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请问大家如何指导孩子的就业方向?

兴趣?真的是兴趣排第一位吗?
还是:收入,工作时间,工作地点?


这里有一篇短文:

工作‧興趣‧事業‧夢想

工作,興趣,事業和夢想這四個問題近期一直困擾著我,可能是「中年危機」引發的腦震盪吧!

工作:我的定義為為了賺取生活的一種手段,即是別人用金錢買你的時間,能力以及學問,到頭來除了金錢,可以是一無所有,有幸的話,可能會賺得少許成功感,不過觀察所得,絕大部份人都只是得到金錢。

興趣:可以舒緩工作的壓力,而且多數比工作能夠得到成功感的活動,不過需要付出時間,有時還要付出金錢。

事業:與工作性質相同,為了賺取生活,不過工作是為了自己,不是別人,除了金錢,還會得到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可是會有賠錢的風險。

夢想:等於興趣加上事業,是最理想的事情,不過,會發生的機會不多。而且興趣一旦變成工作而不能變成事業,興趣就會變質,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深有同感。。。。


是很有意思的区别


工作‧兴趣‧事业‧梦想

当然,能相互靠近是最好的。
实际是:
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去供孩子追求这种统一的境界。
好吧,两年时间,两万元,是我能给的最大起动时间和金钱。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工作,如果象上面定义的,是一种赚钱谋生手段。

好,那就应该,哪个专业赚钱多学哪个专业。
看似悲哀,其实对于没钱人家的孩子,这就是命中注定。

记得,以前孩子说过:“我想成为艺术家、文学家。”
我回答她: 那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对你不合适。至少,我没钱养你一辈子。除非,你嫁一有钱人家,人家又愿意养你。但是,有一点你要记得,如果,没有养你,而你又无所成就。那将会僚倒街头。


引用: 而且興趣一旦變成工作而不能變成事業,興趣就會變質,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上次在陪读版提到过一下这一点。


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力所能及“放在第一位。想想看,如果一位热爱音乐却缺乏天赋的孩子选择了以音乐为职业或事业,苦苦挣扎于乐坛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岁月的流逝,理想的破灭,生活的压力,以及内心的彷徨。。。那种痛苦煎熬实在是难以忍受的。。。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中讲到: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 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兴趣可能成为事业的动力,因此它肯定是职业规划时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自身的能力和社会的需要也不可忽视。我们的问题往往是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简单而言就是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使自己更加容易“心想事成”。

推荐一篇文章:

興趣之外?─談能力與價值觀在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學生輔導中心撰文/林文怡
在大學的求學過程裡,一方面我們在累積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學習經驗,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時面臨了未來的生涯思考,究竟現在所念的科系是否能幫助自己未來的就業與發展?現在學習上若遇到了挫折,是否代表自己就不適合或不喜歡這個領域呢?但是如果要轉換領域,又該如何找到自己所喜歡或適合的方向?這些問題,你是否也問過自己呢?
規劃生涯方向時,我們除了盡量摸索出自己的興趣之外,心理學家Rene Dawis和Lloyd Lofquist在工作適應理論中,提到人要在工作中獲得滿足,其實是需要好幾個向度的配合,包含個人的興趣、能力、價值觀、人格特質,以及工作所能提供給個人的回饋,若個人特質與工作的部分能夠互相媒合,讓個人在工作中不斷獲得正向的回饋,才有可能讓個人在工作上得到滿意,並且持續不斷的投入在工作中,而感到工作帶來意義與快樂。
找出自己的能力與專長所以我們在考慮生涯方向時,也必須回頭省視自己的能力取向,比如國中小學階段,我們可能做過性向測驗,讓我們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能力較為擅長,而高中選擇的一、二、三類組,也可能是我們在學科能力上的不同專長表現,換言之,學科成績是其中一種讓我們瞭解自己能力的方式,平常的生活或社團經驗也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不同的能力所在,比如音樂、肢體、語言、空間…等能力。仔細想一想,當你做哪些事情的時候,你會覺得做得得心應手?能夠快速又正確的完成,甚至有更多超越的空間呢?
瞭解了自己的能力之後,比較能幫助我們去評估自己若要以興趣做為職業,自己可能可表現的程度,或者還有哪些需補足的地方。興趣與能力的交互作用下,會影響到我們工作或學習的滿意度,試想如果做一件我們喜歡的事情,又能表現得很好,自然會對自我感到滿意與開心,而這樣的正向成功經驗也會帶給自己繼續投入的力量,相反的如果做一件自己原本喜歡的事情,但是成果總是不好,不免就會帶來挫折感與自我懷疑,此時我們不需急著放棄自己原本喜歡的領域,而是可回頭想想自己的能力是否還有可提升的空間,以及在學習上的挫折是否有機會跨越,幫助自己建立正向的成功經驗,也就是累積了繼續投入的信心!
檢視工作與生活的價值觀瞭解了興趣與能力,我們就比較能鎖定自己未來想從事的工作領域,但是在不同的工作中,我們仍然會出現不同的抉擇,這背後可能更要細究的是我們每個人在面對工作與生活的價值觀,而價值觀不只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內在較需要被滿足的需求。
價值觀包含了:(1)成就感:個人的能力能獲得善用並透過工作的過程中獲得滿足與成就感。(2)舒適感:希望工作中能得到較多安適感,壓力較少。(3)地位取向:希望透過工作能獲得他人的重視以及在該社群中的地位。(4)合作貢獻感:除了重視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也重視自己如何做能夠幫助他人。(5)安全感:希望工作能夠避免冒險,在一個安全有秩序常規的環境下工作。(6)自主感:比較重視自己能夠依照自己的意願做事,而非完全聽從上司的指示,較需要有自主的空間。
每一份工作可滿足的價值觀不同,當我選了一份可以善用我能力的工作,我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投入,而這可能會使我的生活變得忙碌,若我又希望有個舒適的生活,這兩者可能會產生一些抵觸,多去瞭解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更進一步的去衡量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所重視的是哪些東西,我們不太可能在一份工作中滿足了所有的需求與期待,但是在取捨的過程中,也會更進一步的瞭解自己對生命的價值與重視的向度所在。
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社會的脈動在改變,我們自己也會隨著人生閱歷的不同,而有了想法與興趣上的轉變,多瞭解自己的興趣、能力與價值觀,並注意相關職業的動態與資訊,保持選擇的彈性空間,必能幫助自己在生涯的道路上,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成功的职业规划,是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
也是职业生涯中不断锤练、选择、扬弃的结果
天分、兴趣、性格、专业精进程度、把握机遇的能力
……
不要太早给孩子定型,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1)先给他一个允许各种尝试、各种失败的十年
相信足以找到适合他的、足以发挥潜能的舞台

2)然后就是坚定不移、充分展示才干,走向辉煌的十年

3)最后是守成的十年
   人生的大幕落下~


别, 别落的太快, 那就意味着我们完了…


我们不是”完了“, 只是一局牌打完后推倒了再重新洗牌。。。


读硕、读博,毕业26了吧?
男孩子还有2年兵役~
3个10年下来,快花甲了~
英雄迟暮
还不洗了睡么?

真正能干点事儿的
其实只有20年光景
白驹过隙呀~


糟糕, 被xue版这一形容, 顿时让我飞到了花甲年代.

我要回去, 找我那两个臭小子, 让他们不准长, 就只能那么大给我待着.


这意义有些深远. 这重新洗牌的人还是我们吗???


这个问题很哲学~~~


我本想和大家论一下,哪个专业比较好赚钱?
为什么现在变成一个人生哲学的大命题了呢?


如果有明确的兴趣,还是兴趣优先吧?这样即便是赚不到钱,一辈子开开心心的也不错。
即便是医生律师这些令人羡慕的高收入阶层,如果他们不热爱自己的职业,收入再高人生也是悲摧的。而这样例子并不鲜见。
我的苦恼是:除了电脑游戏,没发现儿子对其它的什么发生过兴趣。


我侄女上大学前,要报的专业跟她爸的意向很不同。我跟侄女一起做了几个有关专业的SWOT分析,又参考有关资料拿了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按重要性加权计算。分析结果发现她在内心深处并不一定喜欢她要选的专业。反而她爸的选择更能符合她的个性和对工作的要求。倒是很容易把父女俩从我就是要学xx和我就是不同意你学xx的争论解决了。我觉得如果孩子目标明确,有主见,而且早就为兴趣做了准备,就应该支持。如果孩子不是特别明确,一时心血来潮或受朋友影响,父母还是应该把下舵的。


还有怎样拓宽孩子的眼界,在没有明确前多了解一些工作的内容?我希望的是孩子看到某个工作很有兴趣,然后往回追溯看应该学什么专业。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多了解多学习,或者有某种史命感必须要投入到某个事业中去。这种史命感造就了比尔盖子和乔布斯。如果有这样的症状,那就好好支持吧。


看哪个专业比较好赚钱的同时也要看看那个压力更大。

最有可能引发你自杀的19大工作(转载)

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数据显示,高技能与高风险职业自杀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如此前所报道的,牙医确实很容易自杀。  但是医生的自杀率更高,相比平均值要高出1倍。  连同一些高级蓝领技工在内,工程师,理财师以及律师同样榜上有名。  我们首次按职业分类整理了NIOSH资料库中的死亡原因数据,包括自1984年至1998年,1100多万份死亡证明。这篇文章中所列出的数据均以白人男性为样本,数量在1000以上。最后一图中讨论了其他种族﹑性别的自杀率。
  19)自然科学家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28倍   
14,923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有353例自杀者。
  18)药剂师自杀率高出均值1.29倍   
7,719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147例。

17)精密木工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倍
7,536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203例。
16)电工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1倍
8,324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439例。其中包括电气与电子技术员。
  15)热处理操作员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2倍
1,880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34例。
14)农场经理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2倍
4,959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94例。此类别包括所有的农场经理,园艺除外。
13)车床操作工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3倍
2,012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44例。
12)律师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3倍   19,859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自杀者为445例。其中包括律师与法官。
  11)电气设备装配工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6倍
2,017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了89例。包括电气与电子设备装配工。
10)房地产销售员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8倍
18,763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在案的自杀者有460例。其中包括房地产销售。

9)手工铸模师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39倍   
  2,084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自杀者有48例。包括手工铸模&刨床,珠宝匠除外。
8)城市规划师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43倍
3,068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自杀者有148例。其中包括社会学家与城市规划师。
  7)重型施工设备监理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46倍
2,038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有35例。包括物料搬运设备操作监理。
6)[url=]脊椎指压治疗师[/url]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5倍   1,516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的自杀者为43例。其中包括脊椎指压治疗师和其他无照经营的健康理疗师。

5)理财师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51倍
4,562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170例。包括证券及金融服务机构销售职业。

4)兽医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54倍
1,353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自杀者为39例。
  3)牙医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67倍
6,274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自杀者为148例。
2)医生自杀率为普通人的1.87倍 16,887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中自杀者为476例。

1)轮机工程师自杀率为普通人的1.89倍
1,295例白人男性死者中,NIOSH记录的自杀者为35例。其中包括轮机工程师与造船工程师。
  女性及黑人自杀率最高的工作
我们的数据集中于白人男性的原因是目前他们的数据组占了最大的比例。因为每一项自杀率都是针对特定人口进行对比的,所以无法对不同人口间数据进行交叉比对。
对于白人女性,样本量大,自杀率最高的工作是医生(高出平均值2.78倍);涉及销售的工作(高出均值2.42倍);警察及侦探类(高出均值2.03倍)。
对于黑人男性来说,样本量大,自杀率最高的工作是警探类(高出均值2.55倍);烧结炉操作员(高出均值2.01倍);电工(高出均值1.78倍)。
  黑人女性,样本量大,自杀率最高的工作是保安类(高出2.79倍);销售主管(2倍);包装机操作工(1.96倍)。


关于自杀率,跟种族的关系更大些吧?

当受到大刺激时,可以进行一下自我麻醉。比如:数数棉羊;念念《大悲咒》;求求上帝。。。。
总而言之,别自杀。


:)如果能把兴趣变成职业或者最好是事业挺不赖滴~~~
为了减少自杀的概率,童鞋们,让你的孩子做普通人吧~~~


最好的事业就是赚钱的事业;最好的职业就是赚钱的职业。
目标:赚钱。

好了,我的就业指导,进行完毕。
把拜金女培养进行到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