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连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vmT9SKgrQ&feature=player_embedded
毫无疑问,昨天小悦悦惨遭碾压,十余名路人漠视的事件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两岁女孩小悦悦惨遭车祸后,十余名路人就从躺在地上受伤的孩子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人伸出援助之手。最后是在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帮助下,血肉模煳的小女孩才得到救助。司机肇事逃逸并不足为奇,一个人可能因为害怕不去救助亦能理解,但是十多个成年人从这名血肉模煳的孩子面前经过,却无一援助,这实在不能不令人感到扼腕悲伤。 那十几个路人是谁?他们当时为何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事后为什么又集体选择了沉默?希望你能联系本报,一吐心扉。
可恨可气: 无聊闲人自称 肇事司机“谈判” 为了找到逃跑的肇事面包车司机,小悦悦的爸爸王持昌在五金城内张贴告示,悬赏5万元征集有用线索,他的手机号也被传上了网。他的手机通讯记录表示,昨日上午9时18分左右,他接到了一个159XXXX4695、号码归属地显示为西安的电话。电话那边是一名操普通话的男子,问“小孩治疗需要多少钱,”王持昌回答“谢谢,暂不需要”。男子接下来的一句话让王持昌大吃一惊:我就是那个面包车司机,告诉我你的银行账号,我把钱给你打过去。“我说不要你的钱,你马上到附近公安机关自首。”男子却称,“我不想坐牢,不会去自首。” 随后再打电话过去,男子表示,事发后他知道撞到人了,但很害怕,这才逃跑。“她不好好走路,我边开车边打电话,这才撞了人。不要再找我了,我已经辞职,会带上老婆孩子离开。”男子话语仓促轻佻。 昨日下午,面包车肇事司机胡某前往公安机关自首。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真正的肇事者胡某应该并未给小悦悦父亲打电话,也就是说,很可能是有人在网上或悬赏公告上看到小悦悦父亲的电话,打电话来恶作剧。
救人阿婆竟被质疑“想出名”
昨日中午12时50分许,记者找到了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那个伸出援手将小悦悦抬至路边的好心人。事发时天下大雨,陈贤妹拾了一袋废品打伞走来。前面几部车开过去后,一个小孩赫然躺在路上。陈贤妹大喊“谁家孩子”,喊了几声也不见人答应,孩子口鼻流血,身子软得“跟面条一样”坐不起来,她把孩子扶到一边。回忆起最初那刻,陈贤妹说,自己什么都没想,下意识地走上前救人,“这事很平常啊”。 陈贤妹说,当时她曾询问了附近四五家店,店主都称“不是自家孩子”,也无人出来帮忙。她向四周高呼,开始有人帮忙询问,孩子母亲这才跑来。“孩子不知是死是活躺在地上,你不怕救了之后被人冤枉、被人坑吗?”记者发出这个许多人担心的问题。身材矮小的陈贤妹回答:“我不怕,平时见到老人摔倒我也会扶,总要有人去帮助。” 儿女和附近邻居都说,陈阿婆很善良,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平时带小孙子常教导“要学会帮助人”。陈贤妹2009年来到佛山,投奔在这里打工的儿女。为谋生,她要给一家店铺员工做饭,没事拾些废品卖钱。全家租住在五金城附近一出租屋,屋内没一件像样的家具。 听说救了孩子的好心人来了,小悦悦父母从档口跑来,噗通一声跪在恩人面前泣不成声。“谢谢你救了我女儿”,这是哭声中最清晰的两句话。一旁,陈贤妹掩面垂泪。昨日,大批媒体记者采访陈贤妹,这让种了一辈子田的她“吓了一跳”。“有些风言风语,我们听了心里很不好受。”陈贤妹的儿媳说,她听到有人说婆婆是“想出名、炒作”,听到这些风凉话,她心里很难过,“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
好心街坊帮女孩 转到广州大医院
被撞当晚,小悦悦被紧急送到黄岐医院,当场被宣布病危。第二天,同在广佛五金城开档的崔先生,托他在广州的朋友多方联系,终于将小悦悦转至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但是,在小悦悦被撞前,崔先生和小悦悦家人并不相识。崔先生说,“我是山东淄博人,她家是山东聊城的,以前根本不认识。谁家没孩子,帮一帮也是尽我的一点心意。” “视频我看过,整个五金城就这么大,那些见死不救的人,不少人我都知道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无法评价。”十几人冷漠走过,让崔先生非常愤恨。 小悦悦被撞后,在整个广佛五金城中引起轩然大波。昨日记者采访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即使不去救助,也该报个警”。 现场回访 附近街坊均称“没看见” 惨剧发生地广佛五金城位于南海黄岐,地处广佛交界,五金城内经纬纵横,每家店铺前摆满各色货品,运输车辆不时穿插其中,商铺间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显拥挤。小悦悦被撞之处位于第20座两家店铺之间,这里距她家有一百多米。由于商铺内空间不够,不少商家把货放到门口,小悦悦被撞地恰恰位于一堆货物旁边,道路十几米宽。 记者昨日采访了临近小悦悦被撞地的多家商铺,特别是20座两家、24座两家店铺,所有店员均称“没看到孩子被撞倒在地,在的话一定帮忙报警”。视频中,看到小悦悦的人全部绕路而过。但记者采访中,自称没看见的人却表示“只要看到一定帮”。 “我不知道那孩子被撞了,阿婆扶起她时,我还以为是阿婆的孙女。”距小悦悦被撞地最近的20座某铺老板娘说。视频显示,小悦悦被撞后,一名绿衣男子从路对面的24座某铺走了出来,到小悦悦跟前看了一下。昨日记者来到24座,老板娘杨女士说,当时店中人不多,她正在打包货物,不知道那名男子是谁。
网友呼吁 冷漠路人,勇敢站出来!
两岁女童小悦悦惨遭两车连续碾压而过,十多路人经过见死不救,该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友们除了怒斥司机肇事逃逸外,还纷纷谴责十余路人对生命的冷漠。网友“Vinta欷媛”称,看到这则新闻后,感到触目惊心,人怎么可以如此冷漠,十几个人的良心都哪去了!要不是那位拾荒的阿姨,孩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而网友“尕白0_0”说: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自己冷血了。 网友们在纷纷谴责肇事逃逸司机、叩问社会良心的同时,也强烈呼吁当天途经事发现场的那十几名目击者,希望他们能够勇敢站出来,除了协助警方的调查外,还应该去说说当时自己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能够见死不救?网友“小妈咪”在微博留言中呼吁当时目击人士能勇敢地站出来,“大家都有父母儿女,别那么冷血。” 本报记者也希望那十几名路人在看到这条新闻后,能与广州日报联系,向我们讲述当时一霎间内心中的纠结,以及事后内心深处的伤痛。
心理学家: “旁观者效应”与 “好人没好报”作祟
对十余路人的冷漠,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先生。他告诉记者,这么多人对一个弱小生命见死不救,是一种“旁观者效应”——见别人都不做救人的行为,因此内心的谴责感会减少很多,“反正别人也没有救”。 胡慎之认为,此事也说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此外,胡慎之还认为,这么多人选择沉默也与一些社会上“救人者反被冤枉”的风气有关。胡慎之觉得,正是越来越多助人为乐的事情得不得应有的尊重,才造成了这么多“见死不救”的案例出现。
社会学家: 建议将“生死教育” 纳入义务教育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明认为,随着社会生活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增加,生死事件经常发生,人们对生死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冷漠,对生命也变得不敬畏。就小悦悦被碾压、十几人袖手旁观这一事件,足见这些人对生命的冷漠,连救人的本能良知都丧失。他建议,要将生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让人们从小养成爱怜生命的意识。另一方面,很多人面临这种情况会不知所措。“人们会理性地思考,如果我救了她却因救护不当导致死亡,那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看到别人不帮忙,自己也不上前帮忙,这种“围观心理”往往非常可怕。
两车先后碾压2岁女童 10余路人见死不救
女童碾压无人救事件:别让狭隘观念阻塞自己心灵(图)
谈谈女童碾压无人救事件,我们中国人到底怎么啦
疑似肇事司机浮头 只想赔钱不肯自首
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轧,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小悦悦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目前,两名肇事司机都已被警方抓获。 捡垃圾者出手相救 15日晚,看到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当日下午5时26分,小悦悦在五金城内一条小巷玩耍,一个人走在路上。这时,前方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像没有看到女童一样,开始加速,并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从小悦悦的胯部碾过。面包车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后轮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身体。 十几秒后,3个路人经过此地,其中一男子从女童身边绕过,看也没看;另外两人看了女童一眼并绕过,没有放慢脚步。紧跟着,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像没有看到一般,右侧前后轮两次碾过小悦悦的双腿。此后几分钟内,又有4辆电动车、三轮车和3位路人经过(其中一位女士领着一个约五六岁的女孩),但都只是看了一下,没有伸出援手,也没有打电话求助。 下午5时33分,一位捡垃圾的阿姨经过小悦悦身旁,试图扶起她,但小悦悦一下子就瘫倒在地。
阿姨把小悦悦抱到了路边,似乎在向旁边的店铺喊话询问,但没有人出来。之后这位阿姨向巷子里走去,几秒钟后,一位年轻的女士出现,抱起了小悦悦,匆忙离去。记者了解到,这位女士是小悦悦的妈妈,她立马把女儿送往医院救治。 被撞女童不容乐观 13日,小悦悦在佛山一家医院接受手术,切除了后脑盖骨,并于当日转到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目前没有度过危险期。 10月16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看到,小悦悦头部有脓肿,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当班的护士说“她全身冰冷”。医生文强表示,小悦悦的情况不容乐观。
看着病床上的女儿,悦悦的爸爸妈妈早已哭干了眼泪。悦悦的爸爸已从亲朋好友处借来5万元暂时垫付小悦悦的医疗费用。悦悦父亲说,女儿得七八天之后才能脱离危险。如果当时有人经过扶一把悦悦,她不会经受第二辆车的碾轧。
两名肇事司机被抓 昨天早上,一名外地口音的男子突然致电小悦悦父亲王先生,男子在电话中透露自己正是肇事司机,但他不肯自首,只提出对家属给予金钱补偿。这一无理建议当即遭到王先生严词拒绝。 记者在得到疑似肇事司机的电话号码后,第一时间拨通电话。手机显示,对方信号来自陕西西安。在四次直接对话中,该名男子语气慌张,语调轻佻。在面对记者连番诘问下,男子承认事发时自己正在打手机,并说“如果她走路走好一点,怎么会撞到她?……换作你轧到人,你也会跑”。该男子还说道,“她又不是我的孩子”,他绝不自首,并会很快丢掉电话卡,带着老婆孩子北上逃之夭夭。 昨晚,两名肇事司机都已被警方抓获。
女童遭碾压后十余路人不救续:已被宣布脑死亡
人情冷暖,何至于此?!
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轧,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现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被宣布脑死亡。
[事发] 小女孩连遭两车碾轧 15日晚,记者看到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当日下午5时26分,小悦悦在五金城内一条小巷玩耍,一个人走在路上。这时,前方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像没有看到女童一样,开始加速,并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从小悦悦的胯部碾过。面包车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后轮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身体。在之后的几分钟里,共有十几位路人经过这里,他们都对倒在地上的女童无动于衷。而路边的店铺也没有人走出来看一眼。
下午5时33分,一位捡垃圾的阿姨经过小悦悦身旁,试图扶起她,但小悦悦一下子就瘫倒在地。阿姨把小悦悦抱到了路边,似乎在向旁边的店铺喊话询问,但没有人出来。之后这位阿姨向巷子里走去,几秒钟后,一位年轻的女士出现,抱起了小悦悦,匆忙离去。了解到,这位女士是小悦悦的妈妈,她立马把女儿送往医院救治。
[伤情] 撞倒比碾轧更要命 在广总医院的ICU病房,记者见到两岁的车祸伤者小悦悦躺在监护病床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呆呆地望着左侧斜上方,眼珠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面部肿胀,额头、眼皮等处布满刮伤的血痕;嘴里连着呼吸机,鼻子也连着管子,包扎着敷料的头部连着一根引流管,不少血液一直流到一个瓶子里。 医院ICU的彭医生向记者介绍了小悦悦的伤情:女童为特重度颅脑损伤,已经脑死亡,预后很不好,最乐观的估计也是植物状态,离不开呼吸支持,即没有自主呼吸,需要一直连着呼吸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彭医生称,碾轧造成了小悦悦右腿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已经在当地医院打了石膏;而最致命的是被撞倒后头部摔倒地面造成的减速伤,导致了双侧枕部硬膜外血肿、后脑血肿以及脑水肿,令颅内压升高形成了脑疝,轧坏了脑干。脑干是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的“司令部”,因此小悦悦发生了呼吸和循环衰竭医生赶到现场时,她的呼吸已经很微弱,后来一直没有恢复呼吸功能。 当记者查看监控视频时,悦悦爸爸王先生看见女儿被撞倒的一幕,默默地走到了一边暗自落泪。王先生哽咽着对记者说,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想,“只要我女儿能好起来”。 目前,王先生已从亲朋好友处借来5万元暂时垫付小悦悦的医疗费用,他说:“希望媒体可以帮忙找到肇事司机,但是并不需要社会人士捐助。”
[缘由] 妈妈收衣服没看好女儿 记者在医院ICU的探视走廊还见到了小悦悦的妈妈曲女士,以及爷爷、外公等多位从山东聊城老家赶来的家属。曲女士神情悲伤,长时间地在病房窗外跟小悦悦讲话:“一定要好起来啊!好起来啊!……”讲了好久,见女儿没有任何反应,她绝望地蹲在地上,欲哭无泪。 曲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王先生在2003年来到南海黄岐,在广佛五金城开了一个五金店,并在附近租房子住下。他们后来先后生了一个5岁的儿子以及小悦悦。 据曲女士回忆,事发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她去幼儿园接了小悦悦回到五金店,当时档口只有她们母女俩。把女儿留在档口后,她到里头的厕所收小悦悦的衣服,回头就不见了女儿的踪影。她于是跑到外面寻找,一连找了七八个档口都没有找到。在距离档口约50米的一条小巷的拐角,她突然听到了女儿的哭声,以及最后救起小悦悦的捡垃圾妇女。她最后表示:“老公一直不让我看那段视频,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女儿能够好起来,以及抓到凶手。” [案情] 两肇事司机到案 昨天下午,当地警方南海公安宣布,经过侦查,事发当晚九点,第二辆肇事车逃逸的司机蒋某很快被锁定了人和车,经民警口头传唤,蒋某来到大沥交警中队,其对肇事逃逸供认不讳。接着,办案民警步步紧逼,于16日下午,第一个肇事司机胡某在强大的压力下投案自首。
综合《羊城晚报》、《广州日报》
换作你轧到人 你也会跑 记者对话疑似肇事司机 昨天早上8时半左右,一名外地口音的男子突然致电小悦悦父亲王先生,男子在电话中透露自己正是肇事司机,但他不肯自首,只提出对家属给予金钱补偿,遭到王先生严词拒绝。记者在得到疑似肇事司机的电话号码后,第一时间拨通电话。
边开车边打电话肇祸
记者:你是不是撞倒小悦悦的肇事司机?
疑似肇事者:我也不想,我只是个开车的。
记者:那你为什么打电话给孩子父亲?
疑似肇事者:事发时我在打电话,没见到前面有个小孩。
记者:你的面包车轧到东西后为什么不停下来,你知道当时撞倒人了吗?
疑似肇事者:我知道撞倒人了,但是我当时很怕。换作你轧到人,你也会跑。
记者:你难道没有良知吗?不知道马上救人?
疑似肇事者:我真的很怕,我只是个开车的。
记者:你开了多少年车?难道不知道肇事逃逸罪很大吗?
疑似肇事者:我开车两年多了。你都看到啦,那小孩走路东张西望,如果她走路走得好一点,我怎么会撞倒她。
记者:你现在想怎么解决事情?
疑似肇事者:我想给他们点钱,我不想出面。
记者:你现在在哪里?是不是在西安?
疑似肇事者:不是……我明天就不在西安了,我今天就往北方去。
记者:趁现在警察没有抓到你,赶紧找个最近的派出所自首吧!
疑似肇事者:我不会自首的,我很怕!
记者:怕是没有用的,自首是唯一可以拯救你的手段。
疑似肇事者:我不知道,我要问下我朋友。(随后挂线)
已把妻儿从广西接走 (约20分钟后,记者再次致电疑似肇事司机。)
记者:有没有打算自首?
疑似肇事者:没有,我已经让朋友把老婆孩子从广西接过来了。之后我找个工地打工,谁也不认识我。
记者:你想这样避一辈子? 疑似肇事者:谁没有犯错的时候?我也有老婆孩子,儿子都14岁了,没有我,他们也生活不下去。
记者:犯错后就要承担责任,你也有孩子,你也不想想对方孩子父母的感受吗?
疑似肇事者:那有什么呢? 想躲30年逃避警察 (约15分钟后,记者第三次尝试劝诫对方自首。)
疑似肇事者:我已经好多天吃饭都吃不下了,撞了人之后,我感觉好像每天都有人在盯着我,坐立不安。
记者:难道你不担心警察抓到你吗?
疑似肇事者:我绝对不会去自首,他们怎么可能会抓到我呢?我不会告诉任何人,我连这个电话卡都不是用身份证办的,现在里面只有几块钱,我马上就把它扔掉,一走了之。
记者:你现在心情怎么样?
疑似肇事者:伤心啊,哈哈……
记者:你还笑得出来?
疑似肇事者:这是苦笑。我压力有多大,你是感觉、体验不到的。反正以后能躲就躲,我们这边有些杀人犯,过了几十年才找到,我都30多岁了,再过个30年,我都老死了。这事情不就过去了吗?我有能力应付那些警察,以后我就不去大城市,就躲在郊区,也不赚什么大钱。
记者:你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会想起被你撞倒的小女孩吗?
疑似肇事者:我想她干嘛,她又不是我的孩子。
教育跟社会的潜意识有关,家长不好好看管小孩也是一个大问题,病态的社会中,讹诈人的案例让别人都不敢再相信别人,想做好事也不敢做。不过,这个事情上,起码可以挡挡来往的车,打电话报警。
这个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从小的教育问题,挺寒心的
好心街坊帮忙还被标题成 冷血的中国人,妓者同志的职业操守可见一斑。。。
不坑中国人的,就不配叫中国人
5楼怎么就没被坑死呢?P
你挺适合你这句话!
很遗憾,他说的是事实,这是社会问题。。。
生产黑心奶粉、黑心鸡蛋、地沟油、专门碰瓷讹诈的国人,冷血的官僚,看到我的话,会更义愤填膺。你们的反应还是意料之内的。
————有谁认为那些人不会义愤?不会指责呢?
如果换了是我的话,除了打120之外,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所以看了这帖子我特羞愧
没被坑死是有些愧对国人,可我要说没被坑过,你们谁信?
生产毒奶粉,毒花生酱,合法的使用瘦肉精,苏丹红,冷血的医生,死在医院门口的产妇。。。
我也不知道我在说哪个国家。
社会问题不是用来风凉的,没坑爹他就不知道凉。
嗯,赞同,我道歉,有点偏激了
这是病态,畸形社会的必然结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改变这种病态,或许需要几个世纪!
那么你觉得他们的看法如何?
我只能说社会引导有问题~愤怒了~
肇事者的回答确实和让人哑口,但是这些并非实话!谁都不想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多少家庭因为交通事故而倾家荡产!
只能讲驾车的朋友开车小心!
那孩子命不好。 世上愁事永比喜事多, 无暇像出家人参透道理。不过,我相信,中国真强那天,富裕那天,我们也有穿泳裤的batman.
copied from
一切诚如著名作家毛志成所说:“出点事,大伙指责指责,说两句,就没事了。有谁真正反思过这种现象?结果,现象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传统社会中的个人接触到的全是熟人,相对简单的道德要求也会达到很好的践行效果。
我们一直在追问:今天的道德感的缺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个人物欲的刺激,让人仅仅关心个人利益?还是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已经失去了对生命的起码关注?困惑之际,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郭梓林先生对于“陌生人”社会的分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当代都市人心理变局的窗户。
郭梓林认为,“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相对封闭,人口相对不流动的社会,行动和思想都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只要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道德和规范就行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按照远近亲疏原则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所谓‘亲有差’‘关系分三六九等’,“成为道德规范建立的基础。在这种更加接近于自然形态的社会中,相对简单的道德约束已经足够用。”
由此不难推测,在从前的社会形态里,道德虽然简单,但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感都会很强,因为在个人进行人际交往时,接触到的人都是他所熟悉的人,他的行为和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他道德水准的认识。可以想见,在一个熟人组成的生活圈里,对一个认识的人采取见死不救的举动,会为其赢得何等负面的评价。
当让个人置身于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中,人们失去了道德规范形成的束缚。然而,一进入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城市人口激增的时代,原来的法则就会彻底失效。
借助高端通讯产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靠近,人们也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但每一次联系变得越来越短暂和易逝。我们对绝对多数所认识的人了解肤浅。而这些人总数再多,在现代化的都市里也只是分散的水滴,不足以形成从前道德约束的生活圈。
原来构成道德基础的家庭也面目全非。传统社会的道德约束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建筑自己的社会关系体系。而家庭在当代社会里已成为越来越脆弱的社会单元,大家庭逐渐消失,核心家庭越来越少,寿命也越来越短。想通过家庭来培养道德观念不再可行,更多的时候,人们置身于陌生人组成的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场景。
郭梓林认为,“一个人如果对别人不甚了解,别人对他也了解甚少,彼此之间都没有多少道德规范形成的束缚。做过去认为是‘坏事’的可能性将几何数地加大,而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却反而减少了。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不是人们的理性发生了变化,而是社会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回想,冷漠事件中有人公开叫喊快跳,实际上反映了在陌生人群中,个人本性暴露得到了空前的自由。
面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人们道德水平并未下降,冷漠是社会约束条件发生变化的结果。
道德观念的改变中,经济生活的变化自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逻辑得到了如此广泛的普及的今天,它几乎占据了都市人思维方式的全部。我们不仅在职场或者购物的时候才会选取这样的评判标准,进而演变成了对内在自我和亲密关系的评判尺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构架,将自己置身于不同于熟人社会的利己社会中,更多的时候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小圈子里的道德评价,而是与个人利益的密切程度,很多人认为,这一定会带来道德水平的下滑。
郭梓林认识的角度与众不同。他提出,“在熟人的社会里,是熟人在约束自己,当人们流动起来之后,不但熟人约束不了自己了,陌生人更约束不了”。我们所见到的人们的道德水平下降并不是人们都不讲道德了,“而是现在社会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现代人的理性绝不可能比过去差,当我们确认人的理性没有发生问题,就可以通过改变约束条件,来建立新的道德规范。”
社会变革中某些传统悄然瓦解,理性探求瓦解的原因,才能为重建打开一扇天窗。
有人提出,建立一种社会机制,让乐于助人者免除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帮助后反倒被家属纠缠。在人们的认识尚有缺失的状况下,机制的保护只能帮助极少数境界较高的人,对于改变社会现状帮助有限。有人提出要促成全民族的精神内省,但是没有社会结构基础和物质利益保证的道德反思是没有生命力的。
有人质疑“陌生人社会”的观点为冷漠者推脱了责任。直面现实,作为道德水准下降的表现之一冷漠行为的蔓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就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有可能根植于特定的社会背景。
郭梓林说:“知道了‘为什么’,不等于知道‘怎么办’,如果连‘为什么’都不知道,那就与‘怎么办’相距更加遥远。”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体系,曾几何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舍己为人等词汇,印在人们的脑海里,贯彻于人们的行动中;可是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传统不经意间在缓缓瓦解,找到症结不是最终目的,唤回传统中的精华,维护我们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黄金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作者:董毅然
楼上贴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其他民族呢?
西方人很习惯“陌生人社会”,也习惯于自律与伸出援手。
其他东方人呢?那些习惯于甘榜生活的马来族、印度族,可能比国人更对陌生人社会陌生,他们会对伤者不视而不见?
中国人太伟大,在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走到今天就不奇怪了。
为什麽要谈其他民族呢?
把自家搞好先。
没打算争论。说别的民族,就是自己想想,也希望大家想想:
为什么自己总觉得占领几千年道德优势的民族,会走到这样?一直以为自私自利的红毛,为什么常愿意救死扶伤?
是要把自己搞好。抨击别的民族,不如搞好自己。可是多看看别人的优点,总不是坏事。
那个带小孩路过的妈妈,她不希望那个受伤小孩子被救?————如果她在视频中看到的不是自己,她会没有义愤?
我们义愤填膺之后,能否问问自己:我们一定是第19个?而不是18个路人?
冷血的是多数还是少数?
如果中国恰恰只有那18个冷血路人,又何须令人心忧?
这个可以看出社会很严重的问题,社会道德和个人价值观完全不存在,好像动物世界。
是我的话,我一定报警先。。。。。报警又不需要什么胆量。。。。
中国社会就是再革命100次还是老样子,要改变现状就要改体制,改体制就要改教育,改教育就要改观念。。此处省略500字。。。
这是社会丧失公信的结果。
国人最关心在意的应该是自己国家,特别是各种骇人听闻的新闻层出不穷时,但很多国人却热衷于把别人的社会问题夸大了,或者证明别人也会有这种那种问题,再把几千年文化挂在嘴巴,就能自我感觉良好了。
是。了不起的人不必改错。
爱国者也不会错。
可民族和国家呢?
真的感觉我们中国的政府太失败了。拿我们国人的钱不给国人办事,还到这到那的扶贫。国内的贫困山村有多少呢,政府不自己想想。又减去这个国那个国的债务···· 哎,政府多关心一下我们人民的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行么
可怜那孩子~
道德沦丧
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
让我想起前年的报纸“好心有好报吗” – 一位司机看到一位老人被之前的车撞到在马路边,司机二话不说把老人背起,并开车把老人送去了医院,待老人清醒后通知其儿子来医院,儿子来后要求司机付医药费,司机说不是我撞倒老人,我只是好心送其来医院,为此,双方还为医药费打官司,司机后悔不已。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就这些败类,败坏了中国人的名声,臭名远扬靠什么?就靠这些毫无人情味儿,不知人情冷暖的混蛋~
可悲,可气,可恨~
无情啊,无情!
没法, 自己的事都不一定能处理好, 那有那么多好心帮别人?
越是贫富差距大的地方, 溅人越多, 当好人也会被怀疑图谋不轨.
会知人情冷暖的人, 只会把感情放在心里.
只要表面装的有人情, 冷血的人, 活得好好的.
就算老了以后有报应, 好多有情有种的, 还不一定能熬到老.
相信好人占大多数,因此,总怀疑录像经过编辑和篡改,咋好人是1/19?
中国人道德沦丧。:@
加你就是1/20了,就冲你这句话
好像,好人是1/19我只是1/(13亿-19)
看录像的
不想回天朝啊 不想回天朝。。。
真希望你把你们全村都解放过来,这样才能证明你不冷血……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首先打电话叫救护车,然后马上打电话报警,但我不会碰触伤者,因为我不是专业医生,怕好心办坏事加重伤者的伤势
呵呵,值得表扬啊~~其实想做好事的人不少,就是因为需要顾及的东西太多了而很多人都想做而不敢做。敬佩你这样的英雄!
录像感觉有点问题,然后舆论的道德导向其实也是无意识的替政府的法制建设开脱责任。没有人关心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小孩为什么很危险的走在路中间没有人监督。政府最喜欢的调调就是我们把所有原因推到人性上,说是我们国人冷漠,然后不了了之。而不是从最根本的道路建设,标示路牌,以及事故的惩罚程度等来杜绝这种事情发生。甚至那位报警的阿姨也没有基本的救护意识,看着小孩身体不行了,就不应该抱起她的身体,而是报警先,尽量维持现场。
别说全村了,全家都解放不了。。。
中国生病了, 病的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医生在度假,没工夫照顾病人。
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是行动了,能到这的都是有血有泪.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还是那句话,先从自身做其吧.毕竟期盼一夜之间去改变是很难的.
干嘛总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区区几个佛山人就代表了全部中国人吗,你真逗!
这个社会yi8jing很病态了。只是一个被报道的。没报道的更多了。。。
不懂得救助或者非医疗人士 应该尽量不要碰伤者。
因为事实证明 错误的方案 会加速伤者死亡。
如果什么事都做不来。打110和120先。其他等专业人士来把。
就楼主这个问题 我也曾问过自己 如果当时我在场 我会怎么办?
中国人还是很善良的。只是有些条例需要改一下。
例如:裹脚,裹了1000年左右,终于改了。
也许 ”小悦悦“ 只是某些条例(人口控制条例)的牺牲品而已。
计划生育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你也许不知道有些地方是如何残忍的执行的,甚至写在墙上:XX下来,也不可以生下来。。。
不该流产的也被流产了。
千方百计保护凶手,也许是其中一种手段吧:如果撞到你,司机会确保撞死你。
为什么,是谁在给他们撑腰?
第一辆车的司机应该枪毙! 他已经知道出事情了,停了一下,又继续用后轮压过去。。。。。
我要爆粗话了。。。小孩子本来不用死的。在新加坡的话,她一定不用死。
可能年级轻的,或没人照顾的老人感好心帮人.
很多事说的容易, ,, 要真遇上的, 吓得想跑, 或多躲远远的, 大家都要工作, 觉得这种事应该是警察官的,
不是不想帮, 因为好心没好报就算了, 还惹得自己一身腥, 当好人坏人重要么?
不帮就是坏人? 天理何在?
跟封建社会关系不大,中国传统还是很讲究美德的,历史上很多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很正常。
我更倾向于认为现在的状况是宗教和信仰缺失的后果。
病了病了~~
冷血的人各各国家大有人在 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