着人口老龄化,导致更多人需要外来者提供医疗等服务时,国人将对外来移民改观。
“或许开始时,引进外来移民的人数可以是2万至2万5000名。随着人口老龄化,民众意识到没有足够的人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要照顾老年人,大家或许更能接受引入更多移民的做法。”
这是李光耀在一个多星期内,两次针对人口政策的提问发表看法。他上星期一同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对话时,同样引述政策研究院的数据说,新加坡每年须引进6万人,才能维持劳动队伍的活力并推动经济增长,但这是个“政治上消化不来”的数字。
按照这项研究,即使我国能提高生育率,只要不引进新移民,我国人口还是会萎缩。但假设我国每年引入6万人,总居民人口到了2050年预计可达676万人,几乎是2005年的一倍。
约800人出席了历时约50分钟的对话会,包括外国使节、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师生、商界领袖和学院的赞助商。学院也颁发优秀校友奖给亚细安副秘书长布斯巴纳丹(Sundram Pushpanathan)。
李光耀在回应如何更好地制定人口政策时,强调目前生育率下降的问题与过去的生育计划无关。他指出,发达国家都面对生育率下降的问题,这是妇女教育水平更高并获得公平就业机会后,难以扭转的趋势。
他不觉得已经下跌到近1.15的生育率还能回弹到2.1的自然人口替代率。
针对新移民融入的问题,李光耀说,国人都明白需要外籍劳工,但因许多外籍劳工都不谙英语而排斥他们,并觉得他们抢走了本地年长者的饭碗。他认为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样的成见。
询及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他表示收入差距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他解释,由于高收入者多为拥有特殊技能的专才,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远远落在高收入者后头的情况。
但最令他忧心的是低收入者。尽管国家推出针对性的援助计划来帮助他们,有些人却以为能以廉价租赁组屋,而出售原来的组屋,以致最后在海边扎营。
“如果我们提供更多廉租房,更多人会放弃原来的房产,这将是个无止境的循环。大家必须学习的教训是,你拥有的房产是珍贵的,如果轻易放弃,那其实是在冒险。”
哈哈,你快!稍微忙了一下就给你先行一步!从中可以体味出,需要妈妈陪读的小留学生还是需要的。
感觉文章里提到的数字很可能就是以后每年批准的数字了。收紧了。
地方太小,容纳不了太多人口了,老的要去,小的不出,作为补充,还得进口,只能够平衡就好了。
我来的时候要达到300万的目标,现在远远超出了,不控制不行了,又要活气的,只好根据情况找平衡。
不要自作多情,是缩紧了。而且新移民不是只有中国人,是包括全球的。你想想看,最近中国学生在网吧闹出人命,ZF不会做出反思吗?
我想,闹出人命的事情不会影响移民政策。那种事情以前也有,移民还是超层进行,是根据新加坡人口波动情况处理吧。
非“超层”,是“照常”,电脑失误。
好消息,对孩子们来想留在这真是喜讯,孩子们有戏了!好好带孩子,任何时候学习好才是硬道理.
学习好是一定要的。前几天一个妈妈提起办工作证多次未果,后来到人力部去查,人家把电脑翻开孩子成绩那页给她看,四科不及格!人家说:”你都看不好孩子,怎么能给你工作?“
其实呀,我觉得妈妈们最好收敛一点,不要整天评论人家的国家政策。说到底,这还是别人的国家,轮不到我们去品头论足。不要人家给你孩子PR,你就讲“只要孩子不要娘”,如果我是决策者,我会想:“假如我给你PR,你是不是又觉得你为这国家做了贡献,该给你公民,等到给你公民,你是不是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样的话,我还不如什么都不给。”人哪,假如不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但是,人一不可以没有一个愿望吧?妈妈们十几年都赔了,就给陪到学业完成也就没什么讲道了。就是让回国应不再来也不会不安了。
任何人,都要研究所在国家的政策,还有其他国家的政策,这样才能了解现实,预测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孩子和妈妈的行为严以律己,孩子学习好,努力读书,妈妈安分守己也是硬件道理。
我只是忠告,反正我又不能申请PR
怎么说的这么肺腑啊!赞一个!
其实,有时间还不如研究一下股市和汇市比较实在。
忠告是对,我倒是也希望谁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愿望,那也是一种纾解吧。
我倒觉得评论人家的国家政策并非什么不好的事。这不都在宣扬言论自由嘛,ZF都不在意呢。想说就说,这不就是网络赋予大家的空间嘛。让爱说的说说,爱看的人看看,不爱管的人就什么都不管。这样多好。
我告诉你一件事:我在国内的时候,我们董事会铁的纪律就是:公司员工无论技术多过硬,无论谁的亲属,只要对公司有怨言,坚决辞退(当然,上级部门介绍来的除外,因为惹不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我不知道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顶贴是种美德
所以,孩子和妈妈的行为严以律己,孩子学习好,努力读书,妈妈安分守己也是硬件道理。
是的,孩子学习好!有知识、有水平到哪里都可以发展。所以我们妈妈们首要的任务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
同时还请老陪读妈妈多多发一些在如何在新加坡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妈妈们要如何合理守法的生存下来的经验之谈。谢谢!
俺在这做事呢,偶尔才瞄一眼这里,等有空闲给你罗嗦几句俺陪读的精炼……
陪读和pr是两回事,仔细想想陪读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pr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千万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一个人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相关的政策,看看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说的好。要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论坛里最近出现一种声音,什么为以前的老陪读呐喊
实际上以前的老陪读妈妈,她们来的时候房租没有现在这么贵,学费也没有上涨,妈妈只要稍微做点事情,就可以自力更生。
所以说什么妈妈为了生存去婚介所找男人,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有,也是好吃懒做之人,不值得同情。
政府有两次大批给学生PR,那么老陪读的孩子,只要你学习过得去,妈妈没有留什么案底,也都给了孩子PR。
做人,有的时候需要知道感恩,而不是无度索取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我期待着
说得好
你在国内的公司太专政了。
朋友,你要知道,我们经营的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们要对三百多人的饭碗负责!
都是一群伟大的妈妈,包括我啊!
政策也会随时变,看你运气。
我等着听。
受到警告
这个话才像是文明古国走出来的人说的话。这个论坛总有一股媚态之人,可惜新加坡的精英不上这个华文网,她们也是白费心思,白白的摇尾乞怜啦!
对,是收紧了,对那些中介来说马上又要大作文章,称为好消息,因为又给他们一个由头去行骗啦,他们肯定不会说移民政策收紧啦,一定会说,你带孩子来,新加坡生育率低,需要孩子,孩子只要成绩好,pr就在向他们招手,新加坡很有人情味。等你孩子成了pr,父母就可以成为家属,想和孩子在一起也没问题,就看你愿不愿意啦。中介骗老陪读的话又会重演。
公司也好,国家也好,都要听取不同的声音才会进步。
李光耀像当初的邓小平一样,基本是不执政还干预,邓没有了中国发展的速度飞快,新加坡我想也是应该一样······。
回复xiaorenbanzhu的点评。
你的言论不敢苟同。做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安分守己。
所以,我们请他另谋高就。因为企业有自己的原则。你还不懂吗???!!!
所以说你的公司专政,不过分吧!
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只是举例说明为人要低调一点,别人的地盘少说三道四。不是让你来评论我们公司管理体系。看来,我的中文表达真的有问题。
撇开我们的身份不说,国家之于人民,就像母亲之于孩子。孩子如果说批评母亲,母亲还能把孩子给炒了。作为一个国内,宽容大度是最起码的。宽容的国家,人民会更自在。
只要是新加坡需要的人,仍然不会受到这个数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