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在新生活了,就高枕无忧了??请看惨案

不少小朋友以为拿到pr,在新生活了,就高枕无忧了。其实选择最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拿到了pr,过着没有未来没有品资的生活,值得吗?
         武吉巴督五个多月前发生的母女坠楼案,验尸庭研讯显示,该名母亲相信是自寻短见,抱着生病的小女儿从住家组屋12楼坠下身亡。  这起家庭悲剧是于今年4月15日,发生在武吉巴督24街第290B座公寓式组屋。警方事后在死者何雪晶(45岁)的家里找到三封写给丈夫、大女儿和父母的遗书,信中流露出轻生念头。根据研讯证据,原籍中国的死者何雪晶出事前三个月心情起伏大,抱怨小女儿包佩钦(9岁)在学校受排挤,想带女儿回中国,不想留在新加坡。  验尸庭昨天开庭研讯,何雪晶的丈夫包小明(49岁)并没有出庭旁听。  验尸官英南研讯后说,种种证据显示,何雪晶轻生,没有证据显示包佩钦想寻死,她的死是何雪晶造成的。何雪晶抱着包佩钦一起坠楼。包佩钦是母亲冲动行为的牺牲者。  何雪晶和丈夫包小明来自中国上海,包小明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研究员,何雪晶则是家庭主妇。夫妇俩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包佩佳(15岁)是中四生,小女儿包佩钦生前就读于克明小学三年级。  警方调查报告显示,夫妇俩十多年前移民新加坡,之后,他们把大女儿从中国带到新加坡。2003年,一家三口成为新加坡公民。包佩钦在新加坡出世。  据包小明说,事发前,一家人和睦相处,生活愉快,没有吵架。他们移居新加坡前几年,妻子很快适应新加坡的生活,从未向他投诉。妻子曾经说过会考虑把新加坡当永久居住地。  不过,到了去年底,妻子的态度改变,经常因为琐碎事感到焦虑。妻子不时告诉他说,他们的行为举止跟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不一样。他觉得妻子对新加坡失去兴趣,不想住在新加坡。他说,虽然小女儿在学校没问题,但妻子却说小女儿不受学校欢迎,一次故意不让女儿上学,想试探学校是否会打电话查问,结果学校没打来。妻子说要把女儿送回中国。   他也说,自从来到新加坡,妻子学习英语和会计,在最近几年来,尝试找工作,却找不到工作,也因此感到困扰。   包小明说,妻子从不向人透露心事,他不知道妻子心里想些什么。   他也说,他和妻子疼爱两个女儿,但小女儿主要由妻子照顾,他则负责照顾大女儿,可能因为这样,所以她带走了小女儿。    根据包佩佳,大约一年前,她发现母亲变得敏感,少跟邻居接触。她不觉得母亲住在新加坡不开心,但她曾听见母亲批评新加坡人,说新加坡人不像中国人那么直率,敢说敢言。   事发前一晚,母亲不像往常一样没有煮晚餐,母亲跟他们讲话语气温柔。那天晚上,他们一家人并没有吵架。   调查报告显示,事发当天清晨约6时许,包小明和包佩佳一起出门。何雪晶说包佩钦发烧,不能够上学。包小明走进房间,包佩钦还在睡觉。   警方接到坠楼报案到场调查,并打电话通知在圣淘沙环球影城参加公司活动的包小明。警方进入屋内,发现没有被搜掠迹象。包佩钦房间的窗口前面有一张椅子,何雪晶的拖鞋在地上。警员在橱柜上找到3封何雪晶以华文书写的遗书。她在遗书中流露出对家人的关爱。   在写给丈夫的遗书中,她提醒丈夫定期看牙医,少抽烟,也不要拿重的东西。而她在写给大女儿的遗书中劝女儿不要好高骛远,要知足常乐。他在写给父母的遗书中要父母好好照顾自己。


怎么觉得文章和题目有点不搭配啊。。。。
不过在新加坡生活压力还是蛮大的啊,地方也比较小,平时想爬山都没地方去。。。。。
但是这妈妈也真不负责,自己轻生干嘛要拉孩子一起!


这个是个案了,没有代表性吧
呵呵


大上个月跟同事坐着还说到这个事件。。。唉 可怜。。。新加坡呆久了 会有些压抑感。。。


其实选择最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拿到了pr,过着没有未来没有品资的生活,值得吗?

孤立的事情。抱着小孩跳楼的,新加坡人很多,中国也多。没什么可比性。

因为这是很特别、但仍然会发生的事情,跟环境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有些人,天生就那么一点缺陷、容易得忧郁症一类的东西,这是无法避免的、在哪儿都一样(每年每个城市大学生自杀的必有)。能做的,只是大家早发现这种东西

总之,不论身在何处,保持乐观的心情就对了。毕竟不能指望什么时候生活都是完美的


这惨案跟PR不PR的有什么关系?


太多人不择手段为了pr,以为拿到pr就可高枕无忧了,不知道在新加坡第一代移民仍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新生活的挑战。。。。。


pr 只是5年长期居留证,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犯不着用尽手段,有什马条件就报什马条件,批不批随他去。其实回国不见得是坏事,只是折腾来折腾去嫌麻烦。。。

另外,如了公民就真的断了自己的退路,要仔细考虑


大不了回上海啊,上海比新加坡好多了!(硬件设施方面)

有些人本身比较自卑,容易想不开。。哎。和新加坡人行为举止不一样又怎样,越是在意这个就越会被人排挤。


这个文章是自个写的,还是网上的新闻?


找到了,在联合早报的网上。。。好惨。我昨天在omy上看到这对母女的照片,都长得漂亮文静


哎~~~只是觉得孩子很可怜~~~~~为什么遗书写的那么有感情,却抱孩子跳楼呢? 太不理解了


她多年找不到工作,劳工工作不稳定,孩子有病,是想减轻家里的负担。。。


她老公要负很大的责任的,夫妻是同林鸟,老婆就算没工作,老公也要注意她的心理健康阿。平时交流太少或者交流太浅。诶。希望大女儿可以坚强点。


很同情女儿,最可怜的是女儿,最应该受谴责的是那个母亲,她是心理有问题,楼上说的对,和PR有什么问题?和新加坡有什么关系?

心理有疾病的人,迟早会因为这个因为那个原因跳楼的。


LZ想说明你的论据,拿出些统计数字来吧,比如这种事情在新移民中的发生率,不同种族的发生率有区别吗?上海最近可是几乎天天死人的。


跟PR有什么关系,不知所谓。。。


你的想法有点灰暗了。

有多少是不择手段的?打击面太大了。特别是本例中,根本没有什么不择手段,张冠李戴了还是特意。。。

极少部分人精神敏感,总是有的。就比如说新加坡跳铁轨,一般还都接二连三地。他们一受到刺激就容易发作。特例,跟移民没有什么关系的


因为爱。这些人就是这么想的。他们不要自己最爱的人在世上受苦(因为最爱她的母亲就要走了)

跳楼的,本地人比新移民多多了。大多是母亲带着小孩走,想法都是不要留他们在世上受苦


是啊,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是很艰辛,需要奋斗一生。文化差异,价值观不同,真等到第二代才能慢慢融合。


感觉要有自己的社会圈子,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生活,长期在家带孩子,脱离社会!心情忧郁所致。
劳工看着更是憔悴,报上的相片看:头发都没几根。脸色灰暗。
提醒大家:时刻要关心家人的表现。多沟通。


这是典型的精神有问题了,和PR有什么关系?


虽然说第一代PR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融入新加坡社会,但这个极端的案例毕竟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移民外国,尤其是第一代,心态一定要放好,大事计较,小事就要想开,不必事事耿耿于怀,不然自己的日子会过的很苦。
这个案例可能是因为长期找不到工作,加上更年期忧郁症而走了极端。其实心态放好点,就安安分分做个家庭主妇不就行了?


看到这个贴子我由感而发,虽说我和女儿没有拿到PR,早晚会拿到,在审请中,但老公和小女儿都是公民,而今天也是因为女儿在学校纪律问题被老师叫到学校,我承认自己的孩子是错的,她太爱讲话,我们做家长也烦这一点,怎么教育都不行,更何况是老师,但是老师和我说孩子在学校不听话的时候,话是这样说:在小一小二的老师中,都管她投述,说你们班那个漂亮的中国妹真是让人头痛,讲不听,我也知道自己孩子是这样,但听到这句中国妹,我也难受,他幼稚K1就在这边读,现在两三年了还是行为举止改不掉在中国的一些习惯,老师也不认为他就是新加坡人,错是孩子错,但从从孩子和我说的事情上,不管每件事情,是不是她先犯的错,她一定是被先骂的,一定也是第一个被罚的,她学习是没有问题的,就是纪律性差,我一直怕孩子在学校受排急,但现在这种事情还是发生,我也不知怎么办,老公孩子都是新加坡人,我也不可能带大女儿回国,只能让孩子慢慢适应,也多管束她了,让她早点适应 这边的生活!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不要责骂孩子,就有着她吧,在家时,你多和他聊聊天。
我儿子八岁,二年级,老师经常投诉,罚站,我不骂他,就当作不知道。
孩子又天性,不太过分,不用太担心。
孩子又很天真,我问他:喜欢那个老师?最喜欢的是经常投诉他的老师。
不要给孩子压力。有时老师也不一定对, 笑就好了。


看来不少人没有明白晓林的用意。。。。。。
of course她是有点精神抑郁所致,但她可不是天生精神抑郁哦,她曾经走过和大家一样的路,也要把新加坡作为永久居地,买了EA,生了二胎,为了工作,学了英文和ACCA,可是作为第一代移民,最后各种压力还是把她压垮了,这里是要提醒朋友们,1。不要拘念一时一地,再过一时再换一地,还有有明天。2。pr,公民不是终点,大家的路还远。。。。


我也想不提也不想骂她,但她是怎么都讲不听,我气的是,小一小二五百个学生,两个纪律最差的,她是其中之一,这就说明有多差,老师说在学校给小一小二老师开会时,这两个孩子被提名,唉,她是天天被罚啊,但都不听!头痛!我在家也常和她聊天,总叮嘱她,知道她这个毛病,要她上课认真听讲,不要讲话,但天天说天天被罚,头痛头痛!我不怕别的,怕她一直这样,连个朋友都交不到,这样更会让人排斥她,这样怎么能好好学习啊!!她如果融入不了这个社会,以后日子常着呢!!!我很担心,我是大人,会懂得适应这个社会,小孩子不同啊,她思想单纯,如果指引不好,很容易自暴自弃,学坏了就惨了!!!这才是我担心的!


多引导,多开导,小三就分班了,换个环境,又长大一点, 懂事一点。会好一点。不要太紧张。


谢谢你的开导,慢慢来吧,希望她能早一天懂事!


呵呵,香女想太多了,7岁8岁的孩子不都这样嘛?


调皮的孩子也许是最聪明的。。。。


互相帮助,笑对人生。。。


呵,不是我想的多,真的怕啊,五百个学生,她是最差中的两个其中之一,让校长在老师会上点名了,那一定是问题比较严重了,呵,担心啊!


哈哈,你闺女张扬个性,不走寻常路~~~


呵,老师也说了,她真的很聪明,上课虽说爱讲话爱玩,但学习是没有问题的,记得以前我们上学时,在学校最调皮的孩子,真的,大多数成年之后就是最有出息的,但此一时彼一时,时代不同,教育环境也不同啊,她纪律性太差,会影响到别的同学,老师说之前都把她安排在最前面,在老师眼皮下,但还是看不住,照样讲,唉,在想安排前面,就是老师讲课的位置了,哈!没有办法,现在她个子也高,在班级是第三高的,没有办法,安排在前面就挡着后面的小朋友,只能又安排后面了!!


纪律差成绩好,叫老师自己看着办


唉,非常人啊,我们大人私下说,感觉无所谓,但这样一直下去,我怕真的有大问题,无组织无纪律,没有团队精神,别说老师不喜欢,同学也不喜欢啊,会成为众人之疾,我希望他调皮的同时,学习没有问题,如果也能让同学信服她,这样调皮也就无所谓,但不是这样的,所以我才晕菜啊!


哈,我们都跑题了,本来这是PR的贴子,让我变成了怎么教育孩子的贴子,不好意思啊!如你所说,让老师看着办,也不行啊,到时候老师真的不管了,那也是会影响学习啊,才小一,还看不出来真的的成绩啊!


不行的话, 转学, 换个环境 ?我女儿小学时华文老师经常打电话给我,投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女儿华文成绩在班里是最好的那一类, 有一次那个华文老师要见我, 说孩子作业怎样怎样, 我说我没空, 给孩子在假期转学了, 从那以后没投诉了。。。。


我之前也想过转学的问题,但我问过女儿,她说不想转,她喜欢这个学校,我总要听听她的意见啊,不可以强转学的,在加上我明年计划要换房子,怕现在转了,明年换房子离学校又远,到时候还要转学,太麻烦,不过这个建议我还会考虑一下吧!谢谢!


愛投訴的坡人,我們國內過來的,一般有什麼事情就算了,特別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就是這個吃虧。


國內和小坡的教育方針不同,國內看著的是個性,這裡是將個性教育成流水線下的產品,個個要老老實實的聽權威的話,聽政府的話。

所以,老師投訴說大孩子在學校調皮啥的,讓我在家要嚴厲,我感覺孩子壓力那麼大,有時候英文我都不認識,做父母的再對他不好的話,那這個世界上還有誰對他好呢?那麼愛他呢?

知子莫如母,老師能有做父母的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所以,有時老師的話可以聽,有時算了。


对, 是要征询女儿意见的, 我是问过我女儿才转的, 转了之后她开心多了, 说喜欢新的华文老师。


觉得晓林的看法太偏激了。。什么人都可能承受不了压力自杀。。和PR不pr 没关系。。

而且一个PR 而已。。用不着不择手段吧。。说的太下人了。。


             同意。看了很多晓林的帖子,事实上你是帮大家解答了很多疑问,但很多事情上你的想法太灰了。回答很多问题都有一些主观色彩在,(很喜欢打击人)。
            你说很多人为了拿PR不择手段,说有pr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其实从你内心来讲,是不是觉得你现在的ic让你很有成就感呢? 那你当初为什么要拿呢。不要总以打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小林想的有点多。
这个案子是挺可怜的, 可是新加坡本地人也有自杀的, 也有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走的, 两年前不是有个父亲把房子烧了, 带着孩子们一起走的? 老婆哭得泪人一个, 后悔跟老公吵架了, 好像还有点财务问题。
这个新移民的案子, 我看是妈妈心里上有忧郁症, 没得到疏导的结果, 孩子很可怜。


                                    他想的不但有点多,而且还消极。  
                                   很好奇这个晓林是男士女?多大年纪?哈哈


想的多还有消极跟性格和经历有关系。
跟男女, 年龄关系不是特别大吧 ? 呵呵。


问题是,我女儿啊,班级男生多,她自己本身也喜欢和男孩子玩,一疯起来,唉,换两个男孩子都不换,头痛!


             纯好奇。。。。。


哈哈! 小孩子好奇


别人是理解不了,因为你说的基本上是联系不到一起的东西
另外,那种东西就是天生的,就怕外在因素刺激。有些人很容易消极,以后难成大事,所以,有一个挫折教育的问题


我跟你赌1包花生米,你闺女在学校朋友很多,一点不用担心木有朋友


很欣慰看见您女儿那么有个性~~~~
很多小孩都顶不住来自老师对他们的批评,你女儿,真给力!

新加坡教育就一定好吗?除了他的语言优势还有什么?


Lz观念错误,PR不是不择手段就可以拿到的


母亲有权力剥夺小孩的生命权吗?!就因为爱?这个母亲就是杀人犯,畏罪自杀算是便宜她了。


在某些人眼里,是个国家就比中国强的。。。


可能柯南飘过去了 也说不定。
发扬柯南的精神 走的哪 死到哪


原因在就那么简单,但我们不能以我们的眼光、想法来解释这个原因,不然不就跟他们一样了?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总有少数人不是这样想的
畏罪自杀?不仅如此,新加坡自杀都是犯法的,不成是要坐牢


上次一坡人告诉我,如果自杀的话,尸体要带手铐的,求证实!


不敢苟同上海的硬件设施比新加坡的好,只能说一部分是的,没错,比如陆家嘴地区的高楼大厦,但一部分还不是,比如:上海的地铁还没有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这里的东北线和环线都是全自动的,上海地铁站里的买票机和充值机太差劲了,根本不能和新加坡的比,和香港的也没的比。还有,上海地铁早晚高峰期的间隔最短是3分钟,以前还忽悠说这已到了技术的极限了,我每天做的南北线间隔只有1分钟。还有上海新的机场航站楼(忘了是1号还是2号航站楼),候机厅里的卫生间竟然是要走到楼下去的,对拖着行李的人是极其不方便的,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男卫生间里的马桶只有2个,这么人流高的地方一个卫生间竟然只有2个马桶,太让人想不通了,而且马桶内的空间也非常小,拖着行李的人连行李都放不进去。


这不,又一起:“带着孩子走了”:

  周四早晨,勿洛蓄水池出现两具浮尸。

  两名死者相信是一名32岁的妇女和她3岁的儿子。周二早晨,他们最后一次在金文泰露面


这次是本地人, 孩子可怜。


咳,不明真相的人,还是居多。。。。。。
尽管国内是由很多很多不好的方面,但是应当看到还是有很多优点地~~~~


不上海的地铁还没有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这里的东北线和环线都是全自动的:东北线和环线就那么短的距离,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某些新加坡人还嘲笑这自动系统老是出问题。

上海地铁站里的买票机和充值机太差劲了,根本不能和新加坡的比,和香港的也没的比。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新加坡也好不到哪里去,太傻呼呼了。新加坡出的软件系统,都有傻呼呼的感觉。

还有,上海地铁早晚高峰期的间隔最短是3分钟,以前还忽悠说这已到了技术的极限了,我每天做的南北线间隔只有1分钟。上海地铁有多长?新加坡的又有多长?

还有上海新的机场航站楼(忘了是1号还是2号航站楼),候机厅里的卫生间竟然是要走到楼下去的,对拖着行李的人是极其不方便的,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男卫生间里的马桶只有2个,这么人流高的地方一个卫生间竟然只有2个马桶,太让人想不通了,而且马桶内的空间也非常小,拖着行李的人连行李都放不进去。  你是说机场的航站楼?忘记是否是这样了。

虽然应该承认新加坡的设施以及其维护都应当属于上乘,但国内也不是那么差,在怎么说,不能忽视其发展速度~~~~


这就是没有工作,闲的,没事就想些有的,没的,在加上更年期。结果就弄成了悲剧。


真好笑,这和距离有啥关系,上海人口是新的四倍,应该比这里间隔更短才对,我做过几年了,感受过的


不记得了就下次回去体验一下,我是印象深刻的,我不是说很差,但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


这个题目更有意义


你也知道上海人口多的啊?
就是因为人口比新加坡多4倍,能做到这样的硬件已经不错了!


还想到出租车,其实都是些细节的东西,一般人可能都不会去注意

发票打印:上海的还是针式打印,速度较慢,上海在国内还算是好的了,这里是喷墨的,无声。
收费系统:这里的可以收各类国际信用卡,上海的只能收现金或者当地的地铁卡
电召系统:这里的是屏幕电子显示的,直接按屏幕要接电召还是不要接,上海的是电话呼叫。


不少人不愿承认或看到,真的有不少人不择手段要拿pr,晓林看得多了,刚才还有一个要和新加坡人假结婚的帖子呢。。。


不择手段看怎么定义了,只要不违法就行了,但如果是违背道德方面的的 …….


大哥,
地铁系统不是按人口比例来计算应该如何的。
距离长,车次多,就更难控制~~~~
连你所称道的新加坡的自动系统都是问题多多。。。。。。

我的意思不是说一定挺上海,而是做比较的时候,应该考虑多种因素。


就是新加坡机场,那个厕所不也要走很久?第一次去的时候也不知道在哪里~~~~


呵,我有问过她,老师说你只和别的班男生玩,不和自己班级的同学玩,为什么,她说自己班的男生总是欺负她,不是逗她就是丢她铅笔之类的,老师也说过,因为她性子急,有的同学爱和她疯闹,她就发急了,同学看她越发急,就更爱逗她,呵,我和她说,你要学会,同学逗你,你可以说不要和我闹,不要和同学发脾气,这样别人也不喜欢和你玩啊,我也有问过她,她说是有一些朋友,但有时候是别的班小朋友,她很喜欢和小二的一些班同学玩,比她大的,而且她们有的同学之间不和,彼此都和她好,还威协她,不许和别的人好,回到家问我怎么办,我和她说,不管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和你无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如果不好的方面能改正,你还是可以和她交朋友,不要搞什么你一帮我一伙的,这样彼此同学之间会有更多的矛盾,如果其中一个同学就是逼着你只和她好,你可以和她说,不可以这样,同学之间是互相帮助的,有错改了还是我们的好同学,她如果一味的逼你选择,你就可以放弃和这种自私的同学交往,选择和更多的同学来往,当有一天这个同学感觉到自己的错,你也可以原谅她,唉!其实我都有和她讲道理,她也懂,也许我是真的有点小题大做了!


呵,其实她并不是脸皮很厚,被老师骂她自己也说很没有面子,没有办法,嘴快的时候就不记得了被骂了,呵,我有时候说她,她还很理志气壮的说,我就不错了,老师才找你去学校,有的同学家长去学校好几次了,哈,听起来更可气,她不和好的同学比,专比这些!至于这边教育是否比国内好,我个人认为,当初我在北京呆了十来年,以个人看法,因为我是东北的,孩子如果想在北京上学,就算走后门多花钱,孩子也不见得能进好的学校,而且所花费的钱并不比在新加坡少,反而更多,国内竞争太利害,孩子也很累,到时候考大学,还要回户口所在家,而这种在北京读书,当考大学的时候回户口所在地,当地还不爱给名额让你考呢?当初选择来新加坡,也是想让女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想和国内朋友的孩子一样,每天补习上学,上学补习,周六日比平时上学还要忙,孩子根本没有童年,相比较来说,新加坡教育比国内轻松一些,至少女儿还有玩乐的时间,呵,压力也没有国内多,呵!只是孩子的调皮和爱讲话,在国内也许没有感觉到什么,在这边,大多数的孩子个性比较闷,就显出她与众不同了,呵,慢慢教育吧,我也不希 望自己孩子和这边孩子一样,有时候看着乖,但傻子似的,还有更多心理有毛病,我宁可选择孩子能多动也要不静的和石头一样,哈,做父母的就是矛盾!!


楼主的意思,其实我能理解,他是安慰现在想申请PR而不得的人,其实楼主说得非常对,移民是祸是福未可知晓。不管你有没有PR,关键还是要和以前的生活质量相比,如果提高了,就是值得,如果降低了,就不值得。


PR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对啊。
林青霞的妈妈不也一样自杀。韩国三星高管的女生一样烧炭自杀。
这个跟个人性格和处境有关,与是否新在新加坡生活无关。
不过有一点我很赞同,觉得不合适就该回国。人生短短,何必一定把自己绑死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
所以我总是说“不喜欢新加坡就回去吧”


请问你是在说10年20年前的上海吗?

现在上海的收费系统怎么不可以刷国际信用卡了???


是否回国这个问题很麻烦的,光小孩就基本堵死了回去的路
而且没不是因为有机会那一般没考虑的可能


写了那么多啊~~~~
小孩教育真是个令人操心的问题(小孩成长都操心啊)
跨地区大概是挺麻烦的.
其实在新加坡,也需要补习啊,本人只是听说,学校很多东西都不教,而是依赖于学生的课外补课.
听说这里的竞争也很激烈,这里的轻松可能也只是表面的.


一定不能让其他同学欺负了,有时侯把别人打怕了是好事情~~~~


呵,在这边是不可以动手的,呵,动手就麻烦,有的只是小朋友之间疯闹,有的家长知道还报警,唉,难啊!我现在只能叮嘱女儿,和同学在一起玩的时候,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可以直接和他说,你这样我会和老师说,如果他还是继续欺负你,你就大声说,我不是怕你,而是不想和你打架,如果在有第三次,你就什么不用说,直接打他就行了,呵!不过通常这边的小孩子很少一直连着三次去欺负一个人的,呵,除非是校外的学生了,她还小,我早就和她说过,如果在校外被人欺负,有机会就报警,没有机会的话,也要学会反抗!


==========================================================
上海人辟谣:

发票打印:上海的还是针式打印,速度较慢,上海在国内还算是好的了,这里是喷墨的,无声。

这个对于顾客来说没什么差别,这里出租车票时间久了就看不清了!因为是热隔纸的,日光晒一下不早点报销,您就自己报销吧,上海那个时间久了也不褪色!我觉得比新加坡好用!
打印那个速度,您也不差那几秒吧?打印全部!上海出租车司机都是统一着装的,也不跟你闲聊,技术好!穿梭在路上很快!而且人家认路啊!尼玛新加坡司机太多不认路的,半路出家开出租的,华人老司机有些还欺生绕路被姐姐抓过好几次了!

收费系统:这里的可以收各类国际信用卡,上海的只能收现金或者当地的地铁卡
您如果在打商场比如百盛,太平洋,东方商厦都能刷外卡,但是要留身份证号码,因为外卡假的多,就连西区小商场西郊百联也能刷外卡,饭店大多不支持外卡。新加坡饭店也没几个支持银联的好吧。请公平点看。地铁卡能刷地铁的,出租车的,便利店也能用,很方便啊!您到上海可以随便充值一下!方便去了!

电召系统:这里的是屏幕电子显示的,直接按屏幕要接电召还是不要接,上海的是电话呼叫。

上海电招不要钱啊!!!什么免费的都是好的!我还今晚预定明天早上的出租车,还给姐姐准时到家门口来接呢,比私人司机还准时啊!这里给我电招不要钱试试????附加费那个多啊~电招费那个贵啊!


那如何定义欺负呢?


现在PR 没啥优势了,NS, TAX, 该履行的义务一样不少,除了找工作方便。


这女的有病


对,大家都对。她是得忧郁病了,但想过没有,为何她得了忧郁症?
如果她生活能和过去在国内一样,以他们的工作能力,会这样吗?
第一代移民不是那么容易的,生存能力是必须的,劝告大家的是,选定目标前,先问问自己,也没必要为目标而舍弃太多。。。。


新加坡老师就会告状 好像不太懂教育 自己搞不定就扔给家长 学生到处补习 为毛上学呢


一切顺其自然,我最看不惯就是自己想不开还带着孩子,,看到这种妈妈,身世在可怜,我都不会同情,但可怜那个被自私女人带走的孩子,自私的人,有病也是自私,虽然是妈妈生的孩子,但没抚养长大,还剥夺孩子的生命,自私!


何雪晶则是家庭主妇。

人已逝世,只能凭空推测一下了。我一直主张人要独立,尤其是女人要独立。有些人还大言不惭的说要入乡随俗,就是要靠男人养,这种观点太让人吃惊。

一般来讲,没有收入就没有地位,没有收入就没有安全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作为家庭主妇一天到晚就是围着锅台和孩子转,与外界的接触少,思想难免越来越狭隘,遇事容易想不通。夫妻双方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矛盾相应的就越来越大。


这个我倒觉得不是新加坡老师的错,而是家长自己在发癫。确切的来说,是少数家长发癫带动了其他家长不得不跟风发癫。

极少数家长自己过得不如意,就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总是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所谓的怕输心理。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孩子不需要补课也要无中生有的找补习,别的家长一看心里当然紧张了,别人家的孩子在补习咧,我可不能落后了,滚雪球效应一来,补课的人越来越多。就和看比赛突然有人踮起脚,导致几乎所有人都踮起脚,其实效果和都保持原样是一样的。


根PR有毛关系啊


看到这句话 我这个男儿感动的泪下

在写给丈夫的遗书中,她提醒丈夫定期看牙医,少抽烟,也不要拿重的东西。而她在写给大女儿的遗书中劝女儿不要好高骛远,要知足常乐。他在写给父母的遗书中要父母好好照顾自己。

其实一个身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活得开心最重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