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刚需啊,出手吧。

前天才看到上海的楼盘大降价,老业主砸了售楼中心,心中暗喜,降了降了,拐点来了,今天就看到,人们深夜排队去降价售楼中心买房子。该出手时就出吧。


感觉上海是掉了不少,但是市区还是很坚挺哦,长期看涨的,因为全国有钱的同学都想在上海市区搞一套。。。


为了这买房子的事情,经常半夜起床来,看propertyguru,哈哈,不少人这样吧。


的确是这样。。。;P


不得不承认,国内真是肝虚的厉害啊…

很简单,大陆主力婴儿潮的年龄是37-45岁,大约有4万万同胞… 这是人生财富的鼎盛期…

次婴儿潮的年龄在23,4岁,马上要步入结婚买第一套房的人生阶段…

波涛滚滚啊… 还能再兴10年,和垂垂老矣的西方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呵呵。怎么不谈谈有多少家拥有超过一套房产?


是地呢,俺娘家有个80后后的,他要是结婚根本不需要买房,随便男方女方家都不止一套房,想住哪住哪,不过孩子自己说了,要出去租房,靠自己买房子


呵呵,财富是舟,人口是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欧美多的是富人几套房,怎么房价在谷底?


前段时间看了个英文的文章评论说中国大陆现在有60M套空置房。可以想象如果国家收紧房贷或者采取一户一房政策能多出来多少房产。

有人曾经提出中国怎样执行所谓的千万经济房到位,其中有一个做法就是通过财政和行政手段要KFS和手里有多套房产的人把房产主动吐出来。


呵呵。偷换概念是没有意义的。你说多,是多少?有数字吗?能apple to apple比较吗?如果可以的话,请上数据。


偷换概念? 别人和你立场不一样,不代表是你对他错…

你要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我尊重你的想法… 但没有和你辩的必要…


上海掉 新加坡会不会掉啊


为什么要半夜起来看广告? 难道白天和晚上的会不一样吗?


社会主义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共产主义,还在等啥呢?不要光在书上说啊。


粮票,肉票对控制价格什么时候有用过.
已经实验过无数次的傻办法,为什么却能屡试不爽.
期待房票政策的效果,呵呵


肛需啊,就入吧:lol


既然还有很多人半夜爬起来排队去买房,这房价还是掉不了多少.
支撑房价的,依然是刚需啊,华人对房子的情有独钟—–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塌实,哪怕成为一辈子的房奴……

只有房子供大于求,房价才能真正冷静平稳下来…

真正跌的可能性,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济危机,灾难…) ,才可能发生…

房价正负20%–30% 的振幅,根本不算涨跌,震荡的是人的心里承受能力。


那不能算是偷换概念吧

你认为中国多套房的人多,他认为欧美多套房人多,你们2个都没有上数据,不能说谁就是错吧
————-
中国房产的最大“利好”在于,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尤其2,3线城市,但也就是10年的事。至于所谓总人口增长,即将逆转了


我并没有说他错,反而是他首先出来指责我的观点有误。我只不过是告诉他它的比较不是Apple to Apple而已。

另外LS有一个朋友,经济政策和政治手段使每个国家都会在特定时期采用的,为什么中国大陆采用了就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国新加坡采用了就很正常呢?

至于“刚需”这个东西,我只想说(在北上广杭)真正刚需的人,即使现在的房价掉30%还是买不起。其他的就没必要深谈了。


数据并不一定能说明真实问题… 屯房是市场行为,没有哪个市场就特别特殊… 看看富爸爸系列丛书,里面一直教大家怎么做屯房投资… [经验篇]里更是从头到尾都是怎么买2套房3套房收租… 不止是中国人才会屯房…

房市发展经济是个大因素,政治是大因素,更大的决定浪潮是人口的浪潮… 在中国的人口结构中,至少还有十年都能呈现牛市… 这不代表没有泡沫,但是泡沫破灭后,因为人口因素,并不至于转为萧条,而会继续新一波牛市…

这不是人口增长的问题,是结构的问题.. 用2个岛作例子,假设条件相同 经济相同 人口数量相同,但是婴儿潮时间不同…

A岛上年轻人居多,B岛上中老年人居多…

杠杆化… A岛上的年轻人可以做20-30年房贷,他们投资在房产上的钱可以放大5倍…
B岛上的人因为年龄关系他们不能再贷款,而且正逐步还清贷款 做去杠杆化… 这可使原本岛上资产的帐目价值急速缩减…

如果你是投资人,应该会选A岛买10套房,因为很多年轻人要成家,很多致富的中年人要买2,3套房…

可以想象A岛房价肯定会有个比B大得多的泡泡,有天泡泡会破,但是要成家买房的年轻人并不会突然消失…

B岛的房价也肯定会掉落到有利可图的地步并吸引很多买家,但改变不了人口不断老化缩减,降低负债….

我想这也是为何中国的银行可以这么快超越美国… 经济学家不断在这个通胀的年代提醒要警惕通缩…

当然,我也不知道这偷换了谁的什么概念了…


不过,楼主也不要开心的太早,奸商手段层出不穷啊

说不定这是开发商自导自演的“广告”呢? 到底划不划算,新买家们自己掂量掂量


未必是刚需,网上有人质疑是开发商导演的,这种事以前就干过。

而且现在买房未必合算,各大银行房贷利率都提高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